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大嘴

编辑推荐 大嘴


作者:实至名归 秀才,149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57发表时间:2017-06-16 15:08:29


   公社组织的一次群众大会上,孟姗慷慨激昂的演讲轰动了全场,得到了公社革委会主任的称赞。主任说,孟姗为推动革命运动做出了贡献,按当初的说法叫做“捍卫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从此,她的命运顺风顺水。
   孟姗身材矮小,长相奇特。五官很不匀称,除了嘴大,其余都小。眼睛只有常人的一半大,且爱迷成一条细缝看人;眉毛细而淡,酷似用浅色笔画出的细线;鼻子小且窄,就像是用刀刻在脸上的一块小疤痕;一双小耳朵挂在脸颊的两侧,头部一动,时隐时现;唯独嘴巴大得出奇,几乎占据了整个脸面的三分之一,据说她的口中能盛得下一个馒头。因此,人们都暗地里喊她大嘴。
   大嘴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父亲是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口齿伶俐,善于演说;母亲是村里的妇女主任,经常参加一些政治活动,表现很积极。大嘴常以此为骄傲,时不时见她在村民聚集场合炫耀,尤其爱吹嘘自己的父亲。大嘴对政治很敏感,国家一出台政策,她就很快第一个发现,并讲给周围的人听,而且每次讲述总要跟上一句让人感到肉麻的赞颂:“中央领导真是英明啊!”大嘴说,关心政治,是遗传了父母的优秀基因,自己嘴大不是什么缺陷,而是自己的优势,自己嘴上的潜力很大。
   大嘴在第一次听到“大嘴”绰号时,很气愤,连续三天睡不着觉,但大嘴已经“化悲痛为力量了”,有人在路上曾听到她低声嘟囔:“都说我嘴大,我就在嘴上给你们来点厉害看看,让你们以后再也不敢小瞧我嘴大!”从此,她天天练习演讲、辩论、对话,刻意在讲话的语气、面部的表情、气氛的烘托上下工夫,并自学心理学,研究听众各种喜好,为满足多种心理需求打基础。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潜心自学,大嘴终于练就了一个战无不胜的铁嘴巴,且做到了应用自如,成了本村的演讲能手。
   大嘴的嘴功练得的确过硬,不论什么事,也不论事情办得怎样,只要经她的嘴加工,就变成祥和而激昂,并凸显出她的高贵。公社的这次群众大会,就是冲着她的名气,选定做演讲的。在这次演讲中,她用尽了各种技巧,语气抑扬顿挫,语调慷慨激昂。她在演讲中,大讲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大讲形势和政治的要求,既显现出上级的政治高调,又激发出基层干部的政治热情,会场上掌声雷动,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一个不足两小时的演讲,竟发生了十多次会场高潮。演讲结束后,大嘴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功畅快,心里乐不可支。但她似乎听到有个人低声埋怨:“演讲内容与实际这样遥远,虽使我们产生了激昂的情绪,但头脑中依旧是空空如也。”
   “别乱发牢骚,这是搞政治运动,别让抓了你典型!”一个同伴及时制止。
   大嘴对此装聋作哑,试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从那人身边走过,可是,有个胆大的听众不管这些,在她走近时,偏偏发问:“你的演讲怎么就像说大话似的,没有一点实质性的东西。”
   大嘴躲避不开,只好硬着头皮回答:“上级号召我们政治挂帅,这些都是按上级精神讲的,什么说大话?你简直就不懂政治。”
   听众追问:“那你的演讲,是号召我们要具体干什么?”
   大嘴说:“就是要按上级的精神办啊!”
   听众又问:“上级精神到底让我们咋干?”
