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檀香】悠悠草庵行(散文)

编辑推荐 【檀香】悠悠草庵行(散文)


作者:落入凡尘 布衣,10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88发表时间:2017-09-17 21:38:40


   草庵坐落在晋江万峰山苏内村,为什么叫“草庵”?因为最初是用茅草盖的,故此得名。宋代朱熹在《宿休庵用德功间韵赠陈道人》里写到:“暮入千峰里,寒栖一草菴。”而今看到的草庵早已是具有闽南特色的建筑风格了——石头与红砖、白瓦等构建而成的单檐歇山式建筑。远望草庵,倒像是坐落在山中的一户人家。正所谓“白云深处有人家”。
   来到草庵,有种远离世俗的清幽感。山里的鸟叫声清脆可人;周围种满奇花异草,花香四溢,清香醉人;绿树环抱,青翠动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句用在这里可能不大合适,却很能说明身处此地,那种悠然自得的心境。这里可能是修心养性的最好地方,我觉得。
   走进草庵寺,最让人兴奋的莫过于欣赏摩尼光佛了。这是一尊大约一米五左右的石头雕像,工艺还不错,形象生动逼真。头部有点特别,呈现辉绿岩(青斗石)颜色,散发披肩,端坐莲坛,面容圆润,眉毛隆起,显得安详自如;身穿宽袖僧衣,胸襟打结带,无扣,结带用圆饰套束蝴蝶形,神态庄严慈善,衣褶简朴流畅。脸、身、手三部分则巧妙地利用岩石不同的自然色调构设,风格迥异,背雕毫光四射纹饰。见过的佛像不少,但这尊最属特别。
   这让人在欣赏之余,又不得不浮想联翩。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光佛?这光佛来自何处?为什么目前又仅存这么一尊光佛?这些问题对于每个到草庵游玩的游客来讲,都是极感兴趣的话题,也是每个对泉州宗教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值得去探究的问题。
   草庵的香火并不旺,来这里膜拜的香客并不多。也许是人们不知道这摩尼光佛该“姓”什么?人们知道得更多的,也许就是1987年瑞典隆德大学召开首届国际摩尼教学术讨论会,草庵摩尼佛造像作为讨论会的纪念性吉祥物。这让人感觉,草庵就像一位才华横溢的高人,隐居在此山中。虽然,平时并没有门庭若市的高贵,但却能声名远播,傲立于群寺中。
   山中岁月容易过,人间繁华数百年。草庵已经历过几百年的沧桑了,但依然保持那种脱俗不染、清净自然的姿态,屹立于这名不经传的小山峰中。草庵给人的印象是实而不华,也正因为这样的独特,才让人觉得她更加的尊贵。此次的草庵行,让我受益匪浅。

共 8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草原是美丽的,牵引着多少人的梦想,充满多少人的期待。走进草原,感受那份博大,那份唯美。草原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多少文学艺术作品在这里诞生。寻找文章中的美,跟着作者的笔迹一起感悟,草原的独特魅力被展现无遗,读后如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文笔流畅,语言生动,充满感染力。好作品,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候作者,期待更多精彩佳作。【编辑:卡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卡米        2017-09-17 22:01:02
  感谢赐稿,问候秋安,期待精彩继续。
卡米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