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间百态】柳树林中的老人(征文.散文)

精品 【晓荷*人间百态】柳树林中的老人(征文.散文)


作者:姜志宝 举人,412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64发表时间:2017-08-25 13:15:44
摘要:柳树林有老人的农耕地。耕地碎土,下锄播种,老人的大半生如同蜜蜂酿蜜一样,不分白天黑夜都在耕地上辛勤劳动。老人一身的骨架炼就了一生的坚强,一双有力量的大手不知磨去了多少把锄柄,沉稳的步伐不知写下了多少部人生轨迹。

【1】
   风儿带着一股弱小的力量,落在行人的脸上,凉凉的。太阳出来了,风又翻卷着旋儿,平躺在行人的身上,暖暖的。
   风似乎是初醒的婴儿,几声啼哭,惊动了一片柳树林。大的小的柳树又像是风的恋人,荡漾着浓浓的笑容,要去迎接新的客人。
   署光还没有亮透的时候,柳树之间一层薄薄的淡雾已经消失殆尽。但留下来的白亮白亮露珠挂满了柳树林的枝枝丫丫,有的又停留在含苞待放的枝芽间,躲躲闪闪。东升的日出一普照,它们在柳树林的内内外外泛发出耀眼的光芒。
   一位老人神采奕奕,着装单薄,扛着一副锄头,手牵一头耕牛,很早很早来到了柳树林。
   柳树林相邻一条小河流,河面平稳,水清见低;刚刚露出沙滩地面的花草嫩芽,带着绿色,染透了河道两岸的坑坑洼洼。老人放下锄头,带上耕牛,一声喝彩,耕牛听惯了主人的安排,顺着一条小路,一头奔进河道旁的草坪上。
   柳树林有老人的农耕地。耕地碎土,下锄播种,老人的大半生如同蜜蜂酿蜜一样,不分白天黑夜都在耕地上辛勤劳动。老人一身的骨架炼就了一生的坚强,一双有力量的大手不知磨去了多少把锄柄,沉稳的步伐不知写下了多少部人生轨迹。这几天老人没有放弃任何时间,一把锄头在农耕地上响过不停。累了,把锄头当座椅靠在柳树旁,打一阵小旽儿;汗了,甩一甩满手的泥土,再刮去满脸的汗珠。于是他珍惜每一滴汗水,让汗水停留在手掌心。就这样老人把力量的结晶又收回到新的起点上,和锄把重新粘合在一起,让手中的锄头在耕地上显得更加有力量。
   柳树林面积不大,生长在农耕地上的柳树林比较稀疏,在过去很密集;再密集,老人也不放弃在柳树林内的精耕细作。有几年里,一到雨季,暴雨不断,与柳树林相邻的那条小河,洪水滚滚,连续几天都不减退,给南来北往的行人带来很大不便。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当地政府要在这条河面上修一座桥梁。一座桥梁的建设,成本高投资大,恐怕地方财政一时难易承担此项工程。结果政府决定暂时修一座木桥来满足民众过河难的问题。后来一位政府工作人员找到老人进行交涉。来人说,修桥的材料需要从河道一片柳树林里购买,要多少买多少,由政府买单。通过双方谈条件,讲诚信,老人考虑成熟时,最后双方才决定达成协议。不到一个月的功夫,柳树林的大树基本用尽。柳树林提供的材料,终于架起了一座便民桥。
   在落成典礼鞭炮齐鸣那一天,老人牵着耕牛,一面向前来祝贺的村民打着招乎,一面迎来一张张笑脸。老人牵着耕牛很快穿过桥头,把耕牛放养在桥头对岸一块草坪上之后,也参加了落成典礼大会。在会上老人听到了讲话人表扬他宣传了他,老人胆小心急,十分害怕。讲话人说他方便了修桥材料是“功德无量”要求广大村民向他学习等重多的言词如雷贯耳。
   老人是不是头昏眼花,听错了,也看错了。老人既没有听错也没有看错,惶恐不安的心理活动暂时冷静了下来。老人回忆到:领导每次开会讲话,总是第一个抢先座到第一排,与主席台距离很近。常常领导讲话时,每次都有几颗唾液星子,打在自己的脸上;甚至打在自己的脸上多少颗,老人还记得清清楚楚。有时候还在村民中间崇拜领导炫耀道:领导就是领导,声音洪量,水平高,一说就是几个小时……这一座便民桥的修建到建成,老人觉得分量很重。是因为老人平生知道几代人都没有看到这条河上,曾经建立过桥的历史,修桥的原材料又恰恰来自老人的柳树林。
   老人考虑因素一重多,加之这么一想象,又有讲话人在大会上这么一宣传,心理还是不踏实起来,害怕招来众多村民冷嘲热风,风刺挖苦等语言扑面而来,就像一把铁锤重重地砸在心窝上。老人当年把柳树林从集体手中,用少部分钱买过来,如今几年里赚回一笔可观的收入,你说村民不眼红吗?在村民中间产生千奇百怪的想法是正常的一种民风习俗。
  
