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专栏作家】三嫂子的夜生活

精品 【专栏作家】三嫂子的夜生活


作者:寻找姚黄 举人,4738.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263发表时间:2017-08-12 20:57:58
摘要:张河一手扶了三嫂子,一手提着筐子,慢慢地朝村庄上走。 三嫂子疲惫地傍着张河,小鸟依人似的,他们几乎是相拥着回到沉寂的村庄。

【专栏作家】三嫂子的夜生活 “张河,张河!”15岁少年学生张河正撅着一团圆圆的屁股,解着拴在挂满青琉璃珠似的弯枣树上的牛缰绳,他的三堂兄张山边走边沙哑地叫着他的名子。
   少年直起腰,手里捏着散发着骚味的八尺牛绳,问:“干啥呀三哥?”
   张山眯着细细的“鸡宿眼”兴奋地说:“今儿别放牛了,俺们一起赶集吧。”
   少年笑道:“赶集掏雁鹅蛋,也找不着高树呀!不去!”这是村子里那些大人拒绝去某个地方常说的口头语。
   张山说:“听大鼓书呀。街上来了一个‘歪嘴刘’,那大鼓书说得跟广播里一样!”
   张山的爹跟这少年的爹是同一个祖父生的。也就是说,少年跟张山同着一个老太爷。他们的爹,原先是在一口锅里盛饭吃的,土改那年才分的家。不过,那时少年还没有机会出世,张山比少年大了七、八岁。
   少年张河,正在镇上一所学校里上初中。少年家养着集体的一头瘦骨嶙峋的母牛,村里人把母牛叫“老事牛”,就像把母驴叫做“草驴”、把母羊叫“水羊”一样,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祖辈都是这么叫的。平常日子,这头“老事牛”是由少年的妹妹管理的,妹妹10岁,放牛、割草,割草、放牛,很辛苦的,少年心疼妹妹,星期天,他就主动替妹妹放牛割草,让10岁的妹妹在家里陪着更小的弟弟玩“躲猫猫”。
   少年执拗地说:“没听说过‘歪嘴刘’这个人,我也不爱听大鼓书,还是放牛吧!”
   张山认真地说:“只要你陪三哥走一趟,到街上俺给你买一本‘画书’!”
   “画书”就是“小人书”,也叫“连环画”。这是少年最喜爱的一种视觉文化。所以,少年动了心说:“我得跟俺爹俺妈说一下。”
   张山说:“俺跟二叔、二婶说过了,咱们走吧。”
   张山口里的“二叔二婶”,正是少年的爹妈。既然爹妈都被惊动了,那肯定不是一般的事情,于是问道:“无功不受禄。你不会平白无故给我买连环画吧!三哥?”
   “你别小看三哥,”张山端出兄长的架子来,神秘地说:“只管跟俺走就是了,保证有你的画书看。”
   张山虽然成人了,但个头并不比少年高,且灰头土脸的,好像劫道的匪徒。更糟糕的是,他脸上摆着两只细小的“鸡宿眼”,眼角总是沾着粘稠的眼眵,一时洗掉了,过不多久,又慢慢钻出来。就像某一个地方被针尖扎了一下,血珠儿不断渗出来,总也抹不完。白天看不清百米远的目标,晚上看不见一米远的物体。
   少年重新把“老事牛”拴在弯枣树上。遗憾地拍了拍牛的屁股,说:“对不起,下星期再放你吧!”
   两个人一起到了街上。正值浓郁的绿色五月,挠秧、锄豆、点花生时节,十字街口摆满了个体户制作的秧挠子、锄头、铲子、戽水笆斗之类的农具。赶集买农具的人挑挑拣拣,敲敲打打,弄出呛人的铁锈味。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市声嘈杂。少年大声问:“三哥,去哪?”张山也大声说:“供销社!”
