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怀念
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浓浓的亲情绝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日渐褪色;不管至亲至爱的人距离我们多远,思念、缅怀之情总会在记忆中不断闪现。奶奶,这23年来,您不时出现在我梦中,我时时都把您深深怀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的就是我这种情形吧?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又是“雨纷纷,欲断魂”的时节,我从东莞匆匆赶赴重庆。山城的天气一如往昔,风雨雷电交织,潮湿又阴冷。
春风春风愁煞人,一如我忧伤泛滥的心绪。蒙蒙雨雾勾起了我对您的缕缕思念,倚栏觅踪影,消魂梦断肠:奶奶,您在天国还好吗?与爷爷相聚了没有?找到生活的幸福没有?是不是依旧苦多乐少、孤独无依?会不会仍和从前一样早起晚归,忙了家里忙地里……
有人说,在天国的人是不愁吃不愁穿的,是真的吗?果真如此,为何出现在我梦中的您,总是那样孤苦和凄凉?也许一个人的梦中所见,总是与现实相反吧?
有人说,逝去的亲人嵌在活着的亲人的心中,如同夜空中的星座,其中某一颗陨落了,永远无法用另一颗来代替。是的,奶奶,没有人能代替您在我心中的位置,尽管您永远地离我而去了!
从小,我的小木床就安置在您的房间里,一是因为那时房子太少,一家老小只能挤居;二是因为父母为一家温饱无暇照顾我,只得把我托给了您。您每天起得很早,刚睁开眼,就一骨碌翻身起来,打猪草、喂鸡鸭、种蔬菜、捡柴火、扫院子、做早饭……一刻也不得歇息。
儿时的记忆中,您每天从早忙到晚,从年头忙到岁末,从没见一天闲过。您不会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道理,一如您讲不出“火车为啥会跑,飞机为何能飞”的原理一样,但您一生当中,却是如此实实在在走过的。
听母亲说,父亲才5岁的时候,爷爷就被国民党军队“抽壮丁”抓走了,据说后来到了台湾。上世纪80年代两岸“三通”后曾寻找过,却一直没消息,想必是客死他乡了。
您一直没有改嫁,硬是靠一双勤巧的手养活了4儿4女8个孩子。这在建国初期物质十分匮乏的时代,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这当中,您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淌过多少血泪,恐怕无人能体会得到。
长大了,我才渐渐明白:您是把满心的爱倾注在儿女身上,才摆脱了那无望的等待,却每每在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个人偷偷啜泣……
自从懂事那天起,我就有一个小小愿望:将来一定要好好念书,赚好多钱,让奶奶享享清福。我还曾天真的想通过夏令营认识的台湾朋友,帮您寻找爷爷。15岁时,我念高中了,学校离家远,半个月才回一趟。每次放假,我总要先打电话给邻居婶婶通知您,您闻讯后,总是早早就站在村前的小河边接我,见面总是说“你瘦了”“又长高了”“奶奶有好东西留给你吃”……
以往每年的端午、中秋,我一定要回家与您一起过。
得小时候过中秋节,当月光还被云层遮住时,我早己摆好凳子坐在院子里等候,听您讲百听不厌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听您讲旧社会所受的苦难,而后是拜月娘,吃您亲手做的月饼和糕点,直到月亮慢慢钻出云团、圆了、散发出夺目的光辉……我依偎在您的怀里,听您讲故事、唱摇篮曲,直至睡着,发出均匀的呼吸声。童年时的一幕幕,是多么令人回味啊!
可在高三那年,我第一次没回家过中秋。第二天,父亲提着一大包东西来学校看我,说是奉您之命。月饼、糖果和腊肉,都是您亲手装好的。父亲临走时一再叮嘱:“孩子,奶奶天天念叨着你呢,奶奶要你好好读书,考上大学。”
沉默了一会,父亲又说:“孩子,今后不管是什么节日,不是万不得已,一定要回家看看。你知道吗?奶奶年纪大了,又最疼你,逢年过节,本是一家团聚之日,你不回来,奶奶就茶饭不思,老流眼泪啊……”
我背着父亲拭去眼角的泪水,用力点了点头,向父亲保证:以后过节,一定回家陪奶奶。
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痛不欲生的是:还没等到来年中秋,您就永远地离我而去了!