   【2】
   可怜的老人今生今世从来也没有经受过这么复杂的思想斗争。柳树林带来了财富,同时又给老人留下了沉重的包袱。老人虽然把赚回的人民币存进了银行,但留给自己的不是幸福与快乐,而是惶惶不可终日的精神状态。老人望着柳树林,一踏上便民桥,一想到可观的收入,心如刀割。老人越想越精神恍惚,越想越感觉不舒服,终久有一天那颗等待燃烧的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
   忽然有一天,老人想着想着,豁然开朗起来。丢下自己的耕牛,放下自己的锄头,一口气跑到便民桥上,拉着一位正在检查桥面安全工作人员的手问道:“卖柳树的钱,危险不?”工作人员吃惊地望了他一眼,定了定神解释了有关国家林权政策归属问题。老人一明白,在越过便民桥,回到柳树林,扬起锄头那一刻,看到柳树林广阔的原野上,不仅有大片大片金黄色的庄稼,而且还有柳树林给予他,可观收入的那一点厚重的影子,都像一阵阵翻腾的海洋,一浪高过一浪,漫过老人的心头。
   老人在不知不觉中一阵狂喜,才开始飞舞着手中的锄头,下垂的腰板随着身体直摇晃。老人在这一天里,劳动的强度远远超过了不知平时多少倍。连老人的大孙子连续跑到柳树林几次,叫老人回家吃饭。老人回答道:“你们先吃,不要等我!……”
   虽说柳树林不少成才的柳树成为便民桥重要组成部分,但老人一望到便民桥南来北往的过路行人,把耕牛赶过对岸放养的时候,老人才在这个不平凡的日子里,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面对国家事无法想通的时候,应该去找一找政府工作人员来解释清楚。
   老人的心态平静下来之后,把柳树林被砍伐留下空白的部分,不到两年老人补足了柳树苗。有村民说他傻,家里人说他不应该。理由是:在柳树林中,还担心长不出柳树吗?老人眼光真不浅,柳树林除了自己栽植的柳树苗正常生长之外,那些被砍伐掉的地方,很难看到一棵棵柳树苗自然生长出来。
   有一年,老人在给栽植的小柳树修枝锄草时,发现村长带一群干部在柳树林里里外外走了一通,找到老人宣布说:“国家有政策规定退耕还林。”村干部进一步解释道:“柳树林中的耕地不要种了,该补齐的地方要补足柳树苗。对退耕还林的农户,国家还有跟进补偿!”
   这一次老人站在柳树林的耕地上,既不生气,又不着急,看一看一排排纵横分布的棵棵柳树,心里打起了小算盘:柳树林大树小树已经成林,种一种庄稼不影响柳树的生长,老人还是放不下心来。有一天,老人在一家喝完喜酒,带着一身的酒味,碰上村干部就问道:“能不能种些庄稼?”有一位村民站在村长旁边冲出一句话:“为啥不能种?”村干部顺口延长一句:“可以的。”
   老人在柳树林耕作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因为栽植的柳树苗一天比一天要长大,高大的树冠一年比一年更要密集起来。老人种下的庄稼由于光照不足,产量不断下降,老人坚持在产量下降的地方,再后撤一个地方,直到种植的庄稼产量在老人心中失去意义的时候,老人才决定放弃在柳树林继续种植庄稼的希望。
  
   【3】
   老人终于撤出了陪伴他风风雨雨走过来的柳树林这块天地。老人一辈子都是从劳动生活中走过来的人,离开了“劳动”二字,老人在一段时间里老是作恶梦。白天把耕牛丢在山坡上吃个够,回到家中总要看一看生锈的锄头;到了晚上一定要串串家门,与同年人回忆往事,找出童年的乐趣。
   老人一年半载好不容易度过了“劳动”氛围二字,有一位好心人来到老人家中,介绍有人要用一头母牛带一头仔牛儿,兑换老人的一头公牛,而且补充道,这头母牛前不久已经有身孕了。这样一加起来,老人一合算,也不去思考什么了,就满口答应下来,这是老人平生第一次作了一桩大买卖。
   好心人的话不假,有身孕的那头母牛在后来,的确产下一头仔牛儿。于是,老人改变了放养方法,直接把家中的三头牛,赶进柳树林的草地上吃饱吃够。高的有柳树,矮的有青草,两种不同的类别,它们每天在几头牛的光顾下,那些青草就无法摆脱耕牛的追赶,那些柳树同样无法回避耕牛的碰撞。耕牛吃饱了,累了。一疲乏要躺下,一躺下青草就成为耕牛的温床。在这个时候,轻轻风声夹杂着毛毛细雨,在柳树头顶上发出沙沙沙的响声,没有一滴雨水打在耕牛的身体上,柳树林就自然成为耕牛的窝棚了。
   老人每天高高兴兴把耕牛赶进柳树林。他发现青草被耕牛吃过的地方,很快茂盛起来。柳树林的青草打开了老人一扇智慧大门,过去把柳树林卖给政府修了便民桥的那一部分存款,现在要取出很少一部分,老人的理想要发展一下养殖业,就买回十只山羊和耕牛一起放养在柳树林。
   在朗朗乾坤下,一条通往柳树林的深山小路上出现了一排新队伍——山羊。山羊喜欢热闹,也喜欢歌唱,每当临出发前,总是先要跑在耕牛的前面,第一个冲进柳树林。
   老人的耕牛从三头变成四头,又从四头很快变到第五头。老人的山羊从十只变成十五只,在短时间内,很快发展到二十只山羊。在柳树林跟进跟出的老人看到山羊、耕牛数量不仅在扩大,而且他现在更不会喜形于色,因为老人忘不掉用平常的心去考量考量未来的希望,才算得上一个实实在在的农村人。
   在老人过生日那天,他把耕牛山羊紧闭在圈内,吃着备用的草料。第二天老人送走客人,打开圈门把耕牛和山羊赶进柳树林时,看到一群工程队正在拆迁便民桥,据说要把便民桥改造成钢筋水泥桥。又过了几天,在一个太阳高照,彩云飘飘,晴空万里的日子里,有人从老人手中买走第一头耕牛,不到半月,又有人从老人手中连续买走八只山羊。十月一日这一天,老人照样赶着耕牛山羊向柳树林进发。此时,有一个人急匆匆跨过水泥钢筋桥,赶在老人的前面,把三佰元奖金和一张荣誉证书,递到老人手中。来人说今年政府奖励大批带头勤劳致富的先进人物和创业者的先进典型。
  
