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我和鲁迅的童年

编辑推荐 我和鲁迅的童年


作者:茂子 白丁,44.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253发表时间:2017-09-12 16:12:33

南方的梅雨期有下不完的雨水,夹杂着浓厚的雾气,天气虽闷,气温却不见升高。
   天亮得早,醒得也早。窗外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唧唧鸣个不停,像极了饥饿的婴儿在寻觅食粮。
   日子一天天过去,年纪大了,总爱回忆童年的时光,勾起故乡的记忆。
   童年仿佛星星点缀的夜空悬挂着的一轮明月,留下无限的遐想。童年的记忆仿佛故乡的溪水在心底缓缓流淌,让人温暖。
   小时侯,常读鲁迅的文章,其中许多篇课文都是追忆往事而写下的闲散随笔。1926年对鲁迅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那一年,他刚到厦门大学任教,在外乡感到寂寞与孤苦,思乡的盎惑使他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于是,他从记忆中找出渐渐闪烁成离奇和芜杂的文字。
   对令人窒息的现实,鲁迅难以抑制内心的酸痛,在那段情绪复杂的避世岁月里,唤起了对自己童年时代的一些人与事的回忆,这些儿时的旧事在沉淀许久之后,终于又从记忆里冒出鲜活的印记。在中小学,曾念过鲁迅的文章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一件小事》、《孔乙己》和《社戏》等散文。鲁迅的散文最大的魅力在于作者不经意间漫漫而谈或娓娓道来,似行云流水般吐露出一种质朴、清新和妙趣横生之美,通过简洁的叙述,轻描淡写地勾勒出一幅幅线条画,意在叙述、描写,实则写人,重在抒情,充满了诗情画意,将作者思索体念的世界,暗合给了细心的读者。
   鲁迅出生在飘摇欲坠的清朝末年,当时,周家的繁华时代早已结束,但还不至于陷入落魄的境地,家中仍存有四五十亩稻田以及一些店铺。后来,他变卖在绍兴的祖宅举家迁往北平八道湾胡同11号罗姓的一处四合院,过上了一段北漂且平静的生活。鲁迅的童年读书生涯还是幸运的,丰衣足食倒也不成任何问题。自从祖父因科场案入狱,加之父亲常年患病,周家走向衰落。鲁迅为父亲治病经常出入于药铺,受到家族和相邻冷眼,深感世态炎凉。鲁迅在精神上,已感受到社会的压抑,并萌发了抵触、责怪甚至与其抗争的端倪,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埋怨道:“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是全城最严厉的书塾。”同时鲁迅对拜先生的仪式也极为反感。但不管怎么说,鲁迅度过了一个幸福的童年。
   鲁迅对身边所见所闻的一些底层人物十分同情,如在《孔乙己》这部作品中,鲁迅用了极为简洁的语句描述一个生活穷困潦倒的老大爷。文中开头写道:“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靠在柜台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尚可多花一文钱,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寥寥数笔,孔乙己落魄的地位、身份便跃然纸上,见诸于笔端,同时也预示着主人翁最后的命运:“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在这部极短的散文中,通过简洁的文字勾画出了一个可叹可怜人物的悲惨一生。
   和鲁迅一样,在我的故乡,也曾见过穿着蓝布长衫且站着喝酒的人,但不是唯一的人,他们喝酒的时候总带着些许快意,显露出悠闲的情趣,至今令我向往。我常徒步穿过一座窄窄的小木桥,至河对面离家不远的供销社,用平时靠捡竹笋衣所得的几个零钱购买小人书。有时也会偶遇一位穿着旧长衫的老大爷,从衣袋里慢腾腾地摸出一张灰旧纸币,依在半身高的柜台前,边递给店员,边吆喝道:“给我打二两白酒来。”我好奇地望着,身子几乎匍匐在柜台上,因为那时我年纪尚小,个子矮,垫起双脚仍够不着柜台顶端。店员忙着走将过来,取了一只旧式破角的蓝色花边瓷碗儿,摆在柜台上。吊在柜壁边缘钉子上的小竹壶均为特制,有多种规格,如二两、三两和半斤不等。店员捏起酒壶慢慢地投进25斤装的瓷坛子里,等酒满溢之后,轻轻地提将起来,并斜着酒壶缓缓倒入碗中。
