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荷塘】过年(小说)

精品 【荷塘】过年(小说)


作者:溪水叮咚 秀才,1759.2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32发表时间:2017-06-15 20:25:42


   雪生是罗霄山脉中段南麓荆竹山一带的独臂护林员,虽说快九十岁了,但老汉依旧精神矍铄、腿脚利索,身体倍儿棒。老汉是个倔老头,单位领导早已给他办了退休手续,可是老汉硬是赖在山上简易的夯土房里不走,每天义务巡山一趟。儿孙们在山外混得都不错,一次次地接老汉下山享福,但老汉总是说,在山上住惯了,离不开这里的山山岭岭。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井冈山下起了雪。俗话说,雪落高山,霜打平原。山上的雪花就像扯碎的棉花,大朵大朵地飘着,整个山区一片银装素裹。大年二十八那天,儿孙们要接他下山过千禧之年,可是老汉每天不巡山一圈就浑身不舒服,儿孙们只能千叮咛万嘱咐,注意安全。
   大年三十那天,像以往一样,老汉简单地吃了几口早饭,带了几块饼干,把牛角号挂在腰间,早早地出门了。往常这个时候,天还没亮呢,但那天不一样,整个世界被大雪映衬得一派银白。
   莽莽群山就像盖着一层厚厚的棉被,静静地酣睡着。老汉哼着小曲,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雪地里,雪地里留下了两行深深的清晰的脚印……
  
