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古韵今弹】*煮酒论诗词 草书歌行(作品赏析)

编辑推荐 【古韵今弹】*煮酒论诗词 草书歌行(作品赏析)


作者:风之丐 秀才,135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26发表时间:2017-06-23 16:01:15


   在《李太白集》中有三首诗被苏东坡点名说不是李白的作品,其中之一就是关于怀素的《草书歌行》。诗写得很夸张,抄录如下: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尽管这首诗读起来还算不错,可我还是认同苏东坡的观点:不是李白的诗。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理由。
   首先从这首诗涉及到的几个人物来看。
   据说是作者的李白,他的生卒年是确定的。生于公元701年,于762年去世。而号称“张颠”的张旭生于公元675年,约于750年左右去世。《旧唐书》记载说他善写草书而且喜欢喝酒,每次醉后号呼狂走,索要毛笔挥洒写字,写出来的字变化无穷,可布局结构搭配合理如有神功。所以被当时人称为“张颠”。杜甫写的《饮中八仙歌》中就有李白和张旭。其中关于张旭的几句是: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就是说张旭只要是酒喝到一定程度,那个传说中的“草圣”就确确实实地出现在了人们跟前。无论谁在跟前,他都毫不在意(世俗的世界已经从他的眼前消失了)。这时候,他写出来的东西变化万千,怎么看怎么舒服。而在《新唐书》李白的传记里,也记载说李白、张旭等八人常在一起喝酒、不好好工作的事。这些都说明尽管张旭比李白大二十多,可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而怀素,他的生卒年根据现有的资料有些不太确定。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生于公元725年,于785年去世;另一种说法是生于737年,于799年去世。后面这种说法应该更符合实际,这是由于马云奇在约写于公元772年前后的诗《怀素师草书歌》中,有这么一句:“怀素才年三十馀”,也就是那时的怀素才三十出头。要是这句说的是实情,那怀素生于737年就更符合实际(要是生于725年,那已经四十五六了)。他本姓钱(诗人钱起是他的堂叔),出生于零陵,七岁时剃度为僧。自幼爱好书法,无钱买纸,就用芭蕉树叶代纸练字。据说怀素由于长时间精研苦练,写秃的笔成堆,埋于山下,人称“笔冢”。成名后的他好喝酒,喝醉后无论碰到的是寺壁、衣带、器皿,还是纸张,只要是可以书写的,他都会在上面写字。但他写字时要有感觉才动笔,根据当时自己的感觉挥动笔,写出来的字也确实能表现出他要表现的想法。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李白比怀素大三十六七岁(就算怀素生于725年,那也要大二十多岁),而在李白去世时,怀素才二十四五岁。这个岁数要引起轰动,对于写诗作文可能足够了,而对于书法绘画这样的艺术来说却有些太年轻。二十几岁的他书法水平到底有多高,从而会让天才的李白这么无原则地夸奖(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说他比与自己关系不一般的长辈张旭还要高,王羲之、张芝他们就更不用说了。这个估计不太可能,即便是客套话也不能这么说。
   其次从怀素所写的《自叙帖》的内容来看。
   怀素在公元777年(时大历丁已冬十月廿有八日)写的《自叙帖》中记载,在颜真卿为别人赞颂他的歌诗集写序言前,怀素说:“又以尚书司勋郎卢象、小宗伯张正言,曾为歌诗”,也就是说当时的卢象和张谓(正言)这些高级官员也写了赞颂他草书的诗。而颜真卿这篇序言写的时间是公元772年,那时的李白已经去世十多年了。要是李白写过这样一首诗,颜真卿怎么可能不在这里说呢?毕竟即便是当时,李白也比颜真卿有名得多,更不用说卢象、张谓了。而在颜真卿写完序言五年之后,怀素在《自叙帖》中记载道:“其後继作不绝,溢乎箱箧。”他还特别摘录了自己以为精彩的章句,“其述形似,则有张礼部云:‘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卢员外云:‘初疑轻烟澹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王永州邕曰:‘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朱处士遥云:‘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叙机格,则有李御史舟云:‘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今怀素之为也,余实谓之狂僧。以狂继颠,谁曰不可。’张公又云:‘稽山贺老总知名,吴郡张颠曾不面。’许御史瑝云:‘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後却书书不得。’