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祥】青葱岁月(散文)
(一)
“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每当听到这首歌,内心深处总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滋味涌上心头。
回首往事,一幕幕涌现脑海,打开尘封的记忆。
那年我十六岁,由爸爸陪伴,不惜千里迢迢,踏上求学路。
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离开家乡,离开家人。
呜呜……伴随着鸣笛声的响起,火车缓缓开动,身后的物体匀速的向后移动着,载着我驶向远方。
我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有不舍、有喜悦、有担忧……带着这种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驶向向往的校园。
几经周折,终于到达向往的校园。
走进校园,我即刻被眼前的景色吸引着。校园似花园一般,绿树成荫,教学楼、宿舍、图书馆、食堂、操场等错落有致散落其中。
我欢呼雀跃地到处看,忘乎所以,仿佛置身于花园之中而非校园。
我正陶醉其中“欢迎96届新生的到来,请大家根据张贴在黑板上的名单,各自找到自己所在班级进行报到。……”这时校园广播响起。听到广播的我,方才从陶醉中收回思绪。
在我出神的时候,爸爸已经挤在人群后,伸长脖子抬头张望着,试图从那张密密麻麻的名单中,快速找到我的名字。
“找到了,96.4护理班。”爸爸回过头对我说道。
“96.4护理班,护理班是干什么的?”我自言自语地念道。那个年纪的我,几乎什么也不懂。
爸爸陪我报道完,安排好宿舍的第二天便返回家乡。
望着爸爸远去的背影,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地流下来。
这意味着,我将在陌生的校园,独自生活直至完成学业。
此刻,望着偌大的校园,看着来来往往,穿梭于校园中的陌生人群,我开始感到彷徨,感到无助,完全没有了初到学校的那股兴奋劲。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爸爸临别时说的话,在我耳边响起。想到爸爸的叮嘱,我不再彷徨,告诫自己必须鼓起勇气,勇敢地面对这一切。
回到宿舍,看到有的同学,正在整理床铺,有的同学正和家人小声说着什么……。
此刻的我,只想静静的躺在床上,任思绪随处飘荡。
“同学,你叫什么名字?”晃晃忽忽中,听见一个悦耳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那声音具有魔力般,把我从飘荡的思绪中拉回现实,我睁开眼睛看到一脸灿烂笑容,面容清秀的你——群。
我们从简短地自我介绍开始,慢慢聊了起来……
我们就像很久没见面的朋友一样,有很多的共同话题,似乎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从交谈中得之,群是山东淄博人,比我小一岁。早就听说北方人具有个子高、豪爽、热情等性格特征。群虽是山东人,除个子不高,其豪爽、热情等性格特征群一一俱备。
就这样,群成为我在校园的第一个朋友且是日后最好的朋友。
随着报名时间步步临近,所在宿舍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整个宿舍顿时热闹起来。我所在宿舍共十人,五个山东的,其中有群、敏、圆、霞、娜;五个江西的,其中有我、瑶、欣、梅、云;不知这样的安排是巧合还是学校有意而为之,我无从得知。
我们互相自我介绍,并把从家乡带来的美食,纷纷从各自包里拿出来以供大家品尝。我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那氛围更像是一场朋友聚会。
翌日,我们穿着学校统一发放的军装,穿戴整齐的集合在操场上。这是学校为所有新生安排的军训,也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军训。
北方的夏天,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太阳火辣辣的炙烤大地。蝉儿躲在树上,发出“咿……咿”“热死、热死了”的哀号。
“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教官面无表情且严肃的大声喊道。
我们就这样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挥汗如雨,在教官的命令下,重复着一个又一个枯燥的动作。
