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你一定要读王小波(杂文)

精品 【晓荷】你一定要读王小波(杂文)


作者:怀永 秀才,1394.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76发表时间:2017-07-08 17:32:57

【晓荷】你一定要读王小波(杂文) 上高中时有个比较喜欢读书的同桌,有次聊天,他提起一篇文章叫《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初听觉得有趣,心想大概是一篇童话故事般的文章,当时也没太在意。那应该是我第一次听到王小波这个名字,而真正开始接触王小波,是上了大学之后的事。
   陈子善写过一本书叫《你一定要读董桥》,我步陈先生后尘,并冠以相似的名字,难免有如坐针毡之感。毕竟我不是鲁大师,写完《狂人日记》,还能淡然自若地说一句“比果戈里的优愤深广。”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又将以前看过的王小波的书翻了一遍,一来为了避免出现什么让人笑掉大牙的错误,二来心里想着这次总要敷衍点东西出来。
   王小波给我的印象非常奇特,读他的小说,时常会忘记自己身处的世界,而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同样的感觉,我在白先勇的《台北人》、川端康成的《雪国》以及伟大的著作《红楼梦》里也有过。可能我前面这句话会让有些读者产生这样的误会,认为我在拿王小波的作品和其他那些书做比较,在此我只说的是自己的感受,我并不赞同将不同作家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这种事情给我的感觉和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放在一起,然后评论谁的鼻子更大、谁的眼睛更小一样,这种比较本身没多大意义。我觉得王小波最大的独特在于他既幽默风趣,而又充满智慧和哲理。
   一
   第一次读完《黄金时代》时心里有些糊涂,云山雾绕的,因为小说的叙述方式很是奇特,场景一直在变化,一会儿两人逃进了山里,一会儿又在人保组写交待材料,一会儿又在北京重逢,故事本身都没能了解透彻,更别说小说背后的东西。当时有个文学口味不俗的姑娘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她说:“你觉得王二和陈清扬之间到底有没有爱情?”说实话,第一次读《黄金时代》时丝毫没有觉得这两人之间发生的事和爱情有什么关系。当时我对于爱情的认识可能受到年龄的限制,认为像爱情这种事如果和性爱联系到一起便会变得肮脏起来,所以那时候我更喜欢《伊豆的舞女》当中的那种虚无缥缈的灵魂感觉,这也曾让我怀疑这篇小说的伟大。
   后来重读《黄金时代》,那次给我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小说开篇就写到陈清扬下山来找“我”(即男主人公王二)谈论她是不是破鞋的事情,我在书上默默地写下了这样几个字——惊人之处,就在于此。文章第二部分写到王二请陈清扬吃鱼(但并没有鱼),两人“倾心之谈”时提到“伟大友谊”,后来王二和当地一个叫三闷儿的打架,被三闷儿的娘拦腰一板凳,陈清扬是当时他们插队的那个地方的医生,她见到王二时第一句话便说:“你别怕,要是你瘫了,我照顾你一辈子。”读到这儿时我不再怀疑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爱情,虽然这爱情的开端有些荒诞。当然这篇小说最主要的不是爱情,而是关于人性的思考,在那个被称作是“黑色幽默”的年代里,连爱情都变得有些扭曲,但无论怎样的环境下,爱情都是神圣的,所以爱情才是神圣的。
   我们如今这个年代,肯定也包含着许多怪异。我可以这样设想一下,在未来人类又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或者说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那时的人看待今天的社会肯定就会发现其中荒诞的东西,而当我们自身处在这种荒诞中时你可能不会感受到。如果你能感受出现在社会中的荒诞,那我要恭喜你,你的思想是独立的,甚至可以说有些超前。
   说到思想独立,这一直是个让我恐慌的问题,如今的大部分年轻人也包括笔者,正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一致起来,很难遇到一个真正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年轻人。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社会发展需要创新的思想,我无法想象,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罗素认为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如果他是正确的,那我们也正在变得不幸福。不过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罗素的话那怕不是绝对正确,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黄金时代》中王二和陈清扬两人与时代格格不入,甚至说在那种荒诞的年代每个人都被时代改变得面目全非,王小波通过“性爱”作为立足点,来反抗那个时代对于人性的摧残。比如说最开始大家都说陈清扬是破鞋,人们并没有立足于真实,而是凭借着自己的主观臆断来诋毁一个人。因为他们认为“结了婚的女人不偷汉,就该面色黝黑,乳房下垂。而你脸不黑而且白,乳房不下垂而且高耸,所以你是破鞋。”而到后来陈清扬和王二之间真正有了关系之后,反倒没人说了。王小波的伟大在于他以超前的姿态、超前的思想讲述和批判了那个毁灭人性的年代。
