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洁白的栀子淡雅的心(散文)

精品 【心灵】洁白的栀子淡雅的心(散文)


作者:yangxuemei 秀才,2285.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52发表时间:2017-06-10 22:49:15
摘要: 栀子花,因其叶碧绿,香味雅,色洁白,故而是历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怀寄情山水的象征。这些高雅且寓意深刻的诗行,为栀子花添上了境界之美,富含深蕴。我最喜欢的还是明代书画家沈周的《栀子花》:“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夏日的夜晚,栀子花伴着一缕清风轻拂,一轮新月初照,摇曳着幽幽暗香,这静谧典雅的情境,使得她越发地显得清新、雅致、幽静、恬适,不得不让人遐思万缕沉醉其中。

【心灵】洁白的栀子淡雅的心(散文) 一场细雨,几缕荷风,携来了栀子花的阵阵清香。
   院落里这盆滴翠荡青的栀子,有了丝丝烟雨的润泽,不经意间猛地窜出满盆的花骨朵。青翠流釉的颜色,紧紧包裹,在绿叶的簇拥下,清新典雅,亭亭玉立地摇曳在枝头。仔细看,这一枚枚花骨朵,像是一颗颗跳跃的心脏,顺着一个方向螺旋式生长,似乎有一种令人不可触摸的矜持。这些让人怜爱的骨朵渐渐地饱满,鼓胀成玉色一枝,泛起绿白相间的条纹,显现出点点花色。花口慢慢张开,咋一看,像是捧在手里的高脚红酒杯,有古典婉约之美。《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栀子被称为“卮”,正因为她长相像古代盛酒的器皿,故栀子得名的由来,便是因花朵形似“卮”的缘故。
   要不了几天,栀子就从一枚枚碧绿油亮的花骨朵,缓缓地绽开层层叠叠的朵朵凝脂。洁白无瑕的花朵与绿叶相生相伴,清新脱俗,有一种遗世独立的高雅气质。滴滴细细的雨珠,倾洒在温婉如玉的花朵间,透着晶莹剔透的纯,彷如那初长成的邻家少女那稚嫩纯美的笑靥,有一股楚楚恬适的如花美貌。
   栀子,天性喜阴爱湿,在阶前和水塘边长得最茂盛。“素花偏可惜,的的半临池”,栀子花不知令多少人喜爱,那朵朵典雅洁白的花朵,临水而开,花枝伸向池塘、小溪,花瓣清逸无瑕,清纯可爱,犹如飘逸的少女结伴而来。为此她有着一个优雅别致的名字,称为“水横枝”。清秀隽永,还透着几分婉约,彷如烟雨中柔婉的江南女子,擎着一把油纸伞,在悠长的青石小巷顾盼,有一种惆怅入画的韵致。
   记得小时候,我们乡村的房前屋后、水塘沟渠,都有着栀子花的身影。枝条碧绿疏朗,清风弄影舞婆娑,厚实肥大的碧绿叶片,经了一场缠绵细雨的滋润,更是泛着油亮的光泽,风姿绰约,落落大方。唐代诗人韩愈的“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透过一个“肥”字,仿佛让我看到,栀子花犹如风姿绰约的大唐美女,浸润着一缕古典美韵。
   那简陋宽敞的农家小院,几乎家家都栽有一两株栀子,因了院子里潮湿接地气,再加上梅雨天丰腴了水塘小溪,栀子长得郁郁葱葱,碧绿翠挺。她们不像那些娇柔的花朵,需要精心呵护,百般侍弄,只要一缕阳光、几滴清露,就会出落得楚楚动人,梨花带雨般娇柔可爱。她们静静地立在水塘边、菜园旁、屋后面、小院里,默默地吐出一抹凝香,不管有无人欣赏,兀自芬芳着,热烈着,勾勒出一幅优美静谧的农家风情和田园景象,清幽淡雅的香味弥漫着整个村庄,富有诗情画意。这种生长在乡间的栀子,故有平民栀子花之说。
   栀子花盛开之际,不分年龄大小,男女老幼,对栀子花都有一种化不开的情感,不管是姑娘新媳,还是老人孩童。女人发间插着,头上戴着,胸前别着,手里捏着,更有趣的是好多小伙子也掺乎着,将一朵栀子花藏于袖笼间,或是放于上衣口袋里,弯腰拨苗栽秧之际,偶尔直起腰,也不忘将那一朵栀子花拿出来,凑到鼻尖闻闻。
   记得梁代诗人徐悱之妻刘令娴有“同心何处切,栀子最关人”的诗句,于是,后人常常把栀子和同心联系起来,表明共结同心的美好情意。江南苏州就有流传下来的坊间乡村的情歌:“栀子花开六瓣头,情哥哥约我黄昏头。”月朗星稀的夜晚,一对恋爱中的青年男女,相约在山边的竹林间,或是在翠绿的稻田旁,小伙子从自家院子的栀子树上,摘下一朵栀子花,悄悄地塞给心仪的女友,花瓣儿嫣然,飘进情窦初开的少女心窗。姑娘羞涩地接过栀子花,莞尔一笑。一朵纯洁的栀子花,就是一段情缘。
   栀子花和白兰几乎是同一时期开放,花期长,且都是花开次第。每每在这时节,古镇那湿漉漉的小巷里,常有卖花的乡下大婶,坐在廊檐下的青石上,面前放着一只精致的竹篾篮子,里面是捆扎好的栀子花,四五朵捆一起,那白兰,两朵一对,细细地别在金桔青绿色的小叶片上,篮子上覆盖一块湿润润的棉质白市布(自家纺的绵线织的布),无需叫卖,那清香早已飘逸半条街。小姑娘、新媳妇一旦闻到香味,就知道是卖花的大婶来了,笑盈盈地从家里跑出来,蹲下身去,挑一捆栀子花,自然也不忘拿几对白兰,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用细小的发卡固定,挑起兰花指,轻轻将栀子花往发间那么一插,那轻巧巧插花的姿势,娉婷婀娜,像是古代仕女图中的女子,有着江南婉约的妩媚和神韵。
