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照片里的时尚

编辑推荐 照片里的时尚


作者:极目楚天舒 童生,660.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97发表时间:2017-06-19 13:31:43

在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还没有面世的年月,个人影集凝聚亲情友情,记录着一家老幼和亲朋精彩而值得留念的画面,呆萌率真的幼年,天真烂漫的童年,意气风发的青年,春秋鼎盛的壮年和精神矍铄的老年。洗印的照片展现着时代风貌,蕴涵优雅唯美的风采,定格美好,传递感情。
   我五岁那年,母亲去县城看病又放不下我,就把我也带去了。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小小村落,乘坐班车赶了六十里路来到县城“见广”,县城主干道水镜路柏油路面比我们乡下土路田埂不知道要宽多少倍,来来回回的行人机动车真是热闹,小巷道里卖芝麻饼的小店面人头攒动。县医院窗明几净十分敞亮,很是气派,穿戴规整的白帽子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比我们大队的诊所里随便着装的全科医生看着正式多了。进了县城,我眼睛都不够用了。逛百货大楼时,我清楚地记得楼梯旁一尊很伟岸的毛主席塑像,塑像头顶快齐天花板了,比进进出出的人高出许多。我们又走进一家照相馆,我站在小方凳上,母亲紧挨着我也站着,摄影师站在照相机的三脚架后面,从黑布蒙着的暗箱偏着头对我们说道“笑一个”,镁光灯一闪,照了我平生第一张相片,而且是和母亲的合影。那时进城照相是很奢侈的事情,我觉得很神秘很新奇。照片当然是黑白色,第二天才和母亲的病检结果一起拿回家。母亲病情也不严重,她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这张照片被放进巴掌大的镜子背面玻璃里,堂兄弟姐妹争着来看,说我咋就木木的,懵懵懂懂的,做不出乖巧可人的姿势笑脸。其实那照片到底是什么样的,我真是没印象,因为不久镜子摔碎了,相片也不知所踪。可惜呀,我的第一张照片!
   三娘的娘家叔伯兄弟在城里当兵,他们回来探亲时在三娘三爹家做客,乡村里突然来了解放军,非常显眼。那个年月,军人的地位很崇高,是颇令人羡慕的身份,大伙儿看他们穿着国防绿的军装,戴着红边红五星的绿色军帽,十分英武,俊朗威仪不可方物。这可把三爹的三个儿女我的堂姐弟们乐坏了,他们的舅舅从军大衣口袋里抓出几大把糖果,让他们分给周围的孩子们吃,又拿出几张黑白和彩色两寸小照片,说是留做纪念。三娘在厨房里做好了满桌可口饭菜,终于腾出双手,把堂屋里一尺见方的玻璃框取下来,仔细地擦净灰尘,把这几张珍贵的照片嵌进框里,硬纸板的衬里,雕花木板的边框,这相片框端端正正地悬挂在堂屋正中,真是引人注目。当时彩色照相技术还很落后,尽管那几张彩照,人物粉脸盘、红嘴唇、绿衣裳,分明是经过照相馆洗印时专门着色加工的,手法稚拙,但也是难能可贵了。堂姐弟仨时不时踮着脚指着相框里几张照片,神气地说,那两个解放军是我舅舅。堂姐弟的舅舅退伍后当上放映员,先是骑着自行车驮着设备巡回转悠,天晴的夜晚在各个大队的晒谷场放电影,后来固定在集镇电影院放电影。电视机没普及的时代里,放映员依然是很招农村人眼热羡慕的差使,乡下人弄不明白影片胶卷里静止的一张张影像,在放映机欢快的转动中,怎么就变成了连续不断的活动着的电影。相片、胶卷、电影以及每天傍晚回荡在集镇上空的影视流行歌曲,对乡下的男女老少都充满了无尽的吸引力,也是老家那方热土的一道道文化风景。
   等到我初中毕业前夕,小镇上开张了两三家设备简陋的小照相馆,只有黑白胶卷、小小幕景和简单的帽子领带等等换装,而彩色胶卷及大背景墙还没有风行到农村小镇。照相馆橱窗展示了几张最好的照片,吸引过往行人的眼球,那时还没有肖像权的保护意识。同学们拿出节省的伙食钱,两毛一张地拍毕业留影,或像模像样地戴上眼镜(那时的学生学习任务不重,基本上没几个近视眼),显出浓浓的书卷气,或模仿当红影视歌明星,用阳伞墨镜把自己装饰出新潮摩登的派头,或穿西装扎领带,装作一副成熟长大的深沉模样,十四五岁的梦想憧憬就藏在相片里的一颦一笑中。