戴御史叔伦云:‘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语疾速,则有窦御史冀云:‘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戴公又云:‘驰毫骤墨列奔驷,满座失声看下及。’目愚劣,则有从父司勋员外郎吴兴钱起诗云:‘远锡无前侣,孤西寄太虚。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皆辞旨激切,理识玄奥,固非虚荡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他分别抄录了张谓(全诗现失传,只剩下这里摘抄的四句)、卢象(全诗现失传,只剩下这里的二句)、王雝(帖中误记为王邕,该诗现在仍在)、朱逵(该诗现在仍在,帖中误记为朱遥)、许瑶(该诗现在仍在,帖中误记为许瑝)、戴叔伦、窦冀、钱起、李舟等人关于他的字的风格的诗文。那时依旧没有李白写过这首诗的记载。难道是老年的李白特别仰慕青年才俊怀素,像情窦初开的年轻人一样,把这份感情偷偷地用这首诗表达出来,然后深藏在怀素一辈子也发现不了的地方,直到宋朝才被人发现?这个逻辑当然不太可能成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首诗也不应该是李白写的。那么到底是谁写的呢?在前面摘抄的怀素《自叙帖》内容里讲到规格的内容时,有这么一句:“叙机格,则有李御史舟云:‘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今怀素之为也,余实谓之狂僧。以狂继颠,谁曰不可。’”或许,后来被认为是李白写的《怀素草书歌行》,其实是这个御史李舟的作品(现在关于这次诗会,李舟的所有诗文,只有怀素在这里的记录。他当时肯定写过怀素上人草书的诗,或许就是这首诗。怀素没有摘录他诗中的句子,应该是这诗中说怀素超过前人的说法,怀素也不十分赞同吧)。由于他的名字李舟,字形和李白很相似,在传写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不管是有意或者无意),结果就把这首诗记在了李白的名下。
   最后,从诗本身来说。
   公元772年前后,怀素以狂草横空出世。当时的一些文人,由于这种草书的狂放和怀素本人狂荡不羁的性格,纷纷写了赞颂怀素其人及草书的诗篇。这些众多的诗歌,按怀素的说法是“溢乎箱箧”,现在仍旧流传的这类诗歌,除了前面提到的几首外,还有鲁收、苏涣、马云奇和任华写的,完整地流传的总共大约有八九首诗。这些诗的题目大体相同,其中除了钱起的诗外,其余的形式相差很大,可表达的内容和这首《草书歌行》大体相同。所以,这首诗应该就是公元772年前后,在怀素的狂草在洛阳贵族阶层引起轰动后,以赞颂怀素狂草为主题的“诗歌”中的一首。作者要是姓李的话就应该是李舟。
   下面,我们再来具体看看这首诗。
   诗中的第二句非常具有意象派的味道,“北溟鱼”出自《庄子》,是一个巨大且变化的形象,就是说怀素由于写完字后洗笔而把一池的水都染黑,变成墨池之后,他写的字开始变化万端;而“杀尽中山兔”要是仅仅从表面上把它和“笔冢”联系起来,当然也说得过去。要是真是这个意思,那这句表达的内容就比前半句差很多,就算作者不是李白,也不能放这么低级的错误。所以这里的意思实际上应该是说能将其他所有写字的人都比下去,使他们的字失去了价值(没有活的机会)。这样就和前面的“天下称独步”形成了呼应。但这一联总感觉前面的半句比后面的半句表达得境界更加高一些(这是一个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关系问题,虚幻的总比具体、真实的高妙一些)。就像有些评论家说的,任何一个作家都会写一些根本不像他文章的文章,李白当然也会写一些很随便的应酬诗。但这种对于文字之间关系的细微感觉,他这种级别的作家是很敏感的,这种次序颠倒的错误一般是不会犯的。也就是说,这诗要是李白写的,这一联一定这么写:笔锋杀尽中山兔,墨池飞出北溟鱼。
   接下来借助于一个特定的场景,表达了怀素字写得快以及字的特色:“一行数字大如斗”,不按常规,有些字特别大;“龙蛇走”,字与字之间相互跟随;“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字与字之间又相互纠缠,但总体上却形成了一种均势。由于他的字很独特,大家又都觉得好,所以几乎每家都有他的字(这些内容是那个时期的那“一组诗”都有的。表达方式可能千差万别,可内容只能说千篇一律)。而在诗作者看来,怀素的字也比以前的那些名家更加优秀。最后一句,看上去很美。“古来万事贵天生”,要是没有后面的一句,那可以理解成,他的字就像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如同大自然该有的,所以是最好的。但有了后面的那句,这句的意思就是在说怀素的字这么好是天生的,他是天才,根本不用和任何人学之类的意思。可这种说法和前面的“墨池”、“笔冢”就有了矛盾,怀素小时候练习写字时依据的又是什么呢?当然,优秀的书法作品或者所有的艺术作品看起来如同自然形成的,让人觉得要是真有这样的东西那它就一定会是这样的。这当然达到了最高标准。但这个最高标准的实现,一定不是天生的,而是学习借鉴前人以及其它艺术的长处才能实现的。因此,尽管“古来万事贵天生”,但也一定“要学公孙大娘浑脱舞”。这个道理,李白一定是清楚的,所以这诗要真是他写的,最后一联,他应该不会这么表达。
   或许就是诗中这些表达方面的问题,才使同样天才的苏东坡坚信这首诗不是李白写的吧?
