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官·官人·邸·房子(杂文)

精品 【菊韵】官·官人·邸·房子(杂文)


作者:刘春 进士,706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67发表时间:2017-08-27 21:37:25

【菊韵】官·官人·邸·房子(杂文) 官,就是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古代总称为官吏。现在呢?就是当官的,逐次上升就是当大官的。大官,古代最大的官除了皇上,就是宰相,那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大的官了。
   说到官,很自然地就想到当官做官的事情。
   当官,按俗语说,就是祖坟上冒了青烟,再引申一步,祖坟风水好,肯定能做官,还能做大官。那些说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上人的说法,那些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说法,与这个相比,就不值一提了。祖坟是不是冒青烟,是不是阴宅风水好,前人佑庇,无人考证,就是民间传说罢了。说来说去,就算出身官宦之家,谁敢说自己前三代不是泥腿子、土包子、小市民?有个成语说的是数典忘祖,大概有所指。看不起乡下人,还真的是做了官就忘本。
  
   但是,当了官,必然要说官话,做官事,打官腔,慢慢地就有了官气。官气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需要历练,需要打磨。经常说,这个人初进官场,被认为是官场愣头青,不懂官场规矩,不走官场套路,棱角分明,嫉恶如仇,见不得一点腌臜事,于是被孤立,或者被撵走,逐出圈子。
   就算官场,各有各的圈子,要不怎么会有官官相护呢?现在讲的资源一词很宽泛,到了官场,自然就有官场资源,无非是看谁路子广,交结宽,后台硬。这是步步高升的后续资源,但前提应该是自己的能力。
   不是谁做了官,谁的能力就会强大了。有的人就不会做官,或者说,做官的能力欠缺。就像我见到的一些官员来说,一个从供销社售货员提拔的官员,说话办事离不了打算盘算细账的习惯,处处拿捏得下级无所适从。还有的做官纯属是享受那官威,八抬大轿,哦,如今是小轿车,假如没有等级限制,八抬大轿可能就换成十六抬,小轿车就不不限制排气量了。而且,官威最大的特点是官架子。屁股后面要有秘书,行走要有随从,有人见要有预约,讲话要有人写稿。落实?关我何事?这就是官威的本事。当然,光有官威还不够,要能说会道,至少要有八面玲珑的本领,见上级要会拍,见同级要会摆,见下级要会抻。见百姓要会哄。总之,做一任官,成不成事先不说,至少要安全地升迁。我们这儿有位县委一把,能力不说,就倒霉事不断,人们总结为一个本、一根梁、一股水。一个本是计划生育,上级检查,一个乡汇报时笔记本与报告纸不一样,纸上是会议审查过的,本上是真实数字,结果被上级将本没收;一根梁是小学倒塌伤了几人;一股水是化工厂污染排水。于是,这个一把就地坚持八年,才于快退休之年安排市人大副职。做官有无能力说明,不是什么人就能当领导,与开车一样,不是什么人就能当司机。有的人就不适合当官。但是,一旦当了官,就患得患失起来,起码上进心的欲望很高,总想削尖脑袋瓜子爬上去,爬得越高越有成就感,至少回老家被说一句衣锦还乡吧?于是就有跑官、要官的现象,背靠大树好乘凉是有强力资源,升迁快,而没有的就金钱开路,年节生日记住,不断投资,水到渠成。
   官做得越大,越有架子不假,你不端架子,被人瞧不起。所以,端架子是身份,是尊严,是必不可少的外在表现。官架子自然会与官腔搭配。官腔官调,肯定不是褒义。官腔在过去被称为官场中的门面话,现在成为推诿、责备、踢皮球的词语。上级发文说的有关部门,与官腔有一定联系。你说有关部门是哪几个部门?板子打不到具体人的屁股上,就不会有效果。我还看到一个文件,是转发上级文件的文件,题目是《关于转发市<关于转发省<关于大力开展xxx活动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很官腔很无聊,转来转去,效果如何,不会有人关注。