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再次出发:追寻之歌

编辑推荐 再次出发:追寻之歌


作者:杨峰 布衣,499.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37发表时间:2017-07-18 13:24:27

一位曾经创造过辉煌业绩的音乐制作人,在失去创作激情后,生活也陷入潦倒之中:与合伙人闹翻,与妻子分居,酗酒,身上没有请女儿吃饭的钱,汽车有了毛病也无钱修理。失去事业支撑的他,精神上萎靡不振,一副颓废的模样。
   一位与男友到纽约录制歌曲的女孩,男友一夜成名,女孩为男友迎合制作方的商业性改变非常不满,愤而与男友分手。失恋的她心情沮丧,满腹的心思无处诉说。音乐友人带女孩到酒吧散心,鼓动她上台唱了一首自己创作的歌曲。
   两个在生活中不如意的人在此相遇,演绎出一段关于音乐创作的故事来。这就是美国电影《再次出发》中的情节。
   音乐制作人听了女孩的演唱后,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精神为之一振,极力邀请她去唱片公司试唱。
   他们来到制作人原来创办的唱片公司。公司现在的老板却并不认同女孩的作品,但同意借场地给他们录制节目,费用自理,而他们两人恰恰缺的就是钱。
   女孩准备回家乡去,制作人却不愿意放弃。他邀请了一些音乐爱好者,根据音乐内容,因陋就简,分别在街头巷尾、地铁车站、公园湖中、高楼顶端等地方现场录制节目。两个失意的人也由此走出生活的阴霾,重新拾起音乐的梦想。
   制作人邀请处于叛逆期的女儿参加伴奏,增加了女儿对父亲的理解。
   女孩将录音发送给前男友,前男友想极力挽回他们的情感,但未能如愿。
   当制作人和女孩拿着录音专辑再次来到唱片公司找老板时,唱片公司的老板和决策层均表示愿意合作,并破例给他们增加提成比例。
   他们却拒绝了,他们想得到的是一种认可。
   最后,他们将录制好的专辑免费放到了互联网上,与众多的音乐爱好者们共享。
   影片中人物性格突出,叙述节奏明快,中间还穿插了不少好听的歌曲,感觉很好看,也给人启迪。
   追寻需要另辟蹊径。熟悉的套路不会让人再感到新奇,创新的难点在于找到突破口。苦思冥想不行,就走出去看看,柳暗花明往往出现在拐弯的地方。一个人想不出好点子,找个人合作怎么样?两块石头的碰撞会产生灿烂的火花。没有钱制作,那就找不用钱或少花钱的方法,只要符合事情本身的需要则可。传统的发行渠道有它的优势,还有大笔的收入,而网络的覆盖面更广,能让更多的人分享快乐。
   追寻需要坚持不懈。音乐创作讲究个性,这样才能与众不同。但流行的东西往往受到大众欢迎,适应大众口味是商家的普遍行为。如何在强大的商业力量面前,保持自己独特的追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让人坚持下去的理由,只能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心声,要自己对得起自己。如果为生活所迫,暂时让步还情有可原,但一定不能忘了自己的初衷。一旦放弃,便会随波逐流。
   追寻需要精神支撑。曾经的辉煌固然让人骄傲,但如果没有新的内容出现,过去的业绩反而会成为精神负担。找不到新的灵感,突破不了已有的模式,会形成空虚的灵魂,给人以切身的痛感。这有点像富人再去过穷日子,会比穷人过得更难。如果是年纪大了力不从心倒也罢了,如果正当年,却找不到事业的支撑点,精神上的痛苦是难以排泄的。逃避现实解决不了问题,吃喝玩乐更无济于事。有效的途径就是去学习,去寻找,去碰撞。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遇到机会,遇到你想找的人或事。一旦遇到了,精神就有了依靠,面貌就会焕然一新。
   追寻,生命之歌。
   追寻,再次出发。

共 13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观看了电影《再次出发》,有了非常明确的感受,形成了该文具有鼓励性的观点。文章写法也是值得学习的。在第一部分,文章根据论述的需要,叙述了电影的故事情节,突出了电影主人公们的行为做法,这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而且成为了作者观点的有力的事实支撑。文章第二部分,结合第一部分的故事叙述,论述了作者对“追求”的看法,三个分论点,从“蹊径”、“坚持”、“精神”方面论述,条理清晰,论述有说服力。【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峰        2017-07-18 14:12:27
  谢谢春雨阳光的编辑、鼓励和精心点评!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7-18 23:22:19
  行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内容转换自然。既欣赏了所看作品,又很好地诠释了人生哲理,一箭双雕。
语文教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