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苗家羊马节

编辑推荐 苗家羊马节


作者:绿叶草根 探花,1913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65发表时间:2017-10-13 15:56:20

苗家羊马节 爆竹声声,响彻了武陵山区;喜气洋洋,弥漫在苗家山寨。
   啪!
   八方亲朋团圆聚会,欢歌笑舞壮观气派。
   唢呐吹奏着一曲曲喜庆,山歌手争抢着上歌台,花灯、龙灯、狮子灯舞得山河增辉,飞轮秋打到了九宵云外。
   一切是那么温馨、和谐,一切是那么多姿多彩。
   一切都告诉人们:阴历四月二十六“报菜”已过,苗家羊马节已经到来。团圆桌边,你劝酒,我劝菜,好不热闹;亲朋满座,剥粽子、品粉粑,喜笑开怀。
   龙吴廖石麻五姓一族,与各兄弟民族常相往来。而今共享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幸福,齐声赞颂共产党恩深似海。
   等到酒醉饭饱,把白胡子太公团团围绕——听听苗家世代迁徙的艰难,听听苗家羊马节的根苗。
   讲啊,讲啊,听啊,听啊,一双双眼睛露出悲愤之色,
   一腔腔热血在呼呼燃烧:历代的反动统治者压迫苗民,一页页血泪史长恨难消。
   相传黄帝蚩尤之战,九黎战败,苗民于是从中原离开,然后向四面八方逃亡,有一支到了陇西塞外。在甘肃武威留下一部,另一部到了贵州的贵棚、尖岩。石家宪富、宪贵兄弟两条扁担从贵州下了川湘,参加开发武陵山区功绩永在。梯田、梯土、山塘、水堰可以作证: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使武陵大放异彩。
   武陵山区东部的川河盖山峦连绵,川河盖冒出了九十九处清泉,清泉汇成九十九条溪涧,小锅巴溪转过了九十九道弯弯。锅巴溪水流走了九十九个故事,只有羊马拒官军的故事还在广为流传。
   这个故事,是那么悲壮悲惨;这个故事,是那么惊魂惊险。
   故事发生在明朝初年,明朝的暴政把苗民打下了万丈深渊。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首创“赶苗拓业”见真章,其心其言之凶狠,其行其暴之凶残,对苗民赶尽杀绝非传言,第一次行动就在洪武三年。
   羊马节源于一场战争,朱元璋的借口是剿灭盗匪和贪官,盗匪和贪官没有杀几个,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所杀害的苗民却是成千上万。
   朱元璋所选将领,为人最为阴险,不穿戴铜盔铁甲,却装成盗匪进山。
   苗民正值安居,大批盗匪突袭,弓箭滥射,刀枪乱斩,无论男女老幼,杀得血流成川。九坪九岭男人,杀得只剩一坪一岭;九谷九冲女子,杀得只剩一谷一冲;剩下的地方是苗王城和几个村寨,因为这里戒备森严。苗王城在蛮庄,依傍着里仁山。
   蛮庄是一个古老的乡场,四周屏障着雄峻的青山。小锅巴溪从街道流过,山明水秀分外壮观。它沟通湘赣边境,历史上曾一度热闹非凡。蛮庄桥两岸耸翠,一寺一塔(现都只留遗址)点缀其间。
   一道道雄伟高大的石街门,俨然是一道道铁壁雄关。
   苗王一声号令,各村寨苗民都来参战:每棵树木都喷射着怒火,每块岩石都燃烧着烈焰,每家住户都挂起了蚩尤旗,每个山民都拿起了枪杆。十里青山呐喊助阵,溪涧流水助阵呐喊,打得官军尸横遍野,打得官军血流成川。
   军情频传江宁,虎豹龇牙裂眼——朱元璋龙颜大怒,朝廷上杀机一片。官军一再增援,还是被打得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朱元璋恨得直咬牙:开国皇帝威风八面,还怕你什么小小苗蛮?你看他山珍海味咽不下,御龙床上难入眠。他心中顿时起了恶念,咬牙切齿把圣旨传:要把苗蛮杀绝种,不踏平蛮庄我心不甘!
