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祭

精品 心祭


作者:郁农 秀才,128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20发表时间:2017-07-11 06:19:54

离母亲的忌日越来越近,这些天来母亲的身影时时或清晰或模糊的出现在我的眼前,似乎总是在问:妈离开八年,你们过得好吗?
   我记得民间有这么一句老话:七十有个爸,八十有个妈。这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也是一个难得的人生境界。父亲走时我十五岁,欠我五十五年;母亲离世我虽已花甲,亦欠我二十年。反过来说,也是我欠父母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父亲的音容笑貌犹在;八年的风雨更无法磨灭对母亲的刻骨铭心的思念。
   俗话说,儿不嫌母丑。天下谁无父母?天下又有谁不爱自己的父母?是啊,母爱无私,生恩难报。于我而言,母亲的美丽容颜、高雅气质、端淑品性,更胜却人间无数。
   母亲常说,人活着,就要活出人样来。这是她对子女的要求,也是她整个人生的写照。
   母亲从小就生活在爱的包围之中,祖辈之爱、父辈之爱、兄弟姐妹之爱,学校之爱、老师之爱、同学之爱,像一股股清泉滋润着她幼小的心灵。同情弱者、善待他人,就此成为她一生的出发点和归宿。听母亲讲,小时候她家并不富有,父亲只是一个商号的伙计,但上学时却常常会带一些好吃的与小伙伴分享;甚至在夏收时有意鼓动财主家的同学在他们家割麦时多丢一些,以让穷苦人家捡拾。在班里,她是年龄最小的,却得到的不仅是爱护,更多的是尊敬。几十年后,每当讲起她的一位小学老师带着孩子、骑着毛驴上山躲难时被日本飞机炸得血肉模糊的情景,眼里仍饱含泪水;直到老年,她还记着祖父母、外祖父母对自己如何疼爱,每年清明时节,她都要代远在西安的表弟到五里之外的地方给外祖父母上坟。
   母亲的为人行事,从小到大、到老,都是有口皆碑。她看得起任何人,也让任何人看得起她。不论穷人富人、大人小孩,在她眼里都是人,都应该受到人格的尊重。她年轻时候随父亲在外,坐月子雇保姆,把老一点的当长辈、同龄的当姊妹,吃饭在一块吃,有时人家不习惯,就把菜肴分开盛,自家几个菜保姆也几个菜,从不把她们当佣人,更不会用剩饭剩菜打发人。她曾给我们讲过,有一位老人一辈子当保姆,把平生的积蓄变成金银首饰,全部放在她跟前让保管。母亲讲这件事语气很平淡,但我们分明感受到,对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高度互信,她的内心是十分嘉许与自慰的。
   父亲过世早,那时母亲还不到四十岁,四个子女除大女儿成家外,两个儿子在上中学,最小的女儿才九岁,还要奉养年近八旬的婆婆。几天时间,母亲的满头乌丝变成华发,内心的悲伤和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这时不少好心人提议母亲改嫁或“留人”,但都被母亲一口回绝了。她说,这不是要把我们一家往死里逼吗?有我在,老人就不会受苦,孩子就不会受屈!我们是在明路上走,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硬是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一个随时都会破散的家。
   她孝敬婆婆,情似母女。父亲临终时告诉祖母,我走了,您不会受苦。叶儿(母亲小名)会把您服侍得更好!事实确实如此。远在异乡的姑母曾对我们说,你奶奶对你妈比对我亲。奶奶也是这样说的,你姑妈离得远,我不大想她,我只疼你妈。四年后,祖母在弥留之际还眼含泪水,紧紧拉住母亲的手不放,生死难离。母亲后来老念叨,你奶奶能活到现在该多好,她可是辛苦了一辈子没享过一天福啊!这样真挚的婆媳感情何其感人。
   在妯娌相处上,母亲和伯母的关系堪称典范。长达半个多世纪,她们互敬互助,亲密无间,没拌过嘴、红过脸,从未发生过任何不愉快。邻居们对此都羡慕不已,奉为楷模。清楚底细的人都知道,这是因为她们都是善良的人,而母亲严己宽人,伯母有口无心。无疑,母亲在里面起了主导作用。
   在培养教育子女问题上,母亲更是殚精竭虑,耗尽心血。母亲一辈子信奉“吃亏”哲学,和父亲一样,“吃亏是福”、“和为贵”、“得理也要让人”等话经常挂在嘴边。为了使我们兄弟姐妹好好地成长、成才,不论自己受多少苦、多少累,都不肯耽搁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学习。母亲总是默默地干活,家务事基本不让我们插手。磨面、烧火恐怕是最烦人的事了。一圈一圈地赶驴走,一罗一罗地筛面,直弄得头昏眼花;风箱扑嗒扑嗒地响,火苗忽窜忽灭,烟雾腾腾,呛得人直掉泪。直到第一次用上电磁炉,轻轻用指一按就等饭好馍熟了,那种仿佛告别一个时代的喜悦洋溢在母亲的脸上。小时候,我们姊妹几个体质弱,经常得病,哪怕借钱,母亲也要让我们及时看医生。我永远不会忘记,有一次下午放学,我为生产队割牛草时砍伤了手,鲜血直流。回家后,母亲看着我手背翻起的白肉,心疼得无以言表,那血流在儿子的身上,更是流在母亲的心里呵!还有,为了凑足我们的学费,她常常是半夜半夜的纺线,眼睛熬红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看到我们几个学习优秀的成绩单,她在心里笑了。我想,我们兄弟姊妹后来都能走在正道上,首先要归功于教子有方的母亲。
   母亲把一生都给予了儿孙,唯独不想自己。她不仅抚养我们成人,而且义无反顾地照看孙辈,先后照护看管我们姊妹四人的八个孩子。至今,曾孙辈的小人们还记着他们的姥姥,说这个电视剧是姥姥最爱看的,说那件事是姥姥不让做的,说姥姥要我们好学、听话,做诚实的孩子,等等。母亲对几代人的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母亲总是看别人的好处、长处,从不在背后叨闲话、传闲话,更不把人往坏处想。“要想知道,打个颠倒”,就是她换位思维的常用语。我们从未听过她虚情假意地奉承讨好什么人,从未听过她尖酸刻薄地讽刺挖苦什么人,也从未听过她嫉妒和笑话什么人。周围的婆婆、媳妇有事没事都喜欢和她拉家常、说事情。她总能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将心比心,好言劝导,从她那里出来,总会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启迪、得到一点宽慰、看到一线希望。母亲走亲戚、看朋友,总是带最体面的东西,差一点的就觉得拿不出手。在那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一年四季少有肉吃,偶尔改善生活,比如蒸包子,我们都希望包子看起来不要太“专业”,否则,起码会有少一半送人。
   母亲晚年患腰腿痛病疼,心脏也不好,多走几步路便气短,但刚强、辛劳了一辈子的她还是不肯歇息,总是把屋里屋外打理得干干净净。母亲头脑始终清晰,常嫌我们健忘,说你们还没老就这样子,以后咋办?而且遇到一些人情事礼,还是她老人家一手安排。母亲八旬以后,对自己身体从不担心,但对儿孙的事格外敏感。有时我要出远门,她总是不想让出去,即使走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当时自己还有些不以为然,觉得母亲太婆婆妈妈了。后来想想,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一个把全部身心放在儿子身上的母亲啊!
   在孝顺母亲方面,我自认是努力去做的,但也不无遗憾。值得欣慰的是,母亲一直跟着我生活,婆媳融洽,儿孙绕膝,其乐融融。我现在最后悔的是两件事:一件是母亲的牙齿不好,六十多岁便掉光了,我们一直催促给她安牙,母亲就是不听,说她怕疼,我们便妥协了,肯定对其健康有影响;另一件是母亲恪守“从一而终”的传统道德,为了这个家牺牲了一切,且毫无怨言,而我们做儿女的,却也没有为母亲的个人幸福着想,让其韶华流逝、冷衾独卧一辈子。每念及此,我的心都在颤抖、泣血。
   回顾母亲一生,她是父母眼中聪明可爱的女儿,公婆眼中贤惠孝顺的媳妇,丈夫眼中温柔能干的妻子,儿女眼中恩比天高的母亲,孙辈眼中慈爱有加的亲人,世人眼中慈悲为怀的好人。即使在生命的弥留时刻,她仍然关心的是别人,唯独没有自己。记得辞世前几天,母亲把我们姊妹叫到一块说:“你们几个也伺候几个月了,现在我没事了,你们就各忙其事吧!”到老都未改她宽容、洒脱的本性。
   在母亲生前我曾经写过一首诗,题目是《母亲的白发》:
   那年父亲过世
   母亲一夜头发全白
   四十年纪的女人
   上有老下有小
   担子本就持重
   在那个非常的年代
   公社的社员不分男女
   都要下地干活挣工
   一旦顶梁柱折
   生活的重担
   便全部落在她柔弱的双肩
  
