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专栏作家】文学平台的文化

编辑推荐 【专栏作家】文学平台的文化


作者:沙金 秀才,1834.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59发表时间:2017-08-26 16:52:51

文学平台,是指收集、编辑、发布各类文学作品的载体,如出版社、各种期刊杂志和这些年的文学网站等等。
   文化,自然是说不同文学平台的不同定位、目的、风格、编辑作风、运作方式和习惯等等各自的运行特色,决不会是说哪家刊物或网站的文化水平高低的。
   办刊者,也就是平台搭建者,是什么定位,也就是为了什么目的,于是就会收集编发什么样的作品。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几乎所有文学平台都是正文学,区别也就是雅俗之分,如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特别是八十年代,可以看作是文学的春天,全国期刊林立,地市级文联要是没有文学期刊,那是要算个例的,而且一旦有了宽松的环境和正确的导向,哪怕就是一个地市级刊物,甚至县级刊物,不信随便找几本来看看,作品质量、评论水平、排版美学、插图制作等等,都各有高招,真正应证了“高手在民间”呢。但八十年代中后期,因财政断奶,全国省级作协的机关刊物以下,几乎被尽数停刊了。日历翻进九十年代,因一切向钱看的风气盛行,坚守纯文学的省以上期刊虽然还在办,却没有了订阅量,每期杂志无非就是各级文联的圈内通讯而已,市场上代之以武侠、言情,干脆有的阴暗角落里的平台直接就发布淫秽刊物!再后来,进入二十世纪,随着网络的普及,文学网站把因电视和挣钱焦虑给冲淡了的读书阅读给拉回到网络上来了,这就说明,只要遵循了时代和科技进步的规律,“不读书时代”的人们还是需要文学的,网络文学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特别是因为切合了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纯文学期刊再冷淡,但网络文学却一派红火——络络文学可没有财政供养哦!当然,初始期也有不良文学网站,为了吸引低俗眼球,只图把点击量上上来好拉广告,也搞诲淫诲盗的勾当,不过,随着治理和净化,现在的网络文学总体上还是健康的。
   吃皇粮的纯文学期刊,不能不承认,那份坚守精神是很值得敬佩的,也要承认,纯文学杂志的质量都是比较高的,且发行价格也较低,可为啥没发行量呢?除了现代人喜欢上网而不习惯捏本杂志在手上这个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为什么至今还是有少数纸质刊物仍然能办得风生水起呢?肯定有原因,那就是“办刊文化”的区别了。
   首先,吃皇粮期刊的编辑部里,坐的大多是终身制的编辑,他们虽然总体水平不低,但长期固定的生活和工作模式,也让他们形成了长期固定的文学口味,他们大多是在流行无故事的意识流小说的文学时代投身文学事业的,所以选稿的口味就固化在无故事小说的局限里了,这就是当你翻开那些刊物的时候,别说普通读者,就是干写作这行的人当中,也有不少人读不进去,而掏钱订阅的读者,就是文学消费者,请问哪个消费者会掏钱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其次,纸质刊物出刊流程多,出刊周期长,自然用稿量就特别少,因为少,选稿就基本上只在熟悉的作者圈子里选稿,非圈子作者的稿件十有九篇都到不了编辑的案头,这不仅让有实力的圈外作者敬而远之,也加剧了一本刊物的文风固化,而固化的文风本就是违背文学规律的,不爱看的人多了,怎能有发行量呢?
   再次,刊物吃了皇粮,就要遵皇训,选稿编稿办刊,还有婆婆管着,必须如履薄冰,就算主编、编辑想要有所突破,那也放不开手足,与其触碰上禁,不如明哲保身——那份吃皇粮的公职可是含金量越来越高了呢。最后,因为发行量少到差不多仅仅局限于各级作协文联圈子内部时,就成了“机关刊物”了,结果就走进封闭的“象牙塔”里了。——形成了这样一种纸质期刊文化,刊物的社会性和影响力就不用再说了。
   网刊文学平台,是切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的,这是网络文学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但同为网络文学,因每个平台的办刊文化的差异,自然就形成了良莠不齐、质量不一、影响不同、兴衰各异的局面。
