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间百态】在古镇,约会旧时光 (征文散文)

精品 【晓荷*人间百态】在古镇,约会旧时光 (征文散文) ——文化生态行廿八都现场会漫笔


作者:夏夜流星 布衣,397.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83发表时间:2017-09-08 13:26:03


   廿八都,一个被称为飞地的古镇,青砖、灰瓦、马头墙,在任何一个街口一站,就把自己站成了悠远的历史。此时,你仿佛就在民国,就在前清,就在中国画里的江南,如果来一场烟雨,或许,还会在一个幽深的巷口,邂逅了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窄窄的老街,两边人家似乎只要伸伸手,掌心就可以触到一起。七月流火的季节,太阳落下去了,热气还盘桓不去,这种热,是青石板吸收阳光的余温,也不执拗,只需一把麦秆扇的凉风就能赶走。当我来到这条街上的时候,晚饭刚过,行人还不多;这街有个很好听的名字:浔里。浔是水边的意思,这水,当然是枫溪了,想是当年溪边必定生长过密密的枫树的,如此,秋来,枫叶熟透红艳欲滴的时候,那水和流动的空气也是香的了。枫溪蜿蜒,浔里街也随其曲折,两旁的建筑也就建得随意,不那么规整了,所以这就让街道一眼望不到头,更显得幽深,细细的一条街,像枫溪细细的水流,缓缓流向深处。
   有两个老太,对门而居,木板门,灰灰的布满岁月的烟尘。白天卸去了,留下空荡荡的门户,这让屋里的摆设一览无遗,仿佛是约好了的,都摇一把麦秆扇,各自把瘦瘦的身子落进竹交椅臂弯,稻麦桑麻从缺牙的嘴里出发,这道门来往于那道门,有时落到穿街而过的行人身上,但这挡不住这老姐妹交流的兴致,还时不时的倾出身子来,并努力伸长脖子,好把脆脆的廿八都官话递送得更快更远一些。那坐下的椅子,像交战的马,随着她们的俯仰也打着响鼻,似乎也想找个话题,凑进热闹里去。街上人声渐渐嘈杂,像茶壶“咕噜咕噜”吐着热气。他们聚拢在黑底金字“隆兴斋”门口,这家有着三间门面房的两层木屋,也和街上其他房子一样老旧,相比之下它的二楼要比别人多一条木板走廊,人倚在走廊上看街景,能生出一种无所不收的优越感。这种最佳的拍摄位置,今天早早被人占据了,端起镜头对准街上簇拥的看客和一顶红艳艳的大花轿。这不是谁家嫁女,而是一场廿八都婚俗的表演,这里是“娘家”。
   两老太也收拾起话头,以过来人的身份,内行的指出这表演的不够专业和道具的成色不足,比如说“嫁妆”掉色了,不够红艳和不够喜气,那散落在脸盘中的柚子摆放太随意,个头小,也不够大方,一方面又对绣着鸳鸯并蒂莲的大红背面啧啧不已,一乐,条条皱纹也像被熨平了,想来当年也是这般,带着一条大红被面去做人家新妇的。
   门口拥堵着人群,屋子里装满了唢呐和锣鼓的喧声,里面装不下,溢出街外,这滴滴答答的喜乐,更让外围的人躁动起来,伸长了脖子朝里探,但除了前人的脑袋什么也看不见。
   记忆中,唢呐一响,那是在催促,那节奏,滴滴答答吹得越来越急,催得人心也在晃,女儿听了惶急,母亲听了泪下,一把搂过女儿一声长一声短的嘱咐,女儿也止不住泪雨,呜咽中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就是抱着母亲哭。当年我表姐出嫁就是这样的,哭着哭着就把刚抹上去的胭脂水粉打成湿泥了,这时来了个剃头匠,拿出剃刀,象征性的在表姐脸上刮刮汗毛,剪了剪鬓角,这叫开脸,此后,算是妇人了。
   没法看清里面上演的仪式,人们有些松懈下来,队形也就松动了些,我身旁有个十来岁的小姑娘,蹲在屋檐下,哧溜哧溜的吃棒冰,天热,棒冰融得快,她也吃得快,一根吃完,新娘还没出来,又惦着脚跟使劲瞅,哈,嫁妆,花轿,这装束,这场景,在她眼里是这么热闹新奇的。
   人群裂开了一条缝,新郎抱着一身红衣的新娘出来了,一个照面新娘就进了花轿,我想看看那清秀的脸庞上,是悲?是喜?是满怀憧憬还是莫名惆怅?临上轿的那一刻,我想该是五味杂陈,酸甜苦辣一起来的吧。
