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浅议《清明祭三哥》

编辑推荐 浅议《清明祭三哥》


作者:杨门五爷 童生,922.8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84发表时间:2017-07-12 08:32:31

展读作家王天成的散文《清明祭三哥》(见《龙门溪》杂志2017年创刊号),不仅意犹未尽,而且还被这篇不足二千字的文字里所渗透的浓浓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使我这个从来没有写过读后感或者赏析性文字的人不禁产生了一种要浅议《清明祭三哥》这篇散文的冲动。
   从文的人,谁都知道,散文是一种高雅文学,亦可称作“美文”,是介于诗歌与小说的文学样式,是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一种文学体裁。
   散文之所以也称作美文,除了散文语言的优美凝练外,还不乏清新隽秀质朴无华的文采。散文语言的优美,是指作者写作时语言清新明丽,富于音乐感,读起来郎朗上口;散文语言的凝练,是指作者写作时文字简洁,流畅,没有泼洒多少笔墨就把人物形象描绘了出来,把文中深远的意境宣示了出来。阅读那些富有文采的散文,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散文大家梁实秋认为“有一个人,就有一种散文”,说的是散文形式的随意性。我们说的话,我们做的事,我们对事物发出的感概,记录下来就可以成一篇散文。散文形式的随意性,使得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写散文,都会写散文。当然,散文人人都会写,但要写出一篇有分量的好散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品读作家王天成的散文《清明祭三哥》,笔者觉得这篇散文无论是在内容主线上,还是在写作风格方面,都不失为一篇具有感染力度的散文作品。别看《清明祭三哥》这篇散文篇幅短小,但它的内容主线却突出了散文应该具备的特点,那就是“实”。散文特点中所谓的“实”,就是说一篇好的散文在篇幅上可以短小,但它的内容主线必须是充实的,一定要渗透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散文《清明祭三哥》在散文应该具备的“实”的特点上创作得非常到位。读了这篇散文,我们无不感受到,作者从“三哥:今年的清明是你去世的第四个年头,按乡下的习俗,老人过世三年后,后人便要给逝去的先人立碑的,今年清明节,嫂子、青伢两口子、悦儿、梅梅、你的两个女婿、孙子、外孙,他们都来了,给你墓前立了一块硕大的墓碑……”开始落笔,到“哥呵,人生苦短,没有多久我们又会见面的,在另一个世界里,我们邀约好:来世我们还做兄弟!”收笔,整篇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和三哥最深最真挚的情感。
   细读《清明祭三哥》这篇散文,我们不难品味到,这篇散文还凸显了散文所应该具备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真”,散文特点中所谓的“真”,就是说散文内容的真实性。当然,散文作为文学作品,完全意义上的“真”是不存在的。正如我们所说的“写实的作品不能太实,否则就不能称作艺术了”。但《清明祭三哥》这篇散文的作者却打破了“写实的作品不能太实”这种创作陈规,作者主张叙事(写人)散文的写实性,并且主张在叙事(写人)散文写作时,应该以内心的真情实感去创作。只有作者用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去创作,才会把叙事(写人)散文写得亲切和自然。“三哥,你比我大两岁,我两兄弟从来就很贴心,你是我的保护神,我是你的跟屁虫,你总是护着我,让着我……”“三哥,还记得不?小时我真是脏乱差到极点了,又很馋吃,有次看见路边别人丢弃的西瓜皮还有一点点红肉便检起来吃,你恶狠狠地把西瓜皮从我手上打掉,低声骂了一句:丑死人了!我哭了,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肯走了,你拖起我哄我说:哥明天保证给你买块大的给你吃……”“哥,以后你当了兵,我也考入了地区的重点中学,你把每个月的6元津贴寄我3元,鼓励我好好读书,将来有了出息,让父母也过上好日子……”“哥,当你听到母亲病危时,出差在长沙的你,开着货车,八个小时就赶回了,到家时是午夜的一点过几分,你的长声哭喊,使弥留中的母亲放了一口长气才走的……”我们从这一段段文字里细细去品味,不难读懂作者是用他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去写作《清明祭三哥》这篇散文的。可见,作者在散文创作中凸显“真”这个特点,也是非常到位的。
   文学作品的写作,小说注重“人物的鲜明刻画,故事情节的具体描写”,而散文讲究的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是指作者在写作散文时,围绕文章的中心主线,在文章取材方面可以广泛,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对文章中要表达的思想、精神或者意蕴,可以天南地北洋洋洒洒地去叙述。然而,关于散文的“形散”,如果作者一味地去注重漫无边际的叙述,不把握好结构的安排,也是不可取的,那样就显得拖沓。散文《清明祭三哥》的作者深知散文“形散神聚”这一特点,作者在作品里以三哥对兄弟的呵护之情和对父母的孝顺之举以及三哥得病后想老在老家的堂屋却不能如愿带着遗憾去世为主线,展示了三哥人生的亮点,诠释了三哥生命的定义。作者没有大篇幅叙述他在作品中要表达的思想、精神和意蕴,而是巧妙地通过“看马戏”“买西瓜”“母病危”这几件平凡事情的简单叙述,使得三哥作为兄长和人子(儿子)的亮点跃然纸上,也使得这篇散文在形式上显得短小而精悍。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可以说,语言是文学的血肉,作者写作,语言过关与否,与作者的文学功底有着直接的关系。出色的作家,他们写作时,都形成了自我特色的语言风格。品读散文《清明祭三哥》,觉得其语言朴实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在整篇文章里,作者自始至终没有用上一句华丽的辞藻,都是用精炼准确的词句来表达文中人物的情感的。当然,关于散文的语言,我们通常说的“言之无文,行将不远”也是有道理的,写文章的确应该有文采,但具有文采的作品并不是全靠华丽的辞藻来点缀的,只要作者心中有真,作品主线真实,他的遣词造句朴素无华也会文采飞扬,别具一格。散文《清明祭三哥》的作者能够以精炼准确,朴实无华,清新明快的词句驾驭文章的语言,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是做不到的。朴实的词句是需要作者具有极深的文学功底才能够驾驭的,可见《清明祭三哥》的作者的文学功底是极其深厚的。
   散文《清明祭三哥》开始是发表在作者的QQ日志里,被多次转载,网友在作品名前冠以一个鲜明的“顶”。当初,笔者打开作者的QQ日志,也是一口气读完这篇散文的。
   “真情实意,太感人了……”
   “现在太少人写这样感人肺腑的文章!拜读后让我感动!让我佩服!”
   “三哥好伟大,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孝敬父母可以抛弃自己的一切荣华富贵,他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他优秀的高尚的品质无时无刻都铭记在你的心中。祝他在天堂一路走好。祝好人一生平安!”
   “读《清明祭三哥》这篇文章,我孑然泪下!人生无常,老兄对兄弟们尚且如此何况父母哉?此情此义感天动地。我此时想起了我的三哥,他却远在千里,往事依然历历,让我泪眼糢糊,莫名地无法言喻。我惊诧这大自然带给人的天性,也感知了这人生之苦短,人生事业乎?情爱乎?人生雨雪风霜,此情此义足矣!”
   “您的文章勾起了我的万千思绪,我静坐于桌前,任凭我的眼泪久久流淌……此时我感受着凄凉和无奈,也感受着自己的在一分一秒消失的无助。也许在这个物欲横流荒诞虚假的世界上,许多麻木的心境将被唤醒。”
   “百树落叶总归根,生期死归是常情,日落西山常见面,水流东海不回头。逝者已逝,活着的人就要好好的过好每一天。让我们真诚地为你的兄长祈祷,求上苍垂怜,佛祖保佑,保佑他的灵魂早日安息,保佑他早登极乐,早入轮回,来世再享受人间的富贵荣华。”
   “看得眼湿润了,逝者安息,活者好人一生平安!”
   ……
   以上这些文字,都是读者读了散文《清明祭三哥》后对这篇文章的好评。《清明祭三哥》这篇散文之所以能够感动读者,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他写作散文,都是写自己的真实心得,无虚构臆造。
   是的,读了《清明祭三哥》这篇散文,使笔者记起了散文名家闭月老师对散文的讲解,她说:“好的散文就是作者用真情实感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文字,它是作者真情、真爱、真感悟的自然流露。这样的散文即使作者不施藻饰,不加雕琢,随意点染,就能成功地达到一种撼动人心的艺术效果;好的散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一种至清至纯的人性美、人情美,是作者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美丽画卷,是知性与感性、自然与人文的水乳交融;好的散文是平淡真实的,是讲究原汁原味的,是可看,可感,可知,可悟,又可读的;好的散文无需辞藻的堆砌,无需华丽的文字,无需故作玄虚,只需把感动自己且又能感动别人的事物记录下来,并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真实观点。散文的最可贵之处就是真实,真实的就是最美的,也是最能使人产生共鸣的。散文是心灵深处的感悟,是美丽文字的打造,是我们灵魂对人生,对生命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感慨和抒发,是我们的憧憬和梦想。”
   赏读《清明祭三哥》这篇散文,联想一下闭月老师对散文的讲解,让笔者感悟颇深,对散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最后,祝愿《清明祭三哥》的作者在散文创作的领域里更上一层楼!

