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遭 遇 爱 情

编辑推荐 遭 遇 爱 情


作者:陈兵 秀才,1637.9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84发表时间:2017-08-14 18:01:05
摘要:作者去西双版纳旅游,遇见女旅友叶心并产生好感。他们一起畅游雨林、橡胶园、竹楼、佛寺,一起摄影、赋诗、交谈,在领略大自然美丽风景的同时,咀嚼人生,探讨未来,进而产生了爱情。因时间短暂,他们的爱情不会有结果。但对于读者来说,他们的经历倒是一个不错的旅游指南。


   序:没想到我会上西双版纳。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一直像神话一般吸引着我。我在想象中描绘着那个神秘的世界: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古木参天,遮天蔽日,高大的树干上葛藤缠绕。那青藤不但缠着大树,还能把人缠住。密林丛中灌木丛生,不用砍刀开路根本无法穿行。那里不但有珍贵的树种,翠绿的竹林,鲜艳的花卉,奇异的果实,还有珍奇的禽兽,清脆的鸟鸣。伴随着这热带风光的,还有迷人的卜少(傣语姑娘)和傣家传说。
   也没想到我会在美丽的西双版纳产生一段恋情。我对她一见倾心。她激起了我的感情波澜,拨动了我的心弦,使我一颗枯萎了的心重新燃起了热情。我变得年轻了。我仿佛在重温旧梦,仿佛在铺满鲜花的大地上重走我的生活之路。我丝毫不怀疑我是在恋爱。我一点也不想抑制我的感情。我甚至决定,只要她颔首,我便立即和她结婚。
   更没想到在这期间我险些被卷进一宗毒品案子。不是因为爱情蒙住了我的眼睛,实在是事情来得太蹊跷。而我所以能全身而退,又完全是侥幸,是一种巧合。当然,这一切都是后来才知道的。
  
   (一)
   从卧铺车上下来,一出站我便遇上了她。疗养院接站的人举着牌子在站外等着。来疗养的人自动聚集在写有疗养院名称的牌子周围。她也在这里站着,拉着托行李的小车。她身材修长,穿着青色小花连衣裙,披肩发。乍一见我还以为是谁带来的孩子,可疗养通知书上注明是不准带孩子的。虽然她已经不是孩子,但在这些疗养员当中毕竟是太年轻了。当我走过去时,她似乎朝我笑了一下。出于男人的矜持我没加理睬,和别的熟人说话去了。我想,她的微笑或许并不单向我,也是向着其他人的。习惯向人颔首微笑,本是一种文明礼貌,或许这也是她的风采。既使在以后,我也没有为错过这第一次见面说话的机会而懊悔,因为不久我们就开始了交谈。
   登上疗养院的大客车,我径直走到最后一排座位坐下。车门关了,她招呼道:
   “坐前面来吧,后面太颠,没有人了。”
   我这才发现车上只坐了十来个人,都集中在前半部。我向前走了几步,在一位老工人的后面坐下。她侧身坐在老工人前面的一排座位上,隔着过道斜对着老工人和我。
   “您是哪个单位的?”我问老工人,仍然对她没加理睬(又是男人的矜持!我不知道我的矜持会引起她什么样的感觉,是延缓了我们彼此的接近,还是给了她一点最初的较好印象,如果她讨厌殷勤的话?)。
   老工人回答说:“我是第三工程公司的,你呢?”
   “我是局机关的。”
   “你呢?”老工人转而向她。
   “我是设计院的。”
   ……
   设计院我认识的人更多,便同她谈起一些设计院的人和事。为了弥补刚才对她的两次冷淡,我直截了当地表示了对她的好感:
   “设计院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你这么年轻怎么也能出来疗养呢?”
   她笑了,说:“我也不年轻了,都快四十了。”
   “不像,”老工人直爽地说。“看着最多三十岁。”
   她稍微作了一下修正:“三十五了,转眼就是四十。”
   “我都五十八了,”老工人说。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也该把自己的年龄报一下了,便说:“我四十。”
   我们都笑了。
   车厢里很暗,只有路灯光从车窗闪进来,照亮了老工人多皱的脸和她面部的美丽轮廓。我发现她谈吐自然大方,待人热情而有分寸。她给我留下的最初印象很好。
  
