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一次亲历终身感动

精品 一次亲历终身感动 ——研讨会札记


作者:陈亚珍 举人,4335.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62发表时间:2017-10-07 16:16:38
摘要:我每时每刻都在审视我的感情向度:是居高临下的书写他们?还是和大众浑然一体书写我们?这是衡量一个写作者的良心,而不是姿态。奉行这样的理想,我无心去追赶时尚。多年来我立足于本土,埋头写作。我并不在乎世人有没有把我当作家来看,可我在乎我给读者带来了什么。我写作的最高理想是:当我终极了生命之后,我的灵魂还依然可以与世人对话,这,才是我无上的光荣。

或许《羊哭了,猪笑了,蚂蚁病了》这部书产生在我名下,可谓“寒门子弟”,无论它怎样英俊、潇洒,或是懦弱、畏琐,都有很快被淹没的可能性。这似乎是多数基层写作者的宿命。作为“母亲”孕育出来已是千辛万苦,至于它如何立足于世,那就看世人的态度了,我只能站在门前默默地张望它,任它在书海中漂泊、打拚,我深知我只有生产的能力,没有办法让他活得更精彩。所幸,发现它的专家们纷纷担心它的存在,并建议我应该为它的诞生给予隆重的仪式。我曾经茫然不知所措。能够有人如此热心地关注它的存在,我已是万分感动。后来有专家向省作协领导推荐这部作品,希望给予重视。如此,党组副主席杨占平先生两次发函希望促成这部书的研讨会。我在感动之余也有不安,总觉得新一拔作家已成气候,这个机会是不是应该留给他们。
   杨老师说,他们还年轻机会很多,何况他们也一直在关注当中,这部书应该研讨一下它的价值,这不仅是对你,也是对晋中乃至山西文学界的促进。回到单位我也有同样的忧虑,我对跃生书记吐露了心声,我就要离岗了是不是不合适。书记说,离岗只是脱离行政工作,作家离了岗才真正要出产品,艺术没有离岗这一说。能争取到经费当然好,争取不到也就不后悔了。跃生书记到文联不久,他对写作者如此理解爱护,我当感到十分温暖并且感动!
   让我不能释怀的是:市文联领导把报告呈送到市委常委、宣传部耀春部长那里(我曾想文学是个看不见的实绩,它关乎的不是民生问题,而是民族的精神问题,这是个认识过程。在这之前我没有见过一次部长的面,她总是很忙),没有想到她果断做出决定,力挺研讨会的召开,并从有限的的经费中先行支持。这种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让我肃然起敬!这实际上是一个领导者文化层次的体现。我记得黄部长在接任宣传部长的调研会上对我们说:没有经费不要怕,只要大家好好做事,做出成绩,经费自然会有,不做事就想要钱不行。做出成绩是大家的,出了差错我来承担……我当时非常受鼓舞。任何一个行当,有担当的人总是令人尊敬的。
   这次研讨会我一直在感动之中,多年来抛开世俗的若干享受,在寂寞处默默写作,无人问津,就好像是冷冻在某个角落里,突然被阳光照耀,全身得到热量之后彻底融化。这种价值感注入我的感情系统,从而被深深感动!
