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微型小说 >> 【丁香收获】山风(微型小说)

编辑推荐 【丁香收获】山风(微型小说)


作者:乔山人 举人,340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66发表时间:2017-09-13 09:11:15

【丁香收获】山风(微型小说) 山风晃动着黑黝黝的山林,树木鬼魅般的扭动着腰伎,披头散发地在窗外声嘶力竭,狂舞的树枝时不时地拍打着窗棂上的玻璃。
   昏黄的油灯点燃了大山皱褶里的一抹橘黄,摇曳的光将满福老婆的灵堂照射得阴森森的。黑纱下的老伴依然笑眯眯地盯着满福老汉。满福老汉瞅一眼照片上的她,嘟囔着:“你呀,一辈子没个正形!都啥时候了,还笑得出?”再瞅瞅直挺挺的躺在灵床上穿着黑色绸缎老衣的老伴,不禁悲从中来,两滴浑浊的眼泪挂在满是褶子的脸上。
   两个儿子和儿媳住不惯山里的茅草房,怕有蛇爬进屋里,下午早早地住到县城宾馆了,撂下满福老汉一个人对着老伴脚下的清油灯孤守着灵堂。
   其实,老汉清静惯了,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一帮人在家他反倒不习惯。现在留下他一个人静静地守着老伴,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更是他的心愿。
   山风成功的挤进了窗棂的缝隙,揭开盖在满福老伴脸上黄纸的一角。满福慌手慌脚的一把摁住黄纸,又嘟囔了一句:“唉,这风也来凑热闹,没吓到你吧?”
   满福老汉有一对双胞胎儿子,没有闺女。
   当初退耕还林时,村里统一搬出了大山。满福两口子为了供儿子上学,没有搬迁。两个儿子很争气,同一年考上了北大和复旦,轰动了十里八乡。满福和老婆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中,背上背篓上山挖药材赚钱供儿子上大学。
   两个儿子是在同一年参加的工作。满福两口子过五关斩六将,满足了两个儿子购买楼房的首付,而且,还张罗着给儿子各自娶了媳妇。大家都感叹这老两口不简单,更不容易。几年下来,五十多岁的人却像六七十岁的老人,腰也弯了,背也驼了,头发全白了。
   满福两口子住在大山里,很少和村里人接触,大家几乎忘记了世上还有这两个人存在。自从两个儿子一个在北京生了个男娃,一个在上海生了个女娃,老两口被儿子分别接到北京和大上海之后,村里人更是见不上了。大家都说:这两口子终于跳出了农门,过上了幸福的城里人生活,这辈子再也不用与大山为伴了。
   自从老两口一个天南,一个地北的住进了城里,彼此再也见不上面了。满福想老伴了,只能晚上用儿子的手机和老伴视频一小会儿,相互报个平安,再分享一下孙子孙女成长的喜悦。
   巴掌大的家属楼高耸入云,满福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天宫,再也回不到人间了。儿子儿媳都上班去了,家里只有他和已经能惹人高兴的半岁的孙子。在大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满福老汉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山雀,被关进了金碧辉煌的鸟笼里。儿子儿媳很孝顺,早上出门时看着他吃了早餐,午饭做好留在锅里,中午自己热一热就能吃。晚上小两口回来,变着花样给他带回京城的小吃和水果。儿子怕他恓惶,还专门下载了几十本秦腔戏,只要一摁按钮就能看到年轻时赶几十里月黑风高的山路才能看到的大戏。
   孙子睡着了,满福老汉却焦躁不安的在辉煌的鸟笼里搓着粗大的双手,不停地来回踱步。