   第二天在疗养院食堂吃早点。她和我都被分配在第十一号饭桌。当我看见她坐在那里的时候,我的眼前像亮起了一盏灯。她今天换了一身浅色连衣裙,外面罩了一件西服背心,脸上略施脂粉,显得光泽白净,颈上还戴了一根项链。我和她点了一下头在桌前坐下。桌上有一个木牌,写着在本桌就餐的疗养员姓名。我拿起木牌看了一下,想知道哪一个名字是她的。在本桌就餐的除我同室的两个人以外,还有一对夫妻是我认识的,其他人都不认识。不过女同志的名字毕竟好分辩一些。在一排十个名字当中,有一个较为优雅的名字:叶心。我想那一定是她的。
   彼此都不熟,早点又很简单,大家都没说什么话,吃完饭便匆匆散去了。
   吃晚饭的时候话多起来,话题自然都是关于疗养院的。有人说疗养院的活动安排太松散,应该抓紧时间,这里游完了还要到别处去。有人则认为大家旅途劳顿,安排松散一些是必要的,既是疗养,就不能搞得太累。说到下一步行动计划,有人要到大理,有人要上西双版纳,有人要去广州重庆,也有人哪里都不去,昆明玩完了就直接回家。
   “咱们都应该上西双版纳去。”叶心建议道。
   她的建议在饭桌上引起反响。坐在她旁边的一个年轻人立即响应:“对,上西双版纳!”那一对老夫妻却把西双版纳视为畏途:“西双版纳太远了,七百多公里呢。”
   叶心说:“七百公里算什么?从北京到昆明三千多公里呢,不是都来了吗?”
   “那是坐火车,还有卧铺,这可是坐汽车,要走两三天。”
   “走三天就走三天。我觉得既到昆明来,就应该到西双版纳去,要不到西双版纳去就宁肯不到昆明来。广州重庆这次不去以后可能还有机会,可是去西双版纳的机会不会再有,不可能为了要去西双版纳而再来一次昆明。”
   她说的自然有道理,可是不能一下把不想去的人说服。那对老夫妻说:“上西双版纳得有伴,没有伴可不敢去。”
   我没有去外地旅行的计划,也没参于他们之间的讨论。但叶心的见解令人佩服,我产生了一种同她交谈的愿望。在她说话的时候我向她瞥了两眼,发现她漂亮的鹅蛋形脸上洋溢着稚气,难怪她有那么大的游兴。
  
