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如云诗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如云.净域杯】佛学小语(散文)

精品 【如云.净域杯】佛学小语(散文)


作者:吴需荣 秀才,240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10发表时间:2017-06-16 20:37:36


   四念处
   佛陀圆寂时,告诉弟子们,要居于四念处。所谓四念处,其实是佛教修行的一种方法,也是佛教的认识观和方法论。
   1、观身不净。佛家说身体是“臭皮囊”,就是观身不净,这是佛教对自身最基本的认识论。每一个哲学流派,都首先要认识自己,佛教对自己的认知就是不净的臭皮囊。人都喜欢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可佛陀就是要人认识到,身体充满着肮脏和罪恶,活着时有屎尿血污等不净,死后更是发臭且满是蛆虫。正因为是臭皮囊,所以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所以要乐于舍弃今生而追求来生。观身不净还有一层作用是指对色欲的抵制。古往今来,美女都是人难以抵挡的诱惑,而佛家戒邪淫,如何越过美女关就非常重要,而观身不净则是一个重要方法。当你看到一个貌若天仙的美女,可你想到的却是屎尿血污的组合体,你还会有欲念吗?曹雪芹风月宝鉴其实是借鉴了佛教这一思想,红颜实际上是枯骨,可没有佛法基础的贾瑞,却怎么也不能体会。观身不净,从而勇于舍生,是佛教伟大的牺牲精神的基础。
   2、观受是苦。佛家认为,人生皆苦,苦海无边,快乐是暂时的,可痛苦是绝对的。所以,人一生下来就是啼哭,人在今生就是苦挨,直到成佛以后不再坠入人道,方才真正脱离苦海。从悲观的角度来看,人充满着欲望的无可满足,所以人一生都在痛苦,这没问题。人的欲壑难填,即使一个欲望满足了,其快乐也是暂时的,更大的欲望很快就来,更大的痛苦也就来了,所以痛苦是绝对的。当然,认识到人生是痛苦之后,佛家并没有要你自杀以脱离苦海,而是“受”,即平静地承受痛苦,人生很平静,无欲无求,当你能够平淡的看待欲望和欲望的满足,就既没有欢乐也没有痛苦。
   3、观心无常。佛家是唯心主义学说,所以“心”在整个佛教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世界的本原。佛教承认变化,又充分强调了变化的重要性,认为世界在变化,心也在变化,所以是“无常”。心灵现在注重的东西,也许过段时间就会变化,就会看得很不重要,这是正常的。可佛家引申为,连心也是无常,世界当然更是无常,所以一切都不必在意,也就是“无执”,不必有执念。
   4、观法无我。人的身体不但是丑陋的,更是虚妄的,只是地水火风的因缘组合,而四大皆空,身体也是空的,是虚幻。所以,无我是佛家的最高境界。勿意勿必无执无我,能够达到无我,就是真正得到了法,认识到了佛家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也就具有了佛教最为看重的智慧——般若。
   总体说来,佛教是悲观论者,认为人生都是苦,什么都是虚妄,所以没有什么可以追求,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放弃。正如萨特所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佛家的悲观论点,带来的也是大慈大悲的牺牲精神。当你看到一切都是无常时,你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放弃,为什么不能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甚至割肉喂虎?这种匪夷所思的荒诞的牺牲论,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来了。当然,佛教还有其他教条,比如助人向善、生活简单等等,这些清规戒律和四念处一起,构成了僧侣的痛苦而又幸福的规则人生。
   般若波罗蜜
   随着《大话西游》的热播,般若波罗蜜成了一句有名的咒语,随着月光宝盒的开合,至尊宝一遍又一遍地试图了解意中人死亡的真相,影片的动人也让人记住了这个咒语似的台词——般若波罗蜜。但是,这是什么含义,除了佛学家们,不知道。不过不知道也没关系,因为宗教界本来就有“信仰是美德”的说法。
   般若是智慧,波罗蜜是到达彼岸,就是度人的度,所以,般若波罗蜜就是智慧度。念这个咒语,大概就是想依靠智慧将自己度入彼岸的意思。在大乘佛教中,有六度: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思维修度、智慧度,智慧度就是般若波罗蜜,是最高的一级。布施是要人不执迷于财产,并不仅仅是将财产布施给寺庙,更重要的是将财产用于行善,用于助人。持戒当然是遵守佛教的戒律。忍辱是指要看淡一切荣辱。名利名利,利难放弃,名更难放弃。古往今来,史册上记载了多少冲冠一怒成英雄的案例,但是,在佛家看来,冲冠一怒本身就是错的,为受辱而生气是因为心有执念,如果能做到无执,那就不应该生气,而是淡然处之,做到忍辱。精进是说修习佛法要勇敢精进,锲而不舍。思维修,即修炼思维,明白事理。智慧,是能做到以上各级的人,才能获得至高无上的智慧,从而到达彼岸。