   昨晚他无意中听到了儿媳满怀埋怨地对儿子说:“你爸来家里也快半年了,啥也不会做倒无所谓,但他老是用山里话逗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多大呀!”满福老汉听得出,儿媳妇嫌他不会给孩子讲普通话。
   “现在咱们的经济情况不允许雇保姆嘛,等儿子三岁进了幼儿园就好了。”儿子劝解着媳妇。
   “那就给你爸约法三章,让他尽可能别给孩子说话。”儿媳妇妥协道。
   这个约法三章让满福老汉心里很不得劲,他不知道老伴在上海会不会和他一样,也被儿媳妇约法三章了?想到以后老两口天各一方接送孙子上学的情景,满福老汉不寒而栗……
   秋收季节到了,满福老汉和老伴相约给儿子儿媳告假,要回老家收玉米。尽管两双亲家都退休了,但日程安排却满当当的。两个儿媳妇软硬兼施把亲家请来照顾孙子,满福老汉终于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大山里。那浓荫蔽天的山林就是自己的温馨的家,那连绵不绝的大山就是自己的天堂,更是自己叶落归根的终点站。
   他和老伴再也不愿意去城里,眼瞅着秋收已经结束,金灿灿的玉米已经归仓了,双胞胎儿子不约而同的打电话回来,要求二老赶快动身,到城里照看孙子。满福老汉快要扛不住儿子愠怒的最后通牒,老伴却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征兆的去世了。
   村里前来帮忙的人回去后纷纷议论:“满福老婆积德了。人死了,身体还软绵绵的,脸上桃花如色的,就像睡着了一样。”
   “人都走完了吗?”盖在黄纸下面的老伴突然细声细气的问满福。
   “都走了,就剩我一个了。”满福一边回答一边紧张地向门外瞅了瞅,“赶紧起来,睡得腰都疼了吧?”
   满福走上前,将“死去”的老伴扶了起来。
   “赶紧给我口吃的,没把我憋死却差点把我饿死了。”老伴顾不上脱掉黑色绸缎老衣嚷着要吃要喝的。
   满福老汉赶忙端上一大碗菜和面条,看着老伴吸溜吸溜地吃得特别香。
   “你说咱这个办法行不行啊?我心里老是突突的不踏实。”满福老汉遇事没注意,每次都是老伴拍板。
   “有啥不行的?我在山后的水塘里摸了半辈子的鱼和鳖,憋这点气算个啥。再说了,只有来人了我才憋气,人走了我会悄悄地换气,没事。”老伴满不在乎的说。
   “我总感觉这事太荒唐,万一让人知道了咱以后咋见人啊?”满福愁云满面地说。
   “呵呵……这山里除了咱俩,连个鬼影都没有,哪有人呀?不怕,有我呢!”老伴依然笑眯眯地对满福说,两只脚吊在灵床下晃动时才发现,扎脚的红头绳还没解开。
   “你个死人,咋还不给我解开扎脚绳?你盼着我死吗?”老伴放下碗筷骂着满福。
   “这事你不管了,在人面前一定要装得伤心的样子,千万不能露出马脚来。”老伴一边叮咛一边下床,在灵堂里活动着筋骨。
   “你快把老衣脱了,怪吓人的。”满福对着老伴说,“那以后你再也见不到儿子孙子了,你如果想他们了咋办?”
   “这好办,我如果实在想了就还魂回来。哈哈哈哈哈……”老伴孩子似的大笑起来。
   “只要咱俩能在一起不分离,吃多大的苦我都愿意。”老伴很认真地说道。
   “我总觉得咱们弄的这事有点悬。”满福忧愁地说。
   “你放心,这主意是我出的,没人会怪你,你只要把棺材的透气孔做好就行。”老伴一副敢作敢当的模样好滑稽,满福差点笑出声来。
   “你就给儿子说,你要给我守灵三年,还要照看家里的庄稼,哪儿也去不了。” 老伴接着说道:“咱们辛苦了一辈子,老了还让这两个怂娃把咱给拆散了,他们谁也别想。”
   “爸,爸——”两个儿子大呼小叫的进门来了,满福的脸色都吓白了,他颤抖着双手推老伴赶紧躺到灵床上去。
   “爸——”两个儿子戴着红领巾,笑嘻嘻的站在了满福的面前:“爸,我们回来啦!”
