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间百态】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征文·报告文学)

编辑推荐 【晓荷*人间百态】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征文·报告文学)


作者:贤者无忧 秀才,1943.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27发表时间:2017-10-16 23:23:19


   生活在天府花园水城的人们,感受着三江汇流碧波浩渺的美景,享受着水带给我们的丰盈与富足。然而,在我们金堂的龙泉山脉和部分深丘的山顶上,水却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之一。2003年以前,生活在金堂四方山、云顶山、下五区的深丘地带的人们却为每天的人畜饮水、生活用水、灌溉浇地用水发愁。孩子们上学之前只能噙一口水洗脸,母亲们只有一瓢浑水煮饭,人们常年很少洗澡,不是他们不讲卫生,而是实在是缺水。2000年由全国妇联发起、省市县妇联和县级有关单位实施建设的120口“母亲水窖”,彻底的解决了生活在缺水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2000年金堂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秋、冬、春、夏连旱现象,全县农经作物遭受了严重损失,14个乡、镇,126个村相继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涉及5万多人,2.8万头牲畜。许多农户因干旱缺水、断粮而陷入了生活困境,大旱之季,塘堰干裂,水井干涸,有的村落仅一口老井,一天只有几担水,每天村干部都要轮流到井边去为村民分水,人均只有两斤水,大多数村民只好到几公里、十几公里外的河边、沟边去找水,每挑一担水需花去2-3个小时,家中用水,每盆水要反复使用多次后,才用来喂牲口。有一名70多岁的老大娘没有力气到十几公里外的河边挑水,只好守着快要干枯的滴水泉一滳滳、一碗碗的接水吃。为了争水,村民间常有打架伤人的事情发生,还有一位妇女,因挑不到水吃而自寻短见。
   时任县妇联主席的李晓瑜回忆说:她带领县妇联的女干部们来到龙泉山脉最高的四方山双龙村,看见一路上妇女们背着衣服往县城方向疾行。一问才知道,由于家里缺水,他们就要行走二十几里路到沱江边去洗衣服。看到这种景象,李主席心里非常难过。为了生计,家里的男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守在家的妇女就挑起了家的重担,种地、担水、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和孩子,就成了妇女们的日常事务,如今还得为缺水而发愁。姐妹们艰辛的生活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深知作为为党、政分忧,为妇女群众解难的县一级妇联组织应责无旁贷的为他们解决困难。
   解决妇女们的生活困难需要大量的资金。正在她们冥思苦想的时候,她们从市妇联得知全国妇联开展了“情系西部,共享母爱”世纪爱心行动的活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特设立了“大地之爱·母亲水窑”专项基金,激动不已。
   “母亲水窖”顾名思义就是由全国妇联发起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实施的以女性为主要帮助对象的公益活动,高举母爱的旗帜,倡导社会以捐建水窖的形式关爱西部地区缺水的妇女并惠及他人的项目。
   为了争取这笔资金,2001年4月以来,县妇联干部踏遍了全县旱区的每寸乡土,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收集、拍摄了干旱给给群众带来困难的资料,及时上报,争取项目资金。但是从全国来看,成都地区不属于干旱地区扶持范围,所以第一次争取项目资金失败了。妇联干部们并没有灰心,把大量的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进行了归类、整理,数十次地往返省、市妇联反映我县干旱情况和百姓受灾情况,寻求他们的支持。还特别邀请到了省、市妇联领导到我县实地考察旱情,我们一心为民的真情,以及沿途一群群妇女背着衣物到10公里以外的县城河边洗刷的具体实情感动了领导,最后省、市妇联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破例把4万元“大地之爱母亲水窑”项目资金落实到了金堂。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由县妇联牵头、县水务局做技术支持,各乡镇积极配合,一场为妇女们排忧解难兴建“母亲水窖”的工程开始了。首先选择受灾最严重的三星镇双龙村试点。
   县妇联干部不辞辛劳,先后多次深入到村组与农户们交换意见,签订协议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项目实施过程中,县妇联集中组织举办了项目实施及相关技术人员参与的现场技术培训会,对安全问题作全面要求,对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指导与培训,确保用最少的钱,办好利民的每一件事。县妇联的同志们与乡镇妇女干部及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建设阶段,每天起早贪黑,顶烈日,冒酷暑,翻山爬岭,走村串户到各家各户的水窑施工现场,送去慰问,带去鼓励,讲解安全注意事项,作施工技术指导。
   深得民心的“母亲水窖”工程实施过程中,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有钱出钱,无钱出力。为了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村民们非常理解县妇联的工作难处,不愿给上级妇联组织提出更多的要求,想方设法自筹资金,有的卖掉未长肥的猪和未长壮的牛羊,有的拿出多年的积蓄。支持“母亲水窖”建设。
   有劳力的人家就积极投工投劳。挖土方、打石方,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小孩都全力投入,那与自然灾害抗争的战天斗地的场面真是感人至深。三星镇双龙村15组82岁的周道炳老人,不顾年岁已高,亲自挖土,挑泥,由于意外塌方,他负伤了,大家劝他休息但他仍坚持带领子孙继续劳作,这份热情,这份激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在他的影响下,工程保质保量的按期进行。
   在“母亲水窑”工程实施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了村民们“扶贫帮邻,团结治水”的互助精神,三星镇双龙村14组周厚方一家,个人出资2500元与老弱病残户陈吉珍一家结对打水窑,没有要陈吉珍一家出一分钱,上一天工,其实周厚方一家并不富裕,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这个敦厚的汉子激动的说:“政府和妇联这么关心我们山区百姓,我们自己也应该多出一份自己的力。”
   在县妇联的精心安排、布置,水务局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期“大地之爱母亲水窑”项目保质保量的圆满完成。时任三星镇党委副书记兼妇联主席的刘光香清晰的记得通水那天村民们欢庆的场景。电闸合上,水泵轰鸣,白花花的清水流向窖池,82岁的周道炳老人揭开水窑的盖子让我们看,不停的说:”如今建好了水窖,有了清花亮色的水,我们想咋用就咋用,我活了几十岁了,心里从没这么畅快过。”周大爷眼含泪花,双手合什,不断的感谢在场的干部和施工人员。“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施工的同志,要是在解放前,我们只有被干旱憋死啊!”周家的媳妇激动得流泪,大热天,拿出县妇联捐赠的红色毛衣,穿在身上表达喜庆。然后冲进屋里,端出一大盆衣服洗了起来。
   金堂的“母亲水窖”工程,经全国妇联及中国妇女基金会的检查验收,获得全省优质工程奖和全国妇联项目实施先进县的表彰,第一期“大地之爱母亲水窑”工程的成功,为我们争取二期工程打下了基础,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二期工程又如期落户于干旱较严重的淮口镇九龙村、转龙镇猛虎村。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利用两期水窑仅有的12万元工程款,建成水井、水池、水窑120口,修复水塘两口,为本县3个村的5000余人,8000多头牲畜解决了饮水问题,为1000多亩耕地和农田解决了灌溉问题。
   水窑建成以后,县妇联的干部多次回访了“母亲水窑”工程惠及的村寨和村民。所到之处,看不尽的乡民们幸福的笑脸,喝不完的是甘甜又清凉的井水,听不完的是百姓感激的话语和她们幸福的生活故事。在这片长期干旱的土地上,有的成片种植了水果和蔬菜,有的成了当地的养殖大户,昔日争水吃,抢水喝的场景没了,靠天吃饭的顾虑没了,水有了,山绿了,人笑了,三星镇双龙村13组的“双学双比”参赛妇女谢洪秀激动地对妇联干部说:“母亲水窑吃水都困难,我哪还能养上30多头牛羊!”年过七旬的刘大爷发至肺腑的说到“老天无情人有情,还是我们共产党好”。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母亲水窖”建设工程中,有着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一次次精心的行动有着爱心的凝结。大地生长万物,母亲养育人类。万物感恩和关爱大地,人类感恩和关爱母亲。一口“大地之爱·母亲水窖”解决几户家庭的饮水,一百二十口水窖让百多户家庭走进希望的绿洲。汩汩的甘泉泽惠故乡这片贫瘠的土地,让贫穷逃亡,让富裕滋孕,让百姓幸福。
  