我们的教官年龄二十多岁,比我们年长几岁,皮肤黑黑的,中等个子,我们亲切的叫他兵哥哥。
因天气原因,很多同学不适应,纷纷中暑倒下了,大家手忙脚乱的和教官一起把中暑的同学抬到荫凉处休息。
军训时,教官对我们非常严厉,经常因为一个动作不到位,让我们一遍遍的重复做。我们从心底埋怨教官,怨他为什么这么认真,怨他为什么这么较真。
歇息的时候,教官会给我们讲部队的故事,给我们讲笑话,还会唱歌给我们听。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听,教官又唱起来了。
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让我们体会到快乐,发出爽朗的笑声。
我最喜欢军训歇息的时候,两三个班在一起进行唱歌比赛,看哪个班唱得好,唱得有气势。
也许,只有在军训歇息的时候,才能让我们暂时享受快乐,忘却军训所带来的苦。
一段时间下来,军训的苦,我们算是彻底领教了,巴不得这种生活快点结束。
日子一天天过去,军训生活接近尾声。
那天,全校要进行军训大演练,检验我们的军训成果。
全校十几个班,全部穿着统一的服装,整齐划一的列队出现在操场上。
……
演练完毕,学校请来的摄影师,一个班接一个班的,让我们和教官合影留念。
经过这段时间的朝夕相处,教官俨然已经成为我们的“哥哥”。即将分别,个个心中都不是滋味。
那天,部队派车来接教官,我们依依不舍的含泪送别教官。
那一刻,才发现,我们尽是那么的不舍,那么怀念那段日子。
演练结束,意味着军训生活结束,我们将步入正轨,正式投入紧张的学业生活中。
(二)
“铃…铃…”下课铃响了,我和群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快的跑出教室直奔澡堂。
由于是卫校,女生的人数远比男生要多得多,而女生澡堂却不够大,加上澡堂放水时间又有限制等诸多原因,因此造成澡堂经常出现抢占位置的现象。
尽管我俩的速度也算快的,但却还有比我们更快、更早到达的。澡堂的门还未开,门口却早已排起了长龙。
只要门一开,大家就像水库决堤的洪水一样,刹那间涌向澡堂,那场面甚为壮观,在男生们看来估计也是一道风景吧。
由于我们两人个子小,能抢到位置的时候并不多。不过,幸好宿舍另几个山东女汉子及班上的同学们,差不多都能抢到。往往这时,我们就投奔她们而去。
如若抢不到位置,遇上不讲理的,她们三四个人轮流洗,我们根本就别想洗一下,只能老实巴交眼睁睁的,看着她们洗。
我曾看到过强势的遇上另一强势的,就因为互不相让,在澡堂大打出手。大家可以想象,在澡堂女生打架是一种怎样的场面,我也是第一次看到。
北方人洗澡和南方人不同。北方人洗澡都会用搓澡巾,从上往下来回搓,直到把全身搓的红红的。
正所谓入乡随俗,自然而然,我这个南方人怎么能例外呢?自然是加入她们的行列和她们融为一体。
……
一轮皎洁的月亮,高高的挂在天上,月光把黑夜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微风吹佛着柳树,柳枝像优雅的舞者般舞动起来。
“我帮你洗吧,这样快点。”群放下手中的活,抬起头看着我说。
“不用,我总不能天天让你帮我洗吧。”我不好意思的回道。
由于自理能力不强,每次在生活中,群总是向姐姐一样帮助、照顾着我,但其实我比她大一岁,这让我不免觉得有些丢脸。
“没事,拿来吧。我们还是不是朋友,是朋友就不要计较这么多。”群看着我说道。
“嗯,当然是,一辈子的朋友”我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
月光映照着,我们的身影,此时的校园异常安静。
……
冬去春来,眨眼间,一年过去了。
有群和宿舍姐妹们的相伴,我已经完全适应了校园生活。
我和群几乎形影不离,一起洗澡,一起洗衣服,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打开水,一起上学……
冬天,我们还时常挤在一个被窝里,聊着天,进入梦乡。
我庆幸在这异地他乡遇到了群,并与之成为好朋友。
我们曾经说过,如果有来生,一定要做真正的姐妹,甚至连来世的名字都为彼此取好了。
(三)
学校是半封闭式教育,学校生活,基本上就是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这种生活,久而久之,不免有些枯燥乏味,往往这时我们便会自己给自己找点乐子,打发这枯燥乏味的日子。
我们时常约上几人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又或是借上几本言情小说,大家一起相互传阅,又或是约上几人,在校园中打打羽毛球,……