   同样打扮得满身喜气的四个轿夫吆喝一声,抬起花轿缓缓而行,锣鼓声前呼后拥,此时有人放了一串鞭炮,腾起的硝烟被窄巷包围,顺着街道弥漫,追着人流一起涌动,人们一边捂着鼻子一边加快脚步,还是听到几声大大的喷嚏。
   锣声在前,嫁妆在后,“之子于归,百两将之”。嫁妆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从古至今都是不可马虎的。嫁妆是女孩连接娘家岁月的纽带,是今后烟火生活的凭依,也是天使折翼为凡俗妇人的见证。
   文昌宫的大戏台前侯满了人,灯光还没大亮,黑黑的人头在夜色里攒动,小孩的哭闹和妇人的高声呼叫,像锅热粥,一片兴奋。花桥抬到台前,婚礼的仪式就搬到舞台上了。
   据介绍,廿八都婚俗最特别之处是要在门板上用刀插一块肉,叫“连刀肉”,象征着小夫妻以后刀劈不散,血肉相连。和别处一样,婚俗的每一项仪式都是有寓意的,比如新娘进门的两杯茶,一杯叫改口茶,一杯叫葱头白糖茶,还有新娘家即使再寒酸,必定要备办一只马桶,叫子孙桶,象征着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拜堂,是谢恩,谢天地之造化,谢父母之育养,最后相交一拜,是誓言,从此以后风雨天涯一起走,就像歌中唱的,阿哥阿妹情意长,就像流水日夜响,就像芭蕉一条根,就像燕子双双天上飞,就像蜜蜂鲜花不分开。
  
   二
   清晨醒来,才五点不到。昨夜就想好的,趁古镇还未醒来,去看看红尘之外的廿八都。就像兰花要开在无人的幽谷,只有在清宁静谧中,敛在老建筑骨子里的那份古意才能丝丝沁出,这份古意,无形无质,却像神奇的手,无声的歌,抚平躁动,敲击心弦。世上的风景,最能打动人心的,往往不是繁华绚丽,而是那份阅尽风霜之后的沉稳笃定,与世无争。
   宾馆是依着枫溪而建的,对岸就是廿八都古镇。斑斑驳驳的青砖灰瓦和白墙,错落分布,一条条曲折小巷,都是说不尽的悠悠往事。晨炊的青烟从房顶袅娜升起,像流动的薄云。枫溪的水缓缓流动,凉风吹动岸上的芒花,芒花像是夜里刚刚开出来,润泽的白,淡淡的一点紫,像新生的孩子,挥着胖胖的柔软的手,这让我一下子勾起了乡愁,想起自己那年年芒花飞荡的家乡来。
   像是呼应着感觉,想起家乡,就遇到了故人。电视台的老危也恰在这里,他早起来了,舒展胳膊晨练,我们走到溪水边,挽起裤腿,踏入水中,好风好水,我们不由惊叹,真是个清凉世界哪,此时的山外,清晨的空气也是热的,人从早到晚就像被闷在蒸笼里。在这里,水的沁凉还有草木的芳香,让你恍惚中有了世外桃源的感觉。
   吃过早饭,无意中听见两个人的聊天,他们在说着昨夜的星空,早上微信中也有朋友问我昨夜看星星了吗?那时我还没意识到,廿八都的星空是别具一番韵味的。我听见一个在说;当时正聊着,我说,停停,让我看看星星。我一时觉得惆怅,好像什么美好的东西在我身边溜走,我却浑然不觉。昨夜的星辰有多皎洁?我错过了。
   那些未知的美好错过也罢。即使我奋力张开双臂,也不能将所有星辰纳入怀抱。我听不懂一颗星的语言,就像我在廿八都街头,当我走过隆兴钱庄,姜遇鸿故居,我能从那古暗的门楼里读出当年的兴盛和辉煌吗?我能从那些精细刻镂的花纹里细味当年主人看着他的那点满足与小小的得意吗?同样,我也无法想象出当年这街上三教九流的吆喝,贩夫走卒的号子声在这街上如何交织。这是江南,也无法把枫岭营去和塞北的将军白发征夫泪做一一对照。我像是隔着历史的江河回看那美丽的诗经,我知道此地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生长着故事,只是时间太久,丢失了破译的密码,我像是个不孝的子孙,面对祖宗们留下的藏宝图时,无限向往,又无限迷茫。
   还好今日,有能看懂的。
   这次来到廿八都,是来参加衢州市“我和‘非遗’有个约会”文化生态行走进廿八都古镇现场会的,‘非遗’,从字面上看似很高深,一旦和他面对面了,你会恍然大悟,这些,不就是我们曾经司空见惯,曾亲密的参与我们的生活,现在有些已经消失,有些正在慢慢消失的旧行当吗?
