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渔舟唱晚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渔舟】诚信的遥想(评论)

编辑推荐  【渔舟】诚信的遥想(评论)


作者:策马南山 举人,4441.3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30发表时间:2017-06-09 00:55:48

这是受文友之约写的一篇赏析,没计划写这么长,认真读完了琴声悠扬的小说《生计》后,感想颇多,就多说几句话吧。
   《生计》这篇小说是写诚信的。在这篇文章中,诚信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政府的层面;二是市场的层面;三是个体的层面。这三个层面是互为影响,互为交织,是一个有机的社会基本要素构成,甚至是一个正常社会的生死线。
   政府的层面是应该且必需给民众提供一个健康的经营市场的。这不是恩赐,是一种责任,而不仅仅是收税。市场是需要指导和规范的,还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在这篇文章中政府的这种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只看到一声令下,市场的大门从紫气东来的东面改到了西面;二是:市场不能疏于管理,要办营业执照;三是:派城管在街头巡逻,发现流动商贩驱之。
   市场的层面首先是门。市场的大门朝西开算是风水轮流转,西门外的商铺就此红火热闹了,诚信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展开了。
   个体的层面是人。此文描写的主人是田桂花和她娘家的侄女田莉和对象王涛,田桂花的身份名片是普通农家妇女,她娘家的侄女田莉和对象王涛的身份名片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诚信的故事就在这身份殊异的两代人展开了,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
   在叙述这个话题之前,我们不仿先弄清楚什么是商业行为,商人的本质是什么。
   夏以后的商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生产力提高了,商朝的商业贸易也得到空前发展,但是,当时却并没有商人这个名称。后来,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周王对善于经营的商朝遗民限制其基本自由,只准许其继续经商。这些被集中管束的商遗民经营者被通称为商人,商人当时是贱民,周人是贵人。
   随着时光的流逝,商人“贱民”的刻痕被抚平淡忘了,“商人”成为了买卖人的代称。三千多年来,‘商人’的称呼就一直传承下来了。做“生意”的原意是“求生”,即另谋生路。商人贵族后代不甘于种田织布那种下人的苦力活,于是就做起生意买卖来了,当时商人后代都在做买卖。最初,人们把做贩运贸易的叫做“商”,坐售货物的叫做“贾”,即所谓“行曰商处曰贾”。尽管此时商人的社会地位还很低下,但是在官府直接控制下的商人,已经是一种专门职业。
   商民善于经商,周初将这些经商的人通称为“商人”。当时的商人名声并不好,被视为奸诈小人,缺乏道义,没有诚信。如果对一个人说:瞧你像个商人!就是一句相当严重的指责,历史上商人的地位是较低的。
   在现代社会,人们经商都会期望对方信守合约,诚信就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讲诚信容易,但做好难。因为人天生就是自私的,所以大多数人是真而不诚、诚而难信,人类的一种劣根性,就是以利益确定诚信,以自私和贪婪玩弄诚信。
   然而缺乏诚信,人就会失去自己长远的利益,为了私利的长远满足,人们就要拿出诚信的样子来,田桂花就有这样一个诚信商贩的标签。她的诚信的标准就是和周围商贩的商品价格基本一致,这就形成了一个价格利益共同体,也标注了诚信群体的闪亮标签,这就是约定俗成的诚信内涵。
   田桂花她娘家的侄女田莉和对象王涛却不是这样,他们以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手段获取第一桶金,用缺斤短两的商业行为,失去了新老顾客的信任,从而使其赚大钱的梦想快速破灭。且不说田莉和王涛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这样的身份象征,是否能这样无知,但琴声悠扬的小说《生计》就给了这样的安排。并将诚信与非诚信这样沉重的命题,在田桂花和她娘家的侄女田莉和对象王涛这两代人之间展开。
   在此,我们应该分析一下田莉和王涛这一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是否可以担当这样的非诚信角色。