共 35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书评文章,有一条明显的线索,就是散文的特点。文章开篇,用较多的文字论述了作者对散文的理解,然后提炼出散文的三个特点“实”“真”“形散神不散”,以此为点,一边解读三个特点的内涵,一边解读《清明祭三哥》这篇散文;接着,文章又从语言的角度进行赏析。正面解读文章特点之后,该文又引述网友们阅读该文后的评论文字,从侧面证明了这篇散文的感人,文章最后引述闭月老师的散文观点,进一步印证了这篇散文的特点。所以,这篇赏析文章,写法角度多样鲜明,不仅带着读者欣赏了《清明祭三哥》这篇散文,而且让读者了解了更多的散文特点,带给读者以写作上的思考。【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7-12 10:25:01
  这篇赏析文章,有具体的文本解读,有详细的理论阐述,理论体现了文本的成功,文本又很好地证明了作者的文体理论观点,两者结合自然,丰富了文章阅读的意义点。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杨门五爷        2017-07-12 21:27:30
  感谢春雨阳光老师的精彩编按和点评!辛苦了!遥祝编安!
2 楼        文友:雪里梅        2017-07-12 21:21:22
  这篇评论文章抓住了主题,扼住了要点,把握了整体,注入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让读者了解了散文的特点。佳作!欣赏!
回复2 楼        文友:杨门五爷        2017-07-12 21:29:30
  感谢文友的好评!握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