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孟姜女传奇》是怎样炼成的(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孟姜女传奇》是怎样炼成的(散文)


作者:好运你我 童生,68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04发表时间:2017-07-02 08:27:59
摘要:用常德汉剧高腔演绎津市嘉山孟姜女传说,两大国家级非遗的深度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绚丽夺目的火花?摘取“田汉大奖”及导演、表演、音乐等奖项,正在为“湘戏进京”展演作最后打磨提升的优秀剧目《孟姜女传奇》,经历了哪些磨砺与成长,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柳岸】《孟姜女传奇》是怎样炼成的(散文) “澧水波粼粼,嘉山草青青,姜女在何处,民心永系生死情……”
   用常德汉剧高腔演绎津市嘉山孟姜女传说,这两大国家级非遗的深度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绚丽夺目的火花?摘取“田汉大奖”及导演、表演、音乐等奖项,正在为“湘戏进京”展演作最后打磨提升的优秀剧目《孟姜女传奇》,经历了哪些磨砺与成长,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日前,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常德市汉剧高腔保护中心,一探究竟。
  
   【一】评审风波
   常德汉剧高腔和津市嘉山的孟姜女传说,于2006年和2008年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个是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地方戏曲剧种,其唱腔以高腔、弹腔、昆腔以及民间小调组成,富于浓郁的湘北地方特色。一个是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传奇爱情故事。
   “能否将两者融为一体?”国家一级演员彭玲早有这一想法。
   彭玲从艺三十余年,在汉剧舞台上塑造过不少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曾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等殊荣。彭玲没料到,在她担任常德市汉剧高腔保护中心负责人之后,终于梦想成真!
   该中心成立于2012年,其前身是常德市汉剧团——今年9月将迎来它成立60周年华诞,几代汉剧人风雨兼程奋发有为,硕果累累成就非凡。
   彭玲主任2013年5月上任伊始,就请来原市汉剧院院长龚卫民和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知名导演何艺光,一同交流探讨新戏的选题事宜。何艺光对常德汉剧有种无法割舍的情感,他最先建议用常德汉剧高腔来演绎嘉山孟姜女传说。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正合彭玲和龚老的心愿!
   彭玲坦言,在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故事中,相比《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的影响力稍逊一筹。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表现形式虽多,但内容大同小异,缺乏新意。有鉴于此,他们座谈时将剧目的切入点和主题思想确定为颂扬孟姜女和范喜良忠贞不屈、感天动地的爱情,和黎民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处理秦皇暴政、修筑长城等较为敏感的问题,和积极创新、融入本土文化元素等方面,三人也达成共识。彭玲热诚邀请何老师执导该剧,他爽快地答应了。
   几经辗转,该中心特邀文艺评论家、对常德汉剧有所研究的安志强担任编剧。年逾古稀的安老师一年多时间八易其稿,在剧本创作上呕心沥血不辞辛劳。
   不曾想,初稿评审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差点被常德市和省里的多数专家否决。
   “关键时刻,何艺光老师非常给力,他将对剧目主题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理解,阐述得淋漓尽致,最终让在座的专家们看到了鼓舞人心的希望!”谈到这一涉险过关的“插曲”,彭玲欣慰地笑了。
  
   【二】老腔新唱
   《孟姜女传奇》演出后大放异彩好评如潮,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它融入不少本土独特的文化元素。
   孟姜女传说自古有“东、西、南、北”四个派别的版本,流传于孟姜女故乡的传说是南派代表——有史料印证,孟姜女是秦时澧州(现津市)嘉山人,地道的湘妹子!
   从2013年10月开始,剧组多次组织主创人员到嘉山姜女祠、澧县文庙一带考察、采风,同当地“孟姜女传说”传承人和文艺专家座谈,观看民间艺人表演有关孟姜女故事的节目等,收集到“下池”、“蹈火”、傩文化等属于本土传说独有的内容。经过交流研讨,又将赛龙舟、澧州大鼓、常德丝弦等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融入剧情中。
   为了贴近广大观众的审美习惯,真正让这个古老的民间传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孟》剧“老腔新唱”:在高腔的曲牌中,加入了现代音乐元素;在“伤别”、“滴血认亲”片段中打破传统模式,将高腔与弹腔相结合,使唱腔更有特色和时代感,对演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服装造型新颖别致,表演巧妙糅合戏曲、舞蹈、话剧等元素,兼具传统与时尚之美。
   据了解,该戏原名《孟姜女》。在益阳排戏时,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应邀前来观看,提出不少中肯的指导意见,包括剧名添上“传奇”。剧组立即采纳孙老该建议,用这一视角和层面来演绎,舞台空间大为拓展,充分调动了主创人员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将范喜良的身份由原来的“巡城官”改为知书识礼的读书人;虚构风、雨、雷、电四大天神,给千里寻夫的孟姜女设置异常严峻的考验;根据相关剧情,巧妙、诙谐地针贬当今离婚率居高不下、豆腐渣工程等社会问题,起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创排期间,在常德、长沙和北京召开过多次专家研讨会,对《孟》剧品质的不断打磨和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彭玲凭借在剧中成功塑造了孟姜女这一感天动地的人物形象,荣获第五届湖南艺术节“田汉表演奖”。谈到自己表演上的创新,彭玲以“哭城”一场为例介绍,当孟姜女惊闻夫君范喜良身亡的噩耗,传统戏剧中的孟姜女一般是突然晕倒,苏醒后大放悲声。而彭玲在与何导沟通后做了大幅度改变:接近崩溃与昏厥的孟姜女僵立呆住,靠全身剧烈颤抖的肢体语言,靠眼珠的对视,转动,发散与收滞神光的“眼技”和声嘶力竭的呼喊,来表现人物极度悲愤与血泪控诉的强烈情感,提高了戏剧表演的震撼力。
   彭玲在“过关”这场戏中的击鼓清唱,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为熟练掌握澧州大鼓的演奏技巧,她专程到临澧拜师学艺,并勤加练习。
  
