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春宵

  春宵 ——宋振邦 风情诗点染 63


作者:行吟者 进士,662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46发表时间:2017-06-07 14:47:17
摘要:苏轼:春宵 在变法之争的困闷中偶得闲静。


   苏轼: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江南春,贵族的花园,夜已深。
   诗人踱出宅阺,离开了厅内的喧嚣,离开了幕僚们的议论,变法之争令他烦忧,困顿……哦,春宵,雨后的清新。
   回首,厅内黄色的灯光映照出客人们激动的身影,手舞足蹈。
   诗人哑然一笑。
   春夜温馨,在微凉的湿气中,花香浮漾,浸人心脾。树影婆娑,月色撩人。
   诗人在园中信步,反剪双手。那厢的楼台中歌管丝竹,细细的乐声,轻盈而妙曼。
   诗人的头脑中幻出款步舞女,纤腰舒展,长袖飘扬……
   抬眼,园中清幽却是这般可人。架上的秋千静静地垂着它的长索,
   沉沉的夜,深深的夜,隐去了悠荡的裙衫和那喧哗的笑语……
   哦,远离政事的纷争,徜徉于园里良宵,让我疲倦的身心沐浴在这月色中。
   多么美好啊!清凉的春夜,花香袭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寒门地主家庭。嘉祜二年(1057)与弟辙中同榜进士。后看到新法流弊反对王安石变法。他也在自己执政的范围务实地进行了诸多改革,收到了因法便民之效。他和王虽有政见分歧,但也是惺惺相惜的好友。
   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把三家哲学结合起来,他向往“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他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对待人生有超旷达观的襟怀。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主张“务令文字华实相辅,期于实用。”他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观。他是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大家。
   诗,苏轼今存诗2700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词,在北宋词坛上,苏轼突破了词必香软的樊篱,创作了风貌一新的词章,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文,苏轼对散文用力很勤,他以扎实的功力和奔放的才能,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劈了新天地。此外,苏轼的书画也很擅长,显示出他的才华横溢。学术论著有《易传》、《书传》等。早时,有《东坡七集》112卷,近世有1986年中华书局出《苏轼文集》73卷。

共 8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组文中,作者以诗意的语言,真切解读苏轼的诗作。并以极富浪漫的场景,还原了诗人写诗的场景、心情,在诗作的背面,挖掘出诗人内在的东西,精神的,也是生活的,意味深长,画面鲜活,读来入心,欣赏! 【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6-07 15:38:38
  问候朋友,感谢来稿,祝福写文愉快,创作丰收!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1 楼        文友:行吟者        2017-06-07 17:00:40
  谢你雪舞,我的知音,你解析了我的创作意图。引导读者与我切磋。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