   二
   看着素白的世界,老汉沉浸在往事里……
   老汉出生在一个漫天飞雪的除夕夜,父亲就给他取名为雪生。最让他难忘的年,是他五岁时的年,那一年年终的井冈山,也像现在,白皑皑的一片。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里地少地薄,地里的最高产出也无法满足山民们最低的生活要求,把木材和竹子卖到山外,是山民们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那年冬天,父亲上山砍木头,被木头砸断了腿,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换成了药,可是三个月过去了,父亲的脚还是着不了地。一家人很长时间粒米未进了,过年了,总不能把苦菜粥当年夜饭。母亲愁得团团转,准备把她一头乌黑的头发卖了,娘家村子捎来了口信,刘老财家忙不过来,需要帮手,请母亲过去帮几天厨。
   乡邻们都管母亲叫李嫂,李嫂瘦高个儿,干活干净利索,杀鸡、宰鹅、揉面、炸扣肉,样样拿得下,还在娘家做闺女时,她的能干就已经在十里八村传开了。逢年过节或接待贵客,刘家要帮手,总是第一个想到李嫂。
   李嫂心里明白,刘家喜欢她帮厨,不只是她的活干得利索,还是因为她穿着干净、长相端庄,能给刘家增添几分喜气。
   李嫂将头发梳了又梳,直至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像一块干净整洁的黑缎子,才从箱底翻出一件碎花红袄子。这袄子是她的嫁衣,平日里没舍得穿,常年压箱底,袄子的衣摆有些褶皱,李嫂抖了又抖,褶皱还在,她便系上了一条围裙,刚好把翘起的衣角给遮住了。
   出门时,李嫂不忘从挂在屋檐下的箕苯里挑了几个大大的红红的柿子,小心地包在干净的手帕里,然后放进洗了又洗的竹篮里。因为李嫂知道,刘家大太太爱吃熟柿子,因而她没舍得给孩子上口,特意给大太太留着,以便能换上几个铜板,能让一家人在除夕夜吃上一顿白米饭。
   雪生看着母亲挎着竹篮走在雪地里的背影,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因为,李嫂每次去帮厨,多多少少能带回一些肉呀、鱼呀、鸡呀什么的,有时还能带回热气腾腾的几个狮子头或几块肥厚得流油的五花扣肉呢。
   一到刘老爷家,大太太就和颜润色地吩咐李嫂杀鸡。看着大太太欢喜的脸色,李嫂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李嫂想,帮厨结束了,一定能多带些好吃的回家给孩子解解馋。想着这些,李嫂干起活来就更卖力了。
   李嫂挽着袖子,烧水、宰杀、拔毛,烫鸡的水还在烫手,十来只鸡就干干净净地交给了厨房。
   揉面打年糕是李嫂的拿手活,李嫂做出来的年糕特有劲道。当李嫂踮着脚尖揉面团时,听见下人们在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
   原来,刘老爷这些年很少回山上,他和五姨太在城里打理布庄和钱庄生意,前几天,他从山下寄回口信,他要带五姨太回老家过年。
   大太太明白,老爷每次回来都要请当地的头脸人物来家吃酒宴的,所以,牛呀、羊呀、鸡呀等等年货都要添份的。五姨太第一次上山过年,女人们爱吃的一些小零嘴也要多备一些。
   李嫂刨肉、剁馅、炸肘子、炸狮子头,等到年三十那天下午,刘家已经没有什么事了,也就是说,李嫂可以回去了。可是大太太始终站在刘家院门口的雪地里向远处张望着,巴望着老爷和五姨太能早点回来,也就顾不上怎么打发李嫂回去了,李嫂也不便问。为了不让自己闲着,她不停地给自己找事做,比如喂猪、喂牛、喂鸡、喂鸭,让刘家的牲畜早早地吃上“年夜饭”。
   一落黑,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潮水般四面响起,炸得刘家上下每一个人心里都发慌,大太太终于等来了老爷的消息:大雪封山,老爷和五姨太不回来了,等开春了,挑个好天气回!
   得到这个消息,大太太显得很沮丧,连年夜饭也没吃,就回房休息了。
   大太太的贴身丫鬟领着李嫂站在大太太房门外,小心地叫着:“大太太,李嫂要回家了。”
   里面没有声响。
   丫鬟把嗓门提高了点,“李嫂要回家了,大太太!”
   里面传来微弱的声音:“抓几粒花生给她带回去!”
   听到这句话,李嫂和丫鬟都像被当头喝棒一般愣在了原地,等丫鬟回过神来,李嫂已经哭着跑出了刘家大院……
   雪生和父亲在家翘首等呀等呀,一直等到了大年初一天已大亮,新年的阳光妖娆地照在银装素裹的大地,等来的却是李嫂僵硬的尸体。李嫂的尸体是在出娘家村子的山崖里发现的。
   入春后,蛆不停地从父亲的腿骨里爬出来,不久,父亲追着李嫂去了。雪生开始在井冈山附近的各个村子轮流着给富裕人家干活,今天张家,明天李家,就像村里的长工。东家们都可着劲地使唤着他,哪个也不舍得给他多吃一星半点的,但他从不去刘家讨活。
  