   婺剧,山歌,木偶戏,竹编,陶艺,麦秆扇,草鞋,糖人,……,在古镇遇见这些旧事物,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
   阳光洒落在屋瓦上,一片亮亮的光。伸出的屋檐,遮出一片小小的清凉。这片清凉被一群人占据了,他们探出头,静静地看着一个飞快旋转着的轱辘,一个六十开外的制陶艺人,朝轱辘连蹬几脚,轱辘定定地转动,泥胚在他手下转动成形,像混沌初开,像婴儿在母腹里成型,眉眼,手脚一点点的刻画清楚。他在做一个陶罐,黑泥旋转如陀螺,泛着神秘的黑色光芒,人们的目光不离左右,看一团泥如何在匠人的手脚并用里,脱胎换骨,成为可炊可饮,可友之,可玩之,可与之共烟火的日常伙伴。我们的先人,就是日日在泥土里劳作,在泥土里放歌,又在泥土做成的碗罐里一日三餐,那时,我们和泥土多近,我们依赖泥土的馈赠,又把自己投身泥土。
   现在,我们离泥土多远了?
   端着相机的人,一边记录着一团泥怎样成器的过程,一边玩笑着问,老师傅,要收徒弟吗?老师傅手脚不停,头也不抬的说,这玩泥巴的行当,谁学?那传给儿子了吗?没,他才不要学呢。
   老师傅回答得干脆,他儿子在人民医院当医生,才看不上这呢。听得出老头子口气里的三分像埋怨七分是自豪,有谁来为这失时的陶艺悲哀?这不是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的辛酸,而是绝学无人可续的尴尬落寞了。从原始社会开始,江山这块土地就能制作陶器了,博物馆的展台上,出土的陶瓷器皿从夏商周排到元明清,从原始的印纹陶到唐三彩到清朝双耳蟠龙瓶,制作越来越精美流畅,花纹越来越繁复多姿,瓶身上的每一道刻痕,都是当年的匠人慎之又慎的心情写照,也许他们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这些凡人生活密不可分的伙伴会被一种叫塑料的东西替代,被替代的太多了,还不是陶艺一种,匠人的作品失去了市场,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失去滋养的艺术,别说发展提升,就是传承也成了问题。
  
   三
   叶嘉莹先生在《吟诵,惜之念之的文化遗产》一文里说道,“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吟诵,这是一种细致地、创造性的、回味式的读书方法和表达方式;是文字、声音和情意的综合表达,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她还说,“熟于吟诵,你的诗就会随着声音跑出来,”但是吟诵不是普通的朗读,而是依着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通过自己抑扬抗坠的声调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所以吟诵之前两点基础必不可少,一是对作品的理解,二是诵读节奏的平仄。仄声作为消失的一种声调,现在没有专业修养的人还真不容易判断,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吟诵也就成了阳春白雪,一般人可就连诗都不会读了。自然,余光中笔下描绘的“余亦能高咏”时的那种自我陶醉的至乐也就无缘享受了。
   不会吟诗还可以将就,最痛惜的是和古典文学的隔绝。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曾因醉酒鞭名马,生怕多情累美人”读着这些旧体诗,是不是内心由赞叹而折服,由折服而膜拜呢?细思之,赞叹之余,也要愤愤不平,这些大师,新文化运动的巨匠,像是路过包子铺,他们自己进去饱餐一顿,然后一棍子乱扫,出来对别人说不要进去,这里的包子不好吃。以他们那么好的国文功底,反过来劝别人用白话文,实在不近情理。后世人因为国文功底差,阅读古典时,像是雾里看花,你知道很美,但是你不理解,阅读的困难造成现代人和古典的割裂,那么美丽的经典《诗经》、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论语》,没有白话注释有几个能心领神会?况且,那种原汁原味甘醇,经白话文翻译之后韵味全消,自然没有那种心动神摇的感染力了。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台湾高中课本将文言文的比例增加到百分之六十,这也是反思之后的一种挽回之举吧?中国五千年文明,绝大部分文言文写成,一朝全部掐去,是不是让一条大河断了流?
