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江南】浅谈红楼梦里的精神家园——大观园(赏析)

精品 【江南】浅谈红楼梦里的精神家园——大观园(赏析)


作者:天堂尕保 童生,56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300发表时间:2017-07-28 20:21:53
摘要:与其说是居身之所,不如说大观园就是一座精神家园。曹公在大观园里很好的安放了红楼儿女情感,或者说,他更好的安放了他自己的灵魂。大观园其实,就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一个独立空间,这就如同陶渊明的终南山,中国古代文人的桃花源。


   红楼梦中写大观园的建设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元春省亲。这个修建的目的是特别明确的。大观园属于皇家园林的一种,但更确切的说是私家园林,大观园也名“省亲别墅”。元春游园后,说“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异日少暇,必补撰《大观园记》并《省亲颂》等文,以记今日之事。”这让我想起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群文人在兰亭这个地方聚会的欢乐之情,作诗、写序何等相似。
   元春省亲结束,大观园闲置下来了。元春思来想去,那么美的院子,放着实在浪费。所以吩咐下来,让姐妹们连同宝玉一起住进去。黛玉住了潇湘馆、宝玉住了怡红院、探春的秋爽斋、宝钗的蘅芜苑等,各人都有了各自的住所。
   与其说是居身之所,不如说大观园就是一座精神家园。曹公在大观园里很好的安放了红楼儿女情感,或者说,他更好的安放了他自己的灵魂。大观园其实,就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一个独立空间,这就如同陶渊明的终南山,中国古代文人的桃花源。
   大观园的一山一石、一花一木。我们在苏州园林,或者说在中国各个角落的古代园林里都可以看到。或者确实的说,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子。曹公的伟大之处也在于,红楼里对古代园林艺术做了一个全方位的展示。我们来看大观园的景致。
   “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这是稻香村的景。也是李纨后来的居所。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想到了一些隐士。就连贾政看到稻香村的景致,也说勾起了他的归农之意。如果把贾府比作是一个政治中心的话,那么这个稻香村无疑就是一个隐居的所在,而李纨无论如何是和贾府脱不了关系的,因为有贾兰,因为她是贾府的媳妇。她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她的重点在贾兰身上,这样想的时候李纨就不是李纨了,她代表的就是古代隐居的士大夫的一个形象。一面隐居,一面又关心世事。这样的一个形象,明显是宝玉所不喜的。宝玉认为稻香村有人力穿凿的痕迹,所以不喜欢这个地方。这也与宝玉不喜“走仕途经济”的道路也是有关联的。这也是宝玉与贾兰的不同之处。
   说到李纨不得不说妙玉,李纨最不喜妙玉。是因为她和妙玉是不同的。妙玉的出世比李纨更干脆。妙玉带发修行,却与俗世没有牵绊。她其实是出世的黛玉。她可以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生活,而不去理睬旁人对的她的看法。她对贾府的人物都有她自己的相处之道,她不会因为贫贱富贵去结交好友,她和来贾府投靠的邢岫烟的关系就说明了这点,昔日邢岫烟家族落魄之时,她便教邢岫烟识字。妙玉的栊翠庵最有特色的就是那些红梅。第四十九回写,“宝玉于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这是多么美的一副画面,从宝玉视角来写栊翠庵的红梅。也足见曹公对妙玉这个人物的珍爱,红色原是宝玉生命的颜色。妙玉这个人物也因为栊翠庵的景变得鲜活起来。不屈不挠这是妙玉的个性,也是文人的一种固执的倔强。宝玉对稻香村的不喜与栊翠庵的喜也是相对的。
   “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贾政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非花香之可比。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此造已出意外,诸公必有佳作新题以颜其额,方不负此。”这是宝钗的蘅芜苑。古人有焚香抚琴的雅兴,此处只可煮茶抚琴,无须焚香了。我的理解是,宝钗在为人处事上有天然的亲和力。
   好多红学爱好者,都借贾政的那句“此处房子,无味的很”来判断贾政对宝钗为人的判断,认为贾政不喜欢宝钗,在他心里的宝钗就是一个很无味的人。我不敢苟同,书中写宝钗无书不知,曹公借香菱之口说,贾政常夸赞宝钗的学识。蘅芜苑的异草之香非花香可比,是与她的冷香丸相对的,更是对宝钗人格的高度赞赏。细读文本不难发现,蘅芜苑的清雅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刘姥姥游大观园,写众人游到宝钗之处的描写,“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逾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这是宝钗的一种审美,朴素大方,这也是宝钗与众不同之处。“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这是园林建造上的一个独特景观。玲珑石景观,玲珑石产于昆山市玉峰山,与众不同,称为巧石。宝玉所带的玉其实就是迷娲补天无用的一块石头。这两者之间确实有深意。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这是宝玉命名的“有凤来仪”,他特别喜欢这个地方,觉得其他地方都不如这个地方好。他也相当然的认为,这个地方非黛玉莫属。如果说贾元春是俗世里的凤,那真正的凤该是黛玉,这就是黛玉的潇湘馆。红墙绿竹,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这样的景致我曾在成都武侯祠见过,见到时想到的也是黛玉。苏轼曾说,“宁可食物肉,不可居无竹”。王维有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无数月色凉凉的夜晚,黛玉或读书、或弹琴、或垂泪、度过了她短暂的一生。
   红楼梦里写,黛玉最不喜李义山,却又偏偏喜欢他的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所以众人想拔去残荷的时候,她不让。因为黛玉明白自然的就是美的。留得残荷听雨声,是多么美的意境。大概那个时候,她是在感悟生命与自然。荷花由盛到衰,每个阶段在黛玉眼里都是美的。因为她懂得自然规律,就如同荷花的残败,是它生命的另一种形态,也是它生命里必须要经历的阶段。从这个角度来说,黛玉又是那个真正懂自然、懂生命的人,她是如此乐观的人。怎么会是多愁善感的林妹妹?