   大嘴支支吾吾说不清:“这个不好说,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那个,我管不着,只能管到这一步……”
   反正,大嘴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官腔,回答模糊,问话的人听了就像喝了孟婆汤一样。然而,公社领导却并不这么看,革委会主任认为,大嘴的演讲引发了十多次会场高潮,既指明了政治方向,又昭示了组织威严,已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按上级的程序要求,已完成了这次宣传任务。在接见大嘴时,主任对她的演讲予以高度评价。
   大嘴从此成了公社的演讲名嘴,经常出现于各种群众大会会场,前途因此变得一片光明。
   二
   大嘴成名之后,登台演讲成了常事,还主动替人写讲稿、设计会议程序,名气越来越大,身价越来越高,频频现身于各类政治场合中。
   文革中期,林彪叛逃失败,全国掀起了批林整风运动,开始纠正极左思潮。上级要求把批林和整风结合起来,和解决本地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个消息一传出,大嘴立时来了精神,心想:批林整风要求联系实际,要联系实际就得有过硬的政治行为。她把这次运动当成了机遇,又一次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不过,这次发挥优势,不是用口头演讲,而是要采用书面陈述。她思来想去,最后决定编一个有关作风建设的文章,题目定为《二斤猪肉》,内容是:一个坏分子为逃避群众的批判,向自己送猪肉行贿,为捍卫无产阶级的利益,她拒不接受,对那个坏分子进行了严厉批评教育。经再三推敲、润色后,她把稿件交给了公社,并宣称:“这是自己的政治态度。”其实,大嘴的这些拒绝行贿事例根本就不存在,都是为政治投机特意编造的。可在那个时代。这个假材料居然得到了公社领导的赏识,大嘴立时就被任命为公社妇联主席。
   三
   批林整风运动搞了还不到二年,就改成了批林批孔运动。上级要求,由批林整风时的纠左转为反右。因上级在政治上的左右摇摆,公社干部们感觉眼花缭乱、不置可否。
   有人说:“应纠左,左倾脱离实际的危害太大了。”
   也有人说:“应批判极右,有人假左真右,更应批判。”
   还有人说:“原来搞纠左,现在又改为批右,形势的变化过快,现在是批左有风险,批右也有风险,万一形势再发生变化,批错可就出大事了。”
   公社干部的思想五花八门,一时难以统一。
   就在这个当口,对当前形势始终持拥护态度的大嘴站了出来,她说,按当前的形势要求办没错,即便错了,责任也不在基层。于是,她又发挥了自己的辩论特长,向公社领导陈述了看法。她说:“批林批孔是政治需求,现在由‘反左’改为‘反右’,没有什么错误,都是反坏人、反敌人,现在上级要求用‘反右’反敌人,完全正确,我们应该积极响应这个号召。”
   公社革委会主任听后,感觉大嘴的分析很正确:“孟姗主席,你说的太对了,我也是这个想法,今天你一说,我的思想更坚定了。”其实,公社革委会主任与大嘴的想法不同,他不是那种上级一号召就支持的幼稚考虑,他是反对这种或左或右的做法,他有自己的主见,他是怕惹出乱子不好交差,于是,同意了孟姗的见解。
   大嘴的看法得到领导同意后,立时感觉到高升的机遇来了,于是趁热打铁向主任提出一连串颇具政治色彩的主张,内容是:1、由大队干部组织,普遍召开群众大会;2、倡议农民忆苦思甜,安排穷苦人在群众大会上登台诉苦;3、群众大会要让贫下中农主导,让群众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大嘴的这些主张,都是搞政治的极端行为,她最善于干这种事。
   建议实施后,大嘴成了监督实施者,经常游走于各村群众会场,时不时还来一次政治演讲指导,她的登台诉苦做法搞得越来越红,时间不长,就被县革委会发现,并提拔她当了公社革委会副主任。
   四
   在文革时期,大嘴特别支持农村集体生产,她说:“农村集体生产,规模大、力量足,有助于农业丰收。而且能大规模唤醒农民削山填沟造地,开发大量耕地,我坚决坚决拥护,大寨已在这方面做出了榜样。”
   “丰收,我看难!现在搞一大二公,农民没有直接利益,干活出工不出力,秋末平整土地时,农民都柱着铁锹不干活,铁锹把都快柱折了。还搞什么削山填沟造地,自然条件就那样,太不合算了!”一个同事极力反驳。
   大嘴一听有人反对,立时就发了怒,她用教训的口吻说:“你这是跟中央唱对台戏,很危险的。农村搞集体生产,人多力量大,都成一般常识了,你竟敢反对,我看你是该反省反省了,何况削山填沟造地已有成绩,难道这些新增的耕地是假的?”
