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从内心底线
美国传记电影《真相》讲述了2004年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争取连任时新闻界发生的一件事。
某电视台聘请一位著名节目制作人玛丽·迈普斯调查小布什年青时在得克萨斯州空军国民警卫队是否完成服役一事,这涉及到小布什是否因此躲避越战而存在个人品质风险。
玛丽千方百计找到了提供旧档案复印件的当事人,并请几位鉴定专家拿出意见。在基本确定了事情的真实性后,电视台将有关视频在专栏节目《60分钟》里公布于众。
节目播出后,小布什一方认为此复印件有造假嫌疑,从各个方面给电视台施加压力,电视台出于自保考虑,先是不顾提供资料当事人的权益继续追问,在仍然挡不住压力时又将责任推给了玛丽和栏目主持人丹·拉瑟。
对方还是不依不饶,并组成了庞大的事件核实团,意欲彻底整垮电视台。面对咄咄逼人的核实团,玛丽在律师的配合下严谨应对,避免了责任追究,但仍然被电视台辞退。
影片在结束时交待,该新闻后来被评为美国新闻大奖。
调查性新闻记者的责任就是挖掘和报道事情的真相。揭示真相也是公众媒介取得公信度的基石。玛丽在超强的压力面前,始终忠于自己的职业信念,勇敢面对,没有退让,让人敬佩。
看过之后,有几点感受值得一记。
了解真相不易。过去的真相,由于事过境迁、利益牵扯、自我保护等诸多原因,现在再来挖掘是很难澄清的,更别说有人故意造假。记者只能利用已有的线索,追踪事情的来历,用当事人的陈述和专家的意见来作报道,并构成合理的逻辑关系。即使这样,也难以获得相关人员的配合,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获得。
揭示真相更难。事实的真相,尽管客观存在,尽管民众有知情权,但一旦公布则对某一方存在明显的不利影响。不利的一方总是极力掩饰、混淆视听,或利用自己的优势压制揭示方。博弈之残酷,往往超出常人的想象。谩骂、威胁、恐吓之外,还会将你的亲人也卷进来,让人在愤怒之时还要兼顾亲人的利益。
忠于自己需要有坚强的内心。良知是底线,职责是担当。当自己的顶头上司也退缩时,当台里的头头委婉劝说时,这比来自外在的压力更让人伤心。玛丽不为所动,忠于记者职守,坚持新闻原则,宁肯丢掉职业,也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信念的力量往往在坚守时显现出巨大的力量,不畏强权,守住底线。
坚持操守需要有人大力支持。面对力量强劲的对手,孤军奋战是不够的。艰难中的玛丽分别得到了她的丈夫和同事们的支持。丈夫的信任与爱,同事们的责任分担,让玛丽感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坚持。亲人的理解带来了情感安慰,同事的支持更显得无比珍贵。其实大家心里清楚:在金钱逐渐侵蚀新闻的真实性后,这份职业的价值也在贬值。如果不共同抵制,不知道哪一天这种祸害也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帮人实际上是在帮自己。
勇敢面对的同时还需要智慧。面对攻击型对手,被攻击者很容易情绪激动,这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在玛丽面对核实团穷追猛打时,她的律师劝她保持冷静、沉着应对,不让对方有空子可钻,也让核实团中的权威人士感受到她的职业素养和信念。玛丽听从了她律师的忠告,从而避免了事态朝坏的方面发展。
人类崇尚真善美。可能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真相难得,真情不易,真实可贵。正因为如此,在信息繁杂、利益多元的今天,坚持真心,坚持操守,需要我们遵从内心底线、敢于面对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