1994年高考完毕,我兴高采烈地在县城买了许多您没尝过的食品,还花400多块钱,在一家古玩店买了一枚老玉指环。
记得9岁的时候,我不小心打碎了您惜之如命的结婚首饰——一枚翡翠指环(那是爷爷娶您时唯一的一件首饰)。当时我的脸都吓白了,一个劲地哭。您阴沉着脸,生气地举起右手,却终于停在了半空——您对我这个顽皮淘气的孙女,打都舍不得打一下。您一声不响地将一颗颗碎玉小心翼翼拾起,拼成一个圆环,然后包在红绸布里……
后来,我多次看见您偷偷捧着这个碎了的指环,黯然伤神,默默垂泪。
这次,我终于可以弥补我的过错了。我大汗淋漓地跑进篱笆,欢快地喊着:“奶奶,我考完了!我回来了!猜猜我带了什么好东西给您……”
可是,闻声出来的不是您,而是父亲。
他头上缠着白纱,声音沙哑地说:“孩子,你不要喊了……你奶奶……她听不到了……”话未说完,父亲已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真是晴空霹雳!闻讯后我整个人像被雷电击中一般,呆呆地“钉”在院子里,惊呆了!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啪啪啪”滴落。
堂屋的八仙桌上,摆着您的遗像,我根本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发疯似地嚷道:“这怎么可能呢?这怎么可能呢?上次回家(端午节,6月13日)还好好的……”
“她老人家是冒雨去赶集卖鸡蛋,不小心摔伤了头部,没有及时抢救,失血过多而死的。临终的时候,特别交待我们不要告诉你,怕影响你的高考……”
奶奶,您真是个“无我”的人!至死,您牵挂的仍然是孙女的前程!
奶奶,因为您的去世,我才恍然惊觉:人生是何其短暂,何其无常,何其虚空啊!
1994年秋天,我以超出大专分数线5分的成绩,考上了省城的财经专科学校。捧着金光闪闪的录取通知书,我伤心过度,哭晕在您的坟前。
几年之后,您的一个儿子当上了镇长,另一个儿子建起了一座炼铁厂,父亲这些年做起了木材生意,家境比以前富裕多了……一家人团聚时,父亲和伯父们总是哀声叹息:“要是咱妈不出事,能活到现在,该多好啊!”
“是啊,奶奶,要是您不出事,能活到现在该多好啊!”我总是这样喃喃自语。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世间最痛苦、悲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此。
奶奶,您忍饥挨冻、辛苦操劳了一辈子,把一生最好的年华和全部的心血都献给了儿女、孙辈们,等儿孙们全部过上了好日子,您却早己离开了我们,怎不令我痛哭涕零、肝肠寸断、仰天长叹啊!
这23年来,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南国漂泊寻梦:打工、结婚、创业、成为两个孩子的妈,不久就要做奶奶……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累并快乐着。
可不管时光如何流逝、生活如何琐碎,我对您的思念没有由浓转淡,反而与日俱增;不管您距离我有多远,去往了另一个世界,我对您的牵挂、怀念之情永不停止,生生不息。
这23年来,我虽不能年年清明到您的坟前祭拜,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您的深深怀念。在苍凉的漂泊途中,在邈远的故土情里,那刻骨的爱和无言的痛,足以使我冷泪横流。但我不能仅停留在缅怀的风中,而要以幸福的生活和人生的价值来告慰您。
奶奶,不管孙女身在何方,每年的清明,我都会摆好香烛瓜果,为您斟满一杯香浓的桂花酒,祭拜您的在天之灵——杯中盛满了我无尽的忏悔、虔诚的祝福。愿您在天国丰衣足食,健康快乐,与爷爷幸福相守。
奶奶,每年孙女写给您的信,您都收到了吗?又是一年清明了,您听到孙女深情的呼唤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