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骗局
宋佳刚到老家小镇上上班的时候,安就提出来和他合伙开一家杂货店。从事实上说,他俩合作再合适不过了:安交际广,在老家的小镇上有一定的势力,宋佳的住处则占据了临街的好位置。
他们两个各倾其积蓄,进了一批货,可以说在开张的那天,宋佳除了店里的东西,都身无分文了。也就在此时,工商部门上门收税,要求他们补办手续;宋佳和安面面相觑,此时此刻,他们连一点流动资金都没有,真不知怎样打理。尽管他俩好说歹说,人家还是顺手提走了店里几样值钱的东西,算是放过了他们一马。
幸好他们所处的位置不错,一天到晚,顾客络绎不绝,宋佳和安对前途充满了信心。都说同行是仇家,一点不错,对门也是一家杂货店,是老字号,资本雄厚得很,从宋佳他们开业那天起,就处心积虑想把他们挤垮,一而再再而三地压低商品价格,把宋佳他们的顾客一个个地都揽了过去,惹得他俩大为不满。安不止一次,跑到街上,指鸡骂狗,发泄一通,其实谁都心里明白,是骂给对方听的;人家不想惹他,能避之就避之,但在经营生意上依旧是我行我素。
患难与共,宋佳与安的感情与日俱增。一天,安推心置腹地对宋佳说:“老哥,你看我们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还占着两个人手;这样吧,我想退出来,把店里的一切盘给你,谁让咱俩是难兄难弟呢!”宋佳深知,万一安走了,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在这里站住脚的,于是就苦口婆心地劝他留下。安拗不过宋佳,最后无奈地说:“看来,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了!”
他们的生意还是不尽人意,但也略有所获,勉强维持。一天,安喝醉了,拿着一根棍子,到对面的杂货店里乱砸一通。人家报了警,把安抓了起来;宋佳在杂货店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手足无措。幸好中间人撮合,安放了出来,私了了这件事,作为赔偿——他们把店里近一半的货物都交给了对方,杂货店终于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宋佳和安愁眉苦脸,一筹莫展。安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们绝不罢休,重新开张吧!”
宋佳说:“我们一贫如洗,拿什么开张?”
安沉思良久,猛地站起来,说:“贷款40万,重新开张,把对方击垮,报仇雪恨!”
宋佳一下子吓得面如土色,他深知40万贷款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当然坚决反对,接下来他们两个争执得几乎翻了脸。良久,安说:“镇子北面有我的一处住宅,比老兄的大点,要么就和你换换吧,这口气我是咽不下的。”
宋佳迟疑不决,因为这处临街的位置,是几辈子的宅基地,怎能拱手让人。安说:“老哥,人活着就是为了争口气,这口气不出,我实在没脸在这儿混了;无论赔赚,原先你的投入我二倍偿还;万一我翻了身,利润给你提成,怎样?”
话说到这个份上,宋佳深感对不住安,没怎么迟疑就答应了。为了郑重其事,安找来了中间人,签字画押,这样,安的房子成了宋佳的,宋佳的房子成了安的。
当天宋佳刚搬到新的住处,就有好心人告诉他:“你受骗了——一切都是安演的戏!”宋佳顿觉愕然,刹那间什么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