   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丽了些。”众人都道:“要如此方是。虽然贵妃崇节尚俭,天性恶繁悦朴,然今日之尊,礼仪如此,不为过也。”一面说,一面走,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来,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贾政道:“此处书以何文?”众人道:“必是蓬莱仙境方妙。”贾政摇头不语。宝玉见了这个所在,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象那里曾见过的一般,却一时想不起那年月日的事了。贾政又命他作题,宝玉只顾细思前景,全无心于此了。这里就是宝玉的怡红院。宝玉两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一次是见到黛玉,一次就是初见怡红院景致的时候。这说明宝玉前身神瑛侍者的居所就是这样的。那个时候,他浇灌了那棵绛珠仙草。
   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众人赞道:“好花,好花!从来也见过许多海棠,那里有这样妙的。贾政道:“这叫作女儿棠,乃是外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云彼国此种最盛,亦荒唐不经之说罢了。除此之外这里,还有满架的蔷薇,是花木繁盛之所在。刘姥姥误入怡红院,觉得是小姐的绣房,也足见怡红院的精致。怡红院其实就是贾府的女儿国,红楼儿女常在宝玉处相聚。他是有名的“富贵闲人”,这个绰号也因此而来。我有时候一直在想,曹公把怡红院“布置”成他心里的那个园林,或者说,他把大观园布置成了他心里美好园林的样子。该是一种怎样的情结?就如同我常常做梦,也在一个古代的园林里“穿梭”,然后活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然后自得其乐。然只是梦境而已,曹公梦醒,面对断井残垣、满地落花,“昔日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该是一种怎样的痛心。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凹晶馆联诗悲寂寞曹公写众人品笛贾母落泪,黛玉妙玉湘云联诗,写尽世间悲凉之情。这不是偶然的。
   一面引人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忽闻水声潺潺,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萦迂.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这是惜春的藕香榭。众人道:“再不必拟了,恰恰乎是“武陵源”三个字。第五十回写,贾母等人去惜春住处。“过了藕香榭,穿入一条夹道,东西两边皆有过街门,门楼上里外皆嵌着石头匾,如今进的是西门,向外的匾上凿着“穿云”二字,向里的凿着“度月”两字。
   这是大观园里的桃花源,也是惜春这个人物的一个写照,她是红楼儿女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活的最单纯的一个。她始终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她的桃花源注定是世间无人问津者。她擅长画景,这就如同她的命运始终活在她自己的画里,她走不出来,世人走不进去的。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放,因称“岁寒三友”。妙玉的梅,黛玉的竹,宝玉的松。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三人之间又有着不可言说的联系。黛玉离世,妙玉必是那个温暖宝玉之人,他们之间不一定是夫妻,但一定是知己好友。
   大观园里寄托了红楼儿女的情感,那是一个精神家园。抄件大观园无疑就是对这个精神家园的一种侵犯。都说抄件大观园是贾府被抄的一个“先兆”。宝钗是最早抽身的,从大观园搬出,想来是那样痛心的事,意味着放弃了一种精神上的坚持。这也是我一直认为宝钗最后和宝玉成亲并非她所愿。贾府被抄,人丁散落,大观园这个精神家园又怎会独存?人与自然之间有不可言说的奥秘。大观园因元春起,最后因她而终,实在又是别有一番深意的。
   有时候想一想,顿生羡慕之情。他们真的就活在诗里画里,就如刘姥姥所言这院子就跟画似的。高墙大院,他们或许都不能像宝琴那样可以随父出游,但他们都有自己的一个园林。所以晴雯搬出大观园便香消玉殒了;迎春出嫁回来也是惦记她的居所紫菱洲;探春也是远嫁他乡,离开了大观园。
   我以前认为曹公对苏州是有一定情结的,对苏州园林也是有情感的。其实,细想来,园林情结、山水情结是中国文人一直以来的一个情结,赵佶的艮岳、刘彻的上林苑、无不都是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时代变迁,那些园林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其实,细细想来,大自然才是最美的园林,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秘密的精神园林。

