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莲韵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莲韵.征文】哈尔滨冰雪之旅(散文)

编辑推荐 【莲韵.征文】哈尔滨冰雪之旅(散文)


作者:秋阳冬雪 进士,10585.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96发表时间:2017-06-22 21:11:13

一、一路北上
   2017年1月6日我和女儿踏上了前往北国的冰雪之旅,对于北国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向往是由来已久的,记得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曾有这样的描写: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雪》可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了,而天地一色的雄伟景色也确实曾不止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之中,终于在2017年的一个冬日得以圆了这个遥远的梦。
   对于生长在华北平原的我们来说,对于雪并不陌生,然而,近些年来即使是北方的雪也变得日益稀罕起来,蜻蜓点水般的飘过,地面上刚见白色很快便化为水与干旱的土壤融为一体了,哪还有小时候的大雪飘飘中雪花亲润脸颊之美?而雪后堆雪人打雪仗也成了奢侈,待女儿考期刚一结束,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收拾行囊登上了前往哈尔滨的列车。
   自天津到达哈尔滨的动车历时6个小时,动车以很快的速度前行着,女儿不停地望向窗外,心中如长了小草而一般盼望着能早一些见到茫茫天地一色的壮丽景观,脸上却是呈现出失望至极的沮丧:“怎么还看不到雪呀?”我不禁一笑,想想均是北方,虽然列车行驶了几百里的路程却与我们那里相差无异,实属正常,是女儿的太心急了。
   下午3点整动车到达了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哈尔滨市,我和女儿随着人流下了车,哈尔滨的寒冷让早有心理准备的我们不由得还是打了个冷战。
   这次哈尔滨之行我们报的是当地的旅游团,在到达终点站之前哈尔滨旅游团的导游已然发过来信息,她会在站台上扶梯的出口处等我们,手里举着“东北神话假期”的旗子,跟团游的好处就是省心,住宿,餐饮均有人专门负责。
   负责我们这个团的导游是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孩叫大春,上了大春接我们的大巴车才知道,原来我们这次哈尔滨之旅一共有31个人,有坐动车过来的,也有坐飞机过来的,均于6日晚全部入住哈尔滨市的“金世纪精品酒店”。
   大春把房卡分发到我们手中后便自行离开了,临走时再三叮嘱第二天早晨7点半准时出发别迟到!
   当天的晚餐是自行解决的,我和女儿把行李放好后,便走在了哈尔滨的大街上,哈尔滨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冷,因为冷便有了与冷有关的独特景色―冰雕,华灯初上的哈尔滨市冰灯闪烁出别样的光芒。
   不知为何,我们的附近都是一些小的餐馆,又或许是时间尚早的缘故,餐馆里几乎没都什么人,冷冷清清的,我们找到了一家半地下的小餐馆,自始至终都只有我们母女两个人在吃饭,与老板闲聊时才得知,哈尔滨的餐饮业生意都不好做,而我们所处的位置还是市中心地带,看来这座城市比不得 一线城市发展快是必然了。
   二、亚布力滑雪场
   1、4个小时的路程
   第二天早晨7:20大巴车准时停在了宾馆的门口,我们早已退完房吃过早餐在一楼大厅等候了,女儿拉着行李箱去存放行李,我则直接上车找座位,为了方便途中观看景色可以占个靠前的座位。
   预料之中,还是有人因时间观念差而迟到了,迟到的是两位60岁左右年长的女士,整车的人都在等她们却也没有怨言。只见那两个年长的女士行色匆匆地上了车,却并不往后边有空座的位置走,而是以晕车为由要求坐在前面的位置,导游大春嘴茬子也不饶人:“您是最后两个上车的人,还要求坐前面,那您只能自己跟前面的人商量了。”还好,前面有两个人起身主动让出了位置,那二人也不客气便坐下了。
   女儿朝我撇了撇嘴望向了车窗的外面,看来,人自身的素质跟年龄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就像那两位年长的女士,本应该是受人尊重的年龄,却做出了让人不屑的事儿,或许她们是真晕车,可让整整一车人等着就不应该了,小小的插曲过后,大巴车启程了。
   一轮红日冉冉地自东方升起,车外冰雪的世界在阳光的反射之下越发得耀眼,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北国风光吧?车内暖气十足,车外冰天雪地,阳光随我们一路随行。在大春的建议下,我们戴上了早已准备好的太阳镜以避免“雪盲症”的出现,所谓雪盲症是一种由于眼睛视网膜受到强光刺激而引起暂时性失明的一种症状,雪地对日光的反射率极高,直视雪地便如同直视阳光了,由于这种症状常在登高山、雪地和极地探险者上发生,因此被称作雪盲症。也确实,太阳镜并未使得外面的景色暗下去,反而,恰到好处。
