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流年】不见悲喜的殇(作品赏析)

精品 【流年】不见悲喜的殇(作品赏析)


作者:山地731828829 探花,17418.9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915发表时间:2017-06-27 21:37:34

【流年】不见悲喜的殇(作品赏析) 江山作者崔玉松的短篇小说《不见悲喜》,读过之后,深深地触动了我,感觉心被扎疼,很沉重。
   我不由得地想起不久前,老家九十多岁的姑爷爷过世的情景。那是一个细雨纷飞的日子,刮着冷风,空中乌云阵阵搅动,地上哭声虐心。起棺时,那场景令我潸然泪下!那些抬棺人白发苍苍,上了六十岁的竟然不少,与我同龄的也有几个,他们是我的发小啊,都在五十岁以上。换句话说,抬棺人里竟然找不到五十岁以下的!后面,跟着的是抬着花圈,举着纸扎的马、牛、羊以及轿车洗衣机的一群白发老妇。一个老得直不起腰来的老人,靠着一棵与他几乎一样苍老的婆树,烧着黄纸。缕缕黑色烟雾缠绕着老人,仿佛要染黑他的白头发、白胡子、白眉毛似的。
   顿时,一股悲凉砸向我,穿进我身体,融入我体内每一个细胞,恶疼。
   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
   不得不说,今天大山里的村庄是疼痛的。山村处在大山旮旯里,消息闭塞,交通不便,贫穷落后,脏乱差,仅仅靠那一亩三分坡地,连自己吃饱都成问题,更莫说发财致富,盖房买车。于是,年轻力壮、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常年外出打工挣钱,没空回来或根本就不愿意回来。有的连孩子也带走了,因为山村教育资源缺乏,不如城里教育资源好。渐渐地,村里流淌的血液被抽干了,只有留守老人和一条条流浪狗了。这样,一连串的山村社会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山村土地无人经管,变得越来越荒芜;山村老人精神越来越孤独无助,不断滋生着难以释怀的苦楚,甚至是对自己的死都有了恐惧,因为担心死了没人抬。
   崔玉松小说《不见悲喜》正是在这样的山村现实背景下写出来的,以山村石板河的一场葬礼为故事线索,以老人易云贵就要死了为切入点,展开故事。老人死了,最重要的出场人物当然是孝子。老人唯一的儿子易小贵,这个孝子在外打工,得知消息后,竟意外地说了很多托词,不得不让主事人,也是小说的主人公杨寡妇多次催促。然而,事情偏偏就这么凑巧,易小贵在路上出了车祸,住进了医院。孝子回不来怎么办?由此,故事拉开了序幕。
   好的小说,一定有一个好的故事,而作者,一定是一个好的故事的演绎者。崔玉松正是这样一个演绎者。作者首先为故事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细节铺垫,营造了石板河村是老残妇幼的集中营,女主人公杨寡妇平时就组织一帮弱女人东家西家地帮忙办红包喜事。这回,死者是她的本家叔伯,生前很关照她。这样的事,她当然会用心前去操办。一系列的问题来了,没人抬棺,怎么办?杨寡妇必须想办法解决。按照石板河村以往的经验,到其他村请,但其他村的年轻人也进城了。有人告诉杨寡妇,去城里找。杨寡妇想法设法联系的人,却在出殡这天不见露面,电话也打不通,事实上就是水了她。出殡了没人抬,这还了得?
   还有比死大的事吗?一个走完人生的老人落了气,死后没人抬,杨寡妇不敢想象,读者也不敢想象!
   作者敢!这正是作者叙述的精巧之处。用大量的细节,做足了铺垫,蓄势待发。小说终于写到高潮了,伏笔铺垫足了,高潮自然涌现。
   杨寡妇拉扯了一帮女人来抬棺!
   孝子回不来,杨寡妇拉来逝者生前相伴的一头牛当孝子!死者的遗像绑在牛角上。
   起棺了!唢呐响了,大地颤抖了,苍天哭泣了,山村疼痛了……
   读者震撼了!
   这篇小说体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富有精悍的思想力度,具有撞击灵魂、催人泪下的艺术力量。