   满福惨白着脸回头看灵床,老伴却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
   “爸,你怎么啦?”儿子晃动着满福的双肩,焦急地问。
   满福猛地睁开眼睛,儿子站在席梦思床旁,满脸的焦急。
   一层细密的冷汗从满福的额头渗出。
   “哦,幸亏是一场梦。”
   满福老汉在心底里欣慰地说。

共 26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以满福两口子进城后的各种不适为视角进行展开,再以梦境揭示出对应的哲理,表达手法极妙。满福两口子辛苦了大半辈子,眼看着双胞胎儿子纷纷长大、考上大学、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一切渐渐步入正轨。老两口被分别接入城里看孩子,乡亲们很是羡慕他们,但满福却是有苦说不出来。来到城里,住在高楼里,每天活动于巴掌大的空间里,他非常想念那熟悉的山风。此时,儿媳对满福的抱怨渐渐表露出来,使得他极其想回归大山深处。梦如期而至,满福媳妇突然“回归极乐”,在前来帮忙的乡亲纷纷走后,原来这是老两口设下的“局”。老人的渴望随之洋溢于字里行间,读来令人痛心。小说以满福两口子在城市里的遭遇,引用梦境中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当下存在的社会现象:老人离不开故土,年轻人为了事业而不得不离开家乡,孩子在城市里长大又缺少童真快乐。这一系列的问题,通过满福的梦境逐一展现。文章语言优美,情节跌宕起伏,运用魔幻表达手法将需要阐述的哲理层层揭开,文章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发人深省。力荐赏析。【丁香编辑:樱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樱雪        2017-09-13 09:15:36
  满福是幸运的,这是因为他有两个争气的儿子;然而他又是不幸的,一辈子辛苦,老了老了,还要再次经过心灵的折磨。种种不适在满福的心头积攒着。通过梦境,满福的心理活动及历程逐渐展开,令人唏嘘不已。文章揭示了当下存在的社会现象,很棒,很精彩,问好老师。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9-14 09:08:17
  首先感谢樱雪老师精辟、透彻的编按,给拙作增添了不少精彩。面对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的诸多社会问题令我们既心疼又无奈。拙作里表现的仅仅是这种社会现象的一个小截面,这既是人性的呼唤,又是当今老人的一个梦。如今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没有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成孙子;不见孙子想孙子,见了孙子怕孙子;小孙子吃喝拉撒忙坏了老孙子,老孙子手忙脚乱还照顾不好小孙子;小孙子哭闹急坏了老孙子,老孙子不知怎样才能哄好小孙子;小孙子奶粉零食玩具得靠老孙子,老孙子不得不省吃俭用来满足小孙子;小孙子入园还离不开老孙子,老孙子腰酸腿疼还得接送小孙子;小孙子高高兴兴从小幸福又满意,老孙子凄凄惨惨到老落个劳燕两分离……”这是多么真实的社会写照啊,让人忧愁令人思……
2 楼        文友:樱雪        2017-09-13 09:17:27
  小说的架构、伏笔设置很棒,时刻将读者的心牢牢牵引,虽然篇幅不是很长,但展开的画卷却有很大的跨度,足见老师对情节的掌控能力。小说寓意丰厚,值得现今的我们深思。问好老师,期待更多佳作,遥祝秋安。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2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9-14 09:09:24
  谢谢老师的赞誉,山人写的还不够深入,得继续努力。
3 楼        文友:樱雪        2017-09-13 09:18:40
  手掌大的家属楼高耸入云,满福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天宫,再也回不到人间了。儿子儿媳都上班去了,家里只有他和已经能惹人高兴的半岁的孙子。在大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满福老汉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山雀,被关进了金碧辉煌的鸟笼里。儿子儿媳很孝顺,早上出门时看着他吃了早餐,午饭做好留在锅里,中午自己热一热就能吃。晚上小两口回来,变着花样给他带回京城的小吃和水果。儿子怕他恓惶,还专门下载了几十本秦腔戏,只要一摁按钮就能看到年轻时赶几十里月黑风高的山路才能看到的大戏。
   小说是以细节来展现对应的哲理的,老师对于细节的掌控很是炉火纯青,非常棒。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3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9-14 09:14:00
  老师的夸赞令山人不安,我唯有继续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回报老师和丁香的厚爱。再次感谢樱雪老师。