   一个人要反抗时代总是非常困难的,也是非常孤独的。在章风山上陈清扬骑在王二身上一上一下,“极目四野,都是灰蒙蒙的水雾。忽然间觉得非常寂寞,非常孤独。”还有后来的“天边起了一片云,惨白惨白,翻着无数死鱼肚皮,瞪起无数死鱼眼睛。山上有一股风,无声无息地吹下去。天地间充满了悲惨的气氛。陈清扬流了很多眼泪。”这些都显示出人在与社会斗争时那种强烈的孤独感。但他们是自由的,虽然被批斗,被关起来写交待材料,但在王陈二人之间却有着那个时代别人所不具有的自由。对他们自己来说,那都是他们的黄金时代。
   人终究还是摆脱不了外在的环境达到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而当看到丑陋的现实时只能走上去接受摧残,但心里终究还是快乐的!我想这也是《黄金时代》想告诉我们的道理——追求自由可能会受到阻碍,但那些追求自由的时光将会是你人生中真正的黄金时代。
   相比于《黄金时代》来说,《我的阴阳两界》故事更加流畅,读过一遍大概就能理清故事情节,但这并不会妨碍我将这篇小说继续读下去。一般小说第一遍阅读能带给你惊喜,但是经不起多读,而伟大的作品就不会出现这种弊病,因为你不是想单纯地读完它,而是在享受阅读的过程。李银河在《我们曾经拥有》中这样写道:“小波的文章中有一种传统写作中十分罕见的自由度,看了没有紧张感,反而有一种飞翔的感觉。”小波的文章确实能给人这样一种感觉,让你在他所创造的那个世界里自由的飞翔。李银河说他非常不喜欢托尔斯泰,他觉得古典现实主义太乏味,他喜欢一切有趣的、飞扬的东西。也正因为这样,他才是自由思想者。
   在我心里,王小波是多变的,有时他是一个俗痞有趣的男孩,有时又是一个睿智深刻的智者。他纯真、率直、干净,而人想要接触到智慧时,这些品质都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想法有点类似于禅宗当中那种追求人的本性的哲学思维一样。《坛经》中说弘忍给慧能讲解《金刚经》,说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弘忍知道慧能悟了本性,就说:“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人生来就有智慧,本自足,不生灭,无动摇,这种智慧能生万法。而人本心中的智慧往往受到现实社会的蒙蔽,不能自见本心。李银河在悼念王小波的文章中就这样写到:“他特别反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真即是美”的文学理论,并且持完全相反的看法。他认为真实的不可能是美的,只有创造出来的东西和想像力的世界才可能是美的。”现实社会中人们不可能都按照自己的本心去生活,小波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个世界,那里的主人公追求自由,将性爱看成是和吃饭、喝水、开花、下雨一样本真美好的东西,他小说中的自由度在现实世界中则很难去实现,所以他认为“只有创造出来的东西和想像力的世界才可能是美的”。然而不论是《黄金时代》中的王二和陈清扬,还是《我的阴阳两界》中的小孙和王二,都是别人眼中的“异类”,但说到底,他们才是真正找到了本心的人。
   王小波总和三个称号联系在一起——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他的浪漫毋庸置疑,从那一封封都以“你好啊,李银河”开始的书信里足可以看出来他是个浪漫的人。但行吟诗人这个称号我在最开始读他的作品时并不怎么认同,他的文字是具有魔力,但给我的感觉还不到诗性。直到后来,我读到一篇小说叫《绿毛水怪》,这是他早期的作品,比起后来的作品,这篇小说的确显得有些稚嫩,但我觉得这篇小说是他的作品中富有个人真实情感的一篇,文章中有一段男主人公陈辉和女主人公妖妖谈诗的情节,那天白天下了雨,晚上起了夜雾,两人走在昏暗的路灯下,妖妖问陈辉怎么形容这夜雾,陈辉说:“妖妖,你看,那水银灯的灯光像什么?大团的蒲公英浮在街道的河流上,吞吐着柔软的针一样的光。”妖妖又问怎么形容路灯,陈辉说:“我们好像在池塘的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读到这几句对白时,我毫不怀疑“行吟诗人”这个称号,王小波虽然极少写诗,但是他有做为一个诗人的天赋和才能。就像冯唐凭着一句“春风十里不如你”就没人说他不是一个诗人。诗人总是能感受到别人所不能察觉到的生活中的美,而诗写给不懂它的人就是一件悲惨的事。人要成为诗人,我觉得一颗美的心灵是不可缺少的,而要读懂诗,就要有一颗能接受美的心。《绿毛水怪》最后妖妖长时间等不到陈辉跳海而死时,我禁不住心里的悲伤,眼眶有点发热。当时我想起这样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我热爱妇女,所以我喜欢《革命时期的爱情》,这部以性爱为基础的书从来不会让我觉得龌龊,他是纯洁的,性爱本身就是爱情的一部分,所以他和爱情一样神圣。对于性,弗洛伊德说它是一切美的本源。但你怎样去欣赏美,这倒是一门大学问。造物者只负责创造美,而至于怎么去欣赏他,那是你个人的事。造物者给每个人一双不同的眼睛,但我想所有的眼睛里都包含着欣赏美的原始成分。