   行程多少有些枯燥,车上的人也开始昏昏欲睡起来,大巴车终于在4个多小时后在一个饭店前稳稳地停了下来。
   2、马拉爬犁
   驾驭一匹骏马坐在爬犁上飞驰在茫茫白雪中也只是偶尔在电视的镜头中看到过的情景,而如今“马拉爬犁”已成为了一项旅游项目,也就是说,我们也可以如电视剧中的人物般飞驰在一片茫茫白色中了?生长在钢筋水泥城市的女儿,连雪天堆雪人的机会都不多,她们这一代人少了很多我们这代人与大自然的亲身接触,如今,有这样一个好的机会,即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又可以感受“马拉爬犁”的新奇,女儿的心便如春天的小草般跃跃欲试了。
   所谓的马拉爬犁,实际上是由车把式驾驶着一匹马,后面拉着的是一个座榻,座榻上可容纳五六人,我和女儿与一家三口搭乘了一辆车,车把式一抖缰绳,马儿便拉着我们“嘚嘚嘚”地向前奔去了。车把式老汉听说我们来自天津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出兴奋的光彩,两只眼睛乐得眯成了一条线,“真是缘份那,咱们是老乡嘞!”原来,这车把式是河北人,已定居东北多年,见到我们格外亲切。
   地上的雪并没有想象中的厚,坐在爬犁上多少有些颠簸,车把式一路微笑介绍着:前些年那才是真正的大雪封门呢,赶上大的时候,从屋里往外掏个洞才能出门嘞!
   说话间,车把式老汉勒住了马的缰绳,“前面是个景点,你们可以进去看看,出来时记得找85号就是这辆车了。”
   途中有三个景点可以下车参观,农家小院,白桦林和土匪窝。每个景点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东北农家小院的淳朴,白桦林的宽广,土匪窝的匪气都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和女儿在白桦林特意拍了一张土匪装扮的照片,活灵活现两个女土匪的模样,想当年林海雪原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脚下踏着皑皑白雪,身旁是一棵棵挺拔的白桦树,想象着英雄与土匪征战的岁月,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进入一个狭小的黑漆漆的地道便是土匪窝了,我们小心地打开了手机照亮,待看到一丝光亮时,却被假扮作土匪的人的一声吆喝吓了一跳,土匪的话也是滑稽之极:带糖来了没有?只要有人回答没有,土匪便露出施暴土匪的本色:让你不带糖给我们,手高高地抬起轻轻地落下,那人便被土匪施暴了一次。后来,这段经历就便成了我们茶余饭后讨论的笑谈,当然这是后话了。
   整个“马拉爬犁”的行程也不过1个小时的时间,我们还意犹未尽,车把式却已拉住了那匹马的缰绳,我们的这段行程宣告结束。
   3.亚布力滑雪场
   亚布力滑雪场处于群山环绕之中,林密雪厚,风景壮观,这里是开展竞技滑雪和旅游滑雪的最佳场地,景区内设施齐全,我们领取了雪鞋、雪板和雪仗后,便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滑雪场内。
   第一次穿上雪鞋的我就像个笨拙的企鹅,我担心着别一个不小心再摔个跤,大概如履薄冰也就是这种感觉吧?望着那些身轻如燕的滑雪者,真羡慕他们是怎么做到身轻如燕的?抱着雪仗和雪板出了门,女儿已经蹬上了雪板,手里拿着两根雪仗慢慢地滑动起来了,而我却还在跟雪板较劲,怎么也无法蹬上去,只好求助于现场的滑雪教练,教练倒是热情:“用点劲儿一蹬就可以了!第一次滑雪吧?要不要请个教练?”我这边还在全神贯注地蹬脚下的雪板,只说:“谢谢,不用了,只是想体验一下滑雪的感觉。”说话间只听“啪”的一声清响一只雪鞋已然被扣在了雪板上,刚要说声谢谢之类的话,一抬头,那个穿着红色滑雪服的教练早已滑出了好远,而我的另外一只雪鞋还没有扣好,不久后又“啪”的一声,总算是可以开始滑雪了。
   脚底的雪厚且滑,手中的两只雪仗起到了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不久,我就可以慢慢地在雪场中滑行了,女儿那边却出了状况,一个不小心倒在了地上,待到我发现奔到女儿跟前时,女儿已经被滑雪场内的两个人扶了起来,女儿并没有因为滑倒而放弃滑雪,看得出来她非常喜欢这项运动,如果华北平原有如此多的冰雪,如果家长们多让孩子感受一下室外白色的世界,我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项运动中来的吧。
   5.饺子宴
   大春告诉我们晚餐是饺子宴,大家伙可以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而当我们到饭店的时候饺子已经包得差不多了,有个游客闻了闻那饺子馅儿,嘴角扯了扯没做声。
   有人笑着问那个闻过饺子馅的人:“咋样?那馅有没有香油味儿?”