   做为一个社会人,田莉和王涛是一点一点接受社会熏陶的。他们的成长过程深切的打着这个时代基本烙印,他们从小就知道利益最大化的索取方法,尽管大多数时间做的不太完美,但自私的天性会让他们逐步完善利益最大化的思辨能力。即使不上大学也不至于蠢到把自己孤立于众商贩的利益同盟之外,成为众商贩和顾主的对立面的孤家寡人。
   或许是因为上大学变得傻了,然而这不具备普遍意义。北大中文系退休教授钱理群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段话至少说出了一个道理:大学培养的年轻一代在普遍意义上来说,一定比一般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更懂得利益最大化的深刻内涵,一定会做得更好。不然,一代不如一代,那社会不是在倒退吗?社会的发展就是趋利行为的鼓动和推手,还有那么一点点崇高的理想的包装。
   或许有人认为在诚信方面,现在是倒退了。但这不是年轻人的错,更不是年轻大学生的错。历史上就没有诚信好的时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只是一个理想,诚信王朝只是一个虚幻的粉饰。人的自私本性就决定了社会存在的必然弊病,制度的不同,导致不同的诚信危机。在某种意义上商业行为的缺斤短两,还是一个小巫,如果帝王重赏亲朋好友之间的告密行为,那才是大巫呢。这事情历史上多次发生过,诚信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术语。
   因此,此文中作为诚信的反面田莉和王涛的塑造,没有说服力,事实上也不具备普遍意义。这是小说中的一大败笔,由此这篇小说失去了思考价值和参考意义,使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价值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过程及各种价值关系的相互作用,在一开始就失去了定位,从而不能搭起通向合理解构社会矛盾的理性之梯。
   市场管理是:“国家运用法律、政策和经济措施对市场交易活动进行的管理。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合法经营和正当竞争,稳定物价,保障消费者权益。”这段话是市场管理要求的表述,在琴声悠扬的小说《生计》中商家的诚信靠市场一段时间的自动反馈才能体现,在这段自动反馈时间里不少新老顾客,只能用自己的不愉快的直接感受,来证明非诚信的必要惩罚显示的理想结果。在这段时间里,非诚信者获利多多,而接受政府提供的市场服务的顾客群体,却为市场管理者的缺失造成的金钱损失买单,这一点此文没有给予市场管理者以恰当的失职质询。如果说这是一个普遍现像,那么就更应该对政府市场管理中存在的种种乱象,给予深刻的制度拷问,从而唤醒人们的公民责任和道德返真,这一点的缺失也使这篇小说没有达到相应的思想高度。
   琴声悠扬在她的小说《生计》中的语言运用,还是显示了一定的功力。比如此文的开头就不凡:“世事难料!谁也想不到有一天,这个偌大的集贸市场会转过身!由于东边的街道扩建成市中心大道,似乎是一夜之间的事,这个集服装鞋帽、果蔬日杂、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市场,原先紫气东来,现在政府决定:大门朝西开了!”
   作者用一个夺目的开场,还设了一个小玄念,“世事难料”开始了先声夺人的吸引句式,然后把谁也想不到的事件一一表述,直到大门朝西开了,由此引出了故事的全部,也是此文的精彩之一。
   还有一段话也很精彩:“正对着集贸市场新开的大门的一溜儿砖工不细、高矮不等的门面房,也迎来了新生。好像一群丑陋自卑的配角瞬间走到了前台,它们还顾不得羞涩、顾不得包装就被人们欣然接受。”此处描述的不仅有形象生动的画面,还有动感,有表情,仿佛是在童话世界,让文字有了精灵般的活力。尤其是这句“砖工不细”,似乎作者微笑着向老舍致敬。
   这样的例子在文中比比皆是,这也许是作者多年来修炼的文字功夫和对世俗人生的细致观察发酵。再比如:“自己种的菜不值钱。”田桂花系着红黑相间、边角不齐的围裙,把一块四方四正的豆腐包好放在电子秤上,看了一眼,随手从旁边的袋子里抓起了几根香菜说,“你吃臊子面,我给你添一点码,你就全有了。”这段文字声情并茂,把田桂花的爽朗性格,服饰动态,还有人情世故表达的颇有味道,让人会心一笑。
   然而,此文过于平铺直叙,缺乏玄念,哲思的光芒没有闪烁,理性的推断缺少引申。尤其是结尾的处理,没有理性的思考,将善恶的报应引入民间故事会的世俗胡同。此刻只是作者的一相情愿,或者是作者的思辨偷懒,理性失位,草草收场。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它的主旨都是想利用文字的组合,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渲泄和道义上的教化。琴声悠扬在她的小说《生计》中的结尾,为我们制定了这样一种终极解决,即非诚信者在这个社会中会遭遇冷落和遗弃。我们看到此文的结尾这样写道:在快到中心大道拐弯的地方,田桂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前面打着手机。她连忙放慢了脚步,听到莉莉的声音:“喂!王涛?你找到工作了吗?……我也没有。今天面试了两家,可能都没有希望。这工作咋这么难找?这么难找呢?怎么办啊?”这种结尾的终极意义未免简单平庸,这只是一个幼稚的完美结局,似乎以此能警示后人,杜绝来者。