   记得家里老屋大院子里,从我记事起,就有一棵大叶栀子树,或许是得了好品种,那花树足有碗口那样粗,浓密的绿叶遮蔽着院子的一角,叶片油绿丰满,花型大,香气浓,有大家闺秀的端庄和秀雅。一到初夏吃过端午粽,那满树的栀子花成捧成捧地开放,重重叠叠,花开无数。那淡黄色的花蕊,由于花瓣的重叠,几乎看不见,只有掰开那层层凝脂的花片,才能露出花蕊的真容。
   栀子花盛开之时,也是母亲最为高兴的时候,清晨,她踮起一双被裹过的三寸金莲,摘下一朵朵饱含清露的洁白,精致地放进篾筛子里,坐在路口,分送给来往的姑娘、婶娘们,她们闻着栀子的花香,喜不自胜连声称谢,顺手将栀子花插于发间,或别在胸前。母亲将栀子花一朵朵送给别人的同时,自己的脸上也绽开一朵菊花般的笑容。其实,她送出去的何止是一朵花,更是一瓣瓣心香。
   栀子花向来是少女的至爱,花开时,洗一个不用的小墨水瓶,或者拿一只蓝边青花瓷大碗,盛满清洌洌的井水,就着早晨的清露,摘下几朵放进去养着,数朵小花与碧绿的花叶依偎在一起,似乎有融融牡丹之态。无论是搁在窗口,还是放在写字的小桌子一角,顿时馨香满屋,晚上睡觉时,枕头边都浸染着一缕清香。真是“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让人心生宁静。老屋院子里这棵栀子一直陪伴着我们兄妹的童年。如今父母早已作古,老屋也已不在,兄长们也在另外的地方盖起了楼房,可那一棵茂密的栀子花树,一直在我的心中抹之不去,留有余香。
   栀子花的香味,浓郁而不张扬。清新怡人,芬芳四溢,捧起一朵凑到眼前,我们乡下人说的是“碰鼻子”香,那碰鼻子的香味缭绕,让你感觉暖暖的。其他花卉都有一种含蓄娇贵的姿态,而栀子花却有那本色性情,我行我素,没有任何雕饰之嫌。她香起来有一种措手不及的袭人之感,让你来不及遐思。栀子花香味持久,甚至于能伴随一个人的记忆,从懵懂的童年能香到青年,仰或是香到中年甚至于老年,因是这香里饱含着斑驳厚重的人生况味。
   清朝文学家李渔对栀子似乎有些偏颇,他在《闲情偶寄》里说“栀子花无甚奇特,予取其仿佛玉兰。玉兰忌雨,而此不忌;玉兰齐放齐凋,而此则开以次第。惜其树小而不能出檐……”如此晶莹如玉,花香袭人的栀子,怎么李渔就不喜欢?汪曾祺说:“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我心里有些不解,再接着他的文章往下阅读,原来汪老就着这几句话站出来为栀子花立言:“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读了这一段,真的感觉心里好爽!寥寥数语算是给这乡下的平民之花出了一口气。
   其实,月下欣赏栀子花,更有一番妩媚清雅的意境。宋代朱淑真有诗:“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可见栀子花更适合月下观赏。紧靠我们小区不远的花园里,栽有一棵栀子,这棵栀子我搬来小区的时候就有,经过五六年的风霜雨雪,栀子越发的苍翠馥郁。前段时间从那经过,还是青翠欲滴,偶有花苞顶在枝头,掩映在水滴滴的绿叶间,像是羞涩清丽的小姑娘缱绻在枝头。几场黄梅雨的亲吻,没想到傍晚散步去那,那一树的翠绿竟然是白花花顶在枝头,再与碧绿油亮的叶片相伴,格外引人注目。那圆润洁白的朵朵栀子花,轻灵地舒展,至情至性,一阵微风轻拂,送来阵阵栀子的花香。
   栀子花,因其叶碧绿,香味雅,色洁白,故而是历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怀寄情山水的象征。这些高雅且寓意深刻的诗行,为栀子花添上了境界之美,富含深蕴。我最喜欢的还是明代书画家沈周的《栀子花》:“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夏日的夜晚,栀子花伴着一缕清风轻拂,一轮新月初照,摇曳着幽幽暗香,这静谧典雅的情境,使得她越发地显得清新、雅致、幽静、恬适,不得不让人遐思万缕沉醉其中。
   雨后初晴,天空清澈明净,随着太阳下山,月亮随之爬了上来。纤巧的一弯新月悬在空中,月隐月圆,点点繁星坠在夜空,影影绰绰。皎洁的清辉,穿透薄如蝉翼的月色,悄悄地走进那莹白翠绿相间的栀子,静静地将如水的清辉倾洒。一阵微风轻拂,花影婆娑,彷如一双温柔纤巧的玉手触摸着栀子花,在枝头荡起朵朵涟漪,散发着幽幽淡雅的清香。氤氲的辉光笼罩着这棵栀子花树,像是一座神秘的影像,缥缈迷离。此时的栀子花宛如一群青涩的少女,羞答答地在枝头浅吟低唱。
   我静静地坐在花坛边,欣闻着栀子的花香,再看看周围的合欢树、紫薇;听一听蝉的鸣叫、蛙的聒噪,还有小区醒目的钟楼上,那随风摇曳的风铃和那沉郁浑厚的报时钟声,这一切让我忘记了所有,忘记了身在烦嚣红尘,心,沉浸在这情这景中,陶醉。啊!洁白馨香的栀子花,你让我有了一颗淡雅静谧的心,一缕纯净透彻的灵魂……

