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孤独的弱小者的绝望的悲鸣

精品 孤独的弱小者的绝望的悲鸣 ——越剧《红楼梦》黛玉葬花唱词赏析


作者:金龙 秀才,1742.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23发表时间:2017-08-09 10:46:46
摘要:总之,林黛玉的葬花唱词,不仅在内容上婉转动人,而且在形式上臻于完美,是一段不可多得的美妙篇章。

孤独的弱小者的绝望的悲鸣
   在大观园中,林黛玉的孤独是出了名的。这首先源于她深刻的自卑感。薛宝钗到大观园来,是携带了大量的“金的玉的”,而且在大观园中,自有“薛姨妈”等一干亲戚照应着。林黛玉来大观园之前,其母贾敏已经去世,她是以“孤女”的身份来投奔外祖母,而且是孤身一人来的。用贾母的唱词来说,就是“可怜你年幼失亲娘,孤苦伶仃实堪伤,又无兄弟共姐妹,似一朵寒梅独自放”。因此,当她一看到“外祖母家确与别家不同”时,就在心底里告诫自己“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走一步路”。其次源于她孤高自傲的性格。林黛玉饱读诗书,文学的功底很深,“一生与诗书结了闺中伴,与笔墨结成骨肉亲”,“菊花赋诗夺魁首,海棠起社斗清新,怡红院中行新令,潇湘馆内论旧文”。大观园中那些浪得虚名的公子哥儿、小姐千金,很难入她的眼。
   因此,在“四月天气雨乍晴”的日子里,当薛宝钗和王熙凤等人陪着贾母游春,“说不尽满嘴献媚奉承话”的时候,林黛玉却孤零零地一个人“偷洒珠泪葬落花”。在她的耳中,听到的是随风送来的声声“哀怨笛”。在她的眼中,“四季如春”的大观园,“却只是一座愁城”。在这座“愁城”里,风过处“落红成阵”。这使得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看到了自己如落花一般的命运,发出了“我一寸芳心谁共鸣,七条琴弦谁知音”的无助的感叹。出于“惜惺惺怜同命”的心理,为了不让落花们“陷落污泥遭蹂躏”,她要“收拾起桃李魂,自筑香坟葬落英”。
  
   二
   林黛玉之所以自卑,之所以多愁善感,是因为她自始至终认为,自己是一个“被逼凌”的弱小者。尽管她是贾母的“心肝宝贝”,但在其他人的眼里,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那个贾宝玉的母亲、林黛玉的舅妈王夫人,就因为晴雯的眉毛画得像林黛玉,而“虎着脸,皱着眉头”,可以想见,她对于林黛玉本人,该是何等的讨厌了。因此,她时时处处感到自己被排挤、被歧视。虽然还有一个表兄贾宝玉在体贴她,护着她,但终究难以消除她的这种种感觉。尤其是当她去探望因“混迹宫闱,无意功名”而被父亲责打的贾宝玉,却吃了闭门羹后,他的这种自卑和多愁善感集中爆发了出来。与其说林黛玉是在葬花,倒不如说她是在发泄。
   在她的眼中,大观园里的花儿牡丹、芍药、海棠、杨柳、桃花,无不代表着弱小者的特点,它们在“风过处”“落红成阵”,不是“谢”,就是“怕”;不是“惊”,就是“带愁”,甚或是“含恨”。正是看到了这些“花朵儿与人一般受逼凌”的严酷现实,才使得她对落花们“同命相怜”,要“筑香坟”来“葬落英”。
   弱小者要想博得人们的同情与怜悯,几乎是不可能的。林黛玉非常敏感地看到了这一点。在她的葬花词中,她不禁发出了如此的感叹:“花落花飞飞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不同情、不怜悯弱小者倒也罢了,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强权者往往以欺凌弱小者为乐事,而且这种欺凌是无休无止!“一年三百六十天,风刀霜剑严相逼”。长得好看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成了人们脚下的一堆烂泥。“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这与其写的是“落花们”的命运,倒不如说是林黛玉借花比自己,从而抒发出对弱小者受欺凌的不公平待遇的愤懑与不平。
  
