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人间百态】宁静乡村(散文)
每到假期,都要回乡探望一下父母,这已成为一种习惯。有人说:“父母在,家就在”。这并不无道理。正所谓“饮水思源”。源之所在,情之所系。
老家地处乡村,是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虽然说是乡村,但是早已不再有原来乡村的那种“土味”了。
三十年前的村庄,一片荒地和庄家地,那时的我,感觉整个村庄就是我的世界。世界就是村庄那么大,那么“挤”。村里只有几排整齐划一,又略显“平矮”的老房子。砖石混合的墙壁,屋顶上则盖着一排排参差在一起的瓦片。虽说下雨天不会漏雨,但是屋里窄小得给人一种昏暗压抑的感觉。特别是兄弟比较多的,每人一两间房,就这样挤在一套房子里生活。在炎热的夏天,白天劳作累了的人们则喜欢在晚饭过后,就聚在院子里谈天说地,直到夜半时分,才回各自的房间去睡觉。每当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亲戚朋友闲里没事就到处串门,主人们就挤在仅有的一处小小的角落,忙着做各种食物:煎果、年糕......;小孩子闹着找父母要零花钱买气球,买鞭炮,聚在一个角落里,玩得好不开心啊。当时村里比较好的住房,就是几处石头房了。
三十年后的今天,村庄还是那个熟悉的村庄,但已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村庄了。那种经常带有泥泞的羊肠小道不见了,随处可见的沟壑和垃圾堆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干净又宽阔的水泥路和一个个布置有序的垃圾回收点。现在的村庄,还是让人感觉有点“挤”。老房子是没人住了,大部分被拆了。不过,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小洋楼,一幢挨着一幢,让原本不大的村庄显得有点“挤”了!却让人隐隐感觉到人们的生活,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人们不再围着那一亩三分地,整天忙个不停了。夜幕降临后,村里的人们要么散步或运动去了,要么早早地关上大门在自家的小洋楼里看电视。碰上逢年过节的,人们也不再那么忙碌了,需要的各种食物都直接到商场上购买。也许这就是一种进步!
最让人流连的,是村庄的夜色。暮色降临后,村庄便开启了夜的模式。“静”是村庄的一种美,给村里人带来一种享受,因为只有在这时刻,人们才能摆脱一天中的繁忙,让自己得到很好的休息。在静谧的村庄里,我感受到夜的美好,思想无比放松,甚至可以随时展开想象力的翅膀,让自己穿越时空般地,找回以前的自己。又可以“为所欲为”地畅想着自己童话般的未来。在静谧的村庄里,偶尔可以听到几声“噶嘎......”的鹅鸣声,让人感觉是那样的安宁惬意!那条干净又宽阔的水泥路在两旁灯光的照耀下,像铺上了一层金色的流光,明亮通畅。楼房里的灯光稀疏亮着,偶尔会传来几声小孩的哭闹声,但很快又恢复平静了。
“在这美丽宁静的村庄里居住,是一种幸福!”我不禁感慨道,“这是几代人用勤劳的汗水才换来的,多么不容易啊!”
夜色越来越浓,弥漫着整个村庄,直至天际。村庄里的一切看似很平静,其实一直在悄悄变化着,也许几十年后又是一个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