当然,你有没有弄丢自己的“原始成分”,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喜欢有趣的事情,读到《红拂夜奔》时我欣喜若狂,这本书带给我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忍不住熬夜读完,为了不影响同宿舍其他人,我会一个人坐在楼顶放肆地大笑。《红拂夜奔》中也写了一种可怕的东西,叫做体制,当一个知识分子从体制之外变成体制之内的人时,他的灵感就渐渐消失了,他不会再像从前那样睿智,他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垂垂老矣的人,体制让我害怕。小说中虬髯公暗恋红拂但不敢说出口,虽然他后来做了国王,但他却不像是国王。得到的不一定是想要的,人如果不能得到想要的,就算是做了国王也是无趣的。小波在带给你快乐的同时还会让你思考,《红拂夜奔》不单单是有趣,它还富有哲理,小波善于用有趣的事来讽刺这个世界上的各种荒唐。
   王小波的小说是每个向往自由、喜欢有趣的人无尽的财富,当得知美国人读《廊桥遗梦》都能如痴如醉的时候,我对于我们有《黄金时代》感到庆幸。
  
   二
   相比于小说来说,有人说更喜欢王小波的杂文。在说王小波的杂文之前,我忽然想起以前遇到过这样一个人,他总是喜欢说这样一句话——我读了那么多的书,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每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总是要强忍着以免笑出声来(因为她脾气暴躁)。我想用以下两个理由来反驳他:首先你这一生才开始不久,你怎么就知道过不好这一生。其次可能你读了很多书,但一本也没有读懂。如果有人想要在书中找到一种来指导他怎样过好一生的方法的时候,我建议你一定不要读王小波,因为他不会告诉你怎样活好这一生,反而可能会把你气个半死。他会给你说:“罗素以为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把什么都规定了就无幸福可言。”
   现在有一种很有趣的社会现象,有些书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这些书往往都还是一些比较畅销的书。我不能评价那种生活方式的好坏,就像我没有权利去评价他人的生活一样。可是有些人看了以后,辞了工作,放弃了学业,刻意地去追求书中的生活,那几乎是用摧残身体的方式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幸福。当人们沦落到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寻求精神上的幸福时,这已经不单单是个人的问题了。笔者建议各位,不要只按名声好坏去读书,那样你可能会沦到连好坏都不分!还有一个问题是按照那些书中提供的方式生活,他们真的幸福了吗?可能刚开始会有一点效果,但那一点点幸福过后,带来的是比以前更多的痛苦。源远流长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突如其来的幸福往往像一场大病,带有很严重的后遗症。我写以上这件事可能会遭到反对,但写作自古以来就带点危险性,往远了说,金圣叹被砍了脑袋,往近了说,老舍跳了太平湖,马建成了关键词,现在虽然没以前那么可怕,但心里还是有点战战兢兢。
   王小波的杂文涉及面广,言辞犀利。他的杂文集颠覆了我的很多认识,比方他在杂文中对于孟子的说法就彻底颠覆了我的认识,在他那里孟子是一个凶巴巴的老头,他的基本方法是推己及人,要是及不了人,就说人家是禽兽、小人。这种说法让我重新认识孟子,这还是那个“善养浩然正气”的孟子吗?虽然王小波说得不一定都对,但细细想来,还是有些道理的,可能我们一样,都是喜欢自由的人,不太喜欢生活被人设置。
   他总能发现社会当中存在的不合理的事物,接着反思这种不合理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他有一篇杂文叫《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在这篇文章中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认为中国文化对于物质生活的困苦,提倡了一种消极忍耐的态度,不提倡用脑子想,提倡用肩膀扛。
   如今的中国人已经不同于他所生活的那个时期了,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困苦不再是消极忍耐,不再提倡用肩膀扛,提倡用脑子、用科技,这不得不说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从他的杂文中也能看出来中国人正在渐渐消失的一些东西,他的《京片子与民族自信心》当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八十年代初的北京小姐,就是洛克菲勒冒犯到她,也是照骂不误:“别以为有几个臭钱就能在我这儿起腻,惹急了我他妈的拿大嘴巴子贴你!”断断不会见了港客就骨髓发酥非要嫁他不可——除非是领导上交待了任务,要把他争取过来。粗鲁虽然不好,民族自尊心却是好的”。看来从八十年代开始,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在一点点消失,人们对于金钱和虚荣的追求几乎到了一种狂热的地步。但是一个国家的民众不相信自己的国家,奶粉要跑到国外去买,甚至连马桶都要跑到外国去买,像这种问题的根源恐怕也不单单是民众的民族自尊心消失!