   (二)
   第一天出游的目标是昙华寺、金殿和大观楼。
   昙华寺因一棵昙树而得名。昙也是一种树,开的花比灌木枝上“昙花一现”的昙花好看而且香。这棵树已有七百余年的树龄,因长得高大奇特,特修了这个寺庙,故名昙华寺。现在,昙树的盛年已过,腰身弯了,四周用栏杆围着,像一个耄耋老人。导游员介绍完了昙树,便让人们自由观览。带相机的人都拿出了相机准备拍照。叶心和我都有相机,这使我们产生了共同语言,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你想拍照吗?我来给你拍。”她说。
   我有些局促,因一时选不好适当的场景,拍照的人又多,便迟疑着说:“这里地方太窄不好照。”
   她立刻表示同感:“我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你看,只是一些盆景和花卉,还不如北京的公园,到昆明来就应该拍一些大自然的风光,那才有意义。”
   金殿虽有特色,但因背景太暗也没拍照,直到大观公园才使我们这些游览和照相的人大开眼界。我开始注意观察景色,并且培养和调整情绪,以使我们的游览更愉快,拍照得更好。
   大观公园因园内有大观楼而得名,而大观楼又因那幅“海内第一长联”而名闻天下。大观公园座落在昆明西郊大观路尽头,濒临滇池,隔海与秀丽的西山相望。吸引游人的与其说是优美的湖光山色和别致的秀旖园林,还不如说是更加诱人的滇池。到昆明来的人无疑都是慕滇池之名而来的。园里的水与滇池相通,但还不是滇池。看着眼前的绿水碧波柳堤虹桥,想象着滇池的灰宏壮观,滇池在人们的心目中被装扮得更美了。正因如此,尽管那些出租游船的船主们在岸上高声喊叫兜揽生意,也还是没有人急于到滇池里面去,而宁愿慢慢领受这岸边的良辰美景。
   园内可以拍照的地方很多,不过我们还是谨慎地选择着,每拍一张都要试好几次镜头。我们的第一张照片是在大观楼的长联前面拍下的。我们共同选择了一个比较理想的角度。当我在她面前举起相机,对准她调整焦距的时候,我惊异地发现出现在镜头里的她竟是那么美。她苗条的腰身倚在石柱上,一手扶着栏杆,一手在腰间自然地揽着挎包。印着野菊花瓣细小图案的连衣裙和浅色西服背心把一张秀脸衬托得更加端庄俏丽。她笑着,露出一排玉一般洁白的牙齿,笑得坦率、自然,妩媚而不做作。“这么漂亮!她真应该去当演员。”我走神了,有一点慌乱,幸好她没有察觉,依然那么高兴地注视着镜头。我极力使自己镇静下来,屏住气按下了快门。
   我们一连照了三张。我一站在镜头前便觉得拘束,两只手也不知该放在哪里。可是她却根本用不着摆姿势,无论从哪个角度拍照都非常美。她自己并不刻意做作,这就越发显出她的美是内在的,固有的,而不是装扮出来的。我庆幸自己有了这个机会给她拍照,使我得以欣赏她的美丽姿容。
  
   (三)
   休息一天之后,第三天去游西山。西山在滇池之畔,包括太华寺、华亭寺和三清阁三个风景点。这是昆明之游的第一个高潮。
   西山峰峦起伏,巍峨壮观,遍山之上,松柏苍翠,茂林层叠。太华寺里花木繁茂,玉兰和山茶的幽香浸人肺腑,美丽的凌霄花在大殿后的山岩上攀援。华亭寺不仅花木繁茂而且香火旺盛。大雄宝殿和天王宝殿里分别供奉着释伽牟尼神像和五百罗汉。进香许愿求签的人络绎不绝。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神仙固不足信,但这雄伟的宝殿和辉煌的神像无疑是令人向往的。住持和尚身材高大,身披红黄两色袈裟,项挂佛珠,在大雄宝殿接见游人,神态自若,不卑不亢。我们问可否在殿内照相,他说不可以。但看到我们失望的神情,便允许我们照一张合影。我们喜出望外,立即招呼疗养员们前来拍照。人都走散了,一时招呼不齐,在场的几个人怕失去良机,赶紧过去站在和尚身边摆好姿势,让导游员给拍了一张。此时和尚依然端立在释伽牟尼像前,人们一看时机极好,便纷纷过去与他合影。我和同室的两个人以及叶心也去合了一张。和尚不但不拒绝合影,当我们同他握手表示感谢时,他还非常友好地和我们说希望多学点佛法。
   我们都很高兴,觉得这位和尚宽宏大度,修养不错。出得山门,只见门上有楹联云:
   尘世不相关几阅桑田几沧海,
   胸中何所有半是青山半白云。
   经历此情此景,我们似乎也悟出了一点佛道。
   西山最为壮观之处是龙门,它包括三清阁以及从三清阁起直至达天阁的石道、石宝、石窟等无数石刻工程,全部建筑都在险峻的峭壁苍崖之间。游人拾级而上,步步曲折惊险,狭窄处要侧身而过。据说这全部石刻工程为清代贫寒道士吴来清等人用七十二年时间陆续开凿而成。近年又新开出了小石林区。
   然而西山的壮丽不仅在于大山本身,更在于它濒临滇池——又是滇池!足见昆明人多么会利用滇池胜景而又锦上添花。这里筑有览海处、观海处,站在高山之上俯瞰滇池,烟波浩渺,舟帆点点,犹如锦缎铺地,珍珠镶点,银光闪耀又似青天倒挂;滇池之畔,阡陌纵横,土黄苗绿,居高临下有如天上人间,令人有飘飘欲仙之感。导游员介绍说,滇池面积三百四十平方公里,相当于五十七个西湖,比一百六十个北京的昆明湖还大,难怪有观海处却不叫观湖处。第一天游昙华寺时曾对昆明失望的人,今天也都觉得不虚此行了。
  