   二〇一七年十月十六日

共 31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叙述了在2003年以前,生活在金堂四方山、云顶山、下五区的深丘地带的人们为每天的人畜饮水、生活用水、灌溉浇地用水发愁的心酸往事。那时候,孩子们上学之前只能噙一口水洗脸,母亲们只有一瓢浑水煮饭,人们常年很少洗澡,不是他们不讲卫生,而是实在是缺水。而在2000年时,金堂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秋、冬、春、夏连旱现象,干旱的程度非常恶劣,人民生活陷入了严重的困境,挑水距离远不说,当时获取到的一点点水还得轮流分,为了争水村民间常有打架伤人的事情发生,还有人因此殒命。人民的这一切艰难都让时任县妇联主席的李晓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得知全国妇联开展了“情系西部,共享母爱”世纪爱心行动的活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特设立了“大地之爱·母亲水窑”专项基金后,县妇联主席的李晓瑜激动不已。县妇联干部为民请命,积极收集材料反应情况,终于争取到了该项目的扶持落实。深得民心的“母亲水窖”工程实施过程中,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大家欢欣鼓舞众志成城完成了工程。工程的竣工带给了村民实实在在的惠利,解决了多年的水荒。汩汩的甘泉泽惠故乡这片贫瘠的土地,让贫穷逃亡,让富裕滋孕,让百姓幸福。文章流畅生动感人,热情讴歌了党的干部为民办实事的事迹,党急人民之所急,党急人民之所需而需,同样人民表达了对党的深深感恩,文章满满的正能量,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10-16 23:24:50
  “轰轰烈烈的“母亲水窖”建设工程中,有着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一次次精心的行动有着爱心的凝结。大地生长万物,母亲养育人类。万物感恩和关爱大地,人类感恩和关爱母亲。一口“大地之爱·母亲水窖”解决几户家庭的饮水,一百二十口水窖让百多户家庭走进希望的绿洲。汩汩的甘泉泽惠故乡这片贫瘠的土地,让贫穷逃亡,让富裕滋孕,让百姓幸福。”一篇满满正能量的文,这是一曲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赞歌,拜读!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10-16 23:27:04
  此文小编觉得改为报告文学的题材更为贴切,所以擅自做主了。如果老师有什么异议可以联系小编。问好贤者无忧老师,感谢老师对社团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珍重珍重!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