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城山水情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其雄姿靓影层出不穷,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历史文化浩如烟海。北京去过好多次,早已领略它的雄伟,壮美,秀丽,浑厚,古朴,深沉。美景总也看不够,留存在我的记忆里,渗透在我的情感中。近十几年,北京郊区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出现了不少让人刮目相看的风景。6月上旬末,我有幸再一次来到北京,参加江山文学悦宝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大会。会后,一行数十人来到京城西南的房山区,游览窦店镇的窦店清真寺、琉璃河镇的西周燕都遗址和十渡风景区,遂了我求新探奇之愿。
窦店清真寺
窦店村位于北京城西南约40公里处,因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在此筑城屯兵而得名。晚上入住清真寺旁的酒店,饭后出来转悠,夜幕下的窦店镇沉寂宓穆,一两个戴着白布帽子的人在路上叽哩咕噜地低语,窦店清真寺在灯火清辉的映照下,散发着异域风情,格外引人注目。
翌日晨起晨练,仔细端详,整个清真寺是用灰白色的石材砌造的阿拉伯式风格的围城建筑,典雅而圣洁。正门是高耸的邦克楼,浑圆的穹顶,尖拱形的门洞,与两边二层耳楼的窗子,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风格。
早餐后,随文友们步入清真寺内。迎面是一幅大理石浅浮雕,雕刻在礼拜大厅后墙上,描绘的是每个穆斯林心中神往的圣城麦加。两边是阿拉伯文字,每行字的下面依次注释是对真主的颂扬:求公判断的主,崇高伟大的主,深知万事的主,观察能看的主,造化万物的主,开恩周济的主,执掌权力的主,威力强大的主。
清真寺呈回字形布局,依次浏览,主要有礼拜大厅、副厅、讲堂、展室、埋体房、洗浴室,也有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餐厅等附属建筑。北侧竟然有佛家、道家才有的香炉!东南角与西北角各有一座完全一样的巨塔——望月楼。棱形塔基,圆柱形塔颈,月牙形的楼塔尖,直指蓝天,它是穆斯林的新月标志。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七世纪麦加人穆罕默德复兴,奉信真主安拉,主要经典是《古兰经》,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遍布亚、非等各大洲,每星期五做礼拜。礼拜大厅位于寺院正中央,有“众星捧月”的寓意。这里能同时容纳1500名教徒礼拜,另有上下两间男女洗房,是进入礼拜殿前沐浴的地方。大厅大门朝东,男人从正门进入,女人从边门进入,进入前先要脱鞋,我们不能进入,只能在门口观看。
在寺内绕行一周,仿佛穿越了一个陌生的阿拉伯国度。回到寺门口,大理石板上刻有该寺的介绍和出资单位、个人的名单。窦店清真寺占地14958平方米,建筑面积12142平方米,耗时两年,耗资8000余万元,由北京市房山区及其下辖的窦店镇、窦店村和当地企业、回族穆斯林群众等共同筹款建设,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在国内独树一帜。
由此,我想到多年来在游历各地庙宇寺院时总会产生的困惑。如此规模的寺院是否真有必要兴建?当地真的有那么多笃信伊斯兰教的信教徒?窃以为宗教自由,是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力,无论伊斯兰教、佛教还是基督教,其主旨教义都是朴素地教人向善,向好。但宗教毕竟与科学相悖,与现代人高尚的价值观、人生观相比,显得陈旧、老套,充满迷信色彩,甚至有腐朽的渣滓成份。而芸芸众生的朝拜者中,也不尽是虔诚的忠实的信徒,有的甚至是欺世盗名的歹徒。时下各地都在大兴土木,建造豪华的教堂、寺庙,有的甚至穷奢极侈。其兴建动议有民间的,但多有地方政府直接参与。其建造资金多是民间筹集,也不排除地方政府以不同形式直接投入。与其兴师动众,投入巨资,不如把这些巨大的财富和人力物力投入于经济建设,投入于济世助民,投入于扶贫帮困。
西周燕都遗址
西周燕都遗址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是西周时期北方重要邦国—燕国的都城遗址,堪称“北京城的发源地”。燕国是周武王灭商后在北方建立的最大诸侯国,其都城遗址也是北京地区目前已知的时代最早的一座古城遗址。遗址博物馆内有六、七个展厅,主要有宫城遗址,墓葬遗址和馆藏的种种珍品。
“山围故国,水绕都城”,宫城遗址主要展示北京的史前地理和人文传统,三千多年前燕国都城的城垣,都市的变迁,以及宫殿区出土的相关文物,沧桑感极浓。
墓葬遗址集中介绍了三百多座墓葬和近三十座车马坑,以及大量贵族墓葬出土文物。发掘的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依规模可分大、中、小型三类,均为南北向。重点展示两座较大的墓葬坑原址,和两座相应的车马坑原址。最大墓葬坑是第一代燕侯的墓葬,一座大型车马坑中随葬了42匹马,14辆车,6个车厢伞盖,还有殉人、殉狗和兵器等各类殉藏品。“燕宫花草埋幽径,西周衣冠成古丘”,行于其间,耳边只听得车粼粼马萧萧,仿佛搭乘跨越时空的马车,感受三千多年前的古城风云。
