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抵押的情缘
第一章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初的一天,这天天气有点阴冷。上午十点多,赵冬梅在自己的水果店里正准备把早上进来的富士苹果分级摆放,一个看上去四十多岁的男人走进了店里。出于职业习惯,赵冬梅立刻微笑着打招呼:“大哥,想买啥水果啊?”说着顺便看了看这个男人。这个男人一米七八左右,双眼皮,大眼睛,天庭饱满,高鼻梁,嘴巴不小,唇形棱角分明,皮肤偏黑。但总体来说,算是个挺入眼的汉子,很有男人味。
听到赵冬梅的招呼,这个男人礼貌性地微笑一下说:“我看看。”说完他点燃了一支烟,在店里转了转。
赵冬梅的水果店是在小区的西大门里面的一家门面房,大约七八平米。
过了两分钟,这个男人问:“听你的口音,你不是徐州本地人吧?像是邳州那里的,我猜的对吗?”
赵冬梅听了微笑着回答:“大哥真行,我就是邳州人,你对邳州很熟悉吗?但我听你的口音也不是徐州本地人啊,但我判断不出你是哪里人。”
这个男人微笑着说:“我是沛县的,沛县你知道吧?”
“是的,我听说过,沛县的狗肉挺有名的,但我没去过沛县。你去过邳州?”
“是的,我家是沛县县城东边的,我经常去邳州。薛集乡有个叫刘井的村子,那里的粉丝特好吃,我经常去那里贩粉丝到沛县卖。”
“你说刘井啊,我当然知道啦,我老家离那个庄很近。刘井的手工粉丝远近闻名的,纯山芋粉,好吃,就是比其他地方的粉丝贵一点。”
“是的,大妹子说的对。但只要粉丝好,贵一点还是好卖的。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食品了。”
“嗯,刘井的粉丝没有胶,纯天然,即使是吃剩了,下一顿再热了吃还好吃。”
“是的。唉!大妹子,我想求你帮个忙行吗?”
这个男人说着露出一脸的愁容,接着又说:“是这样的,今天我本来是去刘井定粉丝的,因为还没冷到封凌,新粉丝还不能做,现在去买都是陈货,干透了,好卖还不赊称。可我在东站下汽车准备转火车时,在火车站一家商店买烟的时候,我的钱被人偷去了!”说到这里,这个男人再不掩饰自己的懊恼和沮丧。
“多少钱啊?怎么这么不小心呢!”赵冬梅听了他的话,也有点替他着急地问道。
“两万块!当时我正准备掏身上的零钱买包烟,这时候两个小青年在那个店里打了起来,我不由就转脸去看看,也就一愣神,等我再转向柜台时,发现我的包已不见了!”说完这个男人蹲了下来,愁得闭上了眼睛叹气。
“那你报警了吗?”赵冬梅不由地急切问道。
“报了,但我感觉报警了也白搭,那地方人多人杂,上哪找去!警察说的话只是安慰而已。所以大妹子,我想求你一件事。”
“你说说看,我不知能帮你不。”赵冬梅听了他的话非常同情,感觉他不像是装的。
“你能借给我一千块钱吗?我丢钱的事暂时不想让我老婆知道。我知道我们可以说是素不相识,我用这块玉作抵押,过些天我拿钱给你再把玉拿回,我本来是来你这个小区找一个朋友借钱回家的,可我的朋友已不在这里了,电话也停机了,我真的没办法了,求求你了大妹子。”这个男人带着祈求的口气和眼神望着赵冬梅说,并且从脖子上取下玉挂件递给了赵冬梅。
赵冬梅不由自主地伸手接过了这个挂件,这是一个不太大的玉观音,白色的,透着油脂的润泽,看着特别温润舒服,只是底层有点暗黄,玉匠心灵手巧,因地制宜地将这发黄的底边雕成了莲花座,最大限度美化了这点瑕疵。
这个男人好像看出来赵冬梅对底座瑕疵的疑虑,对她说:“妹妹不知,这是块籽玉,别看不是全白的,比雕刻出来的全白的还值钱的。大妹子,你把你的手机号码给我,我也把我的号码给你,我的身份证也在包里被偷走了,我叫刘益军,请你相信我好吗?”看着这个男人恳切的目光,善良的赵冬梅从腰包里掏出了钱,点了一千递给了这个男人,男人把玉观音给了她。接过钱,这个男人感激地道谢后便离开了。
赵冬梅觉得这个男人不像是个骗子,但等到这个人离开了她的视线后,她还是感觉到有点没底,有点愣神。这时候有人来买水果了,她不再多想,忙着做生意了。
第二章
中午,赵冬梅的男人徐国庆在家做好饭吃完,来替赵冬梅看店,让赵冬梅回家吃饭。因为天气很冷,把饭菜拿到店里很快就凉了。每天半夜徐国庆负责去批发市场进货,送到店里后回家睡觉,赵冬梅来打理店面,基本如此。起初的时候不是,进货赵冬梅必去,徐国庆说话嘴吧吧的,独立去处理一件事情他就不行了,没有一件事能做到达标。