   那人哼了一下鼻子:“想什么呢?还想给咱放香油呀?”嘴角又是扯了扯。
   熊掌和鱼果然不能兼得,玩和吃同样不能周全,可是,明明是挺好的蔬菜咋就做不出来好吃的味道呢?对于晚间的饺子宴自然也不敢有太大的奢望。
   果然,饺子确实是饺子,吃到嘴里却吃不出任何的味道来,如同失去了味觉,然而,劳累了一天的我们不吃饭便只能饿肚子,可以说,这顿饭是我吃到的最“食不果腹”的一顿饭了,为了填饱肚子,我们又必须强迫自己填饱肚子,也别说,这是我吃的最多的一顿饺子。
   饺子宴后“篝火晚会”便开始了,一堆点起的柴火,再加上一个带低音炮的音响,便组成了简单的“篝火晚会”,一群人围着这堆点起的篝火转起了圈。晚间山里的风很冷,像带着尖儿的刀子刮在我们身上,篝火将我们的脸映得通红,大人和小孩子们都兴奋地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远离了喧闹的城市,不曾相识的陌生人之间竟也可以拥有如此简单的快乐。
   三、前往中国雪乡
   1、观看滑雪运动
   坐在缆车上俯观着下面一片茫茫的白色,而在这茫茫白色中又能看到下面有人在快速地移动着,他们是一些爱好滑雪的运动者,穿着鲜艳的衣服,身轻如燕在雪地上尽情地滑行,这样的情形我们只在电视的滑雪比赛中看到过,如今算是身临其境了,坐在缆车上的我们一个劲地欢呼着,雀跃着,还没忘记用手机拍下这难忘的镜头。
   山顶没有太多的景色,除了雪就是雪了,而来到山顶来的人大多是一些滑雪爱好者,他们带着滑雪工具会一路下山滑下去,大约只有我们这些游客是坐缆车上来,再坐滑道下去吧。
   抬眼望去,艳阳高照,三三两两穿着滑雪服的人在准备滑雪,近距离地观看高技巧的滑雪就像观看一场滑雪表演盛宴,这便是我们来到山顶最大的收获了。
   作为一项户外运动,滑雪运动最大的魅力在于人们能够从运动中体验到回归自然的感觉,而随着滑雪运动的广泛开展,滑雪的意义已经不只是停留在运动上,而是进一步成为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滑雪已经由运动成为了健康时尚生活的方式,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么多的业余爱好者加入到这项运动中来,如今,滑雪已经不再是专业运动员的专利。近距离观看滑雪确实是一种享受,那种感觉就如同在赛场外的啦啦队员,看得我们如痴如醉,竟然忘记了喝彩加油了。
   2、天下第一滑道
   滑雪的人们已然一路滑了下去,他们在我们的眼中成了一个个彩色的小点儿在向下移动着,我正感叹着他们如此精彩的人生时,女儿已经喊我去第一滑道了。
   天下第一滑道是自费项目中的一项,在导游大春的嘴中神乎其神,既然来了便不想留有遗憾,所有的自费项目我们都报上了名,自然又多了将近两千元的费用。
   天下第一滑道设在三锅盔上,起点在海拔999.8米的山顶,由不锈钢滑道和硬塑棚顶构成,整体宛如一条长龙,沿着山坡向下延伸,全长2680米,共有48个弯道。
   说实话,除了滑道长弯道多之外,还真没有大春说得那么神奇,我知道是被忽悠了,来山顶的人大多是一些滑雪的发烧友,而这样的滑道在我们当地也不是没有,更别说在滑道上根本也看不到外面的雪景了。
   女儿在前我在后坐在滑道上的双人车上,穿得如球般的两个人显得拥挤不堪,原是想放慢速度却又碍于坐在上面实在是不好受,腿伸不直有了种要抽筋的感觉,而加快速度却又受不了弯路的虐,真是骑虎难下啊!
