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地活着 ——余华小说《活着》赏析
小说《活着》是以作者在聆听主人公福贵老人讲述自己人生故事的形式,让一个个人物出现在故事之中并把情节一一展开的。作者余华描写了一名艰难而平静地活着的名叫福贵的人物形象。在他的人生经历中,他所有的亲人以及与之相关的朋友或对手,不论年长的,年少的,年幼的,全部都先他而死。他们或死于落迫,或死于疾病,或死于意外,或死于不幸,或死于饥饿……唯有他一个人还活在世上……
作家余华在小说的自序中写道:“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作者在聆听福贵老人讲述故事的时候,福贵说的一句话,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活着,真的有时很难。”
是啊,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有同样的感觉,人活着容易,也很不易,很多时候活着真的很难。
读过小说《活着》,感受福贵的人生经历,可谓五味杂陈在心头,不可言喻。回望福贵的人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活着的潇洒。在福贵的年少时代,与众多劳动人民相比,他应该算是一个富二代。他拿着祖辈留下的钱财,出没于烟花柳巷,沉迷于赌场之上,终于把所有的家产输得分文不剩。赌场上的输赢就像梦一般若真若幻,福贵输掉的不仅仅是所有的家产,而且是自己的人生。走出赌场之后,福贵改变了身份,从此他不再是富少了。当他把家财输得一无所有之时,父亲并没有没有用武力教训他,而是极力地偿还福贵的赌债。“福贵啊,赌债也是债,自古以来没有不还债的道理……”此时父亲表现出难有的平静是伪装出来的,内心的惊涛骇浪才是真实的。卖了家里的房产和土地的父亲被气死,恰恰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活着的艰难。福贵赌输了家产,父亲被气死,妻子带着未出生的孩子被娘家人接走。这种情形对福贵来说,可谓是家破人亡。此时的福贵,真的是从天堂走进了地狱。男人一旦犯错就难以让人原谅,男人一旦倾家荡产,就少了曾经拥有时的霸气。他不得不耕种着租来的五亩地,因为他要养活母亲和女儿。人往往在容易活的时候却不安分地活,而在难以活下去的时候,又要竭力地活下去。此时的福贵学会了耕地,年迈的母亲也跟着他一起春种秋收。“我一个人种五亩地,差点没累死。”“我娘心疼我,也跟着我下地干活,她一大把年纪了,脚又不方便……”看着从未干过粗活的老母在田间辛勤地劳作,福贵心中也许很痛;看着尚不懂事理的女儿凤霞,跟着自己和祖母跑前跑后,福贵也许在狠狠地咒骂自己。福贵的人生轨迹从曾经的衣食无忧,出手阔绰,滑落至靠自己的劳动在土地中刨食,生活状况可谓一落千丈,而这时候的他,才想到应该好好地活下去,他也开始了很认真的活着,但他活得真的很艰难。
活着的痛苦。虽然人们都说活着真好,但在一定环境下,活着却很痛苦。小说中福贵的处境不仅痛苦,甚至很凄惨。他母亲积劳成疾,身患重病。福贵在去城里求医时被抓了壮丁,虽然他上了战场,最终有幸逃得一命回到家中。但命运并没有放过福贵,母亲病死,女儿聋哑,儿子有庆被医生抽了过量的血而死,聋哑的女儿凤霞,幸运地找到疼爱自己的男人,又难产死亡,未能同甘却与其共苦的发妻家珍恸极而亡,女婿二喜做工时遇难而死,剩下的唯一亲人——小外孙子苦根又因吃豆子撑死了。最后,只剩下一位垂垂老矣的老人和一头同样被老人唤作福贵的老牛。亲人的相继离去,留下了他孤独一人,经历着痛苦,忍受着寂寞,承受着孤独。在凄凉的晚年生活中,他把心中的全部思念都寄托在了老牛身上。人就是这样,在没有任何人可以倾诉、可以理解的情况下,往往将感情转移到别处。人是情感动物,经历再重的打击,也磨灭不了内心真实的性情。福贵经历了太多的不幸、悲伤和痛苦,这时候的他才是真正的活着,不带半点掩饰痛苦的虚假。
读过余华的作品之后,心中很是难以平静下来。
《活着》用最朴实、最直接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真谛。描写了福贵在一次次经历亲人和身边人的死亡中,也一次次体会着生命的可贵和活着的不易。生命虽然是脆弱的,作者却在文字中让生命的坚强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人为什么而活着?”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众说纷纭而没有结论的话题。
活着是最基本的基础,是生存下来的先决条件。没有生命的存在,其它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活着,才有资格考虑其它事情,才会去追求幸福和享乐。
小说《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以一名普通农民的身份,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他只是平淡地叙述,语言中带着浓厚的感情,带着凄楚的伤感,也带着对亲人的深深眷恋。在他平淡的讲述中,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悲欢离合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了人生大起大落的精神打击,也感受到了生死离别的内心痛苦。这种情感是人生过程中不可抗拒,也不可逆转的经历。只是小说中福贵的人生经历比平常人凄惨和悲摧而已。或许,这是那个年代的不幸,也或许是那个年代的悲惨。