学校食堂是不收现钱的,学生们都是提前兑换好,金额不等的饭票和菜票。食堂全是大锅菜,食堂师傅根据金额不等的菜票及饭票为学生们打饭、打菜。这种大锅菜,吃的时间久了,让人难免有点受不了。
学校附近不远处,有一家类似于农家乐之类的苹果园。
我们时常去光顾苹果园,改善、改善伙食,临回学校时,也不忘炒好一份放在不锈缸中带回宿舍。
若是遇上苹果丰收的季节,满园的苹果红彤彤的,像极了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那画面好看极了;又或像是害羞的小姑娘,红通通的小脸,十分诱人,惹人喜爱。
来这里的同学们,除了可改善一下伙食,还可顺带买上几斤红苹果带回学校。
倘若有兴致也可以自己攀上苹果树采摘,享受采摘带来的乐趣。
我自然不会放过享受这采摘的乐趣,苹果树并不是太高,当然也不用费多大的力气便能攀上去,站在树上俯视整个苹果园,那叫一个美。我在树上摘,群拿着篮子,站在树下接。那种乐趣,只有自己亲身体验才能体会的到,那情景我至今记得。
周末的时候,我们会和宿舍的姐妹们一起陶庄镇上逛街。其实也不买什么,学校就有小店,生活用品在那里几乎都可以买到。我们只是逛逛,凑凑热闹,看看这边的风土人情。北方不像南方叫逛街,这边叫赶集。当然也不是天天都有的逛,这赶集是有时间规定的,有的地方单数一三五,有的地方双数二、四、六。
每逢集市,集市上便人山人海,好不热闹。满街的货物,从街头摆到街尾,摊上货物五颜六色,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集市上有服装、鞋帽类、瓜果、蔬菜类、小吃、花草、树木等。我们漫步于集市上,东瞧瞧、西看看,一直从街头逛到街尾,可谓一饱眼福。
到了饭点,空气中弥漫着油条、煎饼、包子……等各种美食的诱人香味。经不住诱惑的我们,再一饱眼福后,自然而然是一饱口福了。
这时逛累的我们,双双停在煎饼摊子边,眼馋的看着摊上的菜煎饼直流口水。菜煎饼是用小麦面粉摊薄烙制而成的。摊位上放着切好的各种蔬菜,有白菜、荠菜、韭菜、胡萝卜丝、土豆丝等,由顾客根据自己的喜好,放入所选的蔬菜做馅,加油、盐、辣椒等作料,在鏊子上摊熟,最终摊成菜煎饼。
那时菜煎饼一元一个,如若要加一个鸡蛋只需增加五角即可。菜煎饼不仅经济、实惠,而且营养丰富,关键是味道美。
我最欢吃韭菜馅煎饼,不仅有韭菜的香,还有煎饼的香,一口咬下去,口感酥松香嫩,那叫一个香,我每次吃完都要回味半天。
除了霞,饭量大外,我们其他人一人吃一个基本能饱。对于这样的美食,我们可是嘴下不留情的,光在那里吃还不算。每回,我们必定是要让老板,每人再做一个打包带回学校,晚上的晚餐就这样解决。
一路上,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总有说不完的话。
“香,干什么,用你们的家乡话,怎么说?”霞问道。
“说了你也听不懂。”我说道。
“说嘛,我们都想听。等下我们各自都用家乡话说一次,好不好?”群说道。
“好吧,叫吾马给。”我刚说完,大家便哄然大笑。
“还真不听懂,像外国话。”圆说道。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开了。
……
最终,我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外国人。”
(四)
别看我和群,平时好的和一个人似的,由于青春年少,其实在生活中,经常发生争吵。
“香,你怎么啦?我又哪惹你生气了?”群跟在后面,追着我问道。
“没什么。”我头也不回,不耐烦的说道。
“到底怎么啦?你倒是说呀,你不说,我真的不知道,哪里做错又惹你不高兴了。”群,依然跟着我问道。
“你这人怎么这么烦呀,说了没什么。”我停下脚步对着群吼道。
群,显然是被我的话,弄得有些手足无措,愣愣的呆在原地。
我走远回过头看她,见她仍一脸迷茫的愣在那里。
也许,她还在想,自己到底是因为什么事,而惹我生气了吧!
人们常说爱情眼里容不下一点沙子,而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我的友情眼里也照样容不下一点沙子。
我之所以经常对群发脾气,并不是因为群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她和别的同学在一起玩,从而忽略了我。事后,我便开始无理由地发火,试图用这种方式发泄我对她的不满。
记得,有一年中秋节,我这种老毛病又犯了,群和先前一样哄着我,问我生气的原因,而后又逗我开心。可我,依然不理她,不依不饶的任性、耍脾气,最终以群被我气哭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