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漫话谜语(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漫话谜语(杂文随笔)


作者:老娄 举人,4219.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41发表时间:2017-07-22 17:57:06
摘要:陇南民间谜语正如其他民间文学样式一样,在艺术技巧上有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构思巧妙,音韵和谐等特征,正如《文心雕龙-谐隐篇》中所指出的:“谜语者,回互其辞,使昏迷者也。”这就说明谜语既要给人提供谜面本身,还要让人通过某一线索联系事物的共同点,而猜射出其谜底,其结构手法相当丰富,甚至将“显”与“隐”的矛盾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


   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说:“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怪术》云:“(梵僧难陀)时时预言人凶衰,皆谜语,事过方晓。”清陈维崧《采桑子•送李云田之吴门迎侍儿扫镜》词:“谜语应猜,庄语非诙。”闻一多《孤雁》诗:“天是一个无涯的秘密,一幅蓝色的谜语,太难了,不是你能猜破的。”
   谜语最初起源于汉族民间口头文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汉族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表现。后经文人的加工、创新有了文义谜。一般称民间谜为谜语,文义谜为灯谜,也统称为谜语。史料表明,大约在奴隶社会时期,先民们已经开始用隐晦曲折的歌谣来表达思想感情。据《书经》“汤誓篇”中记载:“时日曷丧?予以汝偕亡。”意思是说:太阳呵,你什么时候才丧亡呢?让我和你一同去死吧!相传夏代帝王夏桀暴虐无道,民怨冲天,老百姓不敢明言,私下里用隐语发泄怨怒之情,于是就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这首歌谣采用隐喻的手法,诅咒暴君夏桀。夏桀曾说过:“我有天下,如同天之有日,日亡我就亡。”这首歌谣,可以说是我国谜语的最早萌芽。再如见于《周易•归妹•上六》篇的商代短谣“女承筐”,也可算是我国谜语的最早记录之一:“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它运用传统谜语常见的“矛盾法”,巧妙地表现了牧场上一对青年牧羊人夫妇剪羊毛的情景,又“回互其辞”,使人不易猜着,近似一则谜语。这只是谜语的“胚胎”,在当时,也没有类似的专门名称。
   最早的谜语,先由汉族民间集体创作,口传心授,当初并未引起文人的注意,所以在文字上没有反映出来;这样就形成了长期流传在不识字的汉族劳动人民口头上的民间谜语;另外主要是在上层社会和文人中流传的文字谜,由书面传播。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谜语雏形已十分流行,并有了名称,叫“廋辞”和“隐语”。有的君主喜欢隐语,而不愿意听直截了当的忠言。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楚庄齐威,性好隐语”的记载。战国后期出现了赋体隐语,其中以荀子的《附论篇》最具代表性。此赋体已基本具备了汉族民间谜语中赋体谜的特征,大约产生于两千三百年前。
   到了汉代出现了射履活动,就是把东西放在器物下面让人猜。我们有时候还把猜谜语叫做射履或射,应该是源于此。
   谜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重大发展。北朝刘勰《文心雕龙》中写到:“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这一定义一直沿用至今。
   宋代谜语的迅速发展,造就了一批谜社组织和专业谜语,同时诞生了“灯谜”。从此,开创了汉族民间谜语和灯谜两条腿走路的新格局。
   元明两朝,谜语继宋之后仍盛行不衰,蒙族人照样爱玩谜语。明朝出现了一些研究谜语的论著和收录谜语的专集,其中有冯梦龙的《黄山谜》,黄周星的《廋词四十笺》及贺从善的《千文虎》等。
   清朝中期以后,中华谜语进入成熟期,文义谜更是大行其道。人们追求谜语扣合的严谨,逐渐摒弃冗长拖沓的面句,崇尚以大众熟悉的成语或通俗语句为面,加上谜材由原先的文字、事物、人名扩展到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甚至俗语、中药、地名、书名等。极大地扩宽了谜路,促进了谜语的提供和普及。
   今天,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又获得新的生命。全国各地的猜谜活动蓬勃发展,各地的文化馆、俱乐部都成立了群众性的灯谜组织,不少地区还成立了灯谜爱好者协会。灯谜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创新,灯谜真正成为了扎根群众的艳丽花朵。
   陇南民间谜语正如其他民间文学样式一样,在艺术技巧上有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构思巧妙,音韵和谐等特征,正如《文心雕龙-谐隐篇》中所指出的:“谜语者,回互其辞,使昏迷者也。”这就说明谜语既要给人提供谜面本身,还要让人通过某一线索联系事物的共同点,而猜射出其谜底,其结构手法相当丰富,甚至将“显”与“隐”的矛盾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
   陇南谜语与传统的中华谜语大同小异,其表现手法大致如下:
   第一、矛盾法