   女人抬棺当抬夫;老黄牛当孝子挂遗像;尤其是开篇一句“易小贵没回来,易云贵就硬挺着,挺得身下那东西都硬邦邦的”写得真绝,令人过目不忘;老黄牛过棺时任人喊不下跪,村主任一声吼就跪下了……看似荒诞,却是一针见血,发人深省。原本,小说就应该在一种荒诞的但读起来让人觉得是真实的氛围里,让读者悟出道理,给读者带来一种震撼,继而陷入深思。因为,切中作品所表达现象的要害,展示深刻的人性,挖掘人性,这样的小说,就有了张力。描写转型之际的农村,刻画空巢老人的作品我读过不少,让我记住的并不多。难得的是该篇小说我记住了,足见其表现手法清新,角度独特,在类似作品的基础上,又有深入的挖掘、创新和突破,带给读者一种视觉上的亮点。小说富有地域性,因而使得杨寡妇这个人物生动形象,塑造得极为成功,这是这篇小说的亮点之一。
   尤其是,作品对于细节的刻画,可圈可点,细节是小说的生命线,通过大量的细节不断地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崔玉松没有设计过多的情节和人物,而是集中笔墨,用大量的细节描写这个葬礼,描写从易云贵死到起棺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故事情节不复杂,让细节描写更有充足的空间,从而把细节的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使得作品有血有肉。
   在情节构思上,善于设置障碍,这是崔玉松这篇小说设计的精妙之处。按理,易云贵死了,作为唯一的孝子易小贵必须赶回来,而且要提前赶回,有很多的事等着他。可是,作者就设置了很多障碍,偏生就不让他回来,让读者干着急。先是说老板不准他假,这当然是易小贵的借口。当杨寡妇晓之以理,易小贵决定要回来,却没路费。杨寡妇发火了,说:“你就是借,也得借钱赶回来……”易小贵迫不得已,筹足了钱,踏上了回家的路,杨寡妇和易小贵的母亲才松了一口气。然而事实并不那么简单,作者高明之处又显现了出来,再“狠心”一把,安排易小贵出车祸,被送到医院住着。这次,真的回不来了。这样的设置,使得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又为下文烘托出高潮埋下伏笔,乃全文情节精华之笔。
   崔玉松笔下的村庄,是社会经济发展变迁过程里的痛。这种痛带给读者的是一种震撼,首先是一种视角的震撼,随之而来的就是心灵的震撼。崔玉松用饱蘸深情的笔触,抚慰悲悯的村庄,抚慰一种被遗弃的情感,抚慰村人的心灵。作品直击现实,直击当下,既是对乡情淡漠的痛彻控诉,又是对村庄衰落的悲伤哀叹;既有对当今农村百态的深入刻画,又有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宣泄。
   作品首尾呼应,全文紧凑,衔接合理,构架匀称,节奏错落有致,熟稔圆润。
   同时,我读得出来,这篇小说透着一种浓郁的散文语言味道,文字灵动,富有质感,叙述生动,不失散淡之美。显然,这与崔玉松写小说之前一直写散文有关。
   《不见悲喜》的最后,抬棺问题解决了,随着一声“起棺”,故事结束了,掩卷之余,给我留下的却是一种深深的无奈、悲哀和对空巢村无解的伤痛。
   玉也有瑕疵,小说也有不严谨的地方。
   譬如小说前第一部分倒数第五段:“几个女人把另一张床上的床板一块一块抽出来,用两根长凳铺上,村里前来帮忙的几个男人将易云贵抬到停尸板上……”这里的“村里前来帮忙的几个男人”就描写得不妥当,有些画蛇添足了。既然村里还有来帮忙的几个男人,何必要女人来抬棺呢?
   另外,文里有几处同一事物说法前后不一致:“村里前来帮忙的几个男人将易云贵抬到停尸板上”“回到堂屋,赵树乖傻坐在停丧板旁边”,一会“停尸板”,一会“停丧板”,应前后一致为好。
   还有,文中出现“插一句”,我认为这样的语言不好,当然仅仅是个见。正当读者读得津津有味,一句“插一句”,把作者硬生生从故事里拽回到现实来,还有,“插一句”给人的是作者在讲的感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故事的感染力。
   然,瑕不掩瑜,《不见悲喜》仍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好小说,让我的心灵为之震撼、共鸣。
  