   由于大嘴跟形势跟的紧,又打着政治招牌,那个同事不敢当面顶撞,虽然心里反对,但惧怕政治迫害,只好无奈地认输。
   可是,大嘴的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改变的。文革结束后,农村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她摇身一变,就成了改革先锋。于是,她又反对起“吃大锅饭”来,大嘴说:“那些年农村吃‘大锅饭’,农民穷得叮当响,不改变体制,农民永远也翻不了身,‘一大二公’是对生产力的限制啊!”她还说:“搞削山填沟造地,严重违反了客观规律,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早就知道这个理,但迫于政治压力,不得不做。现在,国家拨乱反正,是该纠正的时候了!”大嘴的嘴怎么也能说,她的理变化得真快。
   当初反驳大嘴的那个同事听到后,故意调侃说:“一些农民说,农村实施经济体制改革,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是让农民吃二遍苦,你不觉得这是搞复辟吗?”
   大嘴理直气壮,得意洋洋地说:“什么吃二遍苦!什么复辟?这都是不懂农村经济的缘故,改革只能让农民受益。我们有中央领导撑腰,就一定要大张旗鼓地搞改革,你这人的觉悟该提高提高了!”
   反正,大嘴的嘴大,她怎么说也是理。
   其实,用教训的口气说话,是大嘴的常事,她总感得自己比别人高明。一次,一个同事批评她光说大话不办事,且有了确凿的证据。大嘴知道自己没理,但又觉得自己很失面子;于是,就用一种自认为幽默的方式反驳说:“你先别急,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一天,苏轼问佛印:‘你看看我像什么?’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我看你就像一摊牛粪。’苏轼回家后就对苏小妹炫耀此事。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参禅的人最讲究见心见性,佛印说看你像尊佛,他心中有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这是她辩论失利时惯用的一种断章取义法,反正,她从来也不承认失败。
   同事清楚大嘴的德行,知道大嘴爱讲大话、空话,他也不想和大嘴这样僵持,怕费神。虽然心里感觉好笑,但又不想撕破面子。于是,故意装作心服口服的样子说:“还是孟副主任说的有理,我应好好向佛印学习。”
   大嘴听后,竟以为自己懂历史、有知识,用超常的辩论技巧制服了对方。顿时,心中孳生出了一种胜利的喜悦。
   在轰轰烈烈的农村改革中,大嘴时时刻刻施展着自己的嘴功,虽然没有发挥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但却显示着自己对改革的政治态度,并用她的嘴功美化着自己的“羽毛”。上级选拔人才只看表面、不看实绩,于是,大嘴又被列入提拔的行列,不久就升任县农业局局长。
   五
   大嘴担任农业局局长后,许多事情都得自己独当一面地操作,说大话、空话的方式再也不适应新的工作了。上级的考核、县政府的催促、业务性工作的安排都成了她必做的工作,这令她工作压力倍增,明显地感受到了一种困惑和窘迫感。
   上任的第一天,她就经受了这种巨大的压力。刚在办公室坐定,土肥站站长小王就拿着年度计划和业务考核标准找她做决断,她看了又看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符号,心里没有一点主意,于是就安排站长说:“你找副局长定就可以了,这些具体业务还用我来操心!”一句话把站长打发走了。小王刚走,技术站站长小李就接踵而来,她又用同样的方式打发走了。一周中,各股站室官员川流不息地找她,有定计划的,有请示工作的,还有同事间的工作协调,她都没有办法解决,一股脑儿推给了分管的副局长。幸亏这两个副局长懂业务,替她分担了许多全局性业务任务,这才勉强推开了这些令她焦头烂额的工作。
   大嘴知道自己的业务能力有问题,但又没有什么办法化解,于是,她索性把业务工作全部托付给了副局长干,她自己只做文件签字、开会应付、参加全县活动等无关痛痒的事情。但是,依靠副局长干和局长亲自干明显不同,局里的工作渐渐地落了后,成了上级经常批评的对象。但是,县里的领导们并不关心这些业务,工作落后不落后?并无人问津。
   大嘴逐渐适应了这种工作方式,虽然在单位起不到什么作用,让签字就签字,让签什么内容就签什么内容,让开会就开会,总之,让干什么就被动地干什么,和庙里的泥像差不多。但大嘴却有时间参加那些能露脸的活动了,她也更热衷于说大话、讲空话了。随着这些活动的增加,她渐渐地被媒体炒作成了女强人、名女人。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使各行各业步入了信息时代,名牌效应逐步得到了各界的认可和关注,各行各业也纷纷通过名人来宣传、标榜自己。基于此,大嘴又成了各行各业的宣传“抢手货”,在单位工作开幕式、学校开学典礼和企业开工典礼上,都留下了大嘴参与活动的踪迹。
   六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大嘴终于退休了。她再也没有机会参加那些慷慨激昂的演讲、辩论和名人宣传了,她的生活渐渐步入了养老模式。她心里感到很烦躁,常为这种改变而落泪。为解除忧愁,她决定到社会上打工去。于是找到了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帮忙,大嘴说:“你有好多企业关系,我闲在家里憋得慌,给我找个轻松点的地方打工吧。”
   朋友说:“你要做什么档次的工作?有月工资1500元的、2000元的、3000元的,还有月工资5000元的,你愿意做哪个?”
