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人间百态】雪落卫城(征文.散文)
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今年是2017年,没有将年份写在最前面,是因为这句话早被那首很流行的歌谣唱滥了,还被小品引用滥了。你当然是听过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已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尤其不符合的是,今年的雪来得太早了,国庆节过后,农历八月二十日,实在是“比已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
这场雪不仅来得太早,而且也太猛,太稀奇——即使是在卫城生活了一生的老人,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看到。然而在我看来,这似乎是熟悉的。我没有胡说,不是有唐诗“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作证么!中卫,唐时的偏边绝塞,五胡杂居的化外之地。八月飞雪,应该是当时的正常气候。来自中原文明核心地带的诗人体验到了,然后达之于诗,以一场大雪表现出了迥异于中原的孤寂与苦寒,营建了具有苍凉意象的际遇与况味,使之流传千古!只是当我切身体验到的时候,已是一千年后,确实来得太晚了呀!
这雪来得猛且持久,真正的鹅毛大雪,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山全白了,树也全白了头,真正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惜的是,树冠被雪积压得太久,实在不堪重负地折断了枝,露出白森森的骨头。岂止是让“百草折”呢,对树来说这场雪都残忍了些!
但这真是一场幸运的雪,一场无比圣洁和庄严的雪呢!
卫城有山,但是山无秀色亦无奇峰,常年对着光秃秃的山形和焦黄灰黯的山色看久了,心也单调人也平庸。但是经过雪的塑造,卫城的山却让人仰视和膜拜,它确实让凡人见识到崇高和庄严,并且对照到自身的卑微。
早晨的雪花飘飘洒洒,舞动出大雪来临的前奏。中午,黑云压城,天地之间刹时变得黯然而狭促。世界一派静穆,蓦然回首,却看见了迥然不同于往日气象的南山。——在乌云与地平线的狭窄空间里,远方的山脉顶天立地,头顶是乌云密集的天空,脚下是深褐色的土地,而中间的山体则披挂银铠,白袍加身,闪闪发着光。积雪的薄处,显示着山体的皱折,勾画出了刚劲的线条和轮廓,还微露着岩体的黛蓝。强烈的黑白对比,难得一见的由造物主营造的构图空间,愈加凸显了山体威严冷峻的面目。
活活的一群雕塑,一队睥睨天下地上、能征惯战的战神雕塑,由锦马超绣吕布列队而成雕塑群,英气逼人,无坚不摧!平日被小瞧了的山,被熟视无睹的山,此刻却给了你强大的压力,和蓬勃的激情,让你看得极度痴情和专注,但又不敢喊上一声,生怕唤醒了这群古战神,保不准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大事来。
这座我面对了近四十年的山,初次给了我非凡的体验。
午后,鹅毛大雪开始了,下了个洋洋洒洒,淋漓尽致。一刻都不停息。山体的棱角还有岩体的本色全都被覆盖了,只有圣洁的白。仿佛是蓄积了千万年的月光固体,极致的轻盈、灵动、澄净与柔和,还有不可攀比的华贵,不强加于人的庄严。看一眼,摄人心魂,永恒向往!雪后的山,居然具有无与伦比的美,和不可匹敌的摄受力,让人的灵魂升华了。
是的,或许尘世太过繁冗和杂乱,也暧昧也喧哗也阴暗!在尘世浸染的太久,灵魂污浊心也麻木,偶睹圣洁的雪山,才豁然明悟到初心和正觉。实在是不需要那些无用的贪念和欲望的呀!何不让心永驻雪山,用雪一样的眼睛去感知去生活?那将是怎样的自在!?
只是这雪很快就要融化的,雪山很快也会还原本来面目的。这就是塞城中卫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