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菊韵】哀者胜(赏析)

编辑推荐 【菊韵】哀者胜(赏析)


作者:玉峡耕牛 秀才,1358.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59发表时间:2017-08-13 20:47:45

第六十九章 哀者胜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详解:
   1、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白话: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过:我不敢以主人自居,妄自尊大,随意进犯,而以客人自居,尊重他人,谦虚处下,谨慎自守。不敢进犯一寸,而宁可后退一尺。
   阐述:主与客、进与退、寸与尺,形像地诠释了用兵之道。主人,一切归我拥有,热情招待客人,然后可以送走。客人,自然是谨遵为客之道,谨守为客之礼,自然是处处小心,时时谨慎。用兵者,若以主人自居,妄自尊大,势必野心鼓胀,想独自拥有一切,而将他人视作客人送走。用兵者,若以客自居,自然安守本分,处处小心,时时留意,势必不敢进寸,而退尺,生怕触犯、得罪了主人。进寸,哪怕只是抢占了一寸土地,在道义上也是输了,且会惹怒对方,让对方同仇敌忾,所以宁可退却,后退一尺,让对方在道义上站不住脚。后退,并不意味着丧失国土,后退是为了更好地消灭来犯之敌,后退,有时是最好的进攻。贸然进攻,待在别国领土上,人生地不熟,丧失天时、地利与人和,随时会遭到埋伏和反击,甚至全军覆没。后退,反而易激发己方军民斗志,形成同仇敌忾,从而拥有天时、地利与人和。
   2、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白话:这就叫作有排兵布阵的操练,厉兵秣马,积极备战,却没有到别国领土上排兵布阵、耀武扬威;士气高涨,斗志昂扬,憋足了劲,在战场上却静默无声,不秀肌肉;与穷凶极恶的敌人厮杀,却毫不胆怯,好像没有敌人一样;手握重兵,却始终觉得手中无兵可用,慎之又慎,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闪失。
   阐述:此四句是对第一句的再阐述,意思是不耀武扬威,不炫耀武力,不到别国地界上去排兵布阵;斗志昂扬,却不挑衅,不秀肌肉;敢于亮剑,不怯敌;手握重兵,却不敢轻敌,慎之又慎。“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这是古训。第30章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武力征服的是躯体,惟有道德能俘获人心。行、攘、扔、执,是积极的备战,是为了形成强大的威慑,以备“不得已而用之”。“无行、无臂、无敌、无兵”,是慈,是俭,是不敢为天下先。反之,“有行”,把军队陈列到别国的领土上,“有臂”,在别国的疆土上秀肌肉,“有敌”,势必像虎狼一样扑上去厮杀,“有兵”,势必有恃无恐而轻敌,甚至穷兵黩武,萌生军国主义思想。如此,则是“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3、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白话:祸患没有大过于轻敌者,轻敌几乎丧失了大道我之“三宝”。所以两支征战的队伍如果势均力敌的话,有慈爱之心,不骄不躁的队伍必定获胜。
   阐述:《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事关香火永续、子孙传承之大事。戎,则事关生死存亡、亡国灭种。战争,关乎国家前途与命运,万不可轻率随便,绝不能麻痹大意。轻敌者,要么贸然进攻,要么疏于防守。之所以会轻敌,或是源于不断的胜利而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或是源于对实力的盲目自信,或是源于心态的浮躁。“轻则失本,躁则失君。”“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老子认为,世上最大的祸患,莫过于轻敌了,轻敌几乎将大道我的三宝丧失殆尽,轻敌就是“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抗兵,彼此征战的队伍。言外之意,两支队伍都是不达于理,不合于义,或生于贪,或起于怒,或缘于气,而彼此征战。相加者,彼此相互攻防,皆不知哀伤民命,而徒逞其不平之气而已。相加,又说是势均力敌之意。衰者,心生慈悲,有哀伤之情,则知民命当保,慈故能勇;不轻于战,保存实力,俭故能广;不轻于先,不轻于进,不骄不躁,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胜利自然会青睐。总之,两军交战,骄兵必败,哀兵必胜。
  