共 35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洁白的栀子淡雅的心》又是一年六月中,更是栀子花绽时,每年的此时都不会例外,无论是你官位如何显赫还是你身价多高,也无论你是花季少女还是羞涩男孩,更无论的年龄多大,都会无法摆脱那缕缕清香的袭击,并对它无法释怀。栀子花,一朵质朴清丽的花,不知让多少文人墨客所追宠,不仅泼墨花香,也书写其韵态,更有再现精神的,还不乏挖掘其花语的妙曼之笔。问其根源,林林总总,不可细数,但规整起来就是二个字:喜爱!通读全篇散文,不仅感受到作者的文笔流畅、笔墨隽秀,更感知了作者遒劲的文学功底。作者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目前舞动芳香的栀子花,更带来了它的千古神韵,不仅描写了眼见的盆中栀子花,也泼墨了曾经家院里栀子花;不仅观看了晴天丽日下的栀子花绽放之貌,也再现了月下花姿,更抒发了作者对栀子花的无限情怀。这是一篇集写景、叙事和抒情与一体的优美散文,展示了作者写景在韵、叙事在神、抒情在根的创作手法,也体现了作者老道的文笔和深厚的历史知识,更展示了散文所特有的形散神不散的特性和美。如果你细心品茗,就不难发现该篇作品还有一个特点:采用了梅花三弄的弦乐手法,使得作品更具可读性。值得品茗的作品,推荐共赏!【编辑:雨春】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0612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雨春        2017-06-10 22:51:12
  再见雪梅,又现芬芳!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回复1 楼        文友:yangxuemei        2017-06-11 20:15:29
  社长您好!远握!
2 楼        文友:雨春        2017-06-10 22:53:36
  充满芬芳的作品,不仅再现了栀子花的花容花貌,更再现了它的千古神韵,拜读!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回复2 楼        文友:yangxuemei        2017-06-11 21:54:24
  谢谢社长辛苦编辑!精美的编按让我感激不已,敬上好茶略表谢意!
3 楼        文友:雨春        2017-06-10 23:06:09
  对于栀子花我也曾经描写过:“初夏的暖风拂过一次,花苞便丰满一圈。忽如一夜酣畅淋漓的透雨,一树白花在晨光中腼腆开放,素面朝天,花瓣上浮动着一层似有若无的雾岚。风过处,山、水、大地仿佛都被醉人的香气沐浴,整个大自然都是香香的、甜甜的。花香像长了翅翼,轻舞飞扬,穿越门庭撩拨着正在梦蝶的窗中人……”以之和之。感谢赐稿心灵之约,期待更多精彩再现!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回复3 楼        文友:yangxuemei        2017-06-11 21:57:19
  多谢为拙文和之!品赏这一段美到极致的文字,让我陶醉!
4 楼        文友:木石语        2017-06-10 23:15:23
  一朵普普通通的栀子花,在作者的妙曼的文笔下却再现了美的所在和根源,佳作,推荐共赏!
回复4 楼        文友:yangxuemei        2017-06-11 22:01:00
  谢谢社长鼓励!
5 楼        文友:软浪细沙        2017-06-10 23:28:11
  呵呵,我也来闻闻新年的栀子花香!感谢作者的分享,拜读!
回复5 楼        文友:yangxuemei        2017-06-11 22:02:17
  感谢软社留墨雅赞!遥祝夏安笔健!
6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6-11 15:32:51
  欣赏老师佳作,好文章,品读学习:唐代诗人韩愈的“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透过一个“肥”字,仿佛让我看到,栀子花犹如风姿绰约的大唐美女,浸润着一缕古典美韵。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6 楼        文友:yangxuemei        2017-06-11 22:04:55
  多谢文友来访,并留墨雅赞!敬茶!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