   这部作品在出版期间经历了很多坎坷,但在出版之后却得到了业内外的热议热评,这让我始料不及。先是被董大中、蔡润田二位先生首肯。蔡老师看完之后用手机交谈长达四十分钟,他说他多年来写评论文章,自认为不算什么事,可是面对这部书却束手无策,显得自己如此笨拙,作品的丰富与深刻一时难以概全。蔡老师断然肯定说,这是一部具有普世价值足可传世的作品。我当时睁着黑洞洞的眼睛,望着窗外的天空,耳鼓里就好象闪电雷鸣一般,这种判断让我意外。若果如此,这是多少作家向往的事啊!然而,任何一种职业都有成功之说,唯独文学不敢忘谈成功,面对历史长河,这一切都不过是悬而未决的评估,可我还是在寂寞的写作过程中喜悦着。董老师在拿到书,半个月内写了2万字,五评《羊》书,末了还说:阅读杰作,老夫我喜欲狂,仍觉意犹未尽。他说我的作品给了他巨大的精神享受,作家是靠对社会的认知写作,批评家是靠作家的作品写作。他不认为自己的劳动应该让作家感恩戴德,反而感激我给予他太多太多了。因为喜欢这部书,年高八十的他,自亲设宴组织了一次文学小沙龙,把书推荐给省城主流评论家们,希望关注不要被埋没。
   紧接着傅书华、雷达二位先生相继写出了评论文章。我记得2011年底,接到雷达先生的电话:说,现在身体不适,但这部书我迟早得发言,我觉得写得好。然后挂断电话,给我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我等了半年之久没有信息,及至来年夏天,出版方重新包装这部书,先生在酷暑中三天完成长达八千字的序,据我所知,之后他病了一场,虽然说这场病不能完全与此文有关,可我心理始终不落忍。他说:由于这部书的多义性,不太好写评,但不好写也得写,因为这部书很难得。
   据知中国小说学会2012年排行榜被推荐为上榜图书,上海《文学报》资深编辑朱小如先生提出,如果《羊》书进不了排行榜就是中国小说的一种缺失。没有看过书的专家很疑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者能写出巨著?此后我不断接到一些学者和作家的建议,尤其着急的是山西师范大学刘阶耳教授,他说这部作品不能小视,起码我阅读过的作品中近几年是最好的。应该开个研讨会,专家一定有话可说。甘肃作家雪漠,素昧平生,或一日发来短信说:震撼!这作品已超过很多名著,很多作家看过后都会感到惭愧的。你只需要时间就收获了,这样的作品他等待已久了等等。这话让我一转述就有失真的嫌疑。可是这其间我一直在一惊一喜当中享受着,这些评估一着温暖着我的心。
   在研讨会决定召开之前,晋中文联党组书记王跃生示意,力争邀请一流专家,要开个高格研讨会,真正起到切诊号脉的作用。他的言外之意我懂:艺术是人类的产物,不是一个地域的产物,如果它带着地域的符号冲向全国、乃至全球,那么它就是一方地域的文化座标、一个城市的内容,这种对文学的理解让我肃然起敬!可我唯恐由于我不知名而请不到他想要的专家。更让我意外的是,当我邀请著名评论家贺绍俊先生时,他已有多个会议的邀情,而且有冲突。值得说明的是,在2013年的大年初一,我在给先生拜年时,带着功利心探询他,有没有看过我之前送给他的《羊哭了,猪笑了,蚂蚁病了》这部书,先生没有及时回信,直至晚上才回信告诉我:“粗略看了一遍,艺术上很有个性,语言功底也不错,你的文学大有前途。”这就说明先生这一天没有过年,他一整天都在看我的作品。我久久看着这条短信,我为先生这种态度而感动。这次开会邀请他时,他说你的确有文学奇才,你们市给你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而且你们当地领导有眼光,有文化品位,这应该是山西的品牌产品,我一定首选你这个会议,为这部书尽一点绵薄之力……我拿着电话一边听一边流泪。我只听过先生一次课,他温文而雅,讲课有条不紊。他对作者与作品的尊重让我内心非常温暖。他在十天之前就买好了票,斩断一切后路决绝地前来参加这部作品研讨会,他在会上真诚地说:我们就是很世俗地看一些别人推荐过来的作品,真正的好作品看不到,这一点我们批评界应该作出检讨。
   什么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心态,我觉得这便是!因有了这样的心灵,我们这些底层写作者是幸运的,有希望的。
   另让我感动的是,专家们人人身上都有多个会议邀请,因为这次邀请的多半是2012年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的专家,看过作品的专家毫不犹豫要来参加,甚至看了书,还想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写出来的书,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让专家们失望,有人不时疑问:这部书是陈亚珍完成的吗?我当时想,那应该是谁来完成的呢?没有看过作品的专家开始不确定,接到书看了之后,认为这的确是近几年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为了这部书,专家们给予了我最高的礼遇,自觉形成了一次带有公益性质的研讨会。据说在别的研讨会人选,最多能到会百分之六十,而这次会议除了身体上的意外状况全部到场。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何向阳女士,由于京城堵车误了车程,她给我打电话,听上去她心急如焚,书已细致地看过了,而且有话可说,不能到会她觉得遗憾。她已经决定不能来了。然而就像是一次不可违背的约定,她居然意外获得了一张高价票,终于如期到会。雷达先生那几天身体不适,只怕来不了,他服了药,由于堵车,到站后临近开车,在大热的天气跑步蹬上车时,距离开车时间只有三分钟。想到先生70高龄在烈日下剧烈奔跑我是多么后怕。在我向先生道谢时,先生对我说,这次会在他们所有参会的专家心里都很重视,发现一部好作品不易。他说去贵州开会的几个专家商量着让贵州方面改了时间。大家这样对待你这部作品的热情连我都深受感动。为此,我心里沉甸甸的!