   在十字街的西侧,耸立着一排砖瓦结构的高大的起脊房。这就是小街最繁华的去处了。赶集的大姑娘、小媳妇手牵着手摇摇摆摆地在供销社各个门市部里进进出出,走马灯似的。街道上,混合着散装白酒和糖醋的浓烈的酸辣气味。被强烈的太阳光烘烤出来的老农的汗臭味和女人的胰子味飘荡在空气中。供销社有五、六个门市部,从东往西依次是新华书店、小百货、布匹、烟酒、五金等门市部。
   张山一头扎进新华书店,少年紧跟着进来。书店里有一种清淡的纸浆味和液体墨汁、固体墨锭的怪味。来这个门市部的人多是散发着青春气息的青少年和文书、教师模样的文化人。少年张河是这个书店的常客,有了几角钱,他就来这里买一本画书;没有钱,他就站在柜台前隔着玻璃看里面花花绿绿的画书封皮。那里有系列的连环画《三国演义》《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半夜鸡叫》《收租院》等等,看了一本,还想买下一本,就像现在的电视连续剧,一集连着一集地看才有味道。于是,少年一分二分坚持不懈地攒着硬币。买一本画书,细细地看上一两个星期,然后放在小木箱子里精心保存起来。就像成人保存初恋的情书或者什么宝贝似的。
   张山一进书店就眯着“鸡宿眼”东张西望,少年则低着头看那玻璃柜里面新到的画书。少年看见《林海雪原》系列之三《大破四方台》就站那儿不走了。这部系列连环画之一《激战奶头山》和之二《智取威虎山》他已经看过多遍了。他让营业员将《大破四方台》拿出来看看。营业员是一位苍白瘦小的姑娘,脸上长满了褐色的雀斑。她把画书递给少年,自己就招呼别的顾客去了。少年得了这个机会,像一匹干渴的毛驴找到水池似的,欢快地畅饮。少年翻着画页,当然顾不上看画页下面的文字,他只是快速地浏览着一页页线条流畅的工笔画。一本画书翻到一半,雀斑营业员匆匆地过来了,瞪着圆圆的眼睛不耐烦地说:“要买就买,不买就别看了!”少年不搭理她,依旧捧着画书乱翻。好像雀斑营业员不是对他说话。雀斑营业员火了,隔着柜台伸出白皙的手来夺,少年大概用眼睛的余光看见了或者说他感觉到了,急忙后撤一步,躲过那只白皙的手。雀斑营业员瘪瘪的肚子顶着柜台内壁,尖利地吼叫道:“拿来!快拿来!弄脏了你赔不赔?”
   张山看少年入迷了,问雀斑:“几毛钱一本?”雀斑营业员高门大嗓地说:“一毛二!”张山就伸手到衣袋里摸了一阵,揪出一张黑乎乎的两角钱毛票,递给雀斑营业员。雀斑营业员噘着浅红色的小嘴,把三枚硬币拍在柜台上。
   张山刚把硬币装进兜里,便过来一个半老的大脸女人。这女人下嘴唇比上嘴唇凸出,村里人叫“地包天”。她拍着少年的肩膀问:“哎,兄弟,俺想找你写张借条!”说着,把手里捏着的小学生作业本不由分说地递给少年。少年抬头看看大脸女人,认得她是本生产队的老徐嫂子。遂又埋下头,继续看手里的画书。张山说:“老弟,这书是你的了,别急着看,先帮老徐写借条!”少年疑惑地问:“三哥,你刚才说什么?”张山重复了一遍。少年笑笑说:“谢谢三哥,有钱了我还你。”他把小人书卷成筒状,塞进衣兜里,然后问老徐:“大嫂要写什么?”
   老徐说:“随便写。”
   少年说:“随便写?就写徐大嫂借张山现金20元,好么?”
   老徐说:“不中不中!你写张山借我现钱20块好了!”
   少年向三堂兄征求意见,张山说:“就这么写吧!”
   少年得了三堂兄的应允,便把陈旧的作业本摊在柜台上,一只手紧紧按住作业本的一角,另一只手努力伸展着皱褶。然后翻开第一页,工工整整地写上:“借条:今借到徐......”少年忘记了老徐的名字,停笔问道:“大嫂,你叫徐什么?”
   徐氏道:“亏你还是一个熊学生,要是做了官,走你对面还耷拉着眼皮儿装着不认识呢!俺叫徐保英!”