   附作品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768539.html

共 29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赏析,切入点精妙,带入感极强,极快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引人入胜。一篇好的赏析文,会让读者情不自禁地随着作者的鉴赏评析去了解原作,从而一步步感受原作深刻的内涵。这篇文字就这样,从原作的情节构思“导入、铺垫、高潮”,到“首尾呼应、行文紧凑、构架匀称”等写作手法、写作特点,以及作品语言上的灵动和质感,进行了清晰透彻的阐述和分析,特别赏析了原作细节刻画丰富作品和构思上善于设置障碍等鲜明的写作风格。最后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原作的不足之处,可见阅读之用心和细致。村庄的疼痛,最甚莫不是老人死亡孝子不到没有抬,赏析极富深度,一篇精美的赏析文章,流年倾情荐阅!【编辑:蓝月悠悠】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0629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蓝月悠悠        2017-06-27 21:42:16
  一篇精到的赏析文,向山哥学习了。祝山哥写作愉快,收获满满!
蓝月悠悠
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7-06-28 08:12:26
  谢谢悠悠鼓励。
   主要是有感而发。因为,小说触动了我。
3 楼        文友:崔玉松        2017-06-28 09:18:55
  感谢山哥认真读了我的作品,并写了这么用心的一篇赏析。文中提到的不足,在今后的写作中一定注意改进。修改的时候再认真仔细一些。再次谢谢山哥!
回复3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7-06-28 09:39:57
  与松子探讨,我说的不一定就对,但是,探讨对你对我都有益处。
   期待松子的新作,我一定拜读!
4 楼        文友:城里老猫        2017-06-28 10:21:59
  从来没有写过赏析文章,今天读到山地哥的佳作,甚是欣喜,文章读来阐述的有条不紊,头头是道,给人欲罢不能的感觉。学习了。
回复4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7-06-28 11:27:12
  夕拾,谢谢,看你的照片,越来越美了啊!
5 楼        文友:上官风        2017-06-28 13:11:01
  这篇赏析作文很客观,没有无节制的吹捧,更没有一味地批评。只是结合文章史实,就事论事
   看这篇文章,不觉想起了《白幡下的白发》,同样的农村葬礼;同样的白发人送白发人;同样亲情缺失的悲哀情愫……应该说还有一样,同样的“憋”或者说铺垫,当情绪达到顶点时,自然地喷发、流露——惊天动地,引发共鸣。
   这篇文章,山哥做赏析应该再合适不过了。同样的题材中,取长补短
   顺便说一句,这篇文章,我读到了满满的谦虚气。向山哥学习
回复5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7-06-28 13:25:58
  谢谢小风!
   我感动的是,你提到了《白幡下的白发》,是的,同样的题材,但那篇的结尾是落到农村殡葬改革,也是正能量吧!
6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7-06-28 17:35:53
  作为作品赏析,最好的便是源于内心,忠于原作,起于笔端,沉于情境。此文便是,不见吹捧,随意自然,向小石头学习。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6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7-06-28 20:12:31
  谢谢雪社的肯定。完全赞成你的观点。
   赏析,也是一种自我提高的途径。通过作品赏析,与作者对话,互相交流,能提高彼此。我是这样理解的。
7 楼        文友:沂荷芝兰        2017-07-02 17:02:22
  我没有读过那小说,也没有写过赏析文,因了山哥的这篇文我想读那小说。源于内心,忠于原作,自然流入便是最好的。拜读学习!
回复7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7-07-02 17:05:12
  谢谢。小说真的不错。
   祝你佳作频现。
8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7-07-03 15:58:47
  山地把一篇小说剖析得淋漓尽致,写小说要“狠”,要不厌其烦做足了伏笔,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动,让读者深思。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较之前语言变美了!
五十玫瑰
回复8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7-07-03 19:40:47
  谢谢玫瑰姐的肯定。一起努力!
9 楼        文友:焚心止水        2018-07-10 11:34:29
  精彩的评论让人有阅读原作的冲动。
回复9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8-07-10 22:32:05
  谢谢你鼓励。共勉!
10 楼        文友:修文        2018-08-13 10:50:45
  惟愿灵兮犀长久
   迢迢会兮月下逢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