   和经典的割裂值得叹息,但它们毕竟还在,有朝一日还可以翻出来慢慢研读。令人扼腕的是,有些美好的东西,早已深深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
   中国社会经历漫长的农耕社会,“慢”时光好像永远如斯,永远不会老,永远不会褪色,但是近几十年来,一切都在变,在飞快地推陈出新,老的不断消失,新的不断涌现,以工厂化机械化的流水代替人工的慢工细活。如果当有一天,我们的后代指着张村黄氏宗祠门楼上“九狮戏球”门额发问:“有谁还能刻出这么精美的浮雕吗?”,我们只能惆怅的望望那些狮子们飞动的鬣鬃默默无语,能答以什么?我们除了只能操作电脑,按照一个模式造出千篇一律的产品,没有个性,没有特色,甚至刻痕的深浅都一致,在追求速度的年代里,我们不仅遗失了一种技艺,因为浮躁和急功近利,也不幸把一颗宝贵的匠心遗失了。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期重焕光彩,被新一代认可和接受,并很好的传承下去成了一项迫在眉睫的要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活性传承,是一代一代的薪火相传,现在许多技艺的传承人都进入老龄,说不定哪天就失传了,这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家来说将是无比巨大的损失,政府也看到了问题所在,着手保护迫在眉睫,2017年7月20日,衢州市“非遗”活态传承和保护现场会在廿八都举行,会上,省、市领导、专家、各县市区从事“非遗”保护的一线人员,根据自身的理解、工作经历、经验就“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发表了看法,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做了有益的讨论和探索,以期为“非遗”走得更好更远,寻找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科学之路。
   浙江省人大代表、大陈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提出:只谈“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只算做到了一半,关键是利用,只有把“非遗”融入到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去,让“非遗”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一种助推剂,一张金名片,那么“非遗”将使乡村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省“非遗”中心副主任李晖强调,“非遗”的传承需要全民参与,她是一种活态传承,在传承过程中必须保持她的真实性和地域特色,有特色才有吸引力,当代人的审美理念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文化符号的需求,更追求有文化内涵的东西,也就是品味,要看能不能从内心深处打动人。还有,要注意在传承过程中“受众”的培养,归根结底,“非遗”的传承保护要到年轻人手上,让他们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并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来,意义显得格外重大。
   衢州市文联主席欧阳建华结合自身从事的几十年的文化艺术经验,坦诚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必须集中精力去挖掘和提炼一期具有震撼力的优秀文化产品,衢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必须有一批和这称号相匹配的文化作品来做支撑来做提升,他回顾了衢州三十多年前曾广泛流传的一些民间文化作品,为这些东西的快速消失深感痛心。他对广大从事非遗工作的年轻人寄以厚望:非遗保护还只是刚刚起步,任重道远,只要认真投入到这份有意义的事业中去,将来一定是非遗保护的专家。
   霓虹代替不了星空,印刷代替不了书法,音响代替不了丝竹,许多曾参与、亲近过我们生活的“非遗”,给过我们温暖,给了平淡的生活一份可咀嚼的味,这份味,入口绵柔,回味悠长。我们不能目送,眼看着她消失,其实,在我看来,来廿八都并不是为了和“非遗”约会,更确切的说是唤回,唤回一些情怀一些传统一些沉淀,趁时光未老,一些美好还未走远,我们伸出手来,诚心诚意地去迎回那些古色古香的美好之物。就像浔里街上的古老建筑,还真得庆幸那些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岁月,没有被现代风气同化了,才让我们有幸惊见这份深沉古朴的美,不然,即使花再多的钱,也只能仿造出一批光鲜的复制品,有古色,不生香;没有岁月积淀,不具沧桑美感,淡,且无味。