   综述:
   上一章,老子谈“天古之极”,以慈为本,则士不武、将不怒、帅不与、主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紧接着上章的“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之话题,具体讲如何做,列举了四种人,即善为士者、善战者、善胜者和善用人者,这四种人几乎囊括了当时的统治阶层,并教导他们:善为士者,士慈,不逞勇武;善战者,将慈,不怒;善胜者,帅慈,不与,避其锋芒,减少伤亡;善用人者,主慈,不自高自能,谦和处下。第二部分,进行归纳,这就是不争之德,这就是用人之力,这就是符合天道人心,是顺天应人的最佳境界。“是谓配天古之极”,给如此之高的评价,老子更多的是劝勉与激励。
   本章,老子讲哀兵必胜。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无道者逞不平之气以加人,奋血气之勇以轻人,则必祸至家国天下。兵者,不得已而为之,宜后而不争先,宜退而不争进,哀家国之蒙难,哀百姓之遭殃,哀生灵之涂炭。故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全文分三个部分:首先,谈对待战争的态度:不挑起战争,取守势;宁可后退一尺,也不进犯一寸。其次,讲具体的方法,行不行,首先是要“行”,要排兵布阵,演练阵法,要积极备战,但“不行”,不将部队开到别人领土上去,不耀武扬威;攘无臂,首先要“攘”,不能没有士气,但“无臂”,不秀肌肉;扔无敌,首先要“扔”,要敢于厮杀,敢于亮剑,但“无敌”,既不胆怯,又不残暴,不嗜杀成性;持无兵,首先要“持兵”,又要觉得无兵可用,要慎之又慎。最后,得出结论,灾祸没有比轻敌更严重,轻敌几乎将大道我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丢失殆尽。两军交战,骄兵必败,哀兵必胜。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那些带兵打仗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挑起战争,而宁愿取守势应战;不敢进犯别国领土一寸,而宁肯后退一尺。“用兵有言”是指引用古代流传的“善于用兵者”的话。“不敢”,表示谦退、居下。“为主”,作为挑起战争的一方。“为客”,成为迫不得已而被动防御的一方。“进”,表示有意于战,想凭借战争而获利也。“不敢进寸”,表示无意从战争中获取丝毫利益。寸,寸土也,进寸,哪怕是进一寸土,也是侵占了别人的领土,也是丧失道义,也是不义之举。“而退尺”,而是情愿大尺度地后退,哪怕是退一尺。退却,并不是害怕,而是谦让,是慈。你如果胆敢进犯,此地是我之国土,是我的家园,我保家卫国,上合天道,下合人心,就具备了天时、地利与人和,注定你要失败。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行,厉兵秣马,积极备战;攘,士气高昂,同仇敌忾;扔,毫不畏惧,敢于厮杀;持,手握重兵,枕戈待旦。无行、无臂、无敌、无兵,即看不到排兵布阵,看不到攘臂高呼,看不到凶神恶煞,看不到手握重兵。这就是说,一方面要重视,不要轻敌,一方面要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即要在自己的国土上厉兵秣马,积极备战,随时准备消灭来犯之敌,但不能耀武扬威把自己军队开到对方国土上,摆出强大阵容;要士气高昂,同仇敌忾,但不露,好像想振臂高呼却无臂膀可举一样,不象敌人摆出一副穷凶极恶的狰狞模样;与敌人面对面厮杀,却像眼前没有敌人一样,毫不畏惧,毫不胆怯;手握重兵,却像没有兵可调一样,慎之又慎,重视眼前又顾虑长远。这好比建国以来打得最漂亮的一次自卫反击战——对印自卫反击战。当时,中方的主帅是林彪,总指挥官是张国华。作战初期,林彪以小股部队出击,诱使印军以为我军失败,以胜利者的姿态长驱直入。包括中央也误认为是我军失败,为此毛主席曾发7封电报,指责林彪“有辱国格、丧失军威”,并一再电令林彪“就地组织反击,不许再后撤一步”。而林彪则回电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继而命令部队且战且退。直至印军三个集团军纵深我国境内达70余公里之时,林彪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包围,全部歼灭。此是对“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最生动的注解。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祸患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大道我的“三宝”,轻敌就是“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三国时期的关羽就因为骄傲轻敌,而败走麦城,地失人亡的。而刘备又错上加错,为此大“怒”,不能自控,冲动之下,不听劝阻,一心只为“二弟”报仇,全然不顾诸葛亮制定的“联吴抗魏”之战略,亲率大军进攻吴国,结果损兵折将,自己也病死在白帝城。事实一再说明:“祸莫大于轻敌”,轻敌,轻则丧命,重则亡国。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慈悲怜悯、谨慎低调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抗兵相加”,是指双方军事力量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哀”,结合上下文,至少有三层意思。一是指慈悲、怜悯,悲敌之穷凶极恶,怜百姓遭殃。二是心生悲凉而同仇敌忾,被烧杀掳掠而哀恸。三是小心谨慎,慎之又慎,因为事关国家生死存亡,光悲哀是没用的。
   总之,骄兵必败,哀兵必胜。所以用兵“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不挑衅,不发动战争,不觊觎别国领土与利益。但又不可轻敌,“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要积极备战,要慎之又慎,随时消灭敢于来犯之敌。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共 36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章,老子讲哀兵必胜。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无道者逞不平之气以加人,奋血气之勇以轻人,则必祸至家国天下。兵者,不得已而为之,宜后而不争先,宜退而不争进,哀家国之蒙难,哀百姓之遭殃,哀生灵之涂炭。故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全文分三个部分:首先,谈对待战争的态度:不挑起战争,取守势;宁可后退一尺,也不进犯一寸。其次,讲具体的方法,行不行,首先是要“行”,要排兵布阵,演练阵法,要积极备战,但“不行”,不将部队开到别人领土上去,不耀武扬威;攘无臂,首先要“攘”,不能没有士气,但“无臂”,不秀肌肉;扔无敌,首先要“扔”,要敢于厮杀,敢于亮剑,但“无敌”,既不胆怯,又不残暴,不嗜杀成性;持无兵,首先要“持兵”,又要觉得无兵可用,要慎之又慎。最后,得出结论,灾祸没有比轻敌更严重,轻敌几乎将大道我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丢失殆尽。两军交战,骄兵必败,哀兵必胜。谢谢耕牛!耕牛之解读,从不人云亦云,善以独特深邃的眼光,从经文的整体上去把握,去感受最真实的老子。【编辑 叶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17-08-14 12:49:08
  老子的这个思想,于今大有裨益,不止军事上,商业上,在其他的事情上都可以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