   少年不好意思地咧咧嘴,露出两排灿灿的牙齿,在本子上续写“保英现金贰拾元整。”下面落款是三堂兄的名字:张山。
   徐氏拿着借条,笑眯眯地走了。这时,少年看到,在书店的另一端,站着一位年轻女子。这女子瓜子脸,大眼睛,扎一对长辫。模样儿比雀斑营业员更像营业员。那女子接过老徐的借条细细地看着。看了纸条又朝这边瞭望。徐氏一边指着少年和张山,一边与女子窃窃私语。
   后来,那位漂亮的年轻女子就成了少年的三嫂子了。
   三嫂子过门的当天晚上,闹洞房的人陆续走散,少年和几个远房的兄弟到窗下听房,他们是想听到一些传说中的奇怪的声音和情爱的话语。但是,洞房里一直寂然无声。直到犁面星正南的时候,他们才听见洞房里有了声音。新娘子嗓门洪亮,三堂兄低声下气。新娘子骂三堂兄是武大郎、瞎眼猫,骂媒人徐氏是大骗子、老财迷。接着听见哭,是新娘子凄厉哀怨无休无止地哭。听房的少年和同伴们一头雾水,一头雾水的“听风者”只好扫兴而归。
   第三天,三嫂子回娘家了。乡下几百年不变的老习惯,“三天小回门,六天大回门”,“小回门”,是新娘子自己去自己来。只需一天时间;“大回门”,是娘家来人接回去,可以在娘家小住一些日子。“小回门”那天,太阳刚刚露出湿漉漉的大扁脸,三嫂子就离开了家。直到暮色降临,才由娘家大哥亲自送来。这在村庄历史上很少见。老辈人说,新娘子头一回走娘家摸黑回来不吉利。
   六天“大回门”,是娘家大哥来接的。三嫂子一口气在娘家住了近一个月。从黄豆苗碗口那么大,住到黄豆苗开出蚕娥一样浅蓝色的小花。这是一个很不好的预兆,大伯一家愁云惨淡,唉声叹气。三堂兄脸上挂着晦暗倒霉的气象,出来进去都低垂着一颗小脑袋,像一只瘟鸡。大伯催着三堂兄去接了几次,但都被三嫂子骂了回来。这事儿少年是听妈说的。少年的妈跟张山的妈妯娌间面和心不和,背后常说人家的不是。少年的妈说张山长得跟他妈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丑,还说三嫂子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三嫂子最终还是回来了。三嫂子回来的时候,仍然是娘家大哥负责相送。少年看到,三嫂子好像哭了半天或者一天,两只眼睛又红又肿像一枚熟透的大桃子似的。
   那一天,少年在他们家里玩,手里拿着一本《三国演义》连环画,正绘声绘色地给三堂兄讲解魏、吴两国交战。见三嫂子进来,少年立即起身迎接:“三嫂子,你回来了?”三嫂子狠狠地白了少年一眼,噘着小嘴儿不搭理他。眼睫毛上还坠着晶晶的泪光,像一粒挂在草茎上的露珠。少年不知道三嫂子为什么这样恨自己,好像三嫂子的爹娘被他打死一个或者都被他打死了似的。
   但是,没过多久,少年便知道了三嫂子恨他的真相。
   那是一个闷热的星期二上午,少年背着破旧的书包,正准备上学去。三嫂子堵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张软塌塌的焦黄的纸条儿,问:“这张借条是你写的么?”
   少年接过来看了,说:“是啊,是我写的。”
   三嫂子板着脸,训斥道:“你凭什么写俺家男人的名字?这钱,老徐从张山手里拿走了,你得赔给我!”说着,把纸条摔在少年的脸上。纸条并没有触及少年的脸,它被空气捧着,飘飘摇摇地像一只小船似的摇落在少年的脚下。少年急了,少年一急就面红耳赤的,像喝了一坛子酒。20块钱,那得挣多少工分才能兑换来呀?20块钱,能买一堆画书吧?他几年来积攒的画书合起来恐怕还不值20元吧?少年争辩道:“是三哥叫我这么写的!你不相信,我找三哥去!”说着,昂首挺胸要出门,但被三嫂子叉开修长的双腿挡住了门洞。少年急得抓耳挠腮一筹莫展。三嫂子忽然说:“要出去也行,从我裤裆下钻出去!”
   少年当然不能钻裤裆。更不可能钻堂嫂的裤裆。可20块钱毕竟不是小数目。他为难得眼泪“唰唰”地往外跑。
   三嫂子反倒笑了。讽刺说:“这么点出息还敢替人家相亲?”少年停止哭泣,说:“我替谁相亲了?你胡说!”三嫂子拾起地上的借条,说:“这张借条就是证据!你不写这张借条,我就不会嫁给那个‘双瞎’!”少年不解:“你说谁是‘双瞎’?”三嫂子愤怒地说:“‘鸡宿眼’是一瞎,不识字是一瞎,可不是‘双瞎’吗?我一个方圆几十里数一数二的漂亮女孩嫁给一个‘双瞎’,都是因为你!”说着,泪水蓄积在眼眶里,三嫂子努力噙着,不让泪水掉下来。
   三嫂子把少年数落了好大一气子,少年终于明白了。原来,那天三堂兄与徐氏商量好了,故意拉着他去鱼目混珠的。三嫂子上过小学四年级,后来因病跟不上课就辍学了。她发誓要嫁个有文化的男人。没有文化的白丁,有吃有穿有模样也坚决不嫁。徐氏保这个媒时就跟三嫂子说,这个男人上过中学,口袋里挎着三支钢笔。人虽然瘦了些,但面皮白净,一副书生模样,将来绝不是修理地球的主儿。三嫂子要当场验证。提出让前来相亲的男人写一张借条。张山没有上过一天学,连自己的大名也不认得,怎能写出符合格式的借条?媒人徐氏就和三堂兄想到了这出翻版《风雪配》,移花接木,偷梁换柱。借条到了三嫂子手里,三嫂子好不欢喜。那张借条虽然只有寥寥十几个字,可它呈现了写借条的人细致、认真、一丝不苟。三嫂子觉得每一个字都像天上的星星周吴郑王地闪着迷人的光泽。所以,三嫂子看了借条,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到底哪个是自己未来的男人,就满口应下了这桩婚事。
   过门之后,三嫂子才知道上当了。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三嫂子虽然闹了几次,但最终还是在忠厚老实的娘家大哥劝说之下过起了老百姓的寻常日子。
   少年一脸负疚表情,连声向三嫂子道歉。三嫂子说:“不知者不罪,事到如今我只有认命了!听说你有很多小人书,我也喜欢小人书,你借给我几本看看好吧?”