   只见老大爷用仨指头轻灵地夹住瓷碗边慢慢端起,一饮而尽,嘴唇紧闭之后立即开启并发出“噘”的声响。虽不曾有下酒佐料,然观其神态气色,似酒仙太白一般光景,这等快意舒畅、怡然自得之神情,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虽已物是人非,但仍常留心头,挥之不去。
   我没有品尝过孔乙己下酒的佐料……绍兴的茴香豆,也许我不喜欢吃类似黄豆大小的茴香豆,因为我的一个绍兴籍同事曾说过,茴香豆有一种怪味,并不可口,他也不爱吃。当然,我既然没尝过,也就说不上这味道究竟如何。但我从不沾有少许异味的食物,而喜好清淡纯正的食品。譬如臭豆腐,都说闻着臭烘烘,吃着香喷喷。以前我从不敢去碰,闻过之后就想恶吐。有一次,在毕业实习时,到食堂吃午饭,以为是普通的白豆腐,哪想买来之后,一闻竟是臭豆腐,立即丢弃之后另买一份饭菜。如今倒也学会品尝了,得用油炸透并敷上辣椒大蒜等佐料,方肯享受,因为经过加工之后,或许是异味变淡,逐渐合自己的口味了。
   鲁迅先入私塾,后进三味书屋读书,他的童年是美好的。那年他随母亲一起去安桥头外婆家中消夏,结识了许多玩伴,常常一同玩耍,一起去邻村的赵庄观看社戏,充满着无限的童真与童趣。
   社戏也叫春戏,因为鲁迅的故乡在绍兴,所以演绎的戏文大概逃不出越剧和莲花落。越剧源于绍兴,盛名于沪。在我的老家,早年与鲁迅的故乡一样,在年关也有演戏的风俗。听母亲说,以前快到年关了,大伙就特别高兴,村里一些偏爱赏戏和喜爱赶热闹的大叔,早早地就开始打点,到外边聘请戏班子,从正月初一一直演到元宵节。所演的剧种只有两种:一种是越剧,另一种便是婺剧了。婺剧是地方戏,在我这儿很常见,唱腔不如越剧那么复杂多变,而且容易学唱,倒不像京剧来得那么高亢激扬。早年我父亲也演过戏,文革末期,村里曾举办过一个越剧戏班子,我父亲出演的角色是老生,唱功还不错。父亲说,现在他更喜欢听京戏,我也觉得京戏比越剧铿锵有力,唱腔很美,平时空余时分也看京戏,不是在剧院里,而是欣赏央视第十一套的《空中大戏院》节目。我父亲还会弹古琴,听我大嫂说,父亲从小很聪明,不用人家教,一学便会。这点我是相信的,因为小时候,常听父亲吹口哨或哼小调,譬如西北名歌《南泥湾》等,有些曲子的名字我早已忘记了。总之,父亲很会唱歌唱戏,我不行,我的喉咙发音在高音区时,总往下降,吊不上去,且多半是些破音。
   前些天,听父亲说,村里请来安徽黄梅戏班子开演了好几场,大伙都乐得不可开支,当然年纪大的人更偏爱看戏。鲁迅说的社戏摆在赵庄河中的戏台上出演,大伙则坐在乌蓬船上看。我老家没有这么宽、这么多的河流,只有一条小河,不能像鲁迅的故乡那么浪漫,漂在河上赏戏,那是多么有情趣啊。我的故乡也有戏台,而且比较宏大壮观,戏台子和祠堂合建在一块。祠堂始建于1919年,总面积为两千多平方米。由本乡的木匠高手从江西雾源江弯乡的祠堂取经之后回乡创建。2002年村民集资将祠堂修缮一新,重现往日风采,甚是壮观。祠堂坐北朝南,两侧是西厢房,其结构类似于北京的四合院落。祠堂内共有五十四根柱子,最粗将近一人合抱才能围拢。前有门院、门厅,堂前有八十多平方米的戏台,一个一百多平方米的天井。靠后是正堂,供用于祭祀祖先,最后排的院子是以前的私塾,我父亲曾就读于此,现在,早已被用做茶叶加工场。祠堂内使用的木料大多属枫树,祠堂门厅上端有大梁牛腿,上面雕刻着各种名人名将,如“铁拐李喝酒”、“鸡公驱妖降魔”、九狮戏舞”。戏台前一排的四根柱子是一根樟木锯开的,传说,这代表家族”四世发达”和“四世兴旺”。戏台上方中央有块小牌,刻有“观今铿古”四个字。戏台子装点非常恢弘典雅,台高不到两米,约一人高,台上左右两边雕刻着“文王送宝”、”太白醉酒”、“大肚罗汉”、“哪吒闹海”和“双凤呈祥”等图案,精雕细琢,栩栩如生。如今这样的雕刻作品已少见,其价值也不斐,可惜的是,祠堂内昔日悬挂的十五块大匾早已不翼而飞,其中丢失的有黎元洪总统亲自题字并授予的一块匾。
   每年的正月初一,当夜幕降临,祠堂内便锣鼓喧天,这只是个前奏,似乎在提醒着人们,戏快要开演了,催赶大家快入场。以前演戏必须买票,因为戏班子的开销全由自发组织聘请戏班子的村民负责,票价只收一人两毛钱。当祠堂里的座位基本坐满之后,戏就正式开演了,首先,出演的节目是约半个时辰的小段子,如《武松打虎》和《三岔口》等剧目;接着才是正戏。这时,祠堂里便座无虚席了,只见戏台前天井里人头颤动,他们全站着,因为天井不设座位。当戏文演到精彩处,大家会大喊大囔着以示鼓励,当然不会像在大戏院里观众鼓掌那么雅观,因为这儿是乡下,不时兴鼓掌而习惯叫喊,也许是有点粗野之嫌。若戏文演至悲伤处,有些妇女也会随着演员伤心而弹下动情的泪水,这在乡下是极为常见的事。