  

共 39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主要是考证《草书歌行》到底是不是李白写的?作者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李太白诗集里的《草书歌行》居然被指不是李白写的,不仅仅是天才的苏东坡这样说,作者也提出了以下几个理由,首先,李白不可能说怀素“比与自己关系不一般的长辈张旭还要高,王羲之、张芝他们就更不用说了。这个估计不太可能,即便是客套话也不能这么说。”其次从怀素所写的《自叙帖》的内容来看,没有提到李白赞扬过他。但却记录着李舟的名字,却没记李丹所写诗的内容,由于李舟字形和李白很相似,在传写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结果就把这首诗记在了李白的名下; 最后从诗的题目来看,流传下来的那时的几首诗题目和表达的内容大体相同,而且李白的“白字”和“舟”字很相似,李舟也可能写这样的诗,很可能就是李丹写的;还有就是从诗的逻辑和递进关系来说,以李白的才情不可能犯一些前后矛盾、颠倒次序的低级错误。大概李白的诗如同天才的他自己一样,应该完美无瑕吧。一篇值得细读的解析,倾情推荐。【编辑:水之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水之梦        2017-06-23 16:14:14
  大概李白的诗如同天才的他自己一样,应该完美无瑕吧。老师也是“爱屋及乌”,是不是也把李白诗里的微瑕归咎于旁人呢?辛亏李舟不在,不然会不会说老师偏心呢?哈哈,反正我也认同老师的观点了。
   感谢老师的美文,顺祝安好。
在美面前,万物平等。
回复1 楼        文友:风之丐        2017-06-24 09:41:51
  其实我一开始是以为是李白的诗的,后来看《自叙帖》,才知道关于怀素,在公元722年前后,有一批诗歌。看过那些后,再看就觉得似曾相识,而那时的李白已经去世十几年里。很高兴你赞同这个观点,谢谢你精彩的点评。
2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6-23 17:40:50
  怀素没有摘取李白的诗大概是不喜欢李白也是有可能的,李白用那么恬不知耻地语调称一个比自己小的多的青年为“吾师”,按照我们后人对李白的理解,那么高傲的一个人断然是不会的,所以这首诗不是他写的,如果是他写 的,那么就如野史中说的“李白的人品很差”,那么怀素不喜欢他,不把他的诗当一回事,不记录也是有可能的。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3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6-23 17:53:44
  “北溟鱼”出自《庄子》,是一个巨大且变化的形象,就是说怀素由于写完字后洗笔而把一池的水都染黑,变成墨池之后,他写的字开始变化万端;而“杀尽中山兔”要是仅仅从表面上把它和“笔冢”联系起来,当然也说得过去。————我倒并不这么觉得,这两句都是用了典故,这是形容字的本身: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前者我俩理解相似,说明怀素是从墨池里苦练出来的“北冥鱼”说明他的出名他的巨头大腕,后者兔——动如脱兔,说明他的字灵动性,但是怀素的字看上去的动感比兔子还快“杀死”这个杀字独具特色,后人以为是李白写的这首诗估计就是因为这两句的,恢弘大气,力举千钧,我也不以为是李白写的,主要是因为后来试的对仗太工整了,有一笔一划之嫌,李白的诗很少对仗的,他的诗常常不甚规矩,就因为这个我才有所怀疑。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回复3 楼        文友:风之丐        2017-06-24 09:47:17
  你是从李白的风格理解,我是从诗人与被写的人的关系理解。“中山兔”一般都以中山出兔毫笔,而怀素有“兔冢”的故事。当然从气势方面来看,你把兔理解成灵动,也有你的道理。
4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6-23 17:55:21
  这一联一定这么写:笔锋杀尽中山兔,墨池飞出北溟鱼。飞远远不如杀来的有霸气,这一联的顺序因该是对的。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5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6-23 17:58:48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这句要是李白写的,那李白真是太恬不知耻了,李白虽狂,但是不因该不尊老吧,何况张颠与他感情不错,就这么贬低他?所以杜甫才不信这是李白写的吧?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回复5 楼        文友:风之丐        2017-06-24 09:50:38
  这句应该就是怀素不摘抄此诗中的句子的原因吧?颜真卿为赞颂怀素草书的歌诗写的序中,已经很明确了当时的怀素还不如张旭。怀素把这序在《自叙帖》中完整抄录,说明他自己也认可颜真卿的观点,所以这种句子,怀素自己也应该不好意思。
6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6-23 17:59:21
  怎么说呢?谁也不能穿越过去,问个究竟。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回复6 楼        文友:风之丐        2017-06-24 09:57:51
  有的时候,对各种资料做一番推理分析,也是一个很快乐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其实也很冒险,有时会被现实狠狠地打脸。我从《李太白集》里的这首诗开始找资料,结果看到任华的几首诗,特别有意思。
7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6-23 18:12:36
  王世贞《弇州山人稿》称赞怀素《千文帖》“字字欲仙,笔笔欲飞”; 墨池飞出北溟鱼是不是说明他的字写的又大又有飞的灵性呢?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回复7 楼        文友:风之丐        2017-06-24 09:52:56
  我对书法是门外汉,实在不能说出什么,只是好了就看看。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