   【三】“真不容易!”
   三年磨一戏。彭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用“不容易”来形容《孟》剧的整个编创过程。
   《孟》剧是该中心至今投资最大、规模最大的一部戏。因为本地二度创作的实力有限,除导演、音乐等邀请湖南名家担任外,剧本创作、舞美、灯光设计和化妆、服装、人物造型设计等都是到北京、杭州请国内顶级专家和企业团队来做,全部制作成本约400万,超出预算好多倍!这是常德汉剧界破天荒的事,曾招致各方的不理解和质疑。彭玲等单位领导多方筹措资金,倍感压力和艰辛,后来在湖南省文化厅、省财政厅、省艺术基金会及常德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与扶助下,才度过难关。
   在《孟》剧编创过程中,团队克服了不少实际困难。
   按剧本设计,多个场面恢宏大气,需七八十人参演。该中心全部演员才40多人,向市湘楚歌舞团、武陵区歌舞团寻求帮助,借调了近30名演员。
   2015年4月该剧正式投排。因常德没有符合要求的舞台,剧组在益阳租用剧院十来天。每日早出晚归两地奔波,排戏任务重,中午吃个盒饭,休息片刻就开工,大家非常辛苦,但兢兢业业毫无怨言。
   一年多光景,全体演职员几乎没有休息日,精诚协作,为梦想而坚守,为艺术而拼搏——
   何艺光导演推掉了四个戏,在常德扎根半年,全身心扑在编创上。期间,女儿结婚,他无暇参与筹备,喝了杯喜酒就匆匆往排练场赶。后来,女儿生小孩,他根本抽不开身回去探望。
   年逾八旬的李少先是常德汉剧音乐创作的国家级传承人。剧本改到第三稿时,李老不顾年迈多病,迫不及待地投入音乐唱腔设计工作。
   演“小玉”的张金玲,孩子才满周岁,生病住进重症监护室,她只能匆匆看几眼,含泪赶去排练。
   “雷神”和“风神”的扮演者张莉、吴益冰,夫妻俩把几个月大的儿子托付给乡下父母,一连数月顾不上去看看。
   音响师孙全红的父亲不幸病逝,为了不耽误省委宣传部安排的《孟》剧巡演任务,他将父亲的灵柩送上山就强忍悲痛赶往永州。
   彭玲因排练强度大,左膝旧疾复发,医生多次劝她静养休息,切忌剧烈运动,否则将来很可能无法站立行走。彭玲毫不犹豫地说:“戏决不能停下来!坐不坐轮椅以后再说,先排戏!”
   “真不容易!没有这种拼搏奋斗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孟姜女传奇》哪能走到今天?!”彭玲回顾编创期间的点点滴滴,不禁感慨万千。
  
   ——采写于2016年7月,2017年6月修改整理

共 30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部有地方特色的《孟姜女传奇》要出世,需经历和孟姜女寻夫一样的艰难险阻:首先是“评审风波”,接着是“老腔新唱”,最后“真不容易”成功,上了台面。一部新戏的树立,它需揉和多方面的元素,从人们的意识,感官,到最后得到大众的喜欢和认可。这里面有全体演职员精诚协作,舍小家为大家的坚守和拼搏,其间闪现的无数动人事迹,读之感人情怀。无限的佩服为《孟姜女传奇》作出贡献的所有人员。感激,感恩,幸亏有他们的不弃与孜孜追求,这部好戏才得与观众见面。好文,推荐大家阅读。【编辑:如风姐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7-07-02 08:28:40
  首先问候作者写作辛苦!
2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7-07-02 08:38:15
  传说孟姜女是从葫芦里面生出来的孩子,从小我就觉得美好到不可思议。一直寻寻觅觅滴喜欢葫芦,收藏葫芦,后来,偶滴外婆看偶快成神经病了,编了好多神话来跟哄我,哄了好久,偶才不寻葫芦了。(*^__^*) ……
3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7-07-02 08:40:39
  现在,偶细一直佩服原作者,不知这银细啥精灵投胎来的,了不得!!!
4 楼        文友:老百        2017-07-02 11:29:55
  作者妙笔写这篇通讯,原载于《湖南文化》期刊。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5 楼        文友:星光问路        2017-07-02 17:41:12
  拜读佳作,好文笔,欣赏学习了,同时问好老师,创作愉快,炎夏安康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6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7-07-02 22:06:43
  通过作者之笔,看出了大家的敬业精神,佩服
7 楼        文友:好运你我        2017-07-04 17:22:21
  分享旧作,得到各位文友的关注和热情肯定,深表感谢!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