   官军大增兵,狂风卷恶浪,是朱元璋又派出了一员大将。官军团团围攻蛮庄街,岂料蛮庄街始终固若金汤。
   官军害怕了,恐慌了,不敢近战,就把火药炮远远地架到了山上。火药炮打死了无数苗民百姓,摧毁了无数民房。守街的苗民,也一批批壮烈阵亡。
   官军猛攻不下,却又不见苗民抵抗,过了好久好久,朱元璋的心腹大将费尽了思量:为什么不见箭矢射出,只听到战鼓震天价响?
   官军疑虑重重,不敢贸然打开大石门,进一步,退两步,生怕中埋伏,见阎王。
   再说苗王和苗民的首领们,几天都在紧张地商量:虽然屡次重创官军,但苗民也遭到重大伤亡,现已寡不敌众,再也无力与官军打仗。为避免亡族灭种大祸,必须及时撤出战场。隐蔽到深山老林,忍痛离开可爱的蛮庄,保存最后一批人丁,保存最后一批力量。
   但是,由于连日与官军血战,苗民九天九夜没有合眼。铁打的汉子也受不了,更何况还有一些伤病员。不得不借用诸葛亮的空城计,以赢得撤退的充裕时间。
   他们想好了拒敌妙计,撤退得井井有条,平平安安。
   他们集中了所有的战鼓放在大石门里,又把所有的羊马拴在战鼓上面。官军的箭矢射满了蛮庄街,好久也没见一个人影现出来。
   战鼓声也渐渐稀落,官军就是不敢把石门打开。
   他们骄横一世,如今才领略到民不畏死的厉害。直到战鼓声最后停止,官军才敢开门进街。蛮庄街已一无所有,壮烈的场面使他们惊骇:战鼓上的羊、马已经死的死,伤的伤,未死的也已完全累坏。
   原来苗民撤退之时成竹在胸,靠的是羊马建下奇功。官军在外呐喊、猛攻,羊蹄马蹄就在战鼓上擂动。
   那鼓声,使官军丧胆;那鼓声,震万里长空;那鼓声,使苗家保住了族种。
   鼓声从羊、马的蹄下响起,羊马拒敌之役是苗民的智慧和光荣。羊马拒官军的动人故事,将千秋万代到处传颂。
   官军回京缴旨:“苗蛮”已灭族绝种。朱元璋听后并无喜色,他担心苗蛮在全国各地暴动,扰乱他的江山大一统。他的担心不是多余,因为,两年后几处苗民起义,起义军的声威震动了川鄂湘黔,当然还是被明廷镇压一通;“赶苗拓业”的目标虽然基本实现,但是,朱元璋的大屠杀并未完全成功。
   阴历四月二十六日,苗民含泪离开里仁山蛮庄街,一路往西,逃灾躲难。
   由于苗族人民仅有语言没有文字,记事方式主要靠口耳相传,所以,关于羊马节的起源,目前只剩下《羊马古歌》留在苗民的脑海心间:
   苗家远祖多仙人(仙人,即苗老司),乞羊乞马云满身。洪武三年遭匪患,四月廿六齐逃生。爬山涉水达武陵,次年举族报救星。南山到处是生源,报菜唯有菜娘神。羊头马尾铜铃响,先教头尾祭生灵。看取羊马刚六六(刚六六,苗语意为肥胖胖),救我苗家活儿孙。
   由此可见,明洪武三年四月二十六,当地苗民的先祖在江西遭遇官兵的围剿,逃亡至此后,为报答蔬果和羊马的救命之恩,于次年(即明洪武四年)四月二十六,开始举办羊马节,从此约定俗成,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同时,苗民家家都在火塘边摆一个家先凳,一日三餐都供奉祖先。一年一度,请苗老司举行一次祭祖仪式,这种祭祖仪式就叫“安家先”。
   从羊马节上由苗老司“摆古”的内容中,可以印证当时苗民迁徙的艰辛历程:“……沿着大河小河,顺着大山小山,一路西去,来到武陵,分宗分房,依傍酉水……”
   苗民到了武陵,依傍小锅巴溪重修蛮庄街,重建苗王城,一寺一塔也修起,苗家风俗不改变,蚩尤旗祖先德一代传一代,驱虎豹开田畴再创新家园。
   为了世世代代纪念拒敌的神羊神马,苗民以四月二十六以后的第一马日、羊日作为盛大的节日,牵羊牵马遛山原,木秋篝火大联欢,子孙万代不遗忘,千年万代永流传。
   如今,蛮庄已改名南庄,各民族欢聚一堂。
   那悲壮而又优美的故事,连同传统的苗家羊马节,将万世流传,万世流芳。
   羊马节,即苗家旧历五月年,是当地苗族人民每年定期举办的一种隆重“感恩”活动。
   羊马节节庆活动以“报菜娘神”和“报羊马神”为主,因举办时间主要在农历四月二十六之后的第一个午(马)日和第一个未(羊)日为主而得名。初始阶段,羊马节的举办程序相对简易,以苗民聚会为主要形式。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苗民先举办“报菜娘神”仪式,以报答蔬果的救命之恩为主题。随后,按照我国的传统历法,将农历四月二十六之后的第一个地支属午(马)和属未(羊)这两天定为“报羊马神”之日,以此报答羊马的救命之恩。
