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情至真处

编辑推荐 情至真处


作者:三子四以 童生,710.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15发表时间:2017-06-17 15:30:45

前阵子,网上流传一段视频。课上,老师让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一位同学在朗读课文《刘胡兰》时,读至动情处,竟哭出声来,引来同学们一片笑声。我们没必要追究其他同学的笑声是什么含义,可能也只是本能反应,然而这个孩子的表现,却让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的纯真和善良,因为他为真而感动。不由回忆起上小学时,在学校礼堂听老山前线报告时的场景,记得在听报告时,那些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那些发生在猫耳洞里可歌可泣的故事让师生们无不落泪,出来时,大家口袋里的手帕都是湿的,就像我们的心一样,沉甸甸的。
   读过许多文章,总以为文章的生命就在于真情实感的流露。那些堆砌着华丽词藻、搔首弄姿,看起来蛮漂亮而没有太多实在内容的作品,或许唬人可以,然不足以服人。好的文章,往往没有任何造作伪饰之词,没有虚假卖弄、没有炫耀耍贫,瑰丽往往于平淡中显现,而真情实感便是这显影剂。情之所系,自然而成。因为每一字都是亲身经历,因为每一句都是有感而发,作者将“真情”娓娓向您道来,就如那山间的小溪流淌,虽激不起大的浪花,却让你看见了它的清冽澄澈、听到了它的悦耳声韵。想必小时大家都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如今虽然文中的章句已经有点模糊,但那送行的月台之上,那位已经发福、步履蹒跚的父亲,那过铁道时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的情景细节至今仍在脑海里深深地印刻着,就好像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似的,这不就是因为朱先生笔下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敲击着我们的心灵,产生了共鸣的缘故吗。
   多年前,看过一部纪念教师的电影《冯志远》。影片是根据冯志远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支教四十二年,培养出一万多名学生以及到后来双目失明,昏倒在讲台上的感人事迹改编而成。影片是在宁夏腾格里沙漠上开拍的,片中张嘉译的饰演再现了冯志远老师当年在艰苦的条件下教书育人的感人场景。尽管关于人物题材的影片不好拍摄,但是这部影片却拍摄得非常成功。十年过去了,这部电影中的许多感人镜头仍留在我的脑海深处。影片之所以感人,与诸多因素是分不开的,首先剧本的素材取自感人的真实故事,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政治宣传,宣扬了一种博爱,这种真、善、美是能够被任何国家民族的观众接受的。其次影片的片尾主题曲《遗爱》,特别邀请了由中国交响乐团70多人组成的庞大阵容来演奏。由曾经创作了《暗香》、《霸王别姬》等无数知名歌曲的词作者陈涛作词。“我无力将明天留下来,我只有一寸爱,像是你冬夜的缅怀,守护你多梦的心海”表现了冯志远的寸爱之心、寸草之心,更是为影片烘托和升华了主题与立意,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最后我想说的是,演员张嘉译情至真处的表演塑造亦功不可没。在片中他饰演的角色年龄跨度虽大,但他朴实真挚的表演为这部人性化影片注入了血肉,没有让形象“脸谱化”。有观众称:“演员的表演很真实,所以才会让人流泪。”“我不能把真的演假了”,张嘉译说得真好!
   只要情至真处,即使是平常人的平常情,也一样能打动我们的心。

共 12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列举了几个例子来诠释真情实感的重要性,读来令人深深共鸣。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委实颇有道理。不管文章还是影视剧,掺假的东西人们都不喜欢,之所以人们都喜欢儿童,因为童心童趣最真最纯,亦如作者所言,只要情至真处,即使是平常人的平常情,也一样能打动我们的心。欣赏佳作,推荐阅读!【编辑 上善若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7-06-17 16:04:27
  真正打动人心灵的是真挚,真情,真诚,情到真处,生死不渝,刻骨铭心。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回复1 楼        文友:三子四以        2017-06-17 16:07:04
  感谢老师辛苦编辑,问好。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6-17 22:14:23
  学生还小,是孩子,所以,我们没法让他们现在就能进入文章的情感中,但是,这不等于说我们不应该对孩子进行情感熏陶。这次,有一个孩子被感动,下次可能就有两个。所以,教师不能太心急。
语文教师
回复2 楼        文友:三子四以        2017-06-18 09:39:33
  正如老师所说,教育不是一蹴而就。孩子对真善美的理解,要靠育人者点点滴滴的引导。问好老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