   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吴义勤先生说:发现这部作品也是考验批评界的能力体现。所以,一个对文学馆有功德的作家同时在馆里开研讨会他也推掉如期到场。对这部书他表示了自己非常郑重的态度。李建军先生,人称文学界的“清道夫”,是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批评家,眼里揉不进沙粒,谓里进不得污浊,他从分析中外文学经典名著中,思悟出了他自己对文学伦理的独特审美,研讨作品一向不留情面,我特意请他来就是要接收他的审判,事前我和他也是这样的约定。他在阅读《羊》书的同时,让我把全部著作寄给他看,他在半个月内疏理了我整体的创作轨迹,并全部作了分析。这种工作量已大大超过的研讨会的负重。阎晶明先生是从南宁星夜赶回晋中开会,他几乎一夜没有睡觉。雪漠先生远离喧嚣,独自修炼,一般不参加这类活动,但是他说,为了一个作家表示对另一个作家的敬意,他特别从遥远的甘南牧区赶来参加会议,他一直关注这部书的消息,只怕被淹没了,他在会上直言不讳地呼吁:这样的作品如果被淹没,中国作家就没有希望了,这是文学良知的问题……这话过激的虽然让人惊讶,但他是怀着对基层作家的忧虑而发出的声音,是令人钦佩的。而这部书到底能走多远,谁也无法预测,只能交给历史去陶冶。
   省作协杨占平老师在会前两次亲自到晋中设计方案,帮助选择专家,临开会时另有紧急任务不能到会,但远在新疆还牵挂着会议,再三问询会议情况并表示歉意。杜学文主席非常忙,但他全程参加了会议。更感人的是,为了给会议节省经费,晚上陪专家吃完饭又回了太原。他对我说:市里搞一点支持文学的经费不容易,就不用给我安排房间了。
   据有记念意义的还有,我的文学导师孙光明先生不能到会,特意写了10则寄语,做为礼物送给我,先生通过文学史定位,分析了作家与文学的互融关系。他静静地等待研讨会的结果,当我把录音发给他听,他说这是一次纯粹的、真诚的学术研讨会。
   这一切一切感人的细节一直在我脑中回荡,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作者,何以获得如此优厚的待遇?张陵先生说:“并不是批评界的人不真诚,而是有话可说的作品并不多”。他素来只写千字文,这次阅读《羊》书写了三千字的书评,而且接到书的半个月内先生还不断出差。50万字的书,半个月内阅读、作评,他的时间是怎么挤出来的?
   我亲历了这一次会议的经过,这种从领导至专家的真诚是对待文学本身而不是对待一个人。这一点我是十分欣慰的。写这篇文章的意义,是想对所有在路上行走的文学朋友们探讨一点创作的规律,我以自己半生的文学实践给朋友们一点启示:挡住世间的诱惑,拒绝市场的喧嚣,倾听生命的声音,沉下来思考,咬紧牙关坚持,无论受不受文坛关注都要痴心不改。只要写到相对好,社会不会忘记我们。文坛不会忘记我们。我感到做为一个作家所受到的尊重,是社会对文学事业最大的关注。我过去也曾有怨世不公的情绪,也有扛不住耐不住的躁动。然而在一段时期,我思考了文坛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文学是形成文坛的关系,文坛是肯定文学的机制。核心力量是写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作者才能充分地站起来。这是一种精神超越的过程。任何一种投机都无法得道升天。挡住一切外界的诱惑,沉下来、静下来!如此,我无数次地打碎心灵秩序,重新超越自我,不断地进行心灵革命,在这其间我有太多的挣扎。这是一个作家自我修炼的过程,当一个作家抵达明心见性的境地,世间的一切诱惑自动隐退,视野顿然明晰,而且突然发现各方的支援如同一束束阳光照亮了我的心灵,宇宙神秘的“道”对每一个真诚者都是公平的。一个写作者不丧失内心的本真可与天地接灵。
   也许是女性的特殊性,蒋韵老师的发言竟让我泪流满面,她通过对作者的感悟,继而对文本的穿透,感受到了文与人的合一之境,让我对蒋韵老师心悦诚服。她还看到:终级审判缺席的人世间,亡灵,无疑应该是作者的代言人,那是一种不惜以飞蛾扑火玉石俱焚的惨烈姿态坚持的正义审判。
   这种艺术心灵的相遇、相知,竟让我忍不住想要嚎啕大哭,她道出了我对“爱”的全部渴望,我曾经面对所有损坏人类自然本真的恶习,把我的心肺匍匐在大地的中央,请求上帝你不能沉睡,不能丢下人类隐退!造人的工程完结,造心的工程艰辛无比,人类要生存下去,人心的纯正是何等重要!人类有能力自我修正吗?