   【4】
   第二年春暖花开刚结束,老人迎来了又一个生日。老人的生日酒宴今年不在家中举行,而是被多年在外出打工的大儿子,安排在钢筋水泥桥对岸的农家乐。老人在过生日这一天,没有和从前一样把耕牛山羊紧闭在圈内,而是打开了圈门赶着牛羊,踩着通向钢筋水泥桥硬梆梆的水泥路面,向柳树林直奔而去……
   老人接受了前来贺喜的客人。吃完中午饭,有的客人开着自己的小车走了,有的客人骑着摩托车还在溜达。老人挽留了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几位客人,一同走过钢筋水泥桥。老人乘着酒兴,陪着客人说说笑笑走了一段水泥路;他忽然扬起手臂,要招呼客人停下来等一等。其实,老人要到柳树林顺便把牛羊带回家。
   牛羊也知道饱足。吃够了,静静地躺在柳树林深草丛中。此刻,老人从柳树林东头直奔柳树林西头,走进一片柳树林,绕过一棵棵大柳树,把牛羊直接从深草丛中赶出柳树林。老人在牛羊背后带着酒气,大声吆喝了几声。于是牛羊你追我赶迅速奔进了水泥路面……

共 42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人承包河滩,像蜜蜂采蜜一般的辛勤,培柳成荫。长大的柳树被政府购买,搭起了便民桥,老人因此收获了财富。老人起早贪黑,练就了一身的骨架炼就了一生的坚强,一双有力量的大手不知磨去了多少锄柄,沉稳的步伐不知写下了多少部人生轨迹。老人养羊,发展迅速,买回耕牛一起放养柳林,给老百姓带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获得了三佰元奖金和一张荣誉证书。老人生逢盛世,创造了村子里奇迹,成为发家致富的领头羊。作品赞美了新时代的农民勤劳致富的美好生活,发人深省,感人至深。欣赏,拜读。推荐推荐共赏。【编辑:你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827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你猜        2017-08-25 13:16:16
  感谢老师赐稿,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2 楼        文友:何叶        2017-08-25 18:32:30
  感谢姜老师再一次投稿晓荷社团!何叶问候老师!祝好!晓荷有你更精彩!
何叶
3 楼        文友:张福洲        2017-08-26 17:35:15
  柳林有老人的农耕地。耕地碎土,下锄播种,老人的大半生如同蜜蜂酿蜜一样,不分白天黑夜都在耕地上辛勤劳动。老人一身的骨架炼就了一生的坚强,一双有力量的大手不知磨去了多少把锄柄,沉稳的步伐不知写下了多少部人生轨迹。欣赏老师佳作!
命运如写作,可以去修改。
4 楼        文友:作者涛子        2017-08-27 07:23:07
  恭贺精品!
5 楼        文友:清粥小菜        2017-08-27 08:34:24
  祝贺老师精品!
6 楼        文友:你猜        2017-08-27 10:06:16
  祝贺老师精品。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7 楼        文友:伊伊秋水        2017-08-27 10:45:45
  祝贺老师荣获精品
刘永萍,女,笔名伊伊秋水、yiyiqiushi,江西省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安福县作协副主席,已发文章50万字见于《中国作家网》等文学网站,作品见于多种报刊,出版多本书集。
8 楼        文友:何叶        2017-08-27 11:36:47
  恭喜精品!老师太厉害了。加油!期待更多精彩。
何叶
9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8-30 08:17:28
  恭喜老师佳作获得精品,真不错,感谢对社团的大力支持。期待老师多多努力写出更多精彩之作,祝夏安吉祥文笔丰盈创作愉快。问好老师!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