   从清朝初年开始,羊马节的节庆活动除保留当初的“报恩”主题以外,逐步加入“祖先崇拜”,祭祀活动初具规模。至清代中叶,汇集各类民间艺术、手工技艺和苗家美食,开始当成一个“年节”来庆祝,故又称“苗家五月年”。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
   由于该节庆活动具有规模宏大的祭祀仪式,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破四旧时期遭到新文化运动的打压,逐年萧条,甚至一度销声匿迹。
   近年来,羊马节作为县内民俗文化代表,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开始抢救和恢复。2008年7月3日,由重庆市民宗委在原保安乡楠木村组织过一次,整个节庆活动场面恢弘大气,蔚为壮观。
   羊马节主要特征:
   1、羊马节流传于秀山里仁、石堤、龙池、涌洞一带的苗族地区,具有很强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
   2、羊马节以模拟和再现苗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为主要节庆活动,生态性和现场感极强;
   3、节庆活动集当地的花灯戏、灯儿戏、采莲船、吹木叶、对山歌、喊酉水号子等民间艺术于一体,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底蕴深厚;
   4、整个节庆活动以“感恩”为主题,祭祀规模宏大,民族情感特质鲜明。祭祀活动传承了一方民族共同的文化意识、乡土情结,以及虔诚的民间信奉,具有不可亵渎的厚重的历史性。
   羊马节重要价值:
   1、羊马节是秀山民俗文化的代表,对研究当地苗族的历史源流、生产生活、征战迁徙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节庆活动涉及文学、音乐、舞蹈、手工技艺等艺术门类,伴有规模庞大的祭祀习俗,涵盖的民俗风情、民族信仰及民间文化等,极具研究价值和开发利用的潜力;
   3、丰富当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4、羊马节是苗族人民的盛大年节,是传承本民族团结和谐、艰苦朴素的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
   羊马节濒危状况:由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当地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加之新时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根基产生动摇,传统民俗文化与当代苗民的思想和视野不可避免的产生代沟,导致羊马节的传承濒临断代。由于同样的原因,主持羊马节的苗老司同样面临弟子传承的危机,祭祀活动中的羊马古歌、相关仪式以及技巧性的民俗表演处于无人接替的境地。加上羊马节举办的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组织起来也非常困难。

共 39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羊马节是苗族为了感恩羊马救命之恩而举办的一种感恩节,定在每年四月二十六日后的第一个未(羊)午(马)日。主要是因为当年朱元璋为实现“赶苗拓业”目标,而对苗民大肆杀戮。苗民开始与官军对抗,到后来牺牲众多,不得不采取迁徒避难的策略。他们在撤退前,将羊马拴在鼓上,官军在寨外鼓噪射箭,寨里的羊马在鼓上乱蹦,官军听到苗寨战鼓不断,便不敢攻开寨门,从而掩护苗民安全撤退。苗民后裔为了感谢羊马救命之恩,便举办这一节日予以庆贺。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0-13 16:34:46
  苗家羊马节,其实是个感恩的节日。欣赏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