官话还有点古义,古代普通话就是官话,与官腔有区别。不过现在都说普通话,官话自然淡化。官腔一般人学不来,不过我写过领导讲话,知道一些官腔调调。官腔与正式会议的讲话不太一样,但有时候,有的领导会自然而然地把官腔讲到会议上,就成了会议官腔。最主要的特点是,最后讲话的,必然要说“我再强调三点。”其实三点只是顺口,讲到最后是几点,连本人也不记得。无三不成文,这是讲话特色。至少,层层叠叠,有深度有广度,有点有面,有典型有汇总,有成绩有问题,“成绩是巨大的,问题是突出的”,大多一样腔调。有一位领导对会议程序还很不习惯,低血糖有点,会议一长就冒虚汗,所以,大会上,对二十余页一万多字的报告,读起来就很吃力,为节省时间,只读前言结语,然后说,报告发给大家了,回去自己看,这里就不浪费大家时间了。嗨!这倒省事!赢得与会者欢迎鼓掌。可见,也有不打官腔的领导。不过,这样一来,很严肃的大会,到被人们开得稀松。这样的官场,很容易形成官僚主义,照转照抄上级会议文件,严重脱离人民群众,不关心群众利益,只注重发号施令,就是不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关于什么围着轮子、盘子、裙子、骰子转的民谣顺口溜,一针见血,官做到这地步,真的难说百姓利益的保障。
   毕竟,近几年打虎拍苍蝇成常态,现在官场普遍说官难当了。难当,是上级要求高,人民期望值高。当官就要做事,不然,弄几个泥胎供着,一样过日子,人们期盼的不就是公平公正吗?
   普通百姓与官有着很大距离。从古至今,估计都有做官的梦。做官或者家族有做官的,必然趾高气扬,高人一头,说话语气也有异常。作威作福还谈不上,那是极少数,可见,官,很有吸引力,就是一个小小上不得级别的办事员,也会让人虽不是刮目但也另眼相看。过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是个别现象,老百姓深有体会,骨子里浸润的想当一个芝麻官也行,反正是官就行。就我们县城,至今流传一个故事,说南蛮子破坏了城池建造风水布局,应该出三斗芝麻那么多的官,结果稀稀拉拉羊拉屎的官也不多。传说很清楚,不是不想当官,是风水被破坏,想当当不了了。你这里三斗芝麻官,别处怎么办?谁都有个梦,梦想骑高头大马,有人牵马坠蹬;梦想坐八抬大轿,有人鸣锣开道。但是,梦想不是现实,当一个不是官的官还是能做到的。于是乎,沾点官光总可以吧?大概从宋代就有官人之称谓。妻子想封妻荫子,自然叫丈夫为官人或大官人,当然望子成龙,叫儿子为小官人。普通百姓望官心切,也许巴望出人头地之心思外露吧?讨好客人,掌柜的干脆称呼客官,双方皆大欢喜。农民的狡黠和幽默,从称呼中可见一斑:养猪的,是猪倌,放羊的是羊倌,养牛的,就是牛倌。老了就是老倌。平时说话,也忘不了调侃:当官?门插官(关)还差不多。连死后的置放之地,也被谐音为棺材。如今不是有送礼送棺材的么?升官发财。哦,官与生活与职场密切相关。村官是几品?与弼马温一样不入流吧?偏偏说得理直气壮:省长、市长、县长、乡长,我(村委会主任),你能咋地?面试官是什么官?偏偏很有权力,想让谁过关就能过。做官久了,就有了官本位思想。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如此价值观,已经背离了初心。退后思想固化不变,就发生看不惯,气不过,虚火上升,血压升高状况。
   说到官,不得不提到官员住所,对,就是官邸。邸,这个字还真有点生僻,这就对了,专用名词,就应该与普通人不同。邸,本意就是高级官员的住所,而官邸是古代由公家为高级官员修建的住所,用于外交场所。如今,千里做官,除了吃穿,还有住所。本地官员不允许在本地做重要官员,要异地交流,就有了住所问题。公家修建官邸不太现实,大多是办公室当卧室,要是闪回几十年,也许不算什么。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新上任的官员一般先住宾馆,很舒服。也不算官邸,就是由财政包几个套房而已。由此看,现在官员不如古代。但是且慢,你没听说改造修缮吗?按照五星级改造,外表看去不怎么样,内部一应俱全,反正上厕所,不用与一般干部一起排排队,蹲蹲坑了,隐私有了,要保护嘛。而私邸呢,是高级官员的私人住所,有钱了,建几座私邸,可能算不得什么啦,有些官员不但为自己建高档的私邸,还为故去的先人也来几座“私邸”。山清水秀,背山面水,祖上福荫,才有高官辈辈传。不过,邸已经被舶来语代替了。别墅!这词时髦,高大尚,很多官员住进了别墅,单独小院,警卫森严,这别墅的公私性质,也说不清了。