   佛家在修习六度时,还会分事六度和理六度。六度是一样的,所谓事六度,是指在修习中,时时默念六度,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六度。而理六度则是更高一级,即忘却六度,但行为却紧紧围绕六度。这有点由他律走向自律的意思,当然,理六度比自律更高,是属于“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即不需时刻提醒自己,但行为举止却不会逾越六度的规定。理六度还有个隐含的含义,即做到布施、持戒等,不要自矜,不要洋洋自得,而是应该淡忘做到的一切,继续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我想到了寺庙中的功德簿。功德簿中的布施,首先是献给寺庙,而且是捐献多少可以记名,更多的甚至可以刻碑,甚至可以在佛像上镌刻供养者的姓名,这明显违反了理六度的要求,寺庙的功利违反了佛法,更阻碍了修行者的到达彼岸。
   理六度和无量心相通的。佛家所说的无量心有四:慈悲喜舍。所谓无量,即无边,无量心就是这种心没有边际,臻于郅治。慈,就是帮助别人获得欢乐,悲,就是帮助别人解脱苦难,喜,就是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哪怕别人是自己的仇人,也会真心为他欢喜,这就是喜无量心。而舍,就是忘记一切,忘记自己的功德,对一切淡然处之。这四种无量心,也就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苦乐说
   佛说苦海无边,世间一切皆苦,唯有西方极乐。我们看到电视剧中经常有勇武和尚在战争中大喊“送敌人到西方极乐世界”,实际上就是要杀死敌人。事实上,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却是不是在世的人就可以到达,更不是恶人能够到达,而是法师圆寂以后才可到达。圆寂,就是死,但其实按照佛教的理解,谁都会死,但圆寂的境界不是谁都可以达到的,圆寂是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染,非经过长时间的修行获得大智慧的人物,不可能达到此境界。所以,在世修行的人,只能说为达到圆寂而努力。
   世俗的快乐,佛家归结为人间五欲:1、钱多;2、妻妾成群,美女如云;2、有名;4、有口福;5、有华屋。显然,这是佛教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如果在当今,可能还要加上有豪车。这显然没有马斯洛人的需求理论高级,而且佛家主要也是阐述这一切不过是虚空。佛家认为,这些都是人梦寐以求的吧?当然,拥有这些是幸福,可是,别忘了,为了拥有这些,你可能会付出极其艰辛的努力,承受想象不到的痛苦。值得吗?正像古希腊智者面对国王的赏赐,他的要求不过是希望国王不要挡住照在他身上的太阳,如果室仅斗方,餐仅果腹即可,为了获得这些浮华,耗尽平生精力,是否值得?还有,世事无常,你所拥有的一切就是你的了吗?做官的为了拥有这一切,锒铛入狱;经商的一旦资金链断裂,一些财富化为乌有;不劳而获的人,很快败尽家财。而且,当你拥有了再失去,可能比从未拥有过更痛苦。所以,在佛祖看来,拥有这些财富的快乐是暂时的,不可靠的,绝不是真正的快乐。在这一点上,西方伦理学家也有类似的观念,即快乐是暂时的,而痛苦是永远的。
   为了破解人生的痛苦,只有强调无欲,即看淡一切外物。当然,佛教徒们是对外物无欲,并不是根本的无欲,他们要精研佛法,济世救人,这是他们的欲望。佛家有诸多的清规戒律,能够做到这些的居士们,只是达到了天人乘的境界,并不高尚;能够出家离世,放弃一切外物,也不过是声闻乘;只有醉心于普度众生,用佛教理论,救济万民脱离苦海,才是菩萨乘。所以,真正的大德高僧们,是看淡自己的一切外物欲求,而要达到用佛法救济世人的境界的,这当然是欲求。当然,在这种欲求中,是没有苦恼的,我只是无所求的对世人以帮助,世人理解也罢不理解也罢,甚至误会我,辱我,打骂我,那都改变不了我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决心。有如此的向佛之念,心里会无惧无怖,襟怀坦荡,当然是幸福快乐的。
   坦率说来,这种理论也许会对佛学家有指引作用,但想征服世人,让世人都这样舍己为人,还是有些牵强的。于是,佛教中出来了因果轮回的学说。你不是行善持戒了,可还是生活痛苦吗?没关系,你今生的痛苦,是上辈子没有修行的恶报,而你今生修行了,下辈子就可以享受快乐了;世间有恶人多行不义,但生活偏偏很滋润,咋回事?原来是他上辈子行善有福报,所以今生无忧,但他今生造恶,下辈子可能成猪成狗。在这种因果轮回中,世人将行善以尽量获得福报,但痛苦是还有的,唯有跳出轮回,获得涅槃圆寂,才可以远离痛苦。于是,大慈忘我的菩萨乘的修行者,可以达到这种境界,从而获得人生极乐。这样,不管你信不信,至少佛教的理论是圆满了。
   以佛说的一个故事作为结束:有四个新学比丘,在讨论“世间以何为快乐”。甲说:“春情美景百花争妍,身游其间,最为快乐。”乙说:“宗亲宴会,大吃特吃,最为快乐。”丙说:“多积财宝,富贵傲人,最为快乐。”丁说:“妻妾满堂,夸耀乡里,最为快乐。”四人争执不下,被佛听见,佛说:“你们未循正道,误以世法为乐。春景刚至,秋来摧残,有何快乐?胜会不常,盛筵易散,有何快乐?钱得来辛苦,散去忧虑,有何快乐?妻妾满堂,难免生怨死离,有何快乐?真正快乐,唯有解脱烦恼,证入涅槃!”