共 45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红楼梦》在中华文学宝库里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它包含了很多中华文化的精髓在里面。红楼儿女在大观园中的居所也配合了人物的性格和喜好,寄于他们对生活和内心精神家园的美好向往。大观园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皆代表着不同含义。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详细解析了大观园中景物与人物的关系。构思严谨,语言流畅,条理清晰。让人读后即能对大观园和《红楼》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众多研究红楼的人都从不同角度出发,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篇文清晰明了,理论依据充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杨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802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花        2017-07-28 20:39:05
  文章剖析细致,入情入理。欣赏学习。
杨花
回复1 楼        文友:天堂尕保        2017-07-28 21:05:33
  谢谢花姐姐,编文辛苦了
2 楼        文友:杨花        2017-07-28 20:39:55
  感谢赐稿江南烟雨,期待更多佳作,编按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海涵。
杨花
回复2 楼        文友:天堂尕保        2017-07-28 21:05:51
  编按很好,谢谢姐姐
3 楼        文友:一匹西北狼        2017-07-29 16:11:29
  一枝一叶总关情。《红楼梦》被称为古代的百科全书,不是浪得虚名。书中的园林、建筑无不被打上了文化的烙印。你说大自然才是最美的园林。地球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那些标志性的景观都是以文化底蕴深厚而名扬天下,嵩山少林、华山论剑、泰山封禅……,大观园当然是红楼儿女的精神家园,大观园从繁荣到破败,还是有所隐喻。这样的文章自然是美文。反正我喜欢。
是非成败转头空~
回复3 楼        文友:天堂尕保        2017-07-30 13:46:45
  谢谢老哥关注哦
4 楼        文友:何太痴        2017-07-29 19:08:55
  中国的建筑,其实也是一种阶级的象征。纵观中华几千年的文明,这种陋俗是任何朝代都没有避免过的。首先是台阶,皇帝是有明确的规定平常人家不能超过几阶的。皇帝的行宫就更不得了了,对称,兽王,金雕玉刻......而园林着不同,它的建筑似乎就是违背这个对称性,让人颇有闲情雅致去游玩。我们读古典爱情小说,崔莺莺,杜丽娘等等的故事都是发生在园林,所以大观园是整本红楼梦最重为首要的,这样才能有那么多故事发生......
无所谓人,无所谓事。
回复4 楼        文友:天堂尕保        2017-07-30 13:43:21
  昆曲艺术是依托园林而生的。园林之景,能衬托人物情感,大观园也寄托了红楼儿女的情感。一草一木,皆是曹公有意安排的。大观园是曹公的精神家园。
5 楼        文友:风之丐        2017-07-30 11:37:19
  大观园肯定存在过,但是不是如《红楼梦》中一样,不知道。苏州园林我去过,尽管当年不是太懂,可仍旧觉得它们太精致,在我是觉得小气。生于北国的我,骨子里是厚重的。大观园,在我看来是曹雪芹的精神家园,他沉迷于此而不敢或者不愿出来。说实话,我不知道是幸亦或是不幸。
回复5 楼        文友:天堂尕保        2017-07-30 13:37:23
  或许存在过,也或许根本没有存在过,但在曹公心里是真实存在过的。谢谢老哥关注,鼓励!
6 楼        文友:千音        2017-07-30 12:42:42
  当时读红楼,依据衣食为脉络读来的。真是眼睁睁看一个世家倾颓下去,眼看她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到最后剩下的那几个人,死的死了,嫁的嫁了,隐遁的匿迹了
回复6 楼        文友:天堂尕保        2017-07-30 13:38:40
  红楼真的是曹公的血泪史。谢谢老师关注
7 楼        文友:清雅若诗        2017-07-30 19:59:12
  很喜欢姐姐说的大观园就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的独立空间,向来园林建造体现的就是造园者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情怀。姐姐的红楼赏析写得很好很好,非常赞同姐姐的一些观点哒。
诗一样飘逸曼妙,画一般清新隽永。
回复7 楼        文友:天堂尕保        2017-07-30 21:20:06
  谢谢诗诗关注,问好
8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8-04 10:22:25
  大观园其实就是现实与理想的一个独立空间,相当于陶渊明的终南山,古代文人的桃花源……一针见血。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回复8 楼        文友:天堂尕保        2017-08-04 15:26:28
  谢谢老师关注!问好老师!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