   三
   对大观园中的人和事,林黛玉是深感绝望的。这种绝望的情绪体现在她的唱词中,首先表现为超脱这个肮脏的现实社会的素志。“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但她也看到,现实是十分残酷的,自己“超脱”的结果,只能是找不到理想的栖身之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最后只能被这个肮脏的现实社会所吞噬,落得个“锦囊收艳骨,净土掩风流”的最终结局。
   面对着这肮脏的现实社会,弱小者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与现实社会妥协,甚至与其同流合污。另一种是与这个肮脏的现实社会势不两立,借此保住自己的清白之身。林黛玉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淖陷渠沟”。这一点正是林黛玉这个“孤独的弱小者”获得世人同情的原因之一。
   在唱词的最后,林黛玉发出了如下的感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与其说是在感叹,不如说是在悲鸣。既是为花们悲鸣,也是为葬花人即自己悲鸣。读来不禁使人泪湿衣襟。
  
   四
   这段葬花唱词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最关键的在于她将“花”的命运与葬花“人”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既是写“花”也是写“人”,既是写“人”也是写“花”,“花”与“人”,在此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唱词中“花”与“人”的结合形式之一,是先有“人”后有“花”。如果说,“绕绿堤,拂柳丝,穿过花径/听何处,哀怨笛,风送声声/人说道,大观园,四季如春/我眼中,却只是,一座愁城”写的是“人”的活动与感受,那么,“看风过处,落红成阵/牡丹谢,芍药怕,海棠惊/杨柳带愁,桃花含恨”写的则是“花”的感受。但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人”与“花”之间,用“这花朵儿与人一般受逼凌”这条线索串联起来了,让人看不出有丝毫穿凿附会的痕迹,可谓水到渠成。
   正是因为“花”与“人”有这种“惺惺惜同命”的遭遇,才使得林黛玉想到了要“筑香坟”来“葬落英”。有人可能会认为林黛玉是自作多情,但是,如果你站在林黛玉的位置,设身处地地为她考虑的话,就能够理解她近乎荒唐的“花痴”行为,是建立在“花”与“人”同命相怜的感情基础之上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唱词中“花”与“人”的结合形式之二,是明写“花”暗写“人”。唱词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发出了对“花”的倾诉。“花落花飞飞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天/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淖陷渠沟”,这里写的仅仅是“花”的遭遇和命运吗?绝不是。它明里写的是“花”的遭遇和命运,暗里写的却是“人”,即林黛玉自己的遭遇和命运:没有人怜悯和同情,看惯了人家的冷眼,时时要受到流言蜚语的攻击,加上疾病缠身,不知道哪一天就要香消玉殒。只能在虚拟的理想社会中流连,最后难免在各种无言的迫害中凄惨地死去。从这些唱词中,我们分明地看见了一个弱不禁风的美少女如花般飘零的形象。
   唱词中“花”与“人”的结合形式之三,是既写“花”又写“人”。在唱词的最后,林黛玉感叹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今年是我来埋葬你们,明年是谁来葬你们,就不知道了。恐怕是在“春尽红颜老”的时候,“花”和葬花的“人”都难逃“落”“亡”的悲惨命运。
  