   文学:滋养人心!
   因此就成了我毕生的信念。它与名利已毫无关系。
   这次研讨会的形成,我觉得是社会对文学,对作家充满了期待。
   而此时此刻,我只有感动与感激!
   我所感动的是:在我离岗之后,各方面相关的领导坚持促成这次会议,提醒我离岗之后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是的,我会的!文学是我的宗教,是我的信念,我愿意终身服侍文字。因为我知道自己为何生,所以我才知道自己如何的活。对于文学,我不敢妄称自己是作家,因为我的精神、思想、心灵境界远远不能冠以作家的称号,作家在我心目中是神圣的,作家是社会的良心,是人类的母亲,所以,我总是小心翼翼,总是扪心自问,我的爱和良知还在吗?当我想起老年的托尔斯泰,有一天他端起碗吃饭自言自语,说:我在吃肉,大众在受苦。然后他扔下碗筷独自离家出走,从此他流浪在街头,亡失在马路上。每当想起托老这种以善抗恶的情怀我总是为之动容!我以为非有这样的胸怀不可称之为作家。也许我终其一生都无法达到这个高度,那么,我会不停地赶路,不停地朝这个方向努力。所以,我每时每刻都在审视我的感情向度:是居高临下的书写他们?还是和大众浑然一体书写我们?这是衡量一个写作者的良心,而不是姿态。奉行这样的理想,我无心去追赶时尚。多年来我立足于本土,埋头写作。我并不在乎世人有没有把我当作家来看,可我在乎我给读者带来了什么。我写作的最高理想是:当我终极了生命之后,我的灵魂还依然可以与世人对话,这,才是我无上的光荣。
   我所感激的是:由于这部作品在年度里相对得到好评,所到的专家都是国内最重要的作家、评论家,并没有因为我个人的因素拒绝邀请,千里迢迢,从各地赶来研讨这部作品,为我的文学思路拓宽了视野。我想,这就是老师们给予我的馈赠。在此,我真诚地感谢专象们对我的关注和支持!感谢我的同事们几天来的忙碌,我也衷心希望自己,继续修心敛性写出更好的作品,努力让朴素善良,诚实劳动的品质永远不要离开我。

共 564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回顾了作者的长篇小说《羊哭了,猪笑了,蚂蚁病了》的研讨会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感人的,不仅感动作者,实际上也能感动该文的阅读者。走进文章,我们看到了这篇小说成书的过程,逐渐得到名家们阅读关注的过程。最为难得的是,作者所在的省作家协会的老师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积极促成这部长篇小说研讨会的召开,邀请到了那么多的名家们。这些名家们,有的因为路途受阻,有的因为身体原因,本已说好不参加,结果还是想尽办法克服困难参加了,比如买高价票的,临上车只有三分钟的。这些大腕名家们对文学,对一个没有多大名气的作家作品的重视,表现出了他们感人的文学情怀。同时,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的文学观念和情感,也是值得我们品味的。【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008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10-07 21:31:37
  老师这部小说,我记得很早就在网络上见过新闻。看了老师这篇文章,被老师感动,也为被雷达等真正懂文学的老师们感动。祝福老师。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陈亚珍        2017-10-08 13:24:23
  那年秋天,若干人促成此事,回想起来十分感动!谢谢鼓励!编安!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0-08 09:14:42
  恭喜获精,继续精彩。
   “礼记”似乎是札记之误吧,呵呵!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2 楼        文友:陈亚珍        2017-10-08 13:33:02
  武戈兄慧眼识误,是“札”不是“礼”。烦请改过来。常有笔误,以后注意,谢谢提醒!
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0-08 17:36:45
  帮你改过来了。(偷笑)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3 楼        文友:陈亚珍        2017-10-08 19:06:34
  谢谢武戈兄!感恩感恩!
4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10-09 11:24:51
  拜读佳作,欣赏学习了,祝贺精品!问好。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