   解除了少年的忧虑,少年喜出望外。好像卸掉了纠缠不清的旧债一身轻松。他立即打开一只小木箱,把里面的小人书倾倒在三嫂子面前,让三嫂子尽情挑选。三嫂子面对斑斓缤纷的彩绘封面,惊喜异常。三嫂子蹲在地上,选了一套《林海雪原》,抱在怀里,揣了那张字迹工整的借条,带着几分惆怅,几分无奈,几分慰藉,姗姗回家了。

共 14924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  这篇小说描写了大集体时期生存的艰辛和普通人的情感和善良:三嫂子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看上了一个错误的人——少年张河。当她与“鸡宿眼”和文盲青年张山结婚后,才知道上当了,她对这场错误的婚姻本想加以抵制,但架不住善良的娘家哥哥的劝解,与张山继续凑合下去。心里装着张河的三嫂子,对张河倍加关爱。这里,作者写到了那一时期乡村常见的现象——偷盗,在饥饿肆虐的特殊年代,为了生存,偷点粮食是普遍现象。但作者写作的实质并不是在宣扬“偷盗”,而是把善良置于特殊的环境中。正如冉.阿让先生为了外甥的肚子去偷面包一样,三嫂子的偷是为了生存。她第一次带着张河体验“夜生活”,显示了她对张河的特殊关怀;第二次,在“夜生活”中,他们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她冒险解救张河和邻家少女,充分彰显了三嫂子博大的爱心。善良不仅是品德,也是能力。三嫂子在用自身换回陷入险境的少女和张河,就是“能力”的体现。特殊环境下的善良才使善良更加熠熠生辉,这也是小说的氛围和厚度。此外,作品也披露了知青时代的社会矛盾,还原那一时期的生活真实,对于了解特殊年代,那一代人的情感世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小说语言朴实,人物鲜活饱满,情节曲折,主题清晰,内蕴丰厚,荐赏!【编辑:雅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813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8-12 21:06:06
  这么快就编发了,周未也不休息,江山的编辑个个都敬业如此,让人感动!如果现实社会都像江山编辑,那就更加美好了!
寻找姚黄
2 楼        文友:雅润        2017-08-12 21:10:01
  小说虽然讲述的只是合作社时期,农村普通人家的生活点滴。但却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人们在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无奈之下,做出下作之举—偷盗,但就是这种偷盗,却是为了生存而做的善意之举。小说还原了过去,解析生活,解析人心冷暖。
雅润
3 楼        文友:雅润        2017-08-12 21:10:27
  问候作者,祝创作愉快!
雅润
4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8-12 21:28:58
  感谢雅润女士的辛勤劳动,周末愉快!
寻找姚黄
5 楼        文友:醉童        2017-08-13 09:17:31
  恭喜作者获评精品,祝你佳作不断!
回复5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8-13 10:22:01
  谢谢您的支持!
6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8-13 10:16:04
  感谢编辑给予加精。
寻找姚黄
7 楼        文友:那年雪        2017-08-13 18:38:33
  祝贺老师作品加精
昨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8 楼        文友:那年雪        2017-08-13 18:40:11
  非常接地气的文章,让我们更细致的了解了那个时代的背景
昨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回复8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8-13 20:26:44
  你没经历过,来补补那一课。大集体有悲哀,也有欢乐。
9 楼        文友:知音闲亭        2017-08-13 19:36:15
  好一篇嫂子颂!
梦想,一直在午夜飞翔,犹如这一刻感性的捕捉……
回复9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8-13 20:24:59
  对,嫂子颂很帖切
10 楼        文友:知音闲亭        2017-08-13 19:45:07
  故事围绕“借条”,犹如涓涓溪流,把大时代下女性的另类之美轻轻的诉说,那年那月的景象扑面而来,读完令人回味深思,赞叹作者细腻之笔!——敬茶,问好
梦想,一直在午夜飞翔,犹如这一刻感性的捕捉……
回复10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8-13 20:21:15
  学会了江山编辑的套话。
共 23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