活着需要勇气。活着,是相对于死而言的。活着真好。面对天灾人祸众多死伤的场面,人们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但当面对亲人一个个离去,对生存下来的人而言,活下来,的确需要一种勇气。余华的小说《活着》,讲述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欢喜与哀伤,让我们在生与死的沉重感受中,懂得了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懂得了虽然活着要担当更多难以经受的苦痛,但我们依然心存活下去的渴望;也懂得人性的温情,能够一步步把无边的苦难变成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活着需要承受一切。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有人可以享尽荣华富贵,有人却要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洒汗水去打拼。面对这样的不公,憎恨和逃避都是徒劳的。现实和理想永远是一对矛盾体,是永远也找不到最佳结合点的。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去选择,也不能去简单地复制别人的人生模式,只能无奈地去接受现实,去承受不公,而在内心去寻求思想上的解脱,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人活在世上,就要承受各种各样的打击,让岁月磨合身上的锋芒,磨平身上的棱角。因为我们改变不了世界,就只能被世界改变;不能在客观上改变人生,只能在主观上适应环境,学会承受,学会看淡一切。看不到荷花,我们可以欣赏残荷;错过也春天,可以欣赏秋天的美丽。学会面对,是人生走向成熟的标志。
活着更需要有坦然的心态。自己的生活别人难以懂得,别人的生活自己也不会刻意去懂,在这个时代,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无需惧怕死亡和时代的局限,也无需去追求所谓的精彩和辉煌,只需要真实地活在当下。坦然地面对一切,承受一切不公平的现实。经历的越多,彻悟的就越深。如果能从人生经历中感悟出,死亡是必然的,而活着是偶然的。死亡就是一种解脱,或死亡是另一种形式的生,那么你就活出了真实,也活出了坦然。就像福贵在静静的午后向作者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那样,一切伤痛在他的讲述中都会变得平淡无奇。回望曾经或喜或悲的往事,如今都会安下心来平静地对待,也会清醒地去对待所有的往事。
那么,后来的福贵老人是在怎样的状态下活着的呢?
一个老人,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在一块土地上,每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他就是这样以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活着。
当然,他也会死去,他也想到了自己的死。他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随地死去。在他的床头,悄悄地保留了十元钱。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去用它的。因为“村里人都知道它是给替他收尸的那个人的,他们都知道他死后是要和他的家人埋在一起的。”小说中的福贵老人虽然知道自己终有一死,但他还是坦然地活着,随遇而安地活着。
在现实生活中,活着,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心态最重要,身体最重要。钱多钱少并不重要。你买官卖官,你谋取不义之财,但你活得并不理直气壮,也不光明磊落。你贪了,你就寝食不安;你拿了,你会提心吊胆;你送了,虽然你一时的目的达到了,或许你自认为你走出了成功,也可能一时趾高气扬,但你的内心是空虚的;你缺乏一种固有的坚守人生的本性和底气。有些需要凭着真本领去做去完成的事情,你也可以凭借权势,凭借金钱去让别人为你代劳,但你的人生就有了一块致命的短板,你可以操纵一时,但你无法操纵一世。你可以玩弄权术,你可以操纵金钱,但你无法操纵别人为你服务一生,尽管你拥有权势,拥有金钱,在别人眼中你就是一个白痴。
活着容易吗?容易也不容易。关键是看怎么活,为谁而活,为什么而活。只要你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你就按照自己的人生准则,那么,你就带着别人看不懂的释然,把握好每一天,坦然地活着,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