   五
   这段葬花唱词的艺术生命,还在于它对拟人、借代、对比、夸张等修辞方法娴熟的运用。
   先说拟人。我们知道,花儿、树儿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是在唱词中,却让它们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在“风”地摧残下,芍药是“怕”,海棠是“惊”,杨柳是“带愁”,桃花是“含恨”,它们的思想感情与葬花人此刻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共鸣,很好地诠释了林黛玉葬花行为的感情基础。
   在大自然生老病死的铁律面前,无论是“人”还是“花儿”“鸟儿”,都难逃“花魂鸟魂自难留”的命运。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鸟”的反应是“无言”,“花”的反应是“羞”。把用于表现人的行为的“无言”和“羞”,加在没有人的动作行为的“花”“鸟”身上,集中表现了人们在严酷的生老病死规律面前的无奈。
   再说借代。林黛玉在感叹“我一寸芳心谁共鸣”之后,又用了一个借代的修辞方法,“七条琴弦谁知音”。这里引用了先秦的琴师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以琴结友、高山流水成知音的典故,用“七条琴弦”来借代自己的“一寸芳心”,用“知音”来借代“共鸣”,把自己的好心得不到人们的理解,茫茫人海,知音难觅的苦衷委婉地表达了出来。
   又如看到“花落花飞飞满天”的情景,林黛玉自然联想到它们香消玉殒的悲惨命运,但这是用借代的修辞方法说出来的,这就是“红销香断有谁怜”。“红”是花的颜色,这里用花色来借代花;“香”是花的气味,这里用花味来借代花,它们都难逃“销”“断”的凄惨结局。用借代的修辞方法来写,让人们不仅看到了花的结局,而且领悟到了它的颜色和气味,都将随着花的飘零而消散,对“花”的同情和怜悯油然而生。
   再说对比。这种对比在唱词中的表现,一为人家对大观园的印象与“我”即林黛玉对大观园的印象的对比。“人说道,大观园,四季如春/我眼中,却只是,一座愁城”。通过这个对比,不仅表现了林黛玉特立独行的叛逆性格,而且为她与众不同的“葬花”行为提供了认识上的基础。
   这不仅使人联想到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诗《秋词》的前两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虽然他们感受的对象各不相同(一为“大观园”,一为“秋”),风格各异(林黛玉的婉约,刘禹锡的豪放),但他们在对比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对比在唱词中的表现,二为花的娇容与其结局的对比。“明媚鲜妍”是花的娇容,“一朝飘泊”是花的结局。通过这个对比,说明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你即使是天姿国色,也难以逃脱飘零冷落的命运。联想到林黛玉的红颜薄命,不禁使人唏嘘悲叹。
   最后说说夸张。为了突出林黛玉在大观园中的愁绪,唱词中采用了“一座愁城”这样的夸张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说明了林黛玉愁绪之深之广。南唐后主李煜在词作《虞美人》中,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写他亡国后沦为阶下囚的愁绪,极尽夸张之能事。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她的词作《武陵春》中,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来写自己因战乱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愁绪,也极尽夸张之能事。林黛玉葬花词中的“一座愁城”,可以说是对前人夸张修辞方法继承基础之上的一个创新。
   同样属于夸张的,在唱词中还有一个“落红成阵”。一阵风吹过,树上的花瓣随风纷纷扬扬地飘落。这种“落红”再多再密,也断不至于到了“成阵”的地步。显然的,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夸张手法的运用,突出了“花”的对立面“风”即社会恶势力的强大,让人不寒而栗。
   总之,林黛玉的葬花唱词,不仅在内容上婉转动人,而且在形式上臻于完美,是一段不可多得的美妙篇章。

共 41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黛玉葬花》是林黛玉在大观园的重头戏,在林黛玉的眼中,大观园里的花儿牡丹、芍药、海棠、杨柳、桃花,无不代表着弱小者的特点,它们在“风过处”“落红成阵”,不是“谢”,就是“怕”;不是“惊”,就是“带愁”,甚或是“含恨”。正是看到了这些“花朵儿与人一般受逼凌”的严酷现实,才使得她对落花们“同命相怜”,要“筑香坟”来“葬落英”。首句“花谢花飞花满天”,描绘出一幅缤纷、绚烂、宏大、壮美的画面。我们若是屏蔽掉其他背景,单从字面,是不能确定这一句的情感基调的,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得联系上下文才知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场面大抵如是。满城烟花刹那绽放的惊心动魄,大概也就这样吧。花谢了,花飞了。然后,红消了,香断了。岁月更替,时令变迁,客观事物的正常变化,在诗人的内心世界投下浓重的烙印。一个“怜”字,统领全篇。怜花,怜人,自怜……诗人于是将自身的情感命运,与绚丽的花儿连在了一起。以花喻人,定下情感基调。生命何日是尽头,生命何日才是尽头?花残人老,花落人亡!到时候,我们都消失在茫茫天地间,你不再是你,而我,也不再是我;我们都归于沉寂,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知道谁。最后的最后,不知是谁葬了谁。一首葬花词,道尽伤心意。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81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8-09 10:51:44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为林黛玉安排的重要戏份,也是最有喙头的一个片断,文章赏析得非常到位精致。欣赏了,问候金龙老师!祝夏日安康。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金龙        2017-08-09 15:17:20
  谢谢武兄精彩的按语和点评,辛苦了!
2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8-10 09:28:27
  祝贺佳作获得精品,祝您佳作不断!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8-10 10:14:14
  这篇文章昨天已经收藏。恭喜佳作获精,期待精彩不断。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4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8-10 16:02:23
  祝贺老师文章精品,期待老师更多文章的到来。
语文教师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