我不会这样伤感,因为我那时年纪尚小,看戏,多半是为了跟着同伴凑热闹而已。随着年龄的增长,稍懂事以后,也就能欣赏戏文的内涵了,譬如,那时常演绎的戏文:《珍珠塔》、《十五贯》、《狸猫换太子》、《盘夫索夫》和《杨八姐游春》等,现在,我仍可说起戏文大概的故事情节。有些年轻小伙子也图新鲜,爱赏戏,在前台的天井中,靠前的位置必定被他们占据,因离戏台近,演员的面容清晰可见,这对小伙子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他们看戏多半是冲着花旦漂亮的脸蛋来的,即“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时,为排练新节目,演员沿着青石板路走过时,此时,便是那帮野小子们兴高采烈的时候,只见一双双犀利的眼睛像扫描仪一般,一刻不停地盯牢一个个走近的姑娘,那些演员被折腾的也很不好意思,只好羞涩地低着头行走。但小伙子却不顾这些,只一个劲地欣赏,直到她们不见了踪影为止。可别说,乡下的戏迷不懂戏文。有一次,当晚的戏结束之后,在村头的戏目海报上,有个戏迷起了个恶作剧,竟然把海报上的剧目篡改成《孟丽君》。第二天清早,村里便闹开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人说,这是一出大戏,一般的剧团没能力演绎,何况又是普通剧团。在乡下懂戏的人也真不少,而且还精通戏文的真谛呢。
   在故乡绍兴,童年生活中的人与事曾给鲁迅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鲁迅曾多次提到“闰土”及在雪地里捕鸟的细致场景,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闰土的形象,其文笔充满童趣,生机昂然,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顽皮、可爱、乐观的少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样写道:“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块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写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对于乡下的孩童,没有什么比捕鸟更有趣的事了。在我的故乡,一年之中,从冬至到来年开春之前,一般都会下一两场大雪,有的年份雪大时几乎淹没整个膝盖,当然,这样的大雪是很少见的。碰上难得一遇的大雪,走在野外,大地白茫茫一片,漫天纷飞的雪片飘落在身上,似撒于心坎,沁人心脾。此时,最大的愿望是爬上后山的大草坪或徒步至离家不远的稻田里去捕鸟。这个想法也是出自于鲁迅的文章里。我曾经一个人在下雪天步行绕道至村背后山上的一块大草坪尝试捕鸟:先在草地上挖一个洞,然后用已备好的竹弓埋在洞中间,把与竹弓连在一起的绳子铺设在小洞边缘,刚好围成一个圈,不大也不小,里边撒下几颗玉米或稻谷,宛如一根弹簧拉牢一根绳子,一旦小鸟靠近,蹲入绳圈内吃食物,必然会碰到富有弹性的竹弓,竹弓瞬间蹦起并拉起绳子,鸟儿便被套住了。
   我和鲁迅一样,尝试过之后,什么鸟也没捕着,连麻雀与布谷鸟的羽毛也未见着。也许我的办法太过于笨拙,不像闰土父亲所传授的方法那么精妙。闰土捕鸟很精明,但鲁迅就不会。也许这就是天性使然吧。

共 47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份回忆,无限深情,娓娓道来,触动心灵,语挚情深,感人至深。作者的散文以饱含真情的文笔讲述阅读鲁迅先生作品的深刻感悟,尤其可贵的是联系着作者自己的童年经历和鲁迅先生的童年经历,把对童年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和鲁迅先生的情感厚度水乳交融地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地流淌着自己和鲁迅先生的心路历程,读来触动心灵,令人共鸣,于我心有戚戚!佳作余韵袅袅,深情邈绵。真诚推荐阅读!【编辑 上善若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7-09-12 16:20:20
  佳作情感真挚,底蕴厚重,读来触动心灵,欣赏!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