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老歪领着老伴侣游无锡鼋头渚

编辑推荐 老歪领着老伴侣游无锡鼋头渚


作者:采耘 秀才,252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50发表时间:2017-10-17 10:59:12

5月13号上午8点15到达无锡车站,在南广场出口寻找旅社,接站口有两个中年妇女要我们住店,我们怕上当一直摆手,一胖一膄的女人紧追不舍,胖的说标准间一晚80,我们说是穷游,她说话很和善,她看我们不住就说,你们去坐1路车到鼋头渚去吧!瘦的又说,你们住在这多好景区房价贵,你们住这坐车方便,明天你们到苏州吗?要去就住我们哪吧!参加我们一日游很合算的,我们不参加一日游,那算了。胖女人给我挤着眼,示意我不要住,她跟我们一起往外走,走着和我们说着注意事项,给我们说着坐几路车,不要上一日游得当等等。她又特意交代说你们到东广厂出口出右拐前走,有个邮政大楼,去哪坐车便宜,标准间70,去吧!我们一再道谢。一路上都有人拦截要我们住店。刚一出地下通道,迎面一个中年妇女迎上来,热情的不得了!我们说店已经定好了,她还是一直跟随不放,一路游说,说她们的便宜,非要叫去看看,你看紧挨着,他们70一晚上是一个人,走吧!我们那两个人一晚50,为图便宜,只好去她哪住,进的房间才知道条件太差,什么都没有不说,连床上铺的单子都是烂的,我们不想在折腾,就咬着牙住下了。
   安排好住宿已是上午九点多了,我们赶紧又拐回东广场去坐1路车到鼋头渚。买好票,我买半票50元。拿好票排队乘电瓶车到景点。趁排队空隙,我赶紧钻过拦人的绳子,在写着鼋头渚的大石头前拍照。
   我们乘电瓶车由“十里芳径”到鹿山顶山下。十里画廊树木茂盛、花香扑鼻、曲径通幽、这是由开山留下的池塘、石壁串连在一起的游步小道组成。这里漫山遍地的原野景色,令游人置身其中,仿佛如在画中畅游。唉!不知我的灵感都跑到哪里去了,脑子里没有一句诗句蹦出来。
   电瓶车到站,我们自由游玩,游玩后再回到原点乘电瓶车回大门口。老两口相携慢行,一会攀登一会停下来欣赏景致,悠哉悠哉登上了鹿顶山,这里海拔96米,是鼋头渚景区的制高点。鹿顶山还有一个传说:说是南极仙翁的天鹿触犯了天规,被仙翁一掌打下云头。仙鹿下凡时,看中了水草丰美的太湖,于是就在湖边化成了美丽的山峰,永远守护着太湖。
   来到舒天阁,舒天阁是鹿顶山的最高点,三层八角四重檐,黄色琉璃瓦顶,意为“四时有景,八方入画”。登阁北望五里湖波光点点,南望整个鼋头渚一览无遗,真有“极目楚天舒,饱览鼋头渚”的意境。舒天阁东南是“范蠡堂”和“西子池”,相传,越国大夫范蠡和西施隐居五里湖时,经常来鹿顶山。里面有泥塑彩绘的范蠡像,西边墙上青铜色浮雕分别为《泛舟》、《养鱼》、《制陶》、《经商》,记叙了范蠡生前的事迹。
   在西子池旁,看到池壁上刻“照影”两字,故叫“照影池”,据简介介绍:西施曾在浣纱溪边,以水为镜,鱼儿见她美貌无比,羞得纷纷潜入池底,从而有“沉鱼之容”的传说。池边还有一轩一亭,分别叫“西子”、“淡抹”。整个景致清远幽静,别具情趣。再向上走,金沤亭展现在眼前,亭立在峭壁之上,居高临下,向东眺望,远处五里湖上的宝界桥如长龙卧波;北岸的鱼池星罗棋布;南岸山峰绵绵,绿树成荫;湖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沿林间小路向西,来到“江南兰苑”。这时我可实在是太累,要求坐下小息,喝口水吃点干粮。继续前行,从诵芬堂沿石阶而上就来到鼋头。站在鼋头眺望,对面的“三山仙岛”若隐若现,湖水拍打岩石,这里不愧为观赏太湖风景最佳之地。
   太湖,第一名胜”之称的鼋头渚,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山清水秀的鼋头渚是无锡最佳游览胜地,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赞。
   听讲解员讲:有关太湖的来历,民间有多种说法:相传在很久以前,王母做寿,在天宫大设皤桃宴,玉皇大帝命四大金刚送去一份寿礼,是一个大银盒,里面装有72颗特大的翡翠,外表还雕饰着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飞禽走兽,如同一只聚宝盆,令在场的各路神仙赞不绝口。但王母设宴时没请孙悟空,于是这位齐天大圣就大闹天宫。当他看见王帝送的这只大银盒时,一棒打翻,银盒便从空中翻落下来,砸到地上成了一大坑,银盒立即化成了湖水。因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的一横落在下面成一点,就是“太”,所以此湖取名为“太湖”。而72颗翡翠分撒在太湖之中,变成了72峰。本来银盒是圆的,被孙悟空打了一棒,所以太湖就不圆了。在这里可以眺望太湖,三山仙岛随波浮动,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心驰神往。
   继续往前过曲桥,荷塘上的方亭题名为“藕花深处”,取自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的词意。再往前是“清芬屿”,四面临水,给周围景观增添不少神韵。
   来到“澄澜堂”,游廊环抱,宽畅豁达,气宇不凡。同时,在此地可以饱览太湖四时多变的景色,两边抱柱上是陈夔龙撰写的对联:山横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雨卷珠帘,云飞画栋,此间风景胜洪都。
   站在湖边“飞云阁”前回望鼋头渚,只见巨石卧水,浪花拍岸,红色灯塔,直穿云霄。这里远山近水湖天一色,相映成趣,使人流连忘返。结束鼋头渚之游,不甚尽兴,我一个劲地嘟囔:“什么鼋头渚,我觉着没啥好玩的,感觉有点上当。”
   一夜无话,清澈早早起床,赶往车站坐高铁到苏州,盼望着苏州的好景致。
  
  
  

共 20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游记较有真情实感,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淌着比较真切的体验和感受,流淌着作者真实的心境,关于太湖的来历,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神话色彩,我特别欣赏作者笔下的三山仙岛,随波浮动,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心驰神往。还有荷塘上的方亭题名为“藕花深处”,取自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的词意。我喜欢这个词意,喜欢这个美好的名字。因为我喜欢李清照的高洁情怀。作者笔下的“清芬屿”,也四面临水,颇有神韵。【编辑 上善若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7-10-17 11:14:49
  作者的游记有真情实感,娓娓道来,移步换景,颇有神韵。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回复1 楼        文友:采耘        2017-10-17 14:09:36
  谢谢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的点评,谢谢您对文章的编辑。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