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军警】《孝经》的教育智慧心得体会(十二)

编辑推荐 【军警】《孝经》的教育智慧心得体会(十二) ——广要道章第十二


作者:karen杨 秀才,175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25发表时间:2017-07-04 19:33:27
摘要: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本周末学聆听了王宝寨老师开解的《孝经》中“广要道章第十二”的教育智慧,经文如是: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谓之要道也。
  
   王老师的智慧开解让末学明白了以下几点:
  
   一、经文大意
  
   孔子说∶“教育人民互相亲近友爱,没有比倡导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礼貌和顺,没有比服从自己兄长更好的了。转移风气、改变旧的习惯制度,没有比用音乐教化更好的了。更使君主安心,人民驯服,没有比用礼教办事更好的了。所谓的礼,也就是敬爱而已。所以尊敬他人的父亲,其儿子就会喜悦;尊敬他人的兄长,其弟弟就愉快;尊敬他人的君主,其臣下就高兴。敬爱一个人,却能使千万人高兴愉快。所尊敬的对象虽然只是少数,为之喜悦的人却有千千万万,这就是礼敬作为要道的意义之所在啊。”
  
   孔子曾对曾子说:“先王有致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这章就是讲的这个要道,这个要道就是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顺治天下从来都是用教育,而不是管理。
  
   二、教育做为治顺天下的要道,其要点就是孝、悌、乐、礼。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要想建立一个爱心的团队,爱心的单位,爱心的国家,爱心的社会,用什么方法最好呢?教“孝”是最好的。孝能开启一个人的良知、善心。“孝心一开,百善皆来”。所以说孝能打开人的善心,善心良心一打开,他就一个善人了,他就不会做坏事了。怎么教孝呢?真正的教孝,一个领导人能够行孝,人民就能够效法。教孝的方法不是命令他去孝,而是让人去效法。在传统文化里,它是一种感化、是化人、是上行下效。因此怎么样去培育一个有爱心的集体,就是孝道文化。
  
   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礼顺就是按照礼的顺序来生活、来工作、来待人接物、来为人处事,这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礼顺,既相亲相爱,但又不是拉帮结派,它是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就像润滑剂一样让整个机器运转起来,不发生磨擦,不发生冲撞。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校园秩序,就需要这样的礼顺,而这样的礼顺怎么培养出来呢,最好的方法,“莫善于悌”。悌是长幼有序,《弟子规》里的“兄道友,弟道恭。”“长者先,幼者后”,这都是秩序,它不是谁规定的,它是一种自然的秩序,象夏的万物,大树,小草,小花各得其所,各得其位,没有猜疑、没有争斗、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利用这样的天地之道来制定人的秩序,就是礼顺。所以教的方法,那就靠悌道。人与人之间打造悌道的文化,打造一个有秩序的团队,就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一,孝在中,没有这么一个共同的愿望是不可能和谐的。校训,班训都是。第二、相互尊重。第三、淡薄名利。第四,相互包容,“言语忍,愤自泯。”学习别人的长处,看到别人的好处。 这就是一个有顺序的集体了。人家说我们中国人没有秩序,节假日到处拥挤说中国文化不好,其实不是中国文化不好,中国传统文化里本来就有这样的秩序,“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些话一拓展就是秩序。或排队,或打饭,先来后到,有了秩序就不乱,而这些秩序是自然而然的。我们说在家是“长者先,幼者后”,扩展到社会上就是敬老爱幼,这是自然而然的,大家是不反对的,中国人是不争的,是按照自然的规律相互谦让的。所以礼顺的好处是按照自然而然的顺序,不争不抢。现在什么都鼓励去“争”,争模范、争优秀,争名师。而过去是提倡“让”。比如评一个名师,是不是名师,大家都知道,但是你有了人为的因素,就失去了自然的成分。为什么呢?大家为了评一个职称,一个优秀,弄得一肚子气,满腔的抱怨,影响到工作,原因就是没有礼顺,也就是少了悌道的教育。
  
   3、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移风易俗就是要建立一好的风气,一旦一个风气起来后,大家就不约而同去做,就形式一种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易改。比如北方大年吃饺子,虽然有人讨厌吃饺子,也吃,不然不和谐,爱吃的高高兴兴吃,不爱吃的也高高兴兴吃,这就风俗的力量。好的风气,好的民俗的形成,靠什么呢?靠“乐”。它是指高雅的音乐。狭义的讲就是指音乐。广义的讲就是指艺术,可以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甚至是一种休闲、消遣的方式,这也是“乐”。用这种方式来教化民众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礼记里说“大乐与天地同和”,真正的雅尔是来自于天地自然的规律。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道法自然”,音乐也是如此。中国古音是五个音符1、2、3、5、6,没有4和7。现代音乐是七个音符,1、2、3、4、5、6、7。4和7是人类情绪的表达与渲泄。1、2、3、5、6是大自然原本的内在规律的表达,称为天外之音。为什么呢?大自然里,有春、夏、秋、冬四季,四季也对应五行,春天代表的木,夏代表的是火,秋天代表的是金,冬天代表的是水,然后四季的循环是土。在方位上,东方是木,南方是火,西方是金,北方是水,中间是土。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也对应五种音乐,就是1、2、3、5、6,这五个音符都是来自然的音符。五行又对应五脏,肝代表木,心代表火、肺代表金、脾代表土、肾代表水。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运转,就使得整个宇宙,春夏秋冬,生生不息。人的五脏也是通过这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而使得五脏新陈代谢,和谐运转,如果五行乱了,就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心、肝、脾、肺、肾也就乱了,就不和谐了。古典音乐是和谐的,现在的音乐多了两个音符4、7,把人的情绪加进去了,这一加就乱了。子夏在诗经序文里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这就说明音乐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音乐还可以调病,音乐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五音的产生源自于生活,例如:“商音出西方”,即西部地区流行高亢的商音,那里的人普遍肺功能比较好;而在农耕文明发达的中原地区,人们最常接触到的声音是耕牛发出的“哞哞”声,低沉如大地般敦厚。根据阴阳五行学说,通过对生活的质朴观察,人们总结出古代五声音阶“角(jué)、徵(zhǐ)、宫、商、羽”,认为其分属“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并逐渐形成以五音来调节人体机能的音乐治疗。音乐是一种教育,不可忽视。广义的来讲,今天社会的“乐”包括各种媒体、包括古代的评书、大鼓书、民间舞蹈、京剧等很多曲目形式,它都是教化人的,它都是讲道的,都是讲的仁义,都是讲善有善报。所以音乐是一种教育,不可忽视。我们现校园里一定让高雅音乐占领我们的校园,教育部也发了文件,高雅艺术进校园,就这个道理。
  
