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狮子山楚王陵

编辑推荐 狮子山楚王陵


作者:未名书屋屋主 进士,1094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23发表时间:2017-07-21 09:21:58

狮子山楚王陵 久闻徐州楚王陵。饭后稍事休息,便向东郊的狮子山进发。四月中旬的太阳当头照着,暖烘烘的。一路仿古门楼,雕像,图案彰显汉文化韵味。“明清文化看北京,隋唐文化看西安,两汉文化看徐州”,此言不假。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原以为楚王陵是楚霸王项羽的陵寝,到得实地才知,是西汉的第二代楚王刘戊的陵墓。陵墓坐北朝南,因山为陵,凿石为葬,入口处在山南的向阳坡上。门前广场正中立有跨马举剑驰骋疆场的汉楚王像,入口门廊两旁立柱上,有“汉墓听大风歌威兴华夏,王陵看兵马俑气壮山河”金色对联。
   墓穴深嵌于山体14米深的腹腔之中,让人产生一种天荒地老的永恒感。主墓室由外墓道、内墓道、天井、甬道、耳室和墓室组成,独特的墓葬形制和严谨的建筑结构,完美体现了粗犷、雄浑、博大、超越的两汉时代精神。内有嫔妃和负责墓主人膳食的官员等多个陪葬墓室,还设有钱库,舞乐厅,庖厨间,藏宝间等。陪葬者、陪葬设施和各种陪葬品应有尽有。生前所拥有的一切,死后也都要拥有。当时出土玉棺、金腰带、金褛玉衣等珍贵文物二千余件,另藏于徐州博物馆。尽头的墓室中是2100多年前一代楚王座像,乃科技工作者根据墓中残留的楚王遗骨复原的。外墓道存有雕凿未成的巨石毛坯,说明墓主是突然故去,仓促入葬。据说刘戊登基的第二年就开始为自己修墓,后发动了史上有名的“吴楚七国之乱”,以失败告终,畏罪自杀了,死的时候只有三十多岁。在位二十年,这座墓葬就修了十九年!若在位老死,还不知道会建成什么样的规模和场面,挥霍多少民脂民膏!其穷奢极侈之状,令人触目惊心。
   楚王陵西侧数百米外的汉兵马俑博物馆里,是卫戍王陵的卫队,由四千多件陶俑群组成,分布于六条俑坑。藏有步兵俑、车兵俑、将官俑、卫士俑,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执长器械的发辫俑、足登战靴抱弩负弓的甲士俑等等,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楚王国军队的缩影。
   西行有一湖,曰狮子潭,春水荡漾,碧波鳞鳞。两座仿汉覆斗型建筑矗立湖中,远望似古埃及的金字塔,那是水下骑兵俑馆。循水上曲曲弯弯的长桥进入,橱窗里陈列一组组骑兵俑,威武雄壮,栩栩如生。从楼梯下到水平面下两三米的空间,见到复原了的当年发掘现场,和按照原件放大一倍复制的骑兵军团,规模不大,却体现出西汉早期骑兵部队的孔武气势。
   从水下世界上来,春阳已斜,眼前仍旧一片明媚,湖风拂柳,唤起人们对千年彭城的遥想。西汉初兴,为巩固统治,高祖刘邦大封同姓王,四百年间共传立十三位楚王、五个彭城王,各自经营一方,筑城造宫,修陵建墓,以“精”“奇”“雄”各领风骚。狮子山楚王陵乃汉墓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推而算之,刘戊不过是汉时的一代郡王,墓也应该只是一座二、三等级的陵墓,三千年多如牛毛的王侯们若都如此,神州大地埋葬着的是怎样一个灿若星辰的地下宝库!
   陵园北面有黾山王后陵,未看,略过。只为王后发出一声叹息,生前不能独享,死后亦不能同葬,却让小三相陪,何贵之有?
   出得展馆,汉画像石长廊似一条曲折的长龙,绕着狮子潭东岸蜿蜒而去。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廊檐,不规则几何造形,古朴而雅致。长廊展示“汉代三绝”之一的精品汉画像石,是一种两汉独有的陵墓雕塑。古石画面上雕有青龙、白虎、朱雀、九尾狐、连理树等祥禽瑞兽,仙界之物。有大禹治水等民间传说,有皇亲国戚、贵族富豪车马出行、狩猎、宴饮等生活场面,被称为汉代形象的百科全书。
   经竹林寺至东大门汉文化广场,一青铜雕像巍峨耸立,此为何人?高祖刘邦也!他昂首挺立,目视前方,气定神闲,勇武威严。雕像高9.5米,寓意“九五之尊”。底座中线距地面2.06米,寓意西汉纪年公元前206年。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也是他的发迹之地。从百度上搜得,当年4月,刘邦被封汉王后,经四年楚汉战争,于公元前202年10月在定陶行皇帝礼,初都洛阳,后徙长安。其时,富强的大汉王朝与西方的古罗马帝国遥相呼应,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刘邦像前,是两汉大事年表石刻碑,碑的上部是汉代屋脊的造型,石碑主要记录了两汉26帝410年间所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大事。再前面是铜铸书简雕塑,呈未完全展开的造型,寓意着汉文化的源远流长。底座用汉篆刻写《史记•高祖本纪》的开篇,介绍高祖出生时的情况。
   广场最东面出口处,是勺子型的司南青铜雕塑,置于光滑如镜的青铜底盘上。司南是汉代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指南仪器。王充的《论衡》中有“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的记载。司南底座四周汉白玉装饰上,刻有四卦,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八星宿,还刻制着极富动感的水景。水与石形成一柔一刚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恢弘气魄。
   从东门向西看,整个广场以展现两汉文化精华为宗旨,模仿汉代最高祭祀礼制辟雍的建筑形式,采取规整庄严的轴对称格局,方外有圆,圆中套方,犹如一段立体空间化的汉赋,通过起、承、转、合四个章节,抑扬顿挫、弛张有度,将楚风汉韵自然呈现在我们面前,彰显两汉文化大气、庄重、质朴、儒雅的特质。此时天色已晚,落日斜照,霞满西天,辉映这恢宏庄严的所在,眼前仿佛浮现起楚汉战争的硝烟和风云,耳边不禁响起“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千古绝唱。

共 21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游记散文,主要叙述描写了在徐州附近游览西汉楚王陵墓的经过。诚如作者在文章的开始所介绍的:明清文化看北京,隋唐文化看西安,两汉文化看徐州。这篇游记充分体现了“两汉文化在徐州”。文章主要按照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描写游览过程。文章首先从总体上概括介绍,接着重点介绍墓穴的主墓室由外墓道、内墓道、天井、甬道、耳室和墓室组成,突出了规模宏大复杂,接着介绍楚王陵西侧数百米外的汉兵马俑博物馆里的布置;西行的狮子潭,陵园北边的王后陵;最后出展馆的长廊以及东大门外刘邦的塑像;全程叙述有详有略,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7-21 09:22:40
  这是一篇游记散文,主要叙述描写了在徐州附近游览西汉楚王陵墓的经过。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