   果真是被那个小丫头导游忽悠了,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啥叫花钱买罪受的滋味了。
   3.十里画廊
   “十里画廊”实际上是雪地穿越,一个20出头的小导游带领着我们一行人开始了雪地穿越,小导游是个小姑娘,标准话说得不太标准,估计是刚做导游不久吧?沿途的介绍也是不很顺畅。

共 850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老实说我并没有去过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哈尔滨,我和作者一样出生在华北平原,对哈尔滨的冰雪玲珑充满着无限向往。文章一开始就引用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从诗词中就能感受到天地一色,气势磅礴的雄伟景观了。作者和女儿坐动车从天津出发,经过漫长的等待,于下午3点到达目的地。晚饭自行解决,第二天又坐大巴出发,迎着冉冉旭日,在一个饭店前停下。马拉爬犁也是旅游中的一项,作者和女儿与一家三口共搭一辆车,途径农家小院,白桦林,土匪窝三个景点。在压布力滑雪场,作者和女儿第一次穿上了雪鞋,积极参加了滑雪运动。晚餐是饺子,虽然并无食欲,却又是作者吃的最多的一次。晚饭后的“篝火晚会”让人兴致勃勃,四面八方的朋友们载歌载舞,玩的酣畅淋漓。坐在缆车上穿过天下第一滑道,经过十里画廊,乘坐山地摩托车,玩的是不亦乐乎。来到久负盛名的中国雪乡,如同走进一个童话世界,梦幻家园和二人转也算是雪乡的特色节目。躺在大雪谷的雪地上仰望天空,与这里的景色融为一体,让人心旷神怡。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如同花的海洋,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作者站在这里终于圆了一个多年的梦想。欣赏着索菲亚教堂的古朴典雅,品尝着马迭尔冰棍的香甜可口,五天的哈尔滨冰雪之旅就圆满结束了,然而它带给作者的美好却永远留在了心间。 作者通过对哈尔滨五天之旅的描述,让我们对这座美丽的城市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以独一无二的姿态绽放着迷幻的色彩,使人心生迷恋与向往,成为心中一道永不老去的风光。感谢赐稿,倾情推荐,祝创作愉快!【编辑:李小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小连        2017-06-22 21:13:32
  作者通过对哈尔滨五天之旅的描述,让我们对这座美丽的城市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以独一无二的姿态绽放着迷幻的色彩,使人心生迷恋与向往,成为心中一道永不老去的风光。感谢赐稿,祝创作愉快!
李小连
回复1 楼        文友:秋阳冬雪        2017-06-23 10:08:10
  谢谢,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月光        2017-06-23 05:41:06
  作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文辞飘逸,画境生动。欣赏老师佳作,学习了!
3 楼        文友:山辣椒        2017-06-23 05:56:59
  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次序分明,井然有序。在作者笔下,美丽的哈尔滨如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向读者徐徐打开!
回复3 楼        文友:秋阳冬雪        2017-06-23 10:17:22
  老师过奖了,创作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秋阳冬雪        2017-06-23 10:20:40
  哈尔滨是一座带有俄罗斯风格的城市,连很多的街道至今还沿用俄罗斯的名字,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4 楼        文友:秋阳冬雪        2017-06-23 10:07:32
  感谢编辑的辛苦付出,辛苦了。
却是秋阳渐老,冬雪怒飘零。
5 楼        文友:张会峰        2018-04-17 02:53:45
  从文里看的出,作者是天津人。
   文章的敲门砖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从这一点来看,略微能了解一点作者喜欢读什么样的文章,以及她的知识结构。
   小文章叙述这次旅行基本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写的,这样的文章好看懂,没有颠倒时间顺序,文里多少也加入了作者对期间发生的几件小事作了评论,应该是一个善良的人,这大约与作者的做事风格有些相通。
   文里提到哈尔滨的发展不是很快,这就决定了服务设施和游乐场不一定尽如人意,因为资金关系吗。
   胆量也不小,一个母亲带着女儿去那么寒冷的地方,不怕冻着孩子吗?这一点应该注意。
   关于雪,我们这里偶尔也下大雪,下的少也比南方多,对于雪景我们并不陌生,尤其小时候我们这里谁没有经历过大雪?攥雪球,然后吃雪球是再平常不过的了。那穿在脚上的棉鞋,全被雪水湿透,一天在火上烤好几回,扫雪也是力气活。我们村一个小姑娘还光着脚踩在雪地上玩,不怕冻。这个小姑娘现在也五十来岁了,估计李小连社长认识。
   我读完了这篇文章,描写到位,全面,从出发到回家,滴水不露,好像随着作者在旅游,作者这样写的后果是:写的真实,令读者感同身受,不用花钞票去哈尔滨了。
   感谢作者发来旅游纪实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