   4、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跟法是有区别的,礼是在爱敬之情的基础上自然接受、自然去做的,不会有怨恨。法是让人起怨恨的。礼是自然之序,是顺应人自然而然的性德。礼者,敬而已矣。礼的本质就是恭敬。礼在实际生活中,有相对的礼,有绝对的礼。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损我一尺,我损你一丈,别人敬我我敬别人,这是由外在的条件来决定自己的态度,这是相对的。可是如果你敬我我回敬你。你不敬我我还敬你,你对我好我敬你,你对我不好我还敬你,你爱我我敬你,你恨我还敬你,那是绝对的礼,“所敬者寡而悦者众”,这是投资少,见效很大的事情。因为一个人的身份很多,他可能是哥哥,你敬他,他弟弟就高兴。他可能是领导,你敬他,他的下属就高兴,他可能是父亲,你敬他,他的儿子就高兴,敬一个人有很多人高兴。具体的敬的方式就五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诚友信,夫义妇随,五伦其实就是一个“敬”,敬天、敬地、敬万物,这就是我们要培养的恭敬心,教出恭敬心,这也是我们的一个要道。
  
   三、本章经文的教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我们要善于抓住班级管理的四项法宝:孝、悌、乐、礼。第一个法宝,一个班级里面,首先同学们之间要有爱心,相亲相爱。现在校园凌辱案,杀人案越来越多,同学之间没有爱心,是因为我们没有教或者教得不对,教什么呢?教孝。我们没有教孝,没有用孝的文化来打造这么一个爱心团队,培养孩子的博爱之心。反思我们现代的教育,哪个班主任一上来就教孝啊。没有博爱之心,孩子们的怨心就容易生起。现在常看到一个校园里现在几个女生虐待一个女生,手段非常残忍,就是因为缺乏孝的教育,也就是爱的教育。家长老师应该以身教为主,而不能以口头去说,这教不会孩子。第二,培养我们的秩序班级要靠悌道文化。悌道文化的结果就是一个很有秩序的班级。不光人有秩序,物品都有秩序。书包、课本下课后都放得整整齐齐。“长者先,幼者后。”“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这个秩序一拓展开来,人、物都有秩序。有些做好的学校,其实整个学校就是一个秩序的校园。有个幼儿园,孩子们牙刷的角度,窗户开的程度,孩子的睡姿都是一致的。这个秩序要孩子们自然去做不勉强,就得要由悌道的力量。第三,培养好的班风、学风要靠音乐的文化、艺术的文化,就是艺术教育,它非常重要。当然它可以扩展所有的艺术形式。要让高雅艺术进校园,高雅的艺术可以引导孩子们形成好的风气。古典音乐、书法,绘画、太极等。体育、休闲、娱乐,包括游戏、课间音乐都可以是高雅的艺术,高雅的艺术一出来,好的风气就会形成。而现在我们看一看,不好的娱乐方式充斥着校园。比如游戏,它不是雅乐,一些流行音乐,发泄的是人的情绪,也是不健康的,让人心浮气躁,甚至神志都出问题,对人体心、肝、脾、肺、肾都有影响。还有一些成人的舞蹈,孩子们有没有必要做出模仿?一定要有选择,高雅的可以,低俗的不行。还有,孩子们的一些争斗,网上的一些游戏,用钱来换游戏的什么这个币那个币的,都是很不健康的,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有选择。再如手机进校园,给班级风气造成很大的破坏。第四、要打造一个和谐的班级,要靠“礼”。“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一个班的班长、学习委员能够安定下来了,调皮的也就能安定,上下无怨。礼仪文化的核心是恭敬,恭敬之心要从小培养。可是我们从小就在培养竞争之心,什么都搞个竞争,什么都搞个排名。其实竞争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讲方法,竞争是跟自己争,跟自己的坏习性争,不是跟别人争。“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见跻”,学别人的好,把别人的善学过来,相观而善。不是嫉妒别人,跟别人发狠,不是见不得别人好。“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不比享乐,不比玩耍,不比花钱,这也是恭敬心的培养。把生活中每一个环节培养成礼的形式,如厕礼、睡觉礼、吃饭礼,这就能提起恭敬心。
  
   所以从这一章可以看出,中国式管理的核心是教育,用教育的方式做管理,而教育的要道是顺宇宙自然的规律,中国过去运行每一个体制都是这样。我们班级管理都可以借鉴过来,其核心就是德,就是孝的文化。那么我们的班级管理就有了一个目标,就有一个理论的支撑,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共 43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重要标记。作者这篇教育智慧心得,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可谓是高屋建瓴,举一反三。当今教育,是全民大事,应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结合《孝经》谈中国管理式教育,很有前瞻性。对于教育和教育对象,学校、社会、家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但愿中国教育问题能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好文共赏!感谢赐稿!问好作者!【编辑:沈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