   四年后婆母也离她而去
   一生辛劳的祖母
   临终紧紧攥住母亲的手不放
   充满妈妈对女儿的眷恋
   这种生死相依的感情
   只能出现在
   两位高尚的女性之间
  
   又是若干年过去了
   幼小的儿女长大成人
   母亲又义无反顾
   把无私的爱倾注孙辈
   虽然美丽的容颜不再
   乌黑的秀发不再
   但那满头银丝
   却像燃烧的火炬
   永远照耀她的子孙
  
   敬爱的母亲,您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儿孙,您的后人也永远怀念着您!

共 33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作者用心、用情、用爱、用思念为母亲写的一首赞歌,也是一篇深沉的祭文。作者于母亲祭日即将来临之际,回忆了母亲平凡、坎坷又不失伟大的一生,描写了她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为人妯娌的种种言行表现,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优秀品格和高尚道德。母爱的光辉永远闪烁,它会照耀我们一生,甚至一代又一代泽被和影响后人。感情真挚饱满,语言质朴流畅,欣赏佳作,推荐赏读! 【编辑:执手今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711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7-07-11 06:22:59
  文章呈现的是一位善良母亲、伟大母亲的形象。拜读,并问候作者!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7-11 09:07:19
  欣赏老师佳作,情感真挚动人,问好,学习:但看到我们几个学习优秀的成绩单,她在心里笑了。我想,我们兄弟姊妹后来都能走在正道上,首先要归功于教子有方的母亲。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3 楼        文友:郁农        2017-07-11 14:46:31
  谢谢编辑老师,谢谢点评文友!
4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7-11 16:38:09
  祝贺佳作获得精品,祝您佳作不断!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5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7-11 16:58:08
  祝贺文章精品,期待下一篇文章的到来!
语文教师
6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7-11 17:41:24
  恭喜获精,继续精彩。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7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7-12 11:07:24
  欣赏佳作,祝贺精品!期待精彩不断!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