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风恋.在路上】春风不度老城街(随笔)

编辑推荐 【风恋.在路上】春风不度老城街(随笔)


作者:宿松龙湖 童生,579.8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14发表时间:2017-06-01 11:18:12
摘要:门街,是超市的补充,是时代的记忆,是物美价廉的货物集散地,是老年人、乡下人爱来的市场。

4月10日早晨,我一个人在老街行走。我所说的老街,叫民主路。《宿松县志》记载了它的前世与今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知县朱卷鼎造东门城楼;刘晏督造北门城楼;毕有光等督造小东门城楼。康熙五十五年(1716),知县张鼎主建城西化龙门。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年),知县张俦奉命维修扩建城垣。……城墙、城门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为民国政府县长谢殿栋下令拆毁,大西门至大东门连成正街,成为贸易区域。其时正街宽不足2米,路面用不规则的青石板铺成;小巷多为鹅卵石铺砌路面,少量黄泥粘土路面。解放后民主路:分民东、民西两街,原为老正街,路面3米,青石铺垫,1953年,从大西门至洋油栈段,大东门至老当店段两旁各扩宽一米。1955年两旁又各扩宽人行道一米,撬去青石板,改成碎石路面。1967年冬至1968年春用水泥、石渣铺垫;1978年扩建街宽5米,长101米,东延至小街口,为碎石路面,长490米。
   我从新华书店、木器社进入老街。这里原来有一个象征性的建筑新华书店,那是青少年时代我十分向往的地方。还有一个木器社,改革开放前,那是全县唯一的家具城。如今,新华书店的房子还在,虽然处在三岔路口的黄金地段,却是人气不佳。
   街面上冷冷清清。百年老街不见昔日辉煌。既没有金碧辉煌新的建筑,也没有气派的商业街面。只有一些老气横秋的“新亚鞋庄”、“汪氏寿业”、“家婆店”。唯一人气旺盛的地方是“宿松县实验小学”也深深地藏在里面。临街只有两间屋宽的铁门,两边全都是做孩子生意的小买卖店铺,虽然拥挤不堪然而生意特别红火。每天上学、放学期间,三米宽的民主路全部都是接送孩子的摩托车,像大城市火车站似的,人来人往,密不透风。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城关医院”,一个鹏程职业专修学校。
   一所老房子上面有一块旧招牌“国营烟酒公司一部”几个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它见证了昔日的辉煌。“邮电营业厅”几个字也还在,但是上面取而代之的是新招牌“小红文具店”。大名鼎鼎的“钦圣门”还在,一条三米宽的路面直通向城墙路。没有一个店铺,只有普通居民住房。“人民照相馆”老房子怎么看都像古迹。一层民房,显得低矮破旧。旧木门上锁着一把老式旧锁,旁边是毛笔字写的联系电话:15357345039。两边斜八字开着旧木门,“艺术照相”“放大着色”,几十年没变的老广告。而且,旧木门上面一行字也是广告:“1955——2005”——建馆50周年志庆”。啊,照相馆与我同年。我今年退休,照相馆也早退休了。人民照相馆是一个标志性建筑,这里到大东门是民东路,到大西门是民西路。照相馆不远是一处赫赫有名的老建筑,上面有“国营宿松县百货公司中心商场”,当年这里是全县唯一的购物中心,相当于如今的人民路、孚玉路上的超市。时过境迁,百货公司如今已经人老珠黄,风烛残年,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红叶家具店”、“刘爱红红白喜事中心”、“中意家具”。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感慨。
   老厅对面是南门街,一条最普通的街道。当年大名鼎鼎的李白曾经从这里进进出出,到南台寺喝酒,到读书台吟诗。
   走到民西路501号,往南是通济街,俗称小西门,以前从佐坝到城都是从这里走来走去。我没有再往前走。前面就是大西门,老一辈人说这里以前曾经是妓院,所谓就在这一带拐角弄(今馆驿弄)。旧社会这一带商业繁荣,带动了娼妓业,院行林立,所以俗说“大西门的婊子多”。不过如今都是寻常百姓家,沿街都是早餐小吃、理发、日杂店。
   我从“北门超市”进入北门街。“北门超市”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商店,名字响亮,欺世盗名罢了。
   北门街也叫建设路。以前有14巷:书院巷、双花巷、曾家巷、蔡家卷、衙后巷、闵家巷、何家巷、石家巷、苏家巷、毕家巷、张家巷、金家巷、夏家巷、北增巷。曾几何时,这里一定热闹非凡。
   北门街路面两米宽,两边都是竖起的石块。街上都是低矮的老式民房。老火砖砌的墙壁,木头门,木头窗户。门窗上面是杉木横梁,杉木墙。屋顶盖着小瓦,小瓦上长着野生的枯草,自生自灭。我数了数,十几户人家,都是这样。这是建国前后修建的房子,用两个字形容,“破旧”!有几处房子的墙壁甚至只有一人高,进出的门只有两尺宽。一处房子上有孩子写着“鬼屋”二字。贫民窟。我想,老居民们如今肯定已经搬进新居了,这些旧房子,成了摆设,成了历史见证。精明的主人等着政府拆迁。中间有一处房子上写着“周易预测”四字,是主人还是租赁住户?不知道。这是第一个生意人。一直到北门街58号才有一个“青草工作室”,专业书法培训、徐老师。北门街到这里才算有一点人气。92号、93号都是“周易预测”,此处是算命一条街。
   走到123号是宿松商城出口处,陡然感觉“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里的北门街如同安庆的枞阳门,浙江的义乌,是小百货批发、零售的聚集地。我一边走,一边看招牌。“漂亮宝贝服饰”、“金银器批发销售”、“金一黄金”、“范氏香业佛具店”、“农具五金店”、“伞业店”。139号是城关小学。靠山吃山,学校前后左右都是小吃店、文具店。学校不远处是“宿松县食品公司”,里面是80年代的旧办公楼,落毛凤凰不如鸡,如今它们是不得宠的部门。“高山茶叶”、“理发干洗”、“宏达塑业公司”、“灶具五金批发”、“上饶杂木”、“兽医宠物医院”、“飞达针车行”、“鞋业店”、“纸业店”、“雅客喜糖店”、“百货批发部”、“儿童玩具店”、“电器批发”、“文体办公精品批发”、“一次性用品批发”……啊,不啰嗦了。北门街店铺多多,名牌不十分重要。有两处招牌破了,有的干脆没有招牌。一间房子,一张桌子,货物从前到后,满满的。可以这么说,在北门街,日用百货衣食住行,吃喝穿着,应有尽有。它货物全,而且价格便宜。特别是有些如今已经淘汰的用具,过去在表纸上凿孔的“钱凿”,那里有;给鱼剐麟的叫不上名字的工具,你只要说做什么用的,那里也有。
   北门街,是超市的补充,是时代的记忆,是物美价廉的货物集散地,是老年人、乡下人爱来的市场。
   (2015.4.15.)
  