   三
   老汉咯吱咯吱地走在雪地里,额头上渗着密密的汗珠。毕竟是快九十岁的人了,他站在羊肠的坡道上,手扶着竹杆,喘着粗气,稍稍休息。望着起起伏伏的山峦,以及被大雪压弯了的根根翠竹,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革命时期的一句民谣,“竹枝没了,还有竹根;竹根烧了,还有竹鞭!”思绪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
   老汉永远记得那是农历戊辰年乙丑月,那年,他十五岁。他跟着毛委员的部队突围,在遂川大汾长冈坪战斗中被手榴弹炸晕。不知在烂泥中睡了多久,他被当地的老表唤醒,他睁开眼的第一句话就是:“毛委员呢?部队呢?”
   老表说:“部队早已走远了,你受伤了。”
   他艰难地爬起,站立,像从烂泥里长出来的一棵树。
   他用左手摸摸麻木的右手,一手的血,鲜红的血,他感觉到疼,浑身疼,他又失去了知觉。后来老表说,他当时像风中的树,颤栗,摇晃。
   雪生再次苏醒时,他躺在了一间屋子里,他闻到了庄稼的气息。老表告诉他,他已经睡了三天三夜。
   他的右臂化脓了,老表请来乡村医生,医生说,要保命,就要把手臂锯了。
   医生用开水把生锈的柴锯磨了又煮煮了又磨,没打麻药就把雪生的右臂给锯了。
   当雪生又一次苏醒时,听见了稀稀疏疏的爆竹声,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又过年了,毛委员在哪里?部队在哪里?没了右臂,怎么能上战场呢?
   躺在暖和的稻草床铺上,听着稀稀疏疏的爆竹声,他甜蜜地回忆着他过得最幸福的一个年,那年,他十四岁……
   听说井冈山来了一支专为穷人做主的队伍,雪生沿路乞讨来到茨坪找到队伍,他开口便对红军战士讲:“我要见毛委员!”
   伴随着脚步声,屋内传来爽朗的声音:“谁要见我呀?”
   不等毛委员走出门槛,雪生豁地双腿跪地说:“你就是毛委员?”
   毛委员看着眼前这个头发像鸡窝、打衣着单薄褴褛、抱着豁口的土碗、拖着打狗棒的小男孩,三步并着两步地来到雪生面前,将他扶起说:“细伢子,我不像么?”
   雪生狐疑地看着毛委员,然后坚定地说:“我要报仇!我要参加红军!”
   毛委员听完雪生讲完他的故事后,脸色凝重地说:“红军不但要为你报仇,还要让所有受苦受难的人过上好日子!”
   雪生穿上了小号的红军服,跟在毛委员的警卫员身边站岗放哨、查路条、打探敌情、送信,那年的除夕夜,红军还把母亲的故事编成了节目表演呢。
   看节目时,雪生坐在毛委员身边,看着看着,雪生就在毛委员怀里哭了,当简易的舞台上出现了一具僵直的“尸体”、响起一声稚嫩又凄厉的“妈——”的喊叫时,毛委员也哭了。后来,雪生听警卫说,也许,毛委员当时想起了妻子杨开慧和他的孩子岸英、岸青……
   毛委员要求把节目再演一遍。
   虽然,那一年的年夜饭吃的是南瓜汤,睡的是稻草铺,但是,雪生吃得很香很香、睡得很甜很甜……
  
   四
   新中国成立之初,老区人民的生活还很苦,上山偷木头偷竹子等事情常有发生。如今老区人民的生活很好了,百姓对景区的环境很是爱惜,雪生老汉巡山的主要任务由防盗变为防火。巡山时,老汉经常帮助政府宣传保护环境的新政策,比如不乱倒垃圾、拆除茅房、不违规建筑等等。巡山时,老汉还经常清理游客扔下的油纸袋、矿泉水瓶子等。空闲了,他就给游客们讲井冈山的革命故事、唱革命歌曲。
   老汉正一边巡视一边哼唱:“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身上盖,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走着唱着,老汉就来到了“雷打石”景区——当年毛委员宣布“三大纪律”的地方。老汉光着手掌,扒开附在石头上的厚厚的雪花,深情地摸着石头上露出的三个鲜红的闪闪发光的大字——雷打石,在老汉眼里,晃动着的分明是毛委员那高大又慈和的身影……
   巡山一圈要大半天的时间,老汉不敢多耽搁。远远地,他就听见了九龙归一瀑布“哗哗哗——”的水声,抬头仰望,瀑布飞起的水花濛濛细雨般落在了老汉沟壑纵横的脸上。那“天弓”就像一弯拱形的彩带,连接着天和地,一头扎进了瀑布的深潭里。
   来到瀑布顶,路程已经过半了,那里长着几棵高大的紫杉,紫杉被列为“国宝”,素有“植物黄金”之称,是井冈山的市树。每次走到这里,老汉总要停留一会儿,摸摸紫杉皲裂粗糙的树干。几十年如一日,与他齐手高的树干部位,被他摸得溜光可鉴。
   老汉坐在雪地里,就着冰雪吃了几块饼干,准备继续巡山。突然,他听到了一阵阵凌乱的“扑哧——扑哧——”的声音,凝神静听,声音越来越真切。老汉本能地摸了摸别在腰间的牛角号,侧身站在一棵高大的紫杉后,向山坡下望去。不一会儿,他看见七八只斑羚朝山上飞窜而来。斑羚不愧是长跑健将,眼看就要窜到老汉身边了,其中一只斑羚落在了后面,它身后的雪地上清晰地画着一条曲曲折折的红线。老汉知道,这群斑羚正被人追杀,它们哪怕死到临头,也不会反抗的,唯一的本领,就是不停地跑,没命地跑……
   不等老汉多想,就看见几个端着猎枪的大汉尾随斑羚追来。十里八乡的乡民老汉都认识,老汉一看就知道,这些大汉不是当地人。老汉明白,斑羚非常敏感,怕惊吓,如果此时突然吹响牛角号,斑羚就会不顾一切地从崖顶顺着瀑布一窜而下,后果不堪设想。
   老汉屏住呼吸纹丝不动地站在紫杉后,直到所有斑羚顺着山道向山谷飞跃而去,才用他仅有的左手高擎起牛角号,对着湛蓝的天空,用尽全身的力气,吹响了角号……
   随着深沉辽远的“呜——呜——呜——”的声音飞出山林,老汉的胸前突然开出了几朵花,鲜红鲜红的花……