   三宝
   佛家所说的三宝,当然和三宝太监无关,是“佛、法、僧”三宝。以前还以为这是寺庙三宝,佛指佛像,法指佛经,僧当然是僧人了,这些寺庙中都有。当时觉得僧人能与佛并列,佛家还挺开明民主的,现在才知道,压根不是那回事。佛家的三宝,其实就是三皈依,应该是皈依三宝。而“皈”,是指反黑为白,“依”,是指依照,所谓皈依三宝,是指依照三宝就能够反黑为白,就能够脱离苦海,到达幸福的彼岸。
   皈依,是要紧紧依靠的,甚至可以说是信仰。在宗教中,信仰是美德,基督教中,要信仰上帝才可以得救,而在佛教中,就是要信仰三宝,才能脱离苦海。信仰佛,皈依佛,那是佛教应有之义,佛陀是最高智慧者,也是世间一切人的指引者。信仰法,皈依法,那也是应该的,按照佛教的法则办事,最终可以得到解脱。皈依僧,是指做僧人,才能得到最终的解脱。在佛教看来,俗世之人修行,毕竟隔了一层,自己本身就没有能完全放弃,怎么可能得到彻底的解脱?不过,诚如《康熙王朝》电视剧中所言,佛家其实知道这是障眼法,虽然佛普度众生,但真正众生皆入了空门,那哪来的小和尚,哪来的供养者?由此看来,众生成佛是不可能的,这个三宝说,颇有点佛教对僧侣们自我安慰的意思。
   佛法众多,总结起来,无非“戒、定、慧”三字。曾经在焦山上看到的寺庙就是戒定慧寺,当时还觉得奇怪,怎么起了这么个奇怪的名字,而不用更为贴切的焦山寺。据说这样的寺名,在北京也有,一般寺庙还没资格这样命名,足见这三字在佛教中的重要。戒定慧三字,不但僧侣可以修行,俗家弟子也是可以修行的。戒,就是依戒律而行,佛教广为流传的是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诳语、不饮酒,但真正的佛教徒修行的是八戒,就五戒加上不华服娱乐,不睡大床,不非时食。五戒是信佛的人,不管是僧侣还是居士,都要做到的,而八戒,可能就是僧侣的要求了,世俗之人穿得漂亮些,住的舒服些,吃的丰富些,不算个事,但这却违反了佛教戒律。当然,其实这是佛教流传下来的戒律,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佛教中人也未必要求那么苛刻。戒律是他律,如果能做到定,那就到了自律阶段,或者说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需要时刻牢记戒律,自然生活很有规律,随意行事都不会违反戒律。在这点上,不止佛教,所有真正的哲学家生活都是规律的,除了疯子。能做到戒和定,自然会有了智慧,因为没有了外在诱惑的侵扰,没有了外邪,内心的智慧自然出现,看问题会看得透彻,会不计功利。戒定慧是佛法总则,能做到戒定,有了慧根,才可以钻研众多的佛法。其实,什么学科不是如此?要摒弃功利心,板凳要坐十年冷,才可以学有成就,如果秉持一颗浮躁的心,什么都无法完成,当然也学不好佛法。

共 48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日照首届“净域杯”全国诗书画大奖赛由山东省阿掖山卧佛寺主办,如云诗苑编辑部承办的大奖赛,主题是以描写阿掖山卧佛寺的风景与佛教住世的慈悲精神为主,撰写丛林古刹楹联书法、诗词佳句、佛教相关的国画、体现人间正能量的诗歌散文小说等题材为主,启发本智,匡扶人心,弘扬正法!感谢诗友赐稿,大赛期间不单独撰写按语,征稿结束后统一邀请专业评委公平公正打分评出奖项,唯以质取稿,祝福您在本次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敬请期待大赛公布结果!问好作者,力荐赏读。【编辑:绮风静容】【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621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绮风静容        2017-06-16 20:53:11
  文章从多个方面诠释了佛学中常见的问题,给予读者很好的开悟,在弘扬佛法的基础上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好作品推荐共赏!
   感谢您对此次征文的大力支持,预祝取得好成绩!祝您创作愉快!
绮风静容
2 楼        文友:一树菩提        2017-06-17 07:44:53
  感谢投稿如云,问候作者,已申报精品审核,6月17日。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