共 602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本品是一篇刻画古镇风光与人文精神的佳作。廿八都,一个被称为飞地的古镇,青砖、灰瓦、马头墙,在任何一个街口一站,就能把自己站成悠远的历史。此时,你仿佛就在民国,就在前清,就在中国画的江南里。如果来一场烟雨,你或许还会在一个幽深的巷口邂逅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窄窄的老街,两边人家似乎只要伸伸手,掌心就可以触到一起。当我来到这条街上的时候,晚饭刚过,行人还不多;这街有个很好听的名字:浔里。浔是水边的意思,这水,当然是枫溪了,想是当年溪边必定生长过密密的枫树的。枫溪蜿蜒,浔里街也随其曲折,两旁的建筑也就建得随意,不那么规整了,所以这街道一眼望不到头,更显得幽深。世上的风景,最能打动人心的,往往不是繁华绚丽,而是那份阅尽风霜之后的沉稳笃定,与世无争。一条条曲折小巷,都有说不尽的悠悠往事。枫溪的水缓缓流动,凉风吹动岸上的芒花,芒花像是夜里刚刚开出来的,像新生的孩子,挥着胖胖的柔软的手,这一下子勾起了我的乡愁,想起年年芒花飞荡的家乡来。本品历史内涵丰富,人物群像鲜明,文笔出彩,画面感强,洋溢着对生活的浓浓爱意,对祖国山河的美好祝福,值得细细品赏!力荐老师佳作!感谢老师赐稿晓荷!期待老师更多精彩!【编辑:张福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911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张福洲        2017-09-08 13:28:27
  锣声在前,嫁妆在后。嫁妆,是女孩连接娘家岁月的纽带,是今后烟火生活的凭依,也是天使折翼为凡俗妇人的见证。欣赏老师佳作!
命运如写作,可以去修改。
回复1 楼        文友:夏夜流星        2017-09-09 13:06:19
  谢谢张老师辛苦编辑,敬茶,问好!
2 楼        文友:张福洲        2017-09-08 13:30:2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活性传承,是一代一代的薪火相传,现在许多技艺的传承人都进入老龄,说不定哪天就失传了,这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家来说将是无比巨大的损失……文辞流彩,思想深邃,大力点赞!
命运如写作,可以去修改。
回复2 楼        文友:夏夜流星        2017-09-09 13:12:45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全社会参与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借助手中的笔记录美好,大声呼吁。
3 楼        文友:聆雨        2017-09-08 13:39:08
  深刻学习领悟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以代代相传,还要挖掘创新,古往今来每一个文明的发祥与崛起,何尝不是不惧艰苦在探索。文笔深厚,又一力作。
回复3 楼        文友:夏夜流星        2017-09-09 13:07:17
  谢谢文友欣赏鼓励,问好!
4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9-08 20:15:33
  “霓虹代替不了星空,印刷代替不了书法,音响代替不了丝竹,许多曾参与、亲近过我们生活的“非遗”,给过我们温暖,给了平淡的生活一份可咀嚼的味,这份味,入口绵柔,回味悠长。”很意味深长的文,触动人心,拜读。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4 楼        文友:夏夜流星        2017-09-09 13:09:02
  谢谢叶总编留评,问好!
5 楼        文友:何叶        2017-09-11 07:32:33
  恭喜精品!老师真棒!
何叶
回复5 楼        文友:夏夜流星        2017-09-11 20:37:10
  谢谢何叶社长,问好。
6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9-11 08:06:37
  恭喜老师佳作再次获得精品,真不错,名副其实,实至名归。期待老师多多努力写出更多精彩之作,祝秋安吉祥文笔丰盈创作愉快。问好老师!加油!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6 楼        文友:夏夜流星        2017-09-11 20:37:52
  谢谢鼓励,我当努力。
7 楼        文友:你猜        2017-09-11 09:27:04
  祝贺老师精品,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7 楼        文友:夏夜流星        2017-09-11 20:38:23
  谢谢文友,问好!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