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国·家(杂文)

编辑推荐 【星月】国·家(杂文)


作者:暗雪 童生,888.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91发表时间:2017-09-26 20:10:40
摘要:“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我爱我.........国家。”

【星月】国·家(杂文) 翻看十月份的日历,无意间发现今年的中秋节是十月四日。国“庆”与家“聚”重合在一起,应是更增加节日的气氛。人们给它起了个贴切的名字——“双节”。
   举国欢庆,万家团圆。在一定意义上,国庆节对于如今的中国人来说,在心中的分量一点不比春节逊色。今年这个节日过后,“十九大”马上就要召开了。喜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有心人查了万年历,说国庆节和中秋节每十九年就要重合一次,至于中秋节和国庆节假日的某一天重合,几率更是多了几分。仔细想来,公历十月一日和农历八月十五,本就错不了几天,发生重合也就不以为怪了。不过它却引起了我对国与家辩证关系的思考。
   “国”是会意字。从“囗”,表示疆域。从或(即“國”)。“或”亦兼表字音,本义为邦国。周朝之前甲骨文里是没有这个字的。到了周朝采取的是嫡长子世袭制。天子派自己的嫡长子来管理天下。又把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其它子侄叔伯兄弟等诸侯。诸侯在自己分得的土地上建立起邦国。《周礼•太宰》中注:“大曰邦,小曰国。”然后诸侯又把国土分给他们的叔伯兄弟等亲戚,叫大夫,大夫的土地即为家。人们习惯上把国和家合起来称呼,即为“国家”。
   “家”也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诗•周南•桃夭》注:“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等同于现在说的“全国”。“家”就是组成“国”的基本单位。个人是家庭的细胞,每个家庭是由个人组成的。家庭是国家社会的细胞,每个国家是由每一个家庭细胞组成的。古人口中的“家国天下”,其实说的就是社会单位的基本构成,所以说: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从姓氏的演变过程也可以看出家与国的关系。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国的姓据说起源于太古母系社会,所以最早的姓都带“女”字旁,如黄帝姓姬、炎帝姓姜,这些都是比较古老的姓。氏是姓的分支,表示部落分支之名称,用于区别子孙之所出。由于人口增殖,迁居异地,身份技能的变化等,又分裂一些支派。氏是贵族宗族制度的代表和称号。先秦时代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姓氏的。天子才是赐姓命氏的人。周朝以后为了便于区分,人们多以封地为姓。譬如我姓闫,起源于姬姓,周成王时,封太伯的曾孙仲奕于闫乡,仲奕的后裔便以封地为姓氏,称闫姓。随着朝代的更迭,姓氏便越来越多,到了汉代基本上就姓氏不分了。仔细揣摩,氏的最小单位是人,人组成家,家组成家族,家族组成民族,民族的兴衰程度就决定了国的疆土和地域。由此看来姓氏的发展历史,是与国家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的。也就是说,家与国的发展历史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国和家的文化也是一脉相承的。家风好比国策,一个家族的家风受制于社会环境,也决定着家族的兴旺程度;一个国家的国策是否能顺应历史的发展,同样也决定了国家的兴衰。所以不管是家还是国,选择领路人很重要。三皇五帝时期实行禅让制,这是选贤;夏商周嫡长子继位,这是立长;秦朝以后天下成了“家天下”,为了避免“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现象发生,各朝各代在选择继承人上面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但最终没能逃脱国破家亡的命运。为什么呢?初心不对,这些王朝的统治者想的不是谋福于百姓,而想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家族长期霸有天下。这样的环境怎么会出现“天下为公”的人呢!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人民大会制度,民主与集中实现了统一,国家领导人又恢复到了选贤任能的社会制度。人民所选的引路人当然也就“为人民服务”了。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人为了私利背离了初衷,但是从制度的目标和发展的趋势来说,是一直向好发展的。
   在国和家的发展中,为了便于家国的发展,人们总结出一些人与人之间,人与家之间,人与国之间的相处关系,于是“礼”和“法”就顺应产生了。法侧重于行为约束,礼偏重于道德引导。于是,忠孝礼义理智信等,融入了家国文化的发展之中。形成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家、国互相促进,相互制约的华夏文化特点。“修、齐、治、平”成为中国人的人生追求目标。
   翻看中国历史,古往今来,泱泱中华,英雄辈出,他们不单单是捍卫民族的旷世豪杰,首先还得是一名普通的膝下孝子。如历史上的秦琼、岳飞等,既是民族英雄,更是孝子得名天下而流芳百世。甚至科举制度之前,有些国家官员选拔以孝为标准,三国时不就有个官职叫“孝廉”吗?可见,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如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这种观念。除了忠孝,还有勤俭理念都是国、家所推崇发展理念。前段时间中央严厉打击的“四风”问题,一举打击了公款吃喝和奢靡之风,不就是对勤俭节约的弘扬么!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咏史》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可见家国文化对于家族兴旺和国家富强的影响意义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一五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二〇〇九年时,网上曾经流传过一首叫《国家》的歌,就让它作为文章的结尾吧!“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我爱我.........国家。”

共 23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耐人咀嚼、回味的文字,阐释了国与家之间的辩证关系。开篇从国庆假日与中秋节重合说起,自然而然引出国和家的概念、含义;从古人创造汉字“国”“家”的会意,到姓氏演变的过程,论述了国与家的发展历史一脉相承的关系:国强则家兴,家和国则荣。由此唤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爱国的首要前提是爱家,家庭兴旺和美,社会才会和谐,民族才能振兴;发扬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国家繁荣昌盛,是每个中华民族义不容辞的重任。文章末尾引用《国家》中的歌词结尾,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凸现了文章主旨。论述过程始终引经据典,增强了文字的纵深感和说服力。在双节即将来临和十九大将要召开之际,此文的出炉不能不说是一份献给读者的厚礼。文字厚重,说理性强,极具可读性和时代感,倾力推荐佳作共赏!【编辑:柏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柏丫        2017-09-26 20:11:37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星月!道声辛苦了
2 楼        文友:柏丫        2017-09-26 20:16:40
  国是大家庭,家是小家庭,国强则民安,家和则国兴,爱国、爱家,人人有责。
3 楼        文友:柏丫        2017-09-26 20:17:52
  期待佳作频出,继续大力支持星月!预祝双节快乐!
4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9-27 14:17:42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秋安,品读学习:由此看来姓氏的发展历史,是与国家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的。也就是说,家与国的发展历史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