   初中毕业我们各奔东西,我跨了一大步,从小镇来到省城读中专。我对武汉长江大桥、阅马场红楼和黄鹤楼风景名胜,还有秋季的菊展,都特别感兴趣,对我那没什么名气的学校也几丝眷恋,四年中专分别在那几个地方拍照。彩色胶卷已相当普遍,可惜胶卷照相机起初看不到拍摄效果,天气原因,光线色差和面目表情、姿势、动作都无法评价,或者局部曝光,或者胶卷质量欠佳,加上没经验,每次等拿到照片,发觉拍得不好就白白浪费了大几元钱,心有不甘又不胜惋惜,不像现在的数码相机,不满意可随意选择删除重来。只有一张在黄鹤楼前的照片和一张合影还比较满意,留存着灿烂花季青涩的记忆。
   那时春涛表哥正在北京上大学,他是很开朗的高材生,亲人们问他谈女朋友了没有,他却不肯回答。放暑假时,春涛的妹妹说要了解他的大学生活,借机讨要来她哥的影集欣赏,希望找出蛛丝马迹。一天,春涛表哥不在家,她悄悄地对我说:“你看我哥影集里这张照片,真好看!说不定是他心仪的对象呢!”我一瞧,一名穿着时髦的条子连衣裙的年轻女子,站在一架小型飞机悬梯前,披肩发飘逸妩媚,实景时尚,青春靓丽,我们猜想那一定是他们北航的同学好友。异性间赠送单人照,是年轻学子们心照不宣的秘密,我忙于生活奔波,终究没见到他们。十年以后,春涛表哥携手同样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妻子去美国定居发展,我始终没有见到他的家眷。时过境迁,表嫂是不是二十几年前他影集里的那位靓女,我不得而知了。
   后来开始流行所谓的艺术照生活照,采用柔光镜效果,将影像变得扑朔迷离,如梦如幻。在人像摄影中,用它拍摄可以掩饰人物脸部或皮肤上的某些瑕疵,使人物变得更加光润媚人。在户外,使用柔光镜拍摄,则可使照片充满着神秘、浪漫的色彩,柔光拍摄一度颇受追捧。但我从没有过这样的照片,因为太爽直,不愿做作,一是一二是二。及至近年看到杂志刊发的南漳本土摄影师刘国俊、朱明儒拍摄的过去那个火热年代的朴实传神的黑白照,清晰地映射出人们饱满昂扬的精神风貌,堪称经典又艺术的上乘之作。原来经典是经得起时间考验而不矫揉做作,高手的杰作,让黑白照片透出朴素简洁的美感。
   把握光和影的博弈技巧成就了精美绝伦的摄影艺术。俗称长枪短炮的数码单反相机普及开来,摄影师的慧眼寻找美,数码机的利器传递美。雄浑古朴的山寨,流光溢彩的都市,亲情浸润的家庭,炫羽竞骄的动物,叠翠流金的郊野在相机镜头里更加惊艳,从摄影师手中焕发出无穷的生机活力,绽放在无数的网络空间和纸质报刊上。
   新世纪女儿出世,我带她拍了不少照片,弥补我没留下童年影像的缺憾。我们寒暑假去往厦门、北京的名胜拍下诸多难忘的镜头,女儿十二岁的生日照,用特殊材质放大成两本集子随时翻阅,另外几张或置于案头,或挂在白净的房间像画面一样欣赏。她初中的班主任老师帮着把他们在校园里成长进步的瞬间都拍下来,发在QQ群相册里,有赛场英姿,才艺展示,缅怀英烈,获奖荣誉,让家庭学校共同关注见证一幕幕丰富多彩的场面。
   去年夏天,我终于有了一款照相效果比较好的OPPO手机,随时随地想拍就拍,与时俱进,不用担心浪费胶卷。洛阳的牡丹国色天香,龙门的石窟大佛宝相庄严,少林的千年禅院清雅,丹江口的万顷碧波荡漾,米公祠的传世墨宝亭台,夫人城头的壮阔开远,唐城的气势恢宏,习家池的访古问幽,拍照内容大都是与我爱旅游的个性紧密相连,比起专业摄影差一大截,但闲暇欣赏,自娱自乐,生活因此增色增辉。而今,我的QQ影集异彩纷呈,妙不可言。

共 29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照片为线索,讲述了作者的记忆故事。文章从作者的第一章照片说起,讲述到作者给女儿拍摄童年照片。这些照片故事的叙述中,把作者经历的生活故事,从一个角度表现了出来。同时,从作者的故事叙述中,我们也看到了摄影技术在每个阶段的特点,看到了摄影器材和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着的变化。所以,这篇相片散文,不仅讲述作者和家人的历史,也在讲述照相技术的发展历史。【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6-19 22:46:29
  翻阅回忆照片,触及已经流失的岁月和生活,展现的是一段历史。这不只是照片主人的历史,实际上也是那些时代的历史。这也许就是这些照片的价值所在。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