   把事物之特征的矛盾突鲜出来,让人们进行猜射。如“白胡子老汉顺墙走,大豌豆遗了二三斗。(羊)”由单一的白胡子老汉到二三斗豌豆非常多的数量,一小一大,一单一,一整体。再如“一个白窑窠,里头二十四个白鹁鸽。(嘴)”嘴只有一个,而牙齿就有二十四颗,一大一小,起到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再如“一棵黄米豆儿大,一间屋里装不下。(灯)”等等,都是通过矛盾的事物特征叫人去猜一个事物的,有些甚至是把几个事物一口气给说完,连在一起的连环谜了。如“一个锅里两个兵,一个热来一个凉。(太阳,月亮)”就说出了两个事物,有的一连说三个不同的事物,如:“老大睡死了,老二吊死了,老三戴着红缨帽照去了。(瓜,豆,玉米)”谜语的别致之处,就在于“辞欲隐而显”。实际上,矛盾法就有“回互其辞”的艺术手法。
   第二、拟人法
   由于陇南特殊的地域和文化的关系,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更多的是通过拟人的手法暗示某一道理或某一事物,这一手法在特定的环境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过,大家一分开,衣服就扯破。(蒜)”就把蒜这一事物通过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当然,这种类型的谜语主要以物谜为主,如:“身穿红袍,肚里心焦,发起火来,跳得老高。(炮仗)”就很自然,当然,有些灯谜也是运用拟人法的,如:“一个人,本姓王,衩衩里装下两颗糖。(“金”字)”就非常形象地影射暗示出了这个字,也许在老百姓看来,通过人来说明其他事物更具象、具体、生动。
   第三、比喻法
   比喻手法也是陇南谜语惯用的艺术手法之一,老百姓往往通过形象的比喻把两个相同或相似的事物给人们展示出来,且让人印象深刻。如:“翻穿皮袄,眼活像胡椒。(老鼠)”就是比较形象的比喻了,用皮袄比喻老鼠的毛皮,胡椒比喻老鼠的眼睛,都无不传神贴切。再如:“三片瓦,盖爷庙,里面坐了个白老道。(荞麦)”荞皮色泽形状态像瓦,里面的面粉是白色的,再如:“上面毛,下面毛,中间一个黑葡萄。(眼睛)”,都形象地说出了事物的特点。
   第四、夸张法
   夸张手法是许多艺术家及其作品中惯用的艺术手法,也是许多民间艺术作品中常见的艺术手法,通过无限地放大该事物,以起到震慑人提醒人的作用,这一手法在陇南谜语也毫不例外地被运用。如:“秦州过来了个大羝羊,不吃娃娃吃衣裳。”羝羊本吃草,但这里却吃衣裳,可谓夸张之极。再如:“远看一只鞋,永年永世拾不来。(脚印)”永年永世是对时间的一种无限度的夸张;还有“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上走,水在人上流。(雨伞)”就是对雨伞这一事物的十分的夸张,把伞说成了楼,就是如此。
   第五、直叙法
   传统的诗歌中有赋(直陈其事),许多陇南谜语中也常用直接叙述的手法,如:“一个圆疙瘩,身上一些刺渣渣。(仙人球)”就把一个仙人球给我们展现在眼前了;再如:“一个人,屁股上掉了一个虫。”(“个”字)把个字就很直接的说了出来,当然,有些在直陈其事的过程中是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的,如“十个娃娃不齐差,一人顶下一片瓦。”(手)“一帮白鹁鸽,啥都能飞过,就是水沟飞不过。”(雪)等等,就有多种艺术手法凸现,完完全全去用哪一种表现手法衡量,都显得单一。
   总之,象所有的谜语一样,陇南谜语也是一语言游戏,语言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已经散轶,但也有新的被创造出来,其特点是短小精练、隽永易记,且能发人思考,从内容上看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到自然,生产生活,人,物等等,其美感、神秘和强烈的趣味性,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是老百姓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在发挥其文化娱乐功能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共 30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谜语起源于汉族民间口头文学,是汉族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后经文人加工,有了民间谜,文义谜之分,经夏朝始,到春秋战国已成雏形,历经宋朝的迅速发展,开创了民间谜和灯谜格局,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演变,逐渐进入成熟期,陇南谜与其一脉相承,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构思巧妙,音韵和谐的特征,文章详细剖析了陇南谜的五大特点,呕歌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及其多样性,多元化的特征。文字简洁凝练,旁征博引,条理清晰,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读后受益匪浅!是一篇了解学习谜语前世今生的立体史诗,佳作共赏![编辑:文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枫        2017-07-22 17:59:52
  读后既增长知识,又长了见识,双丰收!拜读学习了!
文枫
2 楼        文友:文枫        2017-07-22 18:01:26
  感谢赐稿,期待更多精彩!
文枫
3 楼        文友:你猜        2017-07-22 18:38:35
  学习老师佳作,祝创作愉快。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