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秋天话养生(随笔)

编辑推荐 【星月】秋天话养生(随笔)


作者:史建民 秀才,154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80发表时间:2017-08-30 13:31:48

【星月】秋天话养生(随笔)
   秋色是美丽的,秋风飒飒,树叶金黄。
   秋天来了,农人们苦等收获便从此开始了。家家庭园里堆积的玉米,高梁,谷子,劳累了一年,终于可以绽开笑颜,脸上满足的神情映在金色的秋阳里。走在小城的街道上,抬头望晴碧万里的长空,闲云悠哉游哉。远山静卧,红黄相间是秋的浓妆艳抹。大自然赋予秋最隆重的盛装舞步,生命的力量在他的血液里纵情的穿流,无限的生机内含在生命的内核里。千红摇曳的枝头,使秋就像一团火一样灼灼地燃烧。会使人想到血的颜色与沸腾热情。纤弱的心思会在红红火火气氛中奔腾千万里。闪亮的金黄色,是秋天高贵神圣的气质。让我们祈福生命,感激生命,满足生命。
   然而,秋天虽美,也多事。季节如此,人生也如此。文人骚客在美丽的想念与憧憬之时,皆能为秋月秋水的景致所迷恋,咏赋怀歌。又惊扰担忧飞雁落花之怜惜,秋烟秋叶的疏散凋零时时触动内心深处的惆怅或感伤。景与物不得相生,情与心不得相融,在冲突碰撞中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使人欲罢不能触景生愁。
   金秋十月,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循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调和情志,远离悲秋。
   进入秋天之后,从“天人相应”来看,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
   宋代养生家陈直说过:“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可见,秋季注重调摄精神为养生之要务。正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的:“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因此,对中老年人来说,应有“心无其心,百病不生”健心哲理,养成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方可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
   一是保证充足睡眠
   科学证明,睡眠不仅能帮助人们恢复体力,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解除秋乏,宜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保养和补充消耗的阴气。
   二是注意冷暖适宜
   民间有“秋冻”之说,意在秋风虽凉,不忙添衣。秋冻要适宜,过度加衣会使汗液蒸发、阴津耗伤、阳气外泄,但过度秋冻,秋气主燥,燥易伤肺,则可致风寒外袭,致感冒咳嗽、肺炎等疾病发生。秋天依身体的感觉来决定衣着的多少,原则是“使身体略感凉意,但不感觉寒冷”。自身调节能力较差的幼儿、御寒能力减弱的老人、患有气管炎、胃炎、慢性病以及体温调节功能差的人要随时增减衣服。
   三是加强体育运动
   运动不分年龄和性别,也不论体质强弱及兴趣爱好,每个人都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活动一下筋骨。晨练地点应选择公园空旷处。运动一定要适度,防止过劳,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不宜剧烈运动,避免引起血压突然升高和诱发心绞痛、心衰。登山是立秋之后户外运动不错选择。但骨关节炎的患者不宜进行此项运动。
   四是要注重饮食补充
   秋高气爽,人们易感觉口干舌燥、干咳无痰,这是肺胃之阴不足导致。中医认为,食补在秋天是补充人体阴气的主要手段。“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此外,可以用百合、雪梨做汤饮用,平时,可以多食用梨、猕猴桃、西瓜等水果,以及绿叶菜、冬瓜、藕、芝麻等。
   五是要培养调节情志
   很多人会因秋风侵袭而顿感悲凉。大脑底部的松果体,能分泌褪黑激素,它能诱人睡眠,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欢。解决办法是多参加社交活动和体育锻炼,动比静好。可以约上几位好友健步走,舒展筋骨,排解瘀滞之气,也可以和好友一起爬山,登高赏景,开阔心境。不要让自己宅着。走进大自然,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老人秋季养生首先要培养乐观的情绪。不妨静想收获累累的愉悦,保持神态安宁,收神敛气。所以,中老年人要结伴去野外山乡,登高远眺,饱览大自然秋花烂漫、红叶胜火等胜景,一切忧郁、惆怅顿然若失,愉悦和谐的情绪焕发出青春般的活秋季话养生。
   秋已到,人已老,心犹在,志气高。意气相投的朋友欢聚一堂,欢欢喜喜把理想的明天唱。你来我往真热闹,你长歌嘹亮粉墨登场;我长袖曼舞,笛声悠扬;他才华横溢尽显光芒。我们携手游历在江湖之上,大家欢天喜地把团结的歌儿唱。
   此时,我们每一个人,站在秋花烂漫,红叶胜火的山顶,看千红摇曳的枝头,使秋就像一团火一样灼灼地燃烧。想到血的颜色与沸腾热情,纤弱的心思会在红红火火气氛中奔腾千万里。
   此时,我们每个人想起毛泽东他老人家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是的,人生易老天难老,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让我们一起重视养生,祈福生命,感激生命,满足生命。
  
  

共 22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作者话秋季养生,不是用干巴巴的文字做叙述,而是用温婉的笔墨,先写夏末秋至的万物变化,以及人随季节变动身体的变化、情志反应,尤其是中老年人,会产生一些悲秋的情绪而影响身体机能和正常代谢,如何在秋季让人体顺应自然变化,而不伤五脏六肺?文章引经据典,从多方面阐述了秋季为什要养生,怎么样养生才科学合理;逐一列举养生需要注意的细节,用条理性的文字,从着衣、运动、饮食、情志等方面强调秋季养生要点。一篇集美妙语言和养生知识为一体的文字,读来有神清气爽之感,让人自然而然地在画面感中领略养生知识,可见作者匠心独具,用心之良苦。竭力推荐佳作共赏!【编辑:柏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柏丫        2017-08-30 13:32:36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星月!道声辛苦了!
2 楼        文友:柏丫        2017-08-30 13:34:51
  感谢史老师给我们提供的养生知识!全民养生,行动起来,愿健康与我们同在!
3 楼        文友:柏丫        2017-08-30 13:35:30
  期待佳作频出,继续大力支持星月!谢谢!
4 楼        文友:史建民        2017-08-30 14:51:51
  谢谢柏丫老师的精彩编案,养生强调的是天人合一,心静则身安,祝你每天都有好心情!
网名,香山红叶,太统烟雨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