馆藏区是考古专业性很强的博物馆,“此间地下真可观,怪底江山总生色。”馆内存有燕都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堇鼎,有价值极高的克罍、克盉等酒具,其盖与器口内壁各铸有相同阴文铭文,填补了文献对西周燕国历史记载的不足。还有各种其它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玉器、陶器、漆木器和甲骨等。
博物馆是国家、民族、地区、城市保存历史记忆、传承古代文明、展示近现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据说北京地区已建有近二百个各种类型的博物馆,每2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门类齐全,馆藏丰富,展现了北京这个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魅力。
十渡风景区
翌日从窦店向西南,行约一个小时,来到十渡风景区。车闪过一个石牌,上刻“千河口村”。这里就是十渡中的一渡,顺流而下即是二渡、三渡……停车先来到一条小河边休憩,对岸面对的陡峭的石壁,如鬼斧神工铸就的百丈高墙,横空出世,巍峨矗立。仰望山巅,有亭,有树,有高大的建筑和电网塔架。山脚下河水叮咚流淌,清澈见底,就像一条蜿蜒的玉带,九曲十八弯,涓涓流淌。河边有蓝色的帐蓬,有人在野营。在河滩戏水,吃西瓜,听游客说,此山叫笔架山,此峰叫石笋峰,此河叫拒马河。
据资料介绍,十渡风景区位是中国北方唯一一处大规模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国家AAAA景区。北京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的首都城市。拒马河是大清河支流,千万年冲刷太行山脉北端石灰质岩石,而形成的一条狭长的河谷,全程约20公里。景区内有“一线天”“飞来石”“石中石”“变脸石”“石佛”“蝙蝠山”“老人脸”“三清洞”“仙栖洞”等罕见的地质奇观。有40里画廊之称,被誉为北国的桂林漓江风光。由于历史上这条河谷中共有十多个摆渡渡口,故而得名。“十渡”又暗含佛教的“十方世界,普渡众生”之说。现渡口早已改建为漫水桥了,但“十渡”的名字却一直沿用至今。
稍事休整,上车继续前行。沿岸山岩如削,景色清丽,越向前山势越险峻雄奇。群峰连绵逶迤,河流清幽俊雅,一路伴我们到八渡、九渡。此段是景区核心园区,有民俗旅游村,农家小院,商业一条街,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应有尽有。这里的河床最宽,翠峰倒映,水动山摇,极富诗情画意。“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动态的山水,是在对我频频致意吧?
隔河远望,对面山峰上有一悬崖,上建挑出数十米的两座蹦极跳台,距水面约50多米高,有蹦极人身上系有绳索样的弹性带子,自跳台上一跃而下,在空中几经悠荡,下落在河这边的木排码头上,其惊险刺激可想而知。山崖下的河面上,数不清的游人身穿橘黄色的救生衣,乘坐游艇游览这青山绿水,或撑着竹筏子,划水渡河到对岸。
我们没有去乘坐游艇竹筏子,更没有去蹦极,而是经河上的钢索木板浮桥去看对岸的风景。走在桥上,桥身左右晃动,看着脚下翻滚的河水,观河中孤岛,好玩又刺激。有的人却站在木板上抓紧钢索扶手,不敢越雷池一步。到得对岸,沿石阶小径曲折而上,山巅悬壁危石,山中亭台楼阁。在小亭中歇息,岩上飞瀑流泉,石间溪流暗涌。正可谓“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耳。江山文友们则三三两两,观景留影,一个个优哉悠哉,不亦乐乎。
景区有介绍拒马河的小册子,册子上有一则哀婉动人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在这山旮旯里,有一户张姓母子,相依为命。经过多年的风雨,母亲把孩子拉扯大,年过三十才和一个叫翠花的要饭寡妇撮合成亲。翠花过门没多久就同丈夫一起去东山李家打短工。翠花喂马担水,丈夫伐木。担水得翻山越岭,从天一亮就去担水直到日落西。一个小脚妇女怎能承受得了呢?东家老婆子特别凶狠爱算计,翠花常挨打受骂。有天干活太累,心里太苦,就到僻静处放声大哭,哭着哭着睡着了。忽然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她睁眼一看,一位慈眉善目的白胡子老人站在她面前,说他是此山的土地神,是天上神仙特派他来帮她的。说着从袍袖里拿出一个马鞭子来,说只消在水缸中把鞭子一搅,就能生水,但水缸满了就不能再搅了,鞭子也千万不能让人看见。翠花双手接过鞭子,老者踪影就不见了。
翠花回到东家门口,凶老婆子见缸里没水,破口大骂,拾起木棒就向翠花头上打来。翠花怒不可遏,取出怀里的马鞭抽打她,然后插向缸内使劲搅起来,霎时水缸满了。翠花忘记了土地公的嘱咐越搅越猛,缸里的水如山洪暴发,势不可挡。财主家的马群,见遍地是水,惊恐万状,纷纷挣脱了缰绳,向东北山下疾驰而去,洪水也如箭一般追逐马群。一路上水逐马走,马引水行,咆哮奔腾出了山西,冲出紫荆关,直奔河北省,直捣涿州平原……
呵呵,美丽的山水,总蕴藏凄婉而美丽的故事,我等不如在此与青山为伴,与秀水为友,静听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度过一个浪漫的夏天。此文草就时,闻得九寨沟碧水悠悠美景依然,惟愿九寨沟青山常在,绿水常流,愿北京和祖国各地的山山水水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