赵冬梅见到徐国庆,决定暂时不告诉他那个人用玉抵押借钱的事,反正徐国庆也不管钱,过了几天那人还了钱就没事了,说了又会引来徐国庆的嘟囔,反而烦心。
赵冬梅在二零零五年倾其所有,花了六万五买了当地的拆迁房,因为钱紧,买的是六楼,八十五平米三室一厅,是顶楼,没有隔热层,夏热冬冷。没钱装修,只是简单刮了墙,有自己的窝,心里就踏实坦然多了。
赵冬梅吃好饭又把那块玉仔细地看了看,虽然她不懂玉,但那块玉油脂般的光泽、那白色是那么正,入眼的舒服无法形容,那观音的微笑是那么慈祥,越看赵冬梅越是有些爱不释手了。她把玉观音用卫生纸包好,裹在她一双未穿过的新袜子里,放在她专属小物品的抽屉里。
放好玉,赵冬梅刚想去洗两件衣服,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妹妹赵腊梅来了。赵腊梅进屋就问:“姐,有饭吗?我饿死了!俺家煤气没了,我得先吃点,再去换气。”
“有煎饼,还有点剩菜,稀饭我喝完了,你把饮水机插电烧开,喝点水吧。”说完赵冬梅就去卫生间洗衣服去了。
赵腊梅比赵冬梅稍微高一点,一米六八左右,皮肤没有姐姐的白,但眼睛双的特别好看,模样恬静,挺俊秀。就是婚姻出了问题,婚后,丈夫冯宪奎和初恋女同学仍然藕断丝连。赵腊梅为了女儿楚楚忍受着,想尽力维护一个完整的家,还有一点受传统观念影响,她一直期待冯宪奎有一天能回心转意和她好好过日子,可冯宪奎呢?忽远忽近的,到了最后这两年居然和初恋私奔了,音讯全无,无奈,赵腊梅也带着女儿来徐州打工,供养女儿上学。因为有姐姐赵冬梅已在徐州多年,对周围环境都熟悉,所以赵腊梅就在姐姐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在电子厂打工,电子厂,只要你愿意加班可以加班,多挣点工资。
“冯宪奎最近还没动静吗?”赵冬梅洗好衣服问道。
“没有。”赵腊梅忧伤而无奈地回答。
“就当他死了!不行你就起诉离婚,你找不到他法院能找到他,这样的男人还有啥留恋头。”赵冬梅气愤地说。
听了姐姐的话,赵腊梅不再吭声,也不吃饭了,坐在沙发上,表情木然,眼泪无声地滑落。冯宪奎高大英俊的身影又浮现在脑海,尽管这个男人已不爱她了,毕竟夫妻一场,她依然还是放不下他。
“姐,我回家换气去了。”赵腊梅擦干眼泪说着起身要走。在自己姐姐面前,赵腊梅没有掩饰自己的悲哀。
“还要钱吗?我给你。”赵冬梅看着妹妹消瘦了,心疼地问。
“我有,不要。姐,我走了。”
赵冬梅收拾好家务去了水果店。徐国庆平时只负责帮赵冬梅进货,他没耐性在店里守着。就是进货,起初也是赵冬梅带他去,告诉他怎么讲价,怎样辨别新货旧货,后来慢慢的他才能独立去进货,偶遇赶季节的水果赵冬梅还要跟着把关。说他笨吧,又不恰当,就是做什么事都让赵冬梅不太放心的男人。
第三章
半个月过去了,那个借钱的男人没有如他说的那样过几天来还钱,赵冬梅心里多少有点忐忑。就在这天中午,她收到了一条短信,是刘益军发来的,短信说:冬梅小妹你好,对不起,我失约了,我暂时不能去还你钱了。实不相瞒,我把钱弄丢了以后,我回家没敢告诉家里人,而是趁老婆不在家匆忙去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托朋友弄好给我寄来。用借你的钱来到了苏州。我表哥在这做生意,我就来找表哥,看看有适合我干的活吗。我不敢告诉我老婆丢钱的事,她脾气暴躁,会骂人,我等挣够了丢的钱再回家。我老婆虽然泼辣,但很能干,疼孩子,所以我也放心。我暂时瞒着她,说去苏州找表哥学做大点生意了。我是六八年人,肯定比你大吧?谢谢善良的妹子!那玉是真的,我没骗你,我一定会去还你钱的,你放心好了。
看完短信,赵冬梅撇撇嘴,心里半信半疑,她决定等妹妹休息让赵腊梅帮她看店,她去市里花鸟市场的玉器店咨询一下,看看究竟是真是假。于是她给妹妹打电话,让她礼拜天休息来她店里帮她看店,赵腊梅同意了。
礼拜天一大早赵腊梅就来到姐姐的店里,问赵冬梅干嘛去。赵冬梅就把刘益军借钱押玉的事告诉了妹妹。
“姐,你也太实在了,这年头骗子多了,两元店买的玉也挺漂亮的,咱们又不会鉴别,人家说了你就信啊?”赵腊梅听了姐姐的讲述后不以为然。
“所以我让你来帮我看店,我去花鸟市场打探一下就知道了,正好我顺便还想去市里买点东西。”说完赵冬梅就去了花鸟市场。
到了花鸟市场,赵冬梅进了一家玉器店,店老板热情地询问她想买什么,赵冬梅从包里拿出了那个玉观音,递给店主看并且询问能卖多少钱。店主边看边问赵冬梅是否想卖这块玉,赵冬梅随机附和说是打算卖,如果价钱合适。店主端详了半天,对赵冬梅说:“大姐,给你一千块钱卖不?”
