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一点思考

编辑推荐 一点思考


作者:夏露 布衣,440.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87发表时间:2017-06-09 21:36:09

生活中会有很多矛盾,大的小的,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这些矛盾组成了生活,而生活又消化了这些矛盾。累吗?烦吗?愁吗?还是快乐呢?真的是五味杂陈,剪不断理还乱。不过若是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也许会明白,会释放一些。毕竟一个人不可能称一百个人的心,而一百个人也不可能称一个人的心,关键是做好自己。
   我的邻居大娘就很有意思,老太太70多岁了,腿脚不好,还有糖尿病,个子不高但很胖。老太太心直口快,看到啥就想说啥,心里搁不住事。但有时看问题也很偏激,毕竟岁数大了,跟不上时代了。老太太也没啥文化,和闺女一起住。她闺女也50多岁了,娘俩在一起过有20多年了。她闺女这一辈子也挺不容易的,找个对像不务正业,监狱屡进屡出,两个女儿都是姥姥一手伺候大的。老人身体好没毛病时,娘俩也没啥矛盾,自从老太太干不了活,需要人伺候的时候,娘俩的矛盾就开始多了起来,不过也都是鸡毛蒜皮的事。就她们家的矛盾,老太太没少和我唠叨,有时边哭边说,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一样,我要是劝劝她,那哭得就更伤心了。
   老太太对闺女不满意的地方,我总结了一下,也就三点:一是老太太嫌闺女做饭糊弄,吃着不顺口,有时还不及时;二是嫌闺女总去打麻将,不在家陪她,老太太觉得孤独寂寞;三是嫌闺女不爱和她说话,不搭理她,有时去哪里也不告诉她。家里的活还不愿意干等等。总之在老太太眼里,这个闺女什么都做得不好,对她也不好。这谁会信呢?老太太特别爱管闲事,人家不听她的就生气,骂人,时间长了闺女也不愿意啊!有时我会劝劝她,哪有闺女对妈不好的?要改变一下自己。这老太太一听,哭得更伤心了,我也就不好再说啥了。我知道老太太固执的很,自己认准的事,别人说也不好使,所以谁的话也听不进去,真是没有办法。不过,我可从老太太那里学会了如何做个好女儿呢。
   我的母亲也和我一起住,已经五年了。那是在父亲去世后,母亲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我就把母亲接来了。因为有邻居大娘的例子,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从吃的上我就注意了,无论怎么忙,到时间必须做饭,要让母亲按时吃上饭。而且尽量要顺着母亲的口味做,要让母亲吃着顺口。再就是做饭不糊弄,掉着样做,要让母亲吃得开心。母亲喜欢吃什么我就买什么,水果零嘴不断,要让母亲觉得生活有意思。几年来我一直这么做,没有嫌烦过。为了不让母亲觉得一个人在家孤独寂寞,我没事从不出门,也不打麻将,每天就在家里转悠,干干这个,弄弄那个,或者陪母亲说说话,聊聊天,看看电视。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那就是爱管闲事,为了让母亲高兴,只要是母亲吩咐的事,我就马上去办,绝不当误。为此我给母亲起个外号“指挥官”。一家人在一起没有舌头碰不到牙的,矛盾肯定有,如果我看到母亲不高兴了,生气了我就去哄她,像哄小孩一样去哄,和她开玩笑逗她开心,直到她高兴为止,如果还哄不好,就把妹妹搬来,她老闺女一哄就好。为此邻居大娘好生羡慕,总和我妈说:看你那两闺女多好,我就不行了,没那福气啊!其实我的这些都是从她那里学来的,老人嘛,在心灵上都是有共性的,她的心里活动也就是我母亲的心里活动,所以母亲来时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老人有时真的就像小孩子一样,害怕孤独寂寞,害怕儿女对他们冷淡。辛辛苦苦一辈子,把孩子们都抚养大了,也成家立业了,自己却老了,什么也干不动了,他们的心里就会想很多,特别剩一个的时候,那种孤独感就更加强烈了,所以此时的老人更需要关心,需要爱护。现在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很高了,老人在穿衣吃饭上已不成问题,关键是对他们的心灵慰藉很重要。一但老人觉得他们没有用了,啥也不能干了,成了儿女的拖累,他们的心灵就会很脆弱,所以我很理解邻居大娘的那种委屈的眼泪。不是说她的闺女对她有多不好,而是老人太需要被关心,被爱护了,她是严重的爱缺失,她心里是在渴望爱呀!可这些谁又能理解呢!所以我觉得孝不在乎你能给她多少钱,不在乎你给她买多贵的衣服,也不在乎你给她住多大的房子,在乎的是你能陪她多久,你能给她多少爱心!我们都是做父母的,想一想我们是怎么爱我们的孩子的,那么当初我们的父母就是怎样爱我们的,再反过来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爱孩子的心再回报给父母呢?我们真正的爱给父母的父母又有多少呢?这样想一想,真觉得我们亏欠父母的太多太多了,我们对父母做得再多都不及父母对我们的付出。
   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为报母恩,小羊吃奶跪着,乌鸦还反哺呢,何况我们人呢?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真的连动物都不如了。但孝也不尽相同,各有各的做法,我认为做好孝,关键是顺,而我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孝,不去考虑老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以爱的名字绑架了孝,却忘了顺。如果我们能适当地顺着老人的意思去做,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还有存在的价值,就会开心高兴,当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去听,这需要沟通。没事了大家坐下来,谈一谈,聊一聊,都说说心里话,这会更加深家人之间的感情,话不说不透也正是这个道理。
   无论啥时候,都不要去挑老人的毛病,都古稀之年了,还能活多久?我们还能陪他们多久?所以老人没错!能和他们说说话就多说说话吧,能让他们开心就让他们开心吧,一但走了,这样的机会也就没了。所以当我们想到老人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让他们开心快乐呢?还和老人计较什么对错吗?
   人生不易,人老了就更不易了,让他们每天都能快乐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很庆幸,我的母亲和我生活在一起,给我付出爱的机会,我会珍惜每一天的,让母亲的脸上每天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若真到了那一天,我的心也是坦荡的,更是无愧的!我感谢我的母亲,给我生命,又教育我成人!我感恩我的母亲,年老的时候能选择我来陪伴她,让我能尽到一个女儿的义务!我多想大声说一句:母亲,我永远爱您!

共 23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写了两个家庭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了我们孝敬老人的重要性,也告诉了我们如何孝敬老人。邻居大娘,住在女儿家,总是抱怨女儿这不对那不对,作者从中看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作者最为可贵的,是她从邻居大娘身上明白了自己母亲的心理,所以,对母亲的孝顺方式就格外顺母亲的意。作者的聪明,作者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和反思,是作者能很好地孝顺母亲的关键,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值得阅读的文章。【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6-09 23:15:10
  文章采用了对比手法,把邻居大娘的孩子们对母亲的态度,与作者对母亲的态度,进行对比,写出的故事是能给人启迪的;作者的对比是巧妙的,以作者学的形式出现,写得含蓄而有谦逊,但是,带给人的启迪比直接对比要深刻得多。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