   对此我们冷静的分析一下,当今的世界,失信造成的信用危机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扰乱了生活秩序。在中国大陆,有些政府官员欺上瞒下,贪污腐败。商业交易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虚假广告、毁合约、作假帐的现象相当普遍。中国学界学术诈骗、项目造假、论文抄袭等不胜枚举。
   现代社会虽然利用科技创造了物质财富,但自己反被物质财富所奴役。人们每天忙忙碌碌,为的是赚多点钱,以提高生活水平和物质享受,但道德价值观念却开始失落。人们普遍认为见利忘义、投机取巧比传统美德如诚信、刻苦、勤奋更为重要,社会崇尚金钱、权力,以此作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人类的精神世界、生命价值、崇高理想、道德情操则被逐渐遗忘。因此,琴声悠扬在她的小说《生计》中的结尾没有正视时代的特征,以廉价的自我解脱来完美心中的理想,这未免失去了拷问时代的厚重感和预留读者再思考的空间。这种封闭型结尾的缺撼是把自己并不成熟的思考强加给读者,换来的只能是疑惑的目光和轻声的叹惜!
   中国人的诚信之道建立在“原善说”的基础之上,认为人生而具有善性,具有仁爱的“良心”,只要通过自身修身即可求得诚信之道,认为诚信源于人类的“良知”。西方的诚信之道则是建立在“原罪说”的基础之上,基督教认为人类生而有罪,所以种种灾难随着原罪而来到人间。因此,只有不断赎罪,才能拯救人类的灵魂,人类才能求得至善和幸福。这两种不同的诚信之道的终极理想还在探索之中,其影响的不同的价值观在人类善恶的争斗实践中还未分胜负,因此,此文的最后展望未免乐观。将结尾的处理开放一些,或许是一种科学的选择。
   《生计》链接: http://www.vsread.com/article-646035.html

共 41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文围绕小说《生计》展开论述,将原小说的主旨“诚信”作为全文主旋律,通过对人物、语言、题材三方面进行了综合的探讨,条理清晰,逻辑性极强。作者着眼于人们当下的生存环境,从市场经济的宏观角度出发,描述了一系列受诚信所影响、所改变的日常生活,从而针砭时弊,将小说人物分析得具体而饱含深意。总体看来,文中的立场鲜明,且行文流畅,有褒有贬,见解独到,而对于不足之处的指出,也十分中肯,足见用心,推荐。——编辑:柳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柳约        2017-06-09 01:04:04
  文章的见解很深刻,看问题也很深远,开头似乎略显突兀,如有简单交代则会更好。
   好久不见,感谢支持。
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
2 楼        文友:暖冬        2017-06-09 13:32:02
  问好南山,昨天看到这篇赏析,因为不擅长写赏析,所以不敢妄加评论,忍痛放弃编辑。不过欣慰的是南山的到来,为炎热携带一丝犀利的凉风,特爽!
回复2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7-06-09 13:47:07
   有啥不敢妄加评论的,说点好话就可以了。看明白的扩展一下发挥,一时半会儿不明白的忽悠几句,用点朦朦胧的月光照一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就好啦。谢谢朋友到访留言!问好朋友啦!
3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7-06-10 05:29:21
  首先感谢柳约君漏夜追文下按,再则对拙文的中肯点评深表谢意!这是一个受文友之约写的东西,用去了我将近十二个小时,相比我一般两三个小时的应差之作,是显得认真了一些。好久没来渔舟了,聊发此文,算是一个见面礼,以后有机会再来叙叙旧,看看朋友。问好朋友们!
人生如梦
4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7-06-10 06:34:02
  柳约君提示的很好,开头是有些突兀,现增写一段话放在前面,可好?
   这是受文友之约写的一篇赏析,没计划写这么长,认真读完了琴声悠扬的小说《生计》后,感想颇多,就多说几句话吧。
人生如梦
5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7-06-10 16:31:09
  把这段文字放在前面稳妥多了,谢柳约君移心费力之功!
人生如梦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