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雨的遐思
清晨,一阵秋风,带着湿气,送来窗外枫树的奇香,将睡梦中的我熏醒。走出丹房,只见南武当道院四周碧如水洗。我来南武当六天,下了六天雨。秋雨绵绵地、不紧不慢地下着,倒是祖师殿旁,那条清澈见底的元宝溪,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像一曲澎湃的交响乐,打破了秋晨的宁静。
南武当上空,秋雨随风飘荡,山雾被风催着向北奔跑。秋高风怒吼,风和雾就像一对恋人,风吹到哪里,雾就飘到哪里,形影不离。
一层秋雨一层凉。在这略带一丝凉意的秋晨,在这远离都市,远离繁华的山间,我最喜欢撑一把小雨伞,踏着湿漉漉的小草,漫步秋雨山道上,听雨水落在伞上的滴答声,内心涌动对秋的感叹、秋的眷恋……听雨参禅,美妙空玄!
秋雨还在下着,但它已没有春雨的激烈,夏雨的奔放,变得绵绵软软。秋雨,悄然无声,如千条丝,万条线织成的帘幕,连着地和天,连着天宫和人间。
此时,我已来到武圣宫前,放下雨伞,任凉凉的秋雨淋着,洗去身心的污垢,洗去凡尘,找回自我!山间有一群鸟儿凑上了热闹,唱起动听的歌谣,我就它们的兴致,演练一套古扑,绵柔的武当秘传太极拳,体验大自然带给我们无比快乐,享受古老文化送给我的盛宴!
滴滴雨珠,洒落在武圣宫天阶旁的迎客松,老槐树,红枫树,柳树及不知名的小花,小草上,发出并不激昂的咚咚声,顺着雨滴的节奏,如同抚着剥落了清漆的流年古琴。一阵清风徐来,吹断了如线的丝雨,惊落了一树的雨滴。雨花纷扬,飘零雨中,红的,黄的,绿的树叶随着风,和着雨慢慢飘落,仿佛是经历了沧桑巨变,过了瞬息万年。
远处,群峰氤氲,若隐若现;天堂峰不见了,太极广场连着武圣宫,武圣宫连着老君峰,朦胧一片。我正在享受唐代大诗人王维《山居秋瞑》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新,空灵,美妙!
凝眸望去,忽而一片经不起秋淋的叶子,依依不舍地从它的树枝上飘落下来,说不清是随着风中雨,还是雨中的风,那样无奈的掉在了地上,任秋雨任意的发挥。
我想人世间的一些人与事,正如这花开叶落,日升月隐,春去秋来,轮回不息。这是自然有序的规则,不可逆向。当然,对于哪些历代大德高僧来说,他们已了脱生死,不堕轮回。修道之人追求成仙,修佛之人的终极目标是:了脱轮回之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也年近花甲,不管自己是否情愿,人生的秋天已经到来。站在秋雨的武圣宫前,我告诫自己,要让人生最后的光芒照遍三界,活出秋的五彩斑斓,修至“无我”的境界。
雨儿小了,雨儿停了,地面上又升起了一层薄如经纱的雾。
走在雨雾交织的晨风中,听鸟儿的歌唱,看树叶的舞蹈……我的灵魂早已腾云驾雾,飞上天宫,飞向远古……
当年,汉武帝骑着龙头大马,在这个雨后的初秋,被这一方山水吸引,封禅“古岳衡山”。
北宋年间,一个秋雨的午后,张三丰头戴斗笠,身着藏青色道袍,在我今天站立的地方用石头,竹木,茅草修建了简陋的武圣宫。从此,三丰老祖在这大山之中,邀清风明月作伴,预言:余教十四代必开南宗,武当异日必大兴!
六百年,又一个天地大轮回。二十世纪初,一个秋雨的清晨,张三丰第十四代传人游玄德道长,走进这座沉睡已久的大山。并于次年春天,在三丰祖师当年的旧址上,复修武圣宫,开宗立观,传承道脉,源远流长。
时光,你可否停留,在这醉美的秋雨之晨,定住吧!
让历史的脚步,在这里停止吧!
风声雨声鸟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斑斓色色色皆空!
丁酉年中秋草于南武当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