   (四)
   昆明疗养的第二个游览高潮是游石林。石林,天造奇观的石林,名副其实的石的森林。登上石林中的望峰亭纵目观望,但见石林如海,一棵棵刀劈斧削般的褐色巨石直立于漫山之上,有的矗立如木,有的峰拔如墙,密密麻麻,参差错落,随山势而此高彼低,犹如起伏的波涛。石林中供游人行走攀登的石阶路,在石林间蜿蜒盘旋,看下去像羊肠小道。游客们就是从那小道登上望峰亭的。
   这一天我和叶心一直在一起,在深狭的沟谷和曲折的回廊之间穿行,在晶莹的湖池和迷宫般的地下洞留连,欣赏各种美好的拟人形象,惊叹天造奇观的形成。到处都有我们的足迹,到处都留下她的倩影。为了拍照,我们常常落在别人后面。我们相处得十分和谐,我再也不觉得拘谨。
   在游石林之前,我和叶心去西双版纳的事已经决定了,汽车票也买好了。这个决定完全是出于偶然。最初要去西双版纳的几个人,因为订不上机票,决定不去了,只有叶心一个人还坚持要去,不能乘飞机乘汽车也要去。当我表示对拍摄西双版纳风光也有兴趣的时候,她立刻对我表示热烈欢迎,并鼓励我与她同往。
   我本不善交际,进入中年之后没有结交过朋友。但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发现叶心竟是这样一个令人倾慕的女性。她不仅容貌很美,更美的是她的内心,她的气质。她不是那种惯会骚首弄姿、哗众取宠的轻浮女子,也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混世魔王。她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待人接物热情而不落俗套,亲切而有分寸。同她见过面的人,不仅能得到美好的第一印象,还会不由地希望同她接近,同她攀谈。我发现有这种感觉的人绝不止我自己,而能有这么好的机会同她接近的,现在再没有别人。我即使不为寻求友谊而来,也不该弃拒友谊而去。今生今世去西双版纳的机会也许只有这一次,尤其能和她在一起。这次不去定会留下终身遗憾。
   然而我又有所顾虑。提到西双版纳,人们便会联想到偏僻的傣乡,神秘的热带雨林,而同行的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害怕世俗的传闻,担心说不清道不白的影响。我犹豫着,没有马上答应她,只和她说我去买预售票,买上了就去,买不上便罢。她同意了。

共 38313 字 8 页 首页1234...8
转到
【编者按】“我”去疗养院偶遇叶心,她竟然提出大家应该去西双版纳旅游,响应者寡。在昆明游玩时,他们彼此产生了好感。二人相约一起奔赴西双版纳,在路途中有个甘庄的地方,是他们的歇脚点,叶心透露出神秘感,尤其是那个电话,会打给谁?“我”心存疑虑,这个疑虑得以解释是在决定去打洛时。他们一起畅游景点,互相摄影,赋诗交谈,在领略大自然美丽风景的同时,咀嚼人生,探讨未来,进而产生了爱情。在回昆明的路上,遭遇了警察的询问,有惊无险。在游历黄果树瀑布时,巧遇西双版纳的旅友小青年。小说在叙述西双版纳旅游的同时,插叙与卓玛的感情经历。相聚是缘散也是缘,萍水相逢总有梦醒时,何必执着。小说环境描写细腻,夹有诗词歌赋,可见文学功底深厚,故事娓娓道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流连忘返。欣赏学习,推荐赏阅!【编辑:老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土        2017-08-14 18:01:44
  问好老师,祝您写作愉快!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2 楼        文友:老土        2017-08-14 18:02:49
  期待友友早日成为系统短篇小说【专栏作家】,期待更多精彩!http://bbs.vsread.com/thread-781687-1.html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