“老板你也太小气了吧,这么好的玉你才给一千?”赵冬梅毕竟做过好几年生意了,她听了玉器店老板出口就给她一千,心里就有点数了,边说边拿回了玉观音,准备离开。
“大姐、大姐,你别走啊,咱们再谈谈。”玉器店老板满脸堆笑地说。
“那你到底能给多少钱?”赵冬梅问。
“这样吧大姐,你说你多少钱能卖吧?我听你一句。”玉器店老板反守为攻地说。
赵冬梅虽然从他刚才的口气里探出了这个玉观音确实不假,但究竟能值多少钱她也不知道,毕竟她不懂玉。
“算了吧,我看你也不是诚实的人,我不卖了。”赵冬梅说着就赶紧离开了这家玉器店,想再找一家玉器店看看。
隔着好几家店铺,赵冬梅又走进一家玉器店。店主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比较富态,看着面善。打了招呼,赵冬梅拿出了玉观音递给这个老板,说想卖掉,等钱用,问他要不。这个老板戴上眼镜,仔细地看了看玉观音,问赵冬梅想卖多少钱。
“你出个想买的价吧,买卖不一心,我想听听你最高能出多少钱买,合适我就卖,不合适钱还是你的。”赵冬梅笑着说。
“我最多出三千块钱,你看行吗?”这个老板说。
“这样吧,我刚进你这一家店,我再去别的店问问,如果你出的价钱最高我回来还卖给你,我急等用钱,不然也舍不得卖的。”说完赵冬梅不等这个人再说话,就拿着玉观音快步离开了。
她心里有数了,这个玉观音真的不假,她此行的目的达到了,心里踏实了,又买了其他的的,心情愉快的回到了店里。
到了店里,赵冬梅就把在花鸟市场的经过讲给了妹妹听,让她放心吧。
“姐,这个刘益军长的啥样?你凭着感觉就相信他。”
“这个人总体来说算是很俊的,五官挺好,就是黑,现在想想这个人真有点像咱二姑家的大表哥,特别是那眼睛,眼皮双的真俊。”
听了姐姐的描述,赵腊梅一下有点思念起大表哥来,大表哥是军官了,好多年没见了。二姑家没有女孩,小时候她经常到二姑家去,二姑非常偏爱她。懵懂的时候,她就喜欢上了大表哥,成熟后,她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她只得把那份深深的爱恋压在了心底。
“姐,这事姐夫知道吗?”
“我没告诉他,现在更不想告诉他了,还不知道人家啥时候来拿呢,说了还不如不说省事。反正他啥事都问不好,知道不知道没啥区别。你回家忙你的事吧!顺便拿些水果回去吃。”
赵腊梅也不用客气,拿些喜欢吃的水果回家了。
赵冬梅给刘益军回了短信:刘哥你好,钱的事不急,你放心,你的玉观音我会给你保管好的,你啥时候来拿都行。钱丢了再挣,想开点,别太急,一个人在外要照顾好自己。
刘益军很快也回了信息:谢谢妹妹,我的这个号码很快话费用完就不用了。我准备办个苏州本地的卡,等我弄好了再联系你。
赵冬梅坐下歇歇,心情很愉快,为自己没看错人而愉快。
第四章
回到自己租住的房间,赵腊梅想起女儿早上上学走时让她给找一张一寸的照片,办学校图书室的借阅证用。快放寒假了,假期好借书。
赵腊梅打开了影集,给女儿找好了照片,看着以前的许多照片,她的心里泛起了阵阵酸楚。女儿小时候的,她和冯宪奎结婚前、结婚后的合影,她一张一张地看着。当她看到冯宪奎在老家菜园地边的那张单人照时,她的目光充满爱恋。那是冯宪奎结婚前的照片,阳光帅气,虽然是单眼皮,但眼睛非常好看,有一种深沉稳重让人看不透的内涵。赵腊梅不由地用手抚摸照片上的冯宪奎,虽然他背叛了她的感情和别的女人在一起,那昔日的温存依然留下眷恋。回忆和他恩爱时的一幕一幕,夫妻间那种特有的亲情和爱掺和在一起的那种情感涌上心头,她的泪水悄然滑落。
群里定期会讨论小说写作问题,互相学习。祝您写作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