   网络文学平台,一般都是办刊者自掏腰包的,典型的“私营企业”,没有皇粮可吃,自食其力,所以稿酬低,有的还没有稿酬,可为啥能红火呢?这就要从文学平台的文化差异去找原因了。一是因没吃皇粮,就无皇禁,只消遵循文学规律和走正道就够了,所以能够不受约束地按文学规律办网刊。二是网刊不受篇页版面限制,可以编发能尽可能多的作品来满足读者千差万别的阅读爱好需求,能够最大限度地受到读者喜爱。三是因为经济上是自营,就有充分的自主权,稿件需求量很大,在收集和编发稿件方面,就没有了文学口味和文学形式的限制,同一类文学样式可以无限制地选编稿件,这就自然切合了文学规律。四是稿费虽低,可用稿量大,作者的发稿频率高,作者的上稿率高,自然而然很多作者就“跳槽”到网络文学来了,而文学新人在网络文学这个肥沃的平台上,还更容易展现和成长。——这就是当今的网络文学平台文化。
   当然,文学网站众多,不可能全都体现出同一文学平台文化,就像群星闪耀的众多企业一样,既有共同的企业文化,也有每个企业自己的独特文化。有的文学网站,特别是有的老牌文学网站,或多或少地都沾染上了吃皇粮期刊的文化气息,具体表现就是板着一张老爷脸,虽说并没有把作者看成端个破碗乞讨的可怜一族,但也是把作者看成是“你是来求我的”,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类作风也有点儿像垄断国企的作派,随着时代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当网络文学相对于纸质期刊的优势用尽以后,也会被作者读者逐渐冷落的,即被网络文学市场淘汰洗牌。也有一类文学网站,自己的网站办得不咋的,却总在打小算盘,专在其他文学网站上去狩猎,总想利用作者急于售书的心理,去低价收购作品,以小生意人的心态来办文学网站,能有出息吗?能有多少发展空间?
   而江山文学网,是笔者在对比了多家文学网站以后才以江山文学网为家的,为什么?——认同江山文学的办刊文化。
   先说版面,除了现在还没有(或者笔者还不知道)面向世界的英语版外,中文文学样式的版块很齐全,这就从供应和销售的角度上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这就是网站得以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难道作者不是网站的材料供应商?网站不是产品制造厂?读者不是终端消费者?
   再说内容,江山文学网的各种文学样式,口味都没有偏好,形式都没有框框,不同口味的读者自会去挑他合口味的文章,让任何读者都能在江山文学网找到他爱读的作品——这是符合作者读者需求的经营定位。
   最后说说江山文学网的脸谱,因为刚才说有的文学网站总是板着脸孔对待作者,这里就套用“脸谱”这个词儿了。商业上有“微笑营销”“和气生财”,难道兼具精神和物质属性的文学事业,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商业吗?
   江山文学网最独到的优秀办刊文化就在于此:把读者当上帝是所有文学网站都在做的事,可只有江山文学网把作者当成了材料供应商——这是一种平等、互动、互相尊重的风气,简单举几例吧,一是编读互动,其他网站就没有,至少笔者没碰到过;二是建立更方便沟通交流的编读QQ群,让作者有一种与编辑部拉近了距离的平等感、亲切感,这些风范,不仅有利于编读写作的切磋提高,更能增强网刊的凝聚力。还有一个编辑把读者当客户尊重的实例,笔者本人的长篇武侠《贞烈奇侠传》的跟编东荷西老师,有一天因长途乘车,头晕得厉害,没能及时编发每天更新的章节,这在其他网刊,更别说纸刊了,根本就不会当回事的,可是,东荷西老师却发了个飞笺来道歉!……
   优秀的企业才能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反过来会把企业打造得更优秀——文学平台亦是如此。

共 29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学平台有两种,一是纸媒,一是网络。文章先讲述了纸媒文学杂志的发展情况,分作几个阶段,讲述了其不同的发展情况;然后,文章讲述网络平台的发展情况,指出了网络平台发展的参差不齐。文章在分析中明确指出,多数纸媒成为圈子刊物,仍有纸媒成为流行刊物,同样,也有网络文学平台不景气,原因是什么?作者得出的结论就是文学平台的文化建设问题。文章结尾部分,作者以江山文学网站为例,讲述了作者的看法,肯定了江山网站的文化建设模式。这篇文章是能带给我们思考的,值得阅读品味。【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8-26 23:51:47
  不管是纸媒也好,网络文学平台也好,都应该有自己独到的文化理念,这样才能让平台越走越兴旺。读了老师的文章,想到了不少的问题。学习了,等着老师的下一篇文章。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沙金        2017-08-27 10:45:28
  谢谢老师抬爱!当今时代,面对读者市场的文学平台,必须引入市场经营的理念,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