共 44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完全文,故事感人至深,触摸心底,让人悲切不止!故事以过年为主线,讲述的是90高龄的独臂老人护林的故事,而故事中还有故事。雪生出身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在他年幼时的一次过年里,父亲腿生蛆,无钱治疗,在紧要关头,村里大财主要他母亲李嫂去打短工,忙活几天的李嫂回家时,财主没给一分钱,反而母亲也去了。万分悲痛的时候,自己去找毛委员,在战争中,自己的右手臂受伤了,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伤口腐烂,被迫锯掉了手臂。解放了,老汉一直坚持守护山林,日子慢慢过好的老汉,儿孙接他回家过年,可是老汉坚守岗位,也就在那年过年,当他吃完饼干后抓几把雪解渴时,七八只藏羚羊奔跑而来,老汉知道,藏羚羊没有了反抗能力,也他必须保护他们,就在这时,后面追来几个彪形大汉,老汉知道是来残害藏羚羊的,当老汉目送走藏羚羊后吹响了号角,残害藏羚羊的侩子手,把枪对准了一个没有还击能力的老人。老人为了保护山林,为了保护藏羚羊牺牲了自己年迈而宝贵的生命,可歌可泣,悲壮感人!谨以让我向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致以崇高的敬礼!小说构思巧妙,独具匠心,是一位了不起的作者!倾力推荐阅读!【编辑:文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617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绮        2017-06-15 20:32:24
  小说构思严禁,故事性强,叙说清晰自然,表现手法独特,一篇佳作。
文绮
回复1 楼        文友:溪水叮咚        2017-06-18 21:03:15
  谢谢老师辛苦编辑,夏好!
2 楼        文友:文绮        2017-06-15 20:33:22
  问好作者创作辛苦。荷塘有你更精彩。
文绮
3 楼        文友:天龙        2017-06-16 01:01:53
  祝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回复3 楼        文友:溪水叮咚        2017-06-18 21:05:35
  谢谢社长辛苦改稿和鼓励!夏好!
4 楼        文友:天龙        2017-06-17 17:16:59
  祝贺老师佳作斩获精品,精彩继续哦!!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6-17 17:23:33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向老师问好。
回复5 楼        文友:溪水叮咚        2017-06-18 21:06:20
  谢谢老师鼓励!夏好!
6 楼        文友:阿巧        2017-07-05 16:11:54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品!精彩无限!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