   他还有一篇很有意思的杂文《卡拉OK与驴鸣镇》,文中提驴鸣镇这个名字的由来,他用驴鸣讽刺他住的楼里那些晚上唱卡拉OK的人。虽然只是一篇简单的小文章,读完可能让你能笑一下,但是生活中这样的人的确是屡见不鲜。如果看了这篇文章,以后再大喊大叫的时候可能就要注意一些了,不然邻居不是想要来找你拼命,就是会把你写成驴鸣。
   一个人所写出来的文章不可能都是好的、有用的。王小波还有些关于电影、电视剧的评论性文章我不怎么喜欢。毕竟我不是做电影的,也不是搞电视剧的,这些文章可能电影导演会比我更感兴趣。我前面说过,王小波的杂文不会教给你怎样去生活,但他会带给你思考,给你一种全新的认识问题的方式,在他的杂文中能学到这点,也就足够了。
   本来我想将这篇文章写得尽量简短,以免占用读者太多的时间,但一提起笔,小波书中的人物、他说过的那些话一点点涌上心头,让我有些控制不住自己。写这篇文章时我心里常常有一种惶恐的情绪萦绕着,王小波先生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如果我写得实在不好,那等于给他脸上抹黑。如今将这篇文章写了出来,并不是觉得自己写的够好,只是觉得好东西应该分享给大家罢!最后一句话了,用小波的吧,他说得比我的好太多——人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知道最好的就行了。

共 599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首先通过这篇杂文,能够看出作者读了很多的书本文章,最欣赏的便是王小波先生的文笔。在作者的心里,王小波是多变的,有时他是一个俗痞有趣的男孩,有时又是一个睿智深刻的智者。他纯真、率直、干净,而人想要接触到智慧时,这些品质都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想法有点类似于禅宗当中那种追求人的本性,哲学思维一样。通过《黄金年代》这篇作品为纽带,反应出王小波先生的文章中有一种传统写作中十分罕见的自由度,看了没有紧张感,反而有一种飞翔的感觉。”作者写出这篇杂文,也表达了对王小波先生的缅怀之情,王小波先生用他的智慧和才气写出了很多好看的优秀的作品,在作者的心中王小波总和三个称号联系在一起——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欣赏了,感谢老师赐稿淡雅晓荷,盼佳作连连。[编辑:芩翼卿扬]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714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芩翼卿扬        2017-07-08 17:33:48
  遥问老师安好,盼佳作连连。
用不拘的个性,傲天马行空,用芩翼之翅,炫珽玥之光!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7-08 18:43:29
  通过这篇文,让我们对王小波老师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非常精彩的文章!感谢老师赐稿,感谢老师对社团的支持,谢谢老师精彩的分享。问好老师,期待老师更多的优秀作品入驻晓荷。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3 楼        文友:李向荣        2017-07-09 17:05:38
  老师对王小波的作品的精到解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王小波。一个直面现实,反讽现实的王小波。他虽不是体制内家,然比体制内作家更伟大。
不求最好,但求有点滴进步。
4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7-10 09:05:08
  欣赏老师佳作,好文字,问好,学习了: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困苦不再是消极忍耐,不再提倡用肩膀扛,提倡用脑子、用科技,这不得不说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5 楼        文友:你猜        2017-07-14 09:35:57
  祝贺老师精品。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6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7-14 09:39:29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真棒!问好老师,期待更多优秀的作品呈现,期待老师继续支持社团,预祝老师取得好成绩,祝文笔丰盈夏安吉祥创作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7 楼        文友:何叶        2017-07-14 09:50:15
  恭喜精品!红包五元已发!
何叶
8 楼        文友:怀永        2017-07-14 12:17:43
  多谢各位老师留评鼓励,时间原因,没来得及一一回复,还请见谅。
不应有恨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