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云】山有木兮木有枝(散文)
时值酷暑,天气发狂的热燥,窗外知了嘶鸣得起劲。
母亲端着一盘冰西瓜进来,递给我一块,其余的拿去给院子里做事的小工。
院子是二姨家屯放生意货物的院子,所处位子很是偏远,二姨家是做建筑租赁生意的,院子里有各种短的长的钢管和配件,需要一个看院人,母亲便是那看院人。
这是母亲的工作,母亲一直尽心尽责守护着,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一呆就是五年,母亲在这里,我们也便当做安家于此。
忙时院子里有三五工人做事,母亲里外照应,闲时便似荒野山区,院子里几间屋舍进出就只有母亲一人。
我们念书时,都住学校宿舍,工作后,也各自在外就近租住了房子,逢着节假休息,才有时间回来陪伴母亲。
母亲是个心性颇为淡宁的人,这份不过分繁琐也无须过多与人为伍的活计倒也适合母亲心意,她将居住的小日子布置得井井有条,饲养两只狗儿,互为伴侣,室内餐布桌椅添加得体,窗明几净,如同家一般,处处都透露着人间烟火的温馨。
母亲所在的地方即是心灵的港湾,母亲安然,我便安然。
自从教会母亲玩手机微信之后,就算我们没有回来,也会每天保持与母亲语音或视频。母亲还有自己的兄弟姐妹群,就连年近古稀的外公外婆也紧跟团队的步伐,在两个孙子手把手的指导下学会了发送微信。
仅是这般小行径,母亲便心满意足,像点亮了整片天空,不亦乐乎。母亲本就不喜出门,不喜外面喧闹熙攘的人群,能够随时与亲人或同乡同辈好友分享生活中的日常心情,如同一个幽居隐士,通讯便捷之余也免了舟车疲惫,母亲开心,我们放心,两全其美,于是这种单纯的生活模式便充盈了母亲所有的闲暇光阴。
我所租住的房子地处闹市,离工作地点很近。母亲一向为我们着想,总是叨念我们工作辛苦,吃喝上要好好对待自己,切莫把钱物看得太重。“做吃做吃,边做边吃。”这是母亲常说的话语,母亲曾经历过生死,风风雨雨都尽数见过,平常人怀平常心,知足常乐是安稳,大富大贵不强求,合家安康是福气。
母亲有自己的小爱好,饮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不论春夏秋冬,餐后饮一杯热茶,是母亲不变的习性。厨房是母亲兜转最多的地方,母亲对一餐一饭有虔诚之心,从择菜到下米,丝丝缕缕的温情凝聚于锅瓢碗筷,家常小食也馨香浓烈。
母亲亦爱随季节莳弄些瓜果蔬菜,院子里一小块一小块的园地都很精心,蔬菜繁盛时还摘送给外婆家去。所幸家朋亲戚都走得近,不多长时间便会相聚一次,外公外婆是儿孙辈的主心骨,最心疼叨念的孩子便是母亲。
农历七月二十是母亲的生辰,感恩有这样一个日子,如是这个繁忙的时节,赋予母亲勤劳的品行。母亲以自己瘦弱的肩膀,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坚韧地撑着保护伞,为我们姐弟三人带来庇荫。
我时常与母亲谈起她女儿时期的往事,有快乐的童年,有洋溢的青春,母亲浅笑的眼窝里盛满回忆,连同那时流行的衣品饰物也能细数二三事。母亲是个很有想法很有主张的人,风华正茂的年代,在我不知道的地方留存着诸多足迹,而今时过境迁,风烟荏苒,曼曼铅华淡尽,岁月剥夺了朱颜,却让母亲修为得更为慧达娴明。
有一种瘦梅,形容母亲甚为贴切,母亲的名字里就有一个“梅”字,而母亲的人生也如梅一样,饱经霜雪摧逼依然迎寒傲立。棉麻服饰尤能点染母亲的气质,或缀红梅瘦枝或匀清荷出水,“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的静雅无争,皆与母亲的心性相称。
我们从考进大学起才得以与母亲呆在同一个城市,守过那段最艰难困苦的时期,风雨飘摇终是被画上句点。在这细如流水的五年光阴里,浅浅喜乐,淡淡安然,是真正的合家团聚。
母亲在这里,我们不远行,不论是当初选择就读的大学,还是现在选择就业的城市,不仅圆全母亲的企盼,也是我们立下的坚持。想要陪在母亲身边,亲眼看着她安安稳稳地度过平常小日子,莫再劳心费力地盘算将来,剩下的该由我们自己操心。
每个周末来临前,母亲都会提前发信息询问我们回不回去,我距离相对近些,没有特殊情况都会回家,只是姐姐工作地较远,工作劳碌,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
有段时间母亲不在身边,因老屋房瓦琐事暂回乡下小住,我们仨流索在外,各自为家。
那个周六我回到院子时,天色已近半黑,弟弟系着围裙从厨房出来,告知:“饭已经熟了,菜还在锅里。”弟弟尽得母亲真传,预备了好几个拿手菜,原本姐姐也说好下班回来一起吃饭的,不料公司半路下令休息日上午开会,无理的时间安排,着实让人糟心,路途周转,往返不及,只将作罢。
不经遥想,日月兜移,如梭倒漏,惶惶未来,待得母亲百年尘缘满,我们仨寄于人间,莫不是此般情景。
山有木兮木有枝,母亲如山我如木,木依山存,山繁而木盛,枝叶华润,山简而木凋,絮散孤零。
母亲是岁月赠予我们的瑰宝,祈盼岁月能待她仁慈。母爱无私,我们今生都难以回报母亲的恩情,当下能做的便是护好自身周全,让母亲能安心、放心。流年似水,穿梭即逝,我唯有抓住现在,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伴母亲,才能算是在偌偌红尘中成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