   大嘴说:“我做5000元的。”
   朋友说:“那我就和那个搞建筑的经理说说去。”
   几天后,大嘴在朋友的引领下来到建筑工地,经理安排大嘴做了房屋销售。
   这天,有几个顾客来看房屋,大嘴介绍说:“这里的房屋质量高,档次高,买一套吧。”
   顾客问:“质量和档次都高在哪里?请具体说一下。”
   大嘴无从下手。
   一会儿又来了一群顾客,大嘴又介绍:“这里的房屋质量高,档次高,买一套吧。”
   顾客问:“你们的房屋与本地的几个建筑商的比,有什么优势?”
   大嘴仍无从下手。
   连续做了一周房屋销售,一次也没有成功过,于是,她找经理辞职。她说:“我做不了房屋销售,顾客们不爱听我的。”大嘴只善于说大话,顾客们想听的都是关系金钱和质量的内容,她没有这个本事介绍,顾客们自然也就不爱听了。
   于是,大嘴又找那个朋友介绍别的工作。她说:“只要能解烦就行,挣得少点也无所谓。”朋友听后,又给她介绍了个门卫工作,月工资2000元。
   大嘴高高兴兴地又去上任,可刚干了三天就因与人吵架被除名。
   嗣后,朋友还给她介绍了几次工作,都因她的无法胜任而搞砸。
   经多次努力,大嘴也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只好呆在家里闲着。她心里愈来愈憋屈,经常与家人发生争执,渐渐地发展到逢人就主动迎上去辩论,弄得路人莫名其妙,觉得她是个怪人。可她不管这些,天天照例找人辩论,见到认识的人辩论,见到不认识的人也辩论,实在找不上人还和乞丐辩论,为了找到辩论的人,她甚至早出晚回,连中午饭都不回家吃。家人觉得她精神上出现了问题,就领着她到医院诊断,经过一系列测试,医生作出了最后的诊断,对她的家人说:“老人患上了雄辨症,这是一种顽固的精神病,得在精神病院长期调养,否则就有可能发展成雄辨狂,影响老人的寿命。”
  

共 584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个荒唐时代里应运而生的荒唐事例。大嘴凭着嘴大,空喊干嚎,却在政治仕途上青云直上,扭曲着人事用人制度的正常运作。大嘴所作所为对工作的影响自不必多说,人们凭想象也可猜测出一二来,但因此而熏染的恶习,却伴随了大嘴一生。就是退休后还落下了精神上的毛病,不可自拔。文章借荒唐年代遗留的劣根性,讥讽了"政治精英"们不为人知的丑陋本质,值得反思。推荐阅读。【编辑:古月银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6-16 15:09:01
  感谢朋友赐稿系统短篇栏目。期待您的更多精彩。问安朋友。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2 楼        文友:感悟人生        2017-06-17 21:56:34
  主题鲜明,立意深刻,描写生动,通过刻画一个特殊年代下孕育出的一个怪弃人物,表达了作者对那些爱说大话,没真本事的一批人的潮讽和遣责。
3 楼        文友:韩守江        2017-06-17 23:56:04
  离谱吧,人是与时俱进的,怎陷入运动的套子了,人物典型,形象逼真,刻些精力,传播正能量。笔力辛辣,发接潜力。不能编的走火入魔了。从社会上讲,弘扬正能量。注意方向、切入点,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