4 楼        文友:樱雪        2017-09-13 09:20:49
  山风不但代表了满福对大山的思念,还预示着高楼林立的城市缺少山风。虽然风中描写风的片段很少,但风却是贯穿全局。有表象的风,也有内在的风。很精彩的小说,佩服佩服。问好老师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4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9-14 09:28:46
  老师说的太对了,山风就是暗喻满福老俩口。他们如同山野之风,习惯于穿行在密林纵横的大山深处,不习惯高楼林立的大城市生活。城市的高楼如同监狱,囚禁了山风的自由,它渴望回归大山,回归自然。人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正是渴望自由,渴望幸福的生活才令满福老汉做了这样一个既符合常理又令人匪夷所思的梦。其实小说的结尾是凄惨的,当满福老汉从梦中惊醒之后,残酷的现实生活令他“细密的冷汗从额头渗出。‘哦,幸亏是一场梦。满福老汉在心底里欣慰地说。’”多么可怜的老人啊,面对现实,他在心里其实是很无奈的说了这么一句话,现实击碎了梦想,生活还得继续,我们仿佛看到了满福老俩口站立在布满防盗网的高楼窗前,凝视着对方的方向,心里深情地在呼唤:“回吧,回到我们的大山里,做一对真真的老伴,相依相伴……”
5 楼        文友:樱雪        2017-09-13 09:22:57
  细细读完这篇小说,我真不知该说些什么。现今造成的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好像我也说不个所以然来,只能心痛。满福正是全天下的父母代表,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不管世道怎样,我们可以做好自己。这就够了。问好老师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5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9-14 09:32:49
  这正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面对无奈的现实生活,我们谁也无法改变,唯有做好自己,体会为人父母的艰难之处,孝敬父母,让老人幸福的安度晚年才是我们做儿女应尽的义务。这也是我创作拙作的初衷。
6 楼        文友:凌雨涯        2017-09-13 11:43:54
  乔大哥威武,威武
冷漠无法品读
回复6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9-14 09:34:12
  谢谢雨涯社长的留评与赞誉,愚兄惭愧。
7 楼        文友:天边的流星雨        2017-09-13 12:25:53
  小说篇幅虽短,但反映了一个社会大问题。当今两代人如何生活,如何相处。本篇为我们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向老师学习!祝福老师佳作连连!
回复7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9-14 09:36:00
  感谢老先生的鼓励,我当奋发努力,向先生学习,写出更多的作品回报老师们的厚爱和丁香文学的关爱。
8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9-13 14:41:53
  唉,生活所逼啊。
闻杰
回复8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9-14 09:36:42
  是啊,我何老师深有同感。感谢老师的留评,感谢老师的支持。
9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9-13 14:42:19
  一样的日子,不一样的过法,怨谁?
闻杰
回复9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9-14 09:40:42
  “一样的日子,不一样的过法,怨谁?”是啊,这是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谁也无法改变。但我认为,我们只有不忘初心,做好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孝敬父母,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才是正道,这也是我创作此文的小小心愿。再次感谢老师的留评与支持,谢谢您。
10 楼        文友:木斯塘        2017-09-13 14:49:07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熬吧。
木斯塘
回复10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9-14 09:42:29
  老师的留评道出了千千万万个民众的心声。谢谢老师的支持,山人给您致茶,顺致秋安。
共 21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