   这与老百姓的住所称呼是有区别的。如皇帝称呼自己朕、孤、寡一样,专用就是专用,乱用就让人耻笑:普通人就算穿了真名牌,也会被笑话说是山寨。所以,百姓住房,自古就称为民房。从穴居、泥坯房、茅草房,到砖瓦房,还能有其他称呼吗?没有,民房,不管你盖得如何豪华,也不能称私邸。除非你身份特别。自古以来,百姓居住大多是陋室。人均不过几平米,三代同堂,后来虽有改善,但限于经济条件和政策,几乎改善很少。所以,百姓住房有很多形容词,这些形容词后来固定下来,就成了穷人住房的别样名称。三瓦两舍,环堵之室,断垣残壁,上漏下湿,蓬门筚户,一瓢之地,穷阎漏室,茅茨土阶等等,既不能居住在迎宾大道边影响观瞻(穷阎漏室,就是住在偏僻里巷,狭小而简陋),又无能力建造坚固的房屋,所以,茅草、土坯是建筑材料,就算这,也住不起宽敞的住所,居住在狭小之地(环堵之室,仅可容膝之室;一瓢之地,可见何等狭窄;仅容旋马,马仅可以转身),城市里呢,穷人只能将就住在贫民窟。现在进行改造,虽遇到很多问题,但大有改观。
   我们可以两相对照,由古而今,邸,别墅与茅草房相比,可见官员还是占有很多优势,享受很多资源,居住条件优于百姓,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了,改革开放以来,百姓手里钱多了,能买得起商品房了,甚至城中村改造,村民一家拥有多套商品房,麻雀一下变凤凰,村民比市民比有些官员还优越,仅凭租房就有不菲收入。但是,安得广厦千万间,一人夜眠几尺?就算打着滚睡,又能住几间?
   这就回到官员本身。官威需要,但官声更是关键。须知,做官要做清官,像包拯海瑞那样的好官,清官,千载传诵,万古流芳,千万不要做赃官、坏官、狗官,遗臭万年。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有一句话很简明: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只有在离任、退休后,才知道,这个官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你做百姓的父母官也好,做百姓儿子孙子也好,就是不能忘了: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共 40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官与民本应是鱼水,但多了官腔,官威,官变了味,百姓眼里的官多了几分邪味。身份的演变,地位升高,则官势大,架子大,变的眼高了。住则高档套房,别墅,小洋楼。与小百姓的陋室天壤之别。作者谈到的现象从官之道,为官之处,为官之心各方面综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为官为廉,方可有好官声,造福一方,让百姓称颂。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83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7-08-27 21:56:30
  感谢刘春老师赐稿菊韵,问好秋安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2 楼        文友:刘春        2017-08-28 08:59:50
  感谢帝星按语。七夕快乐!
老兵
3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7-08-28 14:03:28
  过去的提法,当官就是为人民服务!如今,少数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的人,是时候反思了……
爱好文学,坚持写作,广交朋友
回复3 楼        文友:刘春        2017-08-30 17:11:19
  为人民服务是永恒的话题,过去式的提法能延续,就有希望。握手!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