共 24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街,是历史的旧照片,是岁月和年轮的痕迹。我们不知道老街有着多少故事,我们不知道老街承载了多少记忆,我们知道的,只是一册册书中的一段段记录和祖辈口耳相传的美丽故事,是美人如玉还是少年如画,我们都不得而知,历史不断行走,老街不断改变,北门街的一步步街道,是所有记忆谱写的诗篇。文章朴实无华,通俗而又真实的语句突出了老街的形象,古典朴素。从老街的变化,反应了历史的变化,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更反应了和平年代,盛世华年,社会一派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佳作拜读,感谢投稿!问好作者!【编辑:雁倣】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恋落花的孤独        2017-06-01 11:37:19
  作品语言凝练,书写流畅,很好的随笔佳作,问候老师,感谢赐稿,优美的作品和唯美编者按相得益彰,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问候二位,辛苦了。
用文字慰藉心灵,放飞梦想。
回复1 楼        文友:宿松龙湖        2017-06-01 14:41:24
  您的评论非常到位,没有敷衍,一针见血!有水平!欢迎更多的指导!
2 楼        文友:云朵飘飘        2017-06-02 09:58:48
  欣赏老师的美文!济南也有老街道,我没事也喜欢去那里走走,那里能看到老济南的旧貌,当然也掺杂了现代元素。
回复2 楼        文友:宿松龙湖        2017-06-02 15:22:32
  大约各个地方都有老街道,春风吹不到的地方!谢谢您的指导!
3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17-06-03 14:57:32
  佳作已申报精品,2017.6.3.
碧潭飘雪
回复3 楼        文友:宿松龙湖        2017-06-03 15:43:41
  谢谢社长厚爱与支持!
4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17-06-03 15:01:34
  拜读老师佳作,一篇由老街的变化,反应历史与社会的变革,时代在前进,一切日新月异,老街的繁荣正体现民生的安宁与祥和。感谢对征文的积极支持!期待更多佳作呈现!问好老师夏安文祺,创作愉快!
碧潭飘雪
回复4 楼        文友:宿松龙湖        2017-06-03 15:44:58
  我写生活吧,所见所闻所感,如此而已。
5 楼        文友:兰芷        2017-06-10 16:01:14
  文笔细腻,流畅,情感真挚,感谢赐稿风恋碧潭!辛苦了!问好作